世界疫情的「拐點」:動物歡騰、環境變好,從未見過的新世界,徐徐在...

2020-12-23 騰訊網

原創 愛地球的 素食星球 今天

點擊播放 GIF 0.1M

今天,是距離2019年12月8日首次確診新冠肺炎的第135天。

在這一場沒有硝煙、全世界人類都無法置身其外的戰役中,我們卻意外看到,自然發生的改變。

01疫情之下,不一樣的世界

你感受到了嗎?

天空變得更藍;河流變得更清澈;野生動物開始更加自由地活動。

而那些被人類圈養在動物園的動物,明明「被馴服和不自由」卻被蒙上了「可愛」與「和諧」的假象,也被「疫情」撕開了一道裂口。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報導,疫情之後,義大利呈現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

水城威尼斯,由於遊客和交通流量的減少,河流都變得清澈起來。

港口船隻的減少降低了水流速度,粘土顆粒和其他汙染物沉落河底,河水能見度提升。

天鵝、鸕鷀回歸,在河面翩躚起舞、自在遊動。

有人甚至抓拍到了開心暢遊的海豚。

點擊播放 GIF 4.6M

羅馬沒了丟硬幣的遊客後,開始有鴨子到著名的特萊維噴泉裡休息。

義大利撒丁島的第二大城鎮薩薩裡,野豬旁若無人地在街上遊蕩。

當人類被病毒侵擾的時候,動物們卻因我們的「封城」而獲得了更加廣闊的活動空間。

02全球生命共同體

不止義大利,這樣的畫面正在全球各地上演。

在日本奈良,由於遊客減少,公園裡餵鹿的人也少了。

小鹿走上了奈良市區的街道覓食,開啟了自給自足的新生活。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衛報》記者夏洛特·西蒙茲發推稱,有野生火雞出現在一所空閒的校園操場。

在中國,武大網紅狐狸珞珞也現身珞珈山腳下。

南京一家幼兒園近期也闖進一隻小狐狸,一開始被以為是標本「標本」,後來才發現是活物,樣子十分可愛。

不止河道變清,動物回歸,空氣也在變得更好。

由於人類隔離在家,全世界的空氣汙染都得到了緩解,二氧化碳含量減少。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負責全球碳計劃的主席羅布·傑克遜(Rob Jackson)表示,這是2008年以來二氧化碳的首次下降。

上下圖 為歐洲疫情前後二氧化碳含量

亞洲二氧化碳含量在疫情前後也有明顯變化。

上下圖 為亞洲疫情前後二氧化碳含量

疫情之下,全球同此涼熱。

這些動物漫步街頭的奇妙畫面、這些自然恢復的場景,既讓人震驚,又值得我們深深反思。

03全球疫情背後的深思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全球疫情跟蹤瀏覽網站統計:

截止今天,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已超過200萬例,

美國確診超過70萬例,確診人數全球第一。

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17.5萬例,死亡病例累計約2.3萬例,死亡率高達13%!

其他地區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當動物和自然終於能有機會喘口氣、暢快呼吸,背後的代價卻是人類行動的停止。

這讓我們恍然意識到,我們究竟對地球做了什麼?

難道只有當人類遭遇重創,自然才會重歸於好嗎?

04人類的明天會是什麼樣

早前的摩根史坦利發布報告顯示:

未來50年,

面臨感染傳染病風險的人將增加10億,

溫帶氣候將延長病媒傳播疾病的傳播期和地理範圍。

這些都跟氣候變暖有關。

2010年,Google搜尋引擎發布了全球變暖立體地圖,展示全球變暖帶來的惡劣影響。

谷歌假設,當全球平均氣溫升高4攝氏度時,地球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海平面上升、糧食減產、植被減少、森林大火、乾旱、水資源短缺……

隨之作出警告:倘若世界各國不立即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地圖上展示的情況就是人類的未來。

我們來回顧今年以來全球的部分災情:

南北極冰川消融——

有些熊一旦錯過就不在

南極出現20度罕見高溫和怪異的「西瓜雪」——

這不是血色浪漫,這是災難

非洲蝗災肆虐——

肯亞、衣索比亞、索馬利亞三國境內的沙漠蝗蟲數量已達約3600億隻,加重了當地的糧食危機

澳洲森林大火久未撲滅——

過去的道路兩側儘是綠蔭,如今的道路兩側只剩黑枝樹影

……

10年前谷歌預言的人類未來,如今已經真實發生。

如果人類再不重視,人類的明天會怎樣?

05人類是否可以改變?

紀錄片《大自然在說話》中,有段話讓人特別動容:

我已經度過了四十五億年,是你們人類存在時間的兩萬兩千五百倍,

我並不需要人類,人類卻離不開我。

越來越多的人類啊,你們想怎樣度過每一天?

在意我,或者忽略我,我並不在乎。

你們的行為決定你們的命運,不是我的。

不禁要問,疫情結束之後,我們是否還像從前一樣?

造成水源枯竭、森林毀滅、土壤流失、海洋汙染的源頭是什麼,我們是否可以改變?

06人類&畜牧業地球頭號殺手

導演Kip Andersen在2014年推出的紀錄片《奶牛陰謀》Cowspiracy: The Sustainability Secret中,揭露了對地球造成傷害的頭號產業——畜牧業。

片子得到萊昂納多等眾多明星的支持,並在美國最大的收費電影平臺Netflix上線播出,影響力空前。

習慣了現代化生活的人們哪能想到,畜牧業竟是水源枯竭、森林毀滅、土壤流失、海洋汙染的源頭。

紀錄片指出一條通向人類美好未來的康莊大道:「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不依賴畜牧業,會收穫立竿見影的影響。」

這裡有一些關於畜牧業的數據:

生產1公斤肉 = 36.4公斤二氧化碳 = 一輛汽車行駛250公裡的碳排量。

一塊用來養活30個素食者的土地,只夠養活1名肉食者;

一畝地用來養牛能生產1磅(1磅≈0.45公斤)動物蛋白,而用來種黃豆能產生17磅植物蛋白,進食肉類比進食豆類需要的土地多16倍。

生產1磅牛肉的植物可以用來挽救 80 個第三世界的兒童。

荷蘭森林被破壞的土壤,有30%是大量養殖動物的結果(其實不止荷蘭,請回想中國內蒙的草原,沙化的原因在於為養活內地人,超過土地承載畜牧量放牧)。

每製作一個漢堡包,就要砍掉相當於一塊廚房大面積的熱帶雨林。為了替牛開闢牧場,美洲就有25%的雨林被燒光。

美國肉類食品中以氯處理的碳化氫殺蟲劑殘餘量為55%,蔬果和穀類則在10%以下。

正如辛辛那提市環保部門制定的《氣候保護行動計劃》中所說:「你可以換用節能燈泡,買混合動力車,多種樹,但是沒有比通過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來緩解地球暖化更有效、簡便、經濟、快速、有力的了。」

07地球的明天取決於我們今日的行動

吃一天純素=種180 棵樹所吸收的二氧化碳。

換句話說,遏制全球暖化最簡單、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其實是吃素。

生態環保、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

當我們不再為了滿足那一瞬間的口欲快樂,殺害與我們一樣呼吸著地球空氣的生靈時,

我們就選擇了愛與和平;慈悲與平等;尊重與保護。

那麼,

這個世界的天災和人禍,是否能夠減少?

這個世界的健康與和平,會不會因此更多一些?

素食,連結著我們的身心,貫穿著我們的生活。

但願這一次,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

為我們的生活與心靈環境再一次拉響警鈴,

讓我們聽到地球的呼聲。

跳出人心看世界吧!人類的災難,卻是天地的正本清源?跳出人心的世界,看看整體世界吧?誰才是人類生存的罪魁禍首?誰才是破壞地球生存環境的罪魁禍首?累世輪迴,人類殺生無數,如今呢?殺人的是病毒還是人心自造業?災難之時,人類後天意識人心的醜惡淋淋漓盡致,面對無數的死亡,人類還是不能同舟共濟,竟然有很多國家,還在無端指責、污衊、惡意破壞。得道者生,失道者亡,天道昭昭,人心不止,災難不滅……

相關焦點

  • 看了我國疫情防控,55歲的譚賽德表示: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
    從春節前後開始,我國對新冠肺炎疫情嚴格防控,從國家衛健委公布的近一周的確診病例數據來看,防控措施已見很大成效,截止到2020年2月18日下午2點整,疫情確診感染人數為72530例,2月17日相比前一天只增加了1891例,單日增加人數首次降到了2000以下。
  • 疫情改變了地球,全球環境變好,專家表示10年未見
    原創文章全網自媒體同步發文禁止抄襲,原創不易歡迎關注,小編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帶來最新資訊大傢伙,我們的世界也就是大自然和我們和平共處無數年了, 我們所有的生活都是依靠著大自然,我們更要好好愛護了,但是隨著人們的一心發展,大自然已經被我們傷害了很多了
  • 哈爾濱長嶺湖魚水歡騰,67斤的頭魚見過沒?
    哈爾濱長嶺湖魚水歡騰,67斤的頭魚見過沒?活動現場,「魚把頭」帶領漁工們徐徐拉出大網,各種鮮活肥美的魚跳躍著被拉上了岸,在湖面上翻騰,現場熱火朝天,十分熱鬧。
  • 新冠病毒疫情拐點的哥德巴赫猜想
    拐點,原本是個數學名詞,又稱反曲點,在數學上指改變曲線向上或向下方向的點,直觀地說拐點是使切線穿越曲線的點(即連續曲線的凹弧與凸弧的分界點)。若該曲線圖形的函數在拐點有二階導數,則二階導數在拐點處異號(由正變負或由負變正)或不存在。
  • 為何說COVID-19大流行,是海洋動物喘息的機會?因為海洋變安靜了
    前幾天的新聞還報導過,奈及利亞的一片潟湖上有大量的火烈鳥停留,好不歡騰,這是當地人從未見過的景象。在南北美洲或歐洲,很多地方的海灘也有很多的海鳥聚集,因為暫時沒有了人類的幹擾,野生動物們都得到了寶貴的喘息的機會。
  • 世界上最小的蛙,像恐龍的刺蝟骨骼,你可能從未見過的15種事物!
    世界上最小的蛙,像恐龍的刺蝟骨骼,你可能從未見過的15種事物!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起源,也都有存在的意義。有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但也有很多罕見的我們人類所不了解的事物。還有世界上最小的僅有10毫米的箭蛙以及其他種種,這次筆者就帶你領略你可能從未見過的大自然的神奇事物,準備好了嗎?Let's go!花斑掌紋第一眼看到這個手掌形狀的你是否感到非常的驚豔?
  • 「疫情拐點」到底是什麼意思?如何讓「拐點」儘快到來?
    新冠肺炎疫情在不斷刷新,人們期盼著疫情能早日得到控制。 在最近這段時間裡,各大新聞媒體頻頻提到了「疫情拐點」一詞,例如「我們期盼的疫情拐點將要出現」、「一個月內疫情拐點或將到來」、「正月十五前疫情可能出現拐點」等等。 這些報導吸引了網民的極大關注,同時也留下了一些疑惑:疫情拐點到底是什麼?拐點何時能到來?拐點的到來時間是確切的嗎?
  • 世界地球日:疫情期間,野生動物忙著上街撒歡
    一場疫情讓我們越來越關注健康衛生以及環境與野生動物的保護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旨在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2020年的活動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的發展1970年4月22日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地球日」,美國哈佛大學學生
  • 從未見過!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恐龍,它看起來像兩英寸的鴿子
    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被發現了,它看起來就像一隻鴿子。這隻1億年前的鳥只有2英寸長,有著像蜥蜴一樣突出的眼睛,喙上長著100顆鋒利的牙齒。它的小腦袋是在樹脂化石中發現的,這讓科學家們「大吃一驚」,他們說它「看起來就像昨天剛死了一樣」。
  • 雷鳴電亮:「疫情」帶來的「世界拐點」已顯現,川普萬萬沒想到!
    「疫情」帶來的世界「拐點」已顯現川普萬萬沒想到!     【引 言】古人云: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可令人不解的是,大洋彼岸的川普及美國高官們似乎異常「得意」;但川普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中國「疫情」的爆發,導致世界變革「拐點」提前到來! 沒想到:(1)中國共產黨如此強大、中國人民如此團結。
  • 世界上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至少二十天以上,大家猜猜是哪個動物
    藏羚羊這個動物很多人都聽說過,很少有人見過,但其生活在海拔3700 ~ 5500米的高山草原、和乾旱的沙漠地帶,被稱為「可可西裡的驕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非常擅長奔跑,這也是一個有趣的事情是,是世界上最長的交配動物。
  • 世界上最醜的貓圖片 你見過最醜的貓是怎麼樣的
    貓咪和購相比非常的小,但是它是很高冷的哦,每個貓咪的長相都不同,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大家見過最醜的貓吧!  你見過最醜的貓是怎麼樣的  叔前段時間不是說過養了只貓嘛,有個同事經常來我家擼貓,一邊感嘆大壯長得好像美少女戰士裡的露娜,一邊說自己也想養貓,感覺貓都長得特別好看。
  • 2月20日是浙江省疫情的拐點嗎?杭州育才小學的數學課有了新發現
    浙江省疫情的拐點是2020年2月20日嗎?這是育才小學的孩子們在數學項目式學習中進行的研究。孩子們專門針對「疫情的拐點何時到來?」這一主題進行了項目式學習。不同的年級展開了不同的活動,那每個年級的主題分別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研究成果吧!
  • 疫情拐點將近,NBA季後賽在即
    當前新冠疫情全美蔓延,所有賽事和大型活動全部停止,幾乎全民在家隔離,NBA已於北京時間3月12日暫停比賽,停賽已近一個月,全美抗疫的同時,局部地區疫情已經迎來拐點。近日美國相關官員稱,有模型預測紐約、底特律、紐奧良等地的疫情或在未來6、7天達到拐點。紐約是重災區,疫情發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紐約疫情拐點的到來,其他區域拐點到來的時間可期。
  • 世界上三種最罕見的動物,你絕對沒見過!網友:這是什麼物種?
    世界上三種最罕見的動物,你絕對沒見過!網友:這是什麼物種?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盤點世界上最罕見的動物,你絕對都沒見過,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動物,今天呢,咱們就來了解一下外觀,奇怪道你絕對不相信她會存在的動物,首先一起來看這個粉紅色的犰狳。感覺這個球迷還蠻可愛的,但是見到他的真實面目,簡直不敢相信,世界上居然還有這麼粉嫩的物種?
  • 快來看看民國時期世界上的那些動物_廣州日報大洋網
    駝豹、獅、豹貓、白臂猿、狒狒、猩猩……一套50種民國時期世界動物煙畫近日在廣州被發現,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21日)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見到這套民國動物彩色煙畫。   民國煙畫研究者、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館員陳乃瑜介紹,這套煙畫上的動物是當時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動物,由於受到氣候變遷,環境改變,生物進化等諸多原因影響,如今部分動物已銷聲匿跡。
  • 《我從未見過麻雀》的思想意義
    作者:胡祥筆者雖見過麻雀,卻從未到過渭北旱原。讀完範墩子的小說集《我從未見過麻雀》後,筆者對書中故事的主要發生地——渭北旱原的菊村,有了很深的印象,腦海裡無數次浮現出那片山川塬交錯、溝梁峁縱橫的黃土大地。小說中,菊村的底色是黃褐色的,如一張被封存很久的照片。
  • 這個世界終究會好的
    2020年,世界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多災多難的畫面,14億人被疫情困在家中,10億隻生物被山火燒死在澳大利亞。3600億隻蝗蟲將北非植被吃光,又吃向巴基斯坦,印度。還有其它的災難時刻在向人類伸出爪牙。菲律賓火山噴發,美國流感肆虐,加拿大大雪鋪天蓋地。地球真是鬧夠了。但是我們仍然會相信世界會變得美好。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
  • 2020世界環境日 | 關愛自然,刻不容緩
    2020世界環境日 | 關愛自然,刻不容緩 2020-06-19 0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雷鳴電亮|「疫情」帶來的「世界拐點」已顯現,川普萬萬沒想到!
    可令人不解的是,大洋彼岸的川普及美國高官們似乎異常「得意」;但川普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中國「疫情」的爆發,導致世界變革「拐點」提前到來! 沒想到:1、中國共產黨如此強大、中國人民如此團結。幾天時間,在武漢迅速崛起了可容納千人以上的「火神山醫院」與「雷神山醫院」,而且全國各地都有類似醫院陸續建起;3、中國大地上,突然組成了種類繁多的治療「新型冠狀病毒」醫療團隊、醫療方案與醫療設施器具等;4、中國人民解放軍各兵種軍醫器具及防化部隊,也第一時間緊急集合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戰鬥之中;5、中國的中醫藥如此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