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了地球,全球環境變好,專家表示10年未見

2020-12-23 生肖星座運勢命理玄學

原創文章全網自媒體同步發文禁止抄襲,原創不易歡迎關注,小編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帶來最新資訊

大傢伙,我們的世界也就是大自然和我們和平共處無數年了, 我們所有的生活都是依靠著大自然,我們更要好好愛護了,但是隨著人們的一心發展,大自然已經被我們傷害了很多了,近年來的自然災害非常多,很早之前我們就已經開始發現了全球變暖的特點,我們也開始了關注這個大自然,但是效果一直都不是很明顯。

根據外國的媒體表示,有關於基準排放數據的科學家表示: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使各經濟體幾乎陷入停滯,因此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上從第二戰以來下降最多的一次了,也是一個好消息。

而最近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這代表了環境會變的更好,人們減少了出行,地球空氣變的更好。

而有關於負責全球碳計劃的主席羅布·傑克遜(Rob Jackson)表示,這麼多年以來,這是第一次這麼多的下降,也是唯一一次的下降表現。

而不少關於這方面的專家和科學家也表示,今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能會減少更多,這是一個好消息,對於地球和人類都是非常好的消息,而過去根本不會有這樣的變化,因為人們都是會出行的,只有這次疫情能帶來這個效果。

而許多的科學家在不斷的檢測氣候和大氣,而今年來的全球變暖,不斷的加劇,而現在的減少是因為疫情的關係,不能出去不能進來,許多人只能在家,這樣的方式換來了地球的緩解,這或許是大自然的懲罰,而許許多多的動物也開始出現在了城市當中,都是因為這次的疫情,這樣的改變我們從未見過,或許這是一個很好的變化,我們人類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大自然的改變呢。

感謝閱讀,如果大家覺得小編這篇文章寫的好的話請關注一下。最後麻煩大家給文章點個讚謝謝

相關焦點

  • 全球第五大瀑布突然乾涸,地球再次進入災難模式,專家:敲響警鐘
    這是自2006年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有專家表示,世界第五大瀑布的突然乾涸是來自地球的嚴重警告,全世界都應該警惕,世界第五大瀑布突然乾涸,地球再次進入災難模式?專家:拉響警報!伊瓜蘇瀑布是世界五大瀑布中最寬的瀑布,落差75米,非常壯觀,它曾經每年吸引很多遊客來這裡旅遊,但現在瀑布突然乾涸,讓很多專家感到不安,指出地球又一次進入了災難模式。這種情況應該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鐘,伊瓜蘇瀑布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今年氣候比較異常,乾旱,降雨量明顯減少,阿根廷和巴西達成協議。
  • 世界地球日:疫情過後人們或對環保態度改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專家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企業受疫情影響被關閉,該舉措並不會解決全球生態問題,但人們對環保的態度可能會改變。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
  • 地球狀況不容樂觀?220位專家表示,未來10年人類要面臨5大危機!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全球的人口總數已經超過75.8億,其中中國以14億人口佔據首位。如此龐大的人口,使地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周邊環境的變化。據新聞報導,南、北兩極地區溫度直線飆升,北極圈在6月份的溫度已突破37.8度。這些現象的出現,意味著留給人類的時間還剩下多少呢?
  • 世界疫情的「拐點」:動物歡騰、環境變好,從未見過的新世界,徐徐在...
    不止河道變清,動物回歸,空氣也在變得更好。由於人類隔離在家,全世界的空氣汙染都得到了緩解,二氧化碳含量減少。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5%,負責全球碳計劃的主席羅布·傑克遜(Rob Jackson)表示,這是2008年以來二氧化碳的首次下降。
  • 消失52年象鼩重現地球,似鼠非鼠,大象親屬,是地球環境變好了?
    生物進化學說認為,現存地球物種都曾來自共同的祖先。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物種開始朝著不同的進化方向演變。在這個過程中,許多生物因因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消失或者滅絕,即使倖存一些,數量少得也很難被人類發現。全球野生動物協會曾將象鼩列為「最渴望找到的25個消失物種」之一。由於學者對於其的生存環境只確定在索馬利亞附近區域,過去幾十年,對於這種非洲奇特的小型動物研究十分缺乏。而此次非洲之角國家吉布地的發現不僅打破了象鼩滅絕的猜測,也打開了對於象鼩生存新環境的評估。
  • 沙漠上種滿樹,地球會變好嗎?35億年前的地球就是最好的回答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的地球生態系統已經惡化,有人提議將沙漠種滿樹,地球是否就會變好呢?其實看看35億年前的地球就是最好的回答! 「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就是從沙漠中穿梭而行,當初這條鐵路建設時蘇聯專家曾表明它活不過30年,但是從建造至今,它依舊「存活」!
  •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在京發布,聚焦「地球健康,人類健康」
    2020 年以來,我們目睹了巴西、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史無前例的叢林大火,蝗災橫掃非洲之角以及珊瑚礁的大面積死亡。當前正在肆虐全球的冠狀病毒病,是最新暴發的人畜共患疾病。它表明,地球的健康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
  • 新冠疫情凸顯人類脆弱性 2020年地球日成全球反思契機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新冠疫情凸顯人類脆弱性 2020年地球日成全球反思契機參考消息網4月23日報導 英國《衛報》網站4月22日刊登題為《2020年地球日可能標誌著我們不再視地球為理所當然的一年》文章,
  • 未來70年10大災難:隕石2030年撞地球
    有句話叫「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人類跟地球在未來時間裡究竟會遭遇多少不可知的危險,誰都無法預料,或許明年,或許10年後,或許更長時間...人類也可能會像6500萬年前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一樣與死神同住!   不過近日,英國請10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列出了未來70年可能會出現的災難,不知道會不會令你心生後怕?   一、「黑洞」吞噬地球。   在科幻小說中經常描寫到,地球逐漸被黑洞吞噬,人類世界毀於一旦。
  • 月壤居然會變色,僅僅一天時間變淺了,專家表示也是第一次看到
    但是專家表示稱月壤沒有辦法種菜,因為裡面沒有任何的有機物質,這一言論也有不少人對其進行反駁。因為植物的生長取決於陽光和水分,和有機物沒有太大的關係。說白了網友的意思就是有水和陽光,石頭縫都能生長。這次參加嫦娥五號航計劃的科研人員還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現象,那就是取回來的月壤顏色發生變化了。
  •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在京發布 聚焦「地球健康,人類健康」
    來自生態環境領域知名學者、報告作者、高校與科研機構代表等特邀嘉賓參加了會議。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第六期《全球環境展望》在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發布,聚焦「地球健康,人類健康」主題,系統審視遭受嚴重破壞的全球生態環境,呼籲各國徹底摒棄不可持續的生產消費模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其他國際商定的環境目標。
  • 澳洲大火連兩月,高溫預警厄爾尼諾現象活躍,專家:地球怎麼了?
    人類,作為這個世間最特殊的存在,總是能夠運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大自然,在人類存在的四百萬年時間裡,發展至今的二十一世紀時代,整個地球都因為人類的活動而改變著,不僅僅是正面的,其實更多的是一些負面的影響。就比如說全球環境惡化這個問題,我們從小就知道要愛護環境,但是環境惡化問題一直在持續著,在這幾年來,因為人類的活動導致的世界環境問題實在是太多了,就比如今天要聊的,澳洲大火連兩月,高溫預警厄爾尼諾現象活躍,專家:地球怎麼了?
  • 第九屆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國際會議紀要
    (武漢)、中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長安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浙江大學、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環境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近地面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協辦的第九屆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國際會議(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簡稱ICEEG2020)於2020年10月11
  • 全球抗疫下,第50個地球日敲響警鐘!|空氣汙染|國家地理|facebook|...
    今天,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Earth Day)。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當前,地球環境危機迫在眉睫,新冠疫情籠罩全球,重申環保的重要性有其重要意義。這不僅是一個日子,更是一種呼籲——呼籲民眾對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全球疫情爆發:過去100年病毒如何改變人類?
    許多人擔心,疫情什麼時候結束?疫情怎麼結束?疫情對經濟有多大影響?其實,回眸歷史的塵埃,再困苦的條件我們都能克服,take it easy!放寬心,不要高估短期的影響,不要低估長期的力量。走進地球見聞,我們帶你一起找到堅定的信仰。 來源: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研究所 編輯位宇祥,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 有科學家稱:「全球變暖暫停,地球即將變冷」,這是真的嗎?
    全球氣候變暖是如今人類所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從1981到1990年,全球的平均氣溫要比100年前上升了0.48℃,而這樣的情況還在繼續。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卻有科學家稱:「全球變暖暫停,地球即將變冷」,這是真的嗎? 太陽異常現象引起關注,預示著地球可能會進入「寒冷期」 有研究者認為,作為太陽表面熾熱的氣體漩渦,若是太陽黑子出現的多的話,就代表了太陽釋放的熱量較多,而反過來也說明了太陽釋放的熱量比較少。
  • 地球自轉變快,我們要「加速」過新年了?專家解讀
    地球自轉變快,我們要「加速」過新年了?專家解讀 今年年初,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時間頻率組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表示,從2020年的年中以來,地球的自轉速率呈加快的趨勢。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暫停,地球即將變冷」?原因驚人!
    全球氣候變暖是如今人類所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從1981到1990年,全球的平均氣溫要比100年前上升了0.48℃,而這樣的情況還在繼續。而當太陽的能量逐漸降低的時候,所產生的一系列反應,會導致地球的氣溫逐漸變冷。這也預示著,可能在未來至少數年的時間裡,地球將會進入「寒冷期」!
  •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發布,聚焦地球健康和人類健康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發布會上獲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第六期《全球環境展望》報告(GEO-6)是2012年以來最全面的全球環境報告。GEO-6由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的250位專家共同完成,這次評估以先前GEO報告的研究結果為基礎,歷時五年,概述了當前的環境狀況,預測了未來環境的發展趨勢,並對政策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
  • 馬雲:疫情之下,數位化可能會提速到10年、20年內完成
    第三、馬雲表示,如果過去數位技術是讓生活變好,那麼,今後數位技術是讓人類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疫情沒有改變技術變革的趨勢,但是疫情加速了數位技術的變革,因為災難在倒逼我們創新。同時,馬雲認為,數位技術的大趨勢並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未來本需要三五十年的完成的數位化,可能會提速到10年、20年內就完成,技術變革提前並且加速,這是我們需要做好的準備,也是今天的人工智慧大會和去年大會所面臨完全不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