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飲茶史源遠流長,在喝茶這件事上,除了講究茶葉的品種格調外,近來又多了個新的討論點,喝茶能不能防癌抗癌?
已有的流行病學和體外研究已經證明,茶葉攝入量與乳腺癌發病率之間存在相關性,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聊聊,茶葉到底能不能降低乳腺癌風險。
先來看最近的一項研究分析:
2019年7月,美國巴爾的摩《醫學》發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病例對照研究系統檢索和薈萃分析更新,探討了飲用綠茶是否減少乳腺癌發生風險的有效方法。
該項分析納入了14項符合標準的病例對照研究,包括乳腺癌患者14058例、對照者15043例,其中有飲用綠茶習慣者分別為5384例、6142例。
薈萃分析結果顯示,有、無飲用綠茶習慣相比,乳腺癌發生風險低17%(比值比:0.83,95%置信區間:0.72~0.96)。
綠茶如何發揮預防乳腺癌的作用?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茶葉中有什麼。茶葉之所以對人體健康有眾多益處,原因之一就是富含兒茶素類化合物。
兒茶素類是一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質,茶葉中含量最高的是「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雖然名稱讀來相當拗口,但以EGCG為代表的茶葉兒茶素類化合物確實對乳腺癌具有多種抑制作用。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
根據既往研究總結,兒茶素類物質有以下抗癌作用:
1、抑制致癌物誘導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升高及其引起的DNA損傷
2、降低細胞對腫瘤壞死因子的響應
3、阻礙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的結合
4、抑制DNA甲基化
5、保護線粒體免受氧化損傷
6、抑制腫瘤血管生成
7、減少癌細胞的轉移和增殖
8、改善代謝症候群以減少抗癌藥物副作用
9、與抗癌藥物產生協同效應
喝茶防癌不是絕對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上文呈現的結論來自於動物實驗和體外實驗,茶以及兒茶素對乳腺癌的預防作用仍然需要進一步證實。部分體內、體外實驗結果與人體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還有分歧存在。
一方面,有研究顯示,不同茶類對乳腺癌的抑制效果並不相同,攝入綠茶可以顯著降低乳腺癌患病風險,但攝入紅茶卻無明顯效果。這可能是因為紅茶是發酵茶,在發酵過程中80%的兒茶素被氧化,生物活性有所改變。
另一方面,不同人群的調查結果也存在一些矛盾。
一項流行病學研究證明,日常飲茶可以降低絕經前女性患乳腺癌風險,但卻增加絕經後女性患乳腺癌風險,對絕經後ER陽性婦女有降低乳腺癌風險作用。
還有一項研究顯示,對具有高活性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基因型的婦女來說,綠茶攝入頻率高可以顯著降低其患乳腺癌風,但與低活性ACE基因型的婦女患乳腺癌風險之間並無關聯。
這些有爭議的研究結果可能起因於不同人群的生理狀態不同,以致對茶葉中生物活性成分的響應存在差異。
總的來說,非發酵的綠茶兒茶素類物質含量高,飲用綠茶對降低乳腺癌患病機率效果最明顯。
但綠茶對乳腺癌的抑制效果在不同飲茶人群之間存在差異,對於絕經前女性、ER陽性的絕經後女性以及具有高活性ACE基因型的女性中,飲用綠茶對降低乳腺癌患病機率的作用較明顯。
如果你本身有喝茶的習慣,那繼續保持也無礙;如果本身不愛喝茶的,那也沒必要非逼著自己喝茶。
日常生活中,誘發癌症的因素是多樣的,也沒有什麼神藥秘方就一定可以防癌,其實我們防癌抗癌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所謂特定的防癌食物,只能說是錦上添花,但沒必要去迷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