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乳腺癌的BRAC1/2基因

2020-12-23 平潭萬基鑑定中心

女性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佔1%。全球乳腺癌發病率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一直呈上升趨勢。一些基因與乳腺癌有關,其中關係最密切的是BRCA基因突變(BRCA1和BRCA2)。為了讓您直觀了解它們的重要性,我們先看一組數據:沒有BRCA突變的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總體風險約為12%;那些具有這種突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平均終生風險約70%。其實從BRAC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乳腺癌易感基因。

BRAC基因作用

聽到對這兩個基因的介紹,你可能覺得這兩個基因「不好」,提高了患癌風險。BRCA基因其實是抑制癌的基因,產生腫瘤抑制蛋白,這些蛋白有助於修復受損的 DNA。我們的基因在複製或者環境原因導致基因受損,正常的BRAC能修復這些損傷,如果BRAC的突變導致它無法修復這些損傷,結果就是細胞更有可能發展出其他變異,從而導致癌症。

怎麼樣,現在知道BRAC1和BRAC2兩個基因其實是我們DNA的「小衛士」,下面這個圖就是這兩個基因在我們染色體上的位置。

BRCA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是就是基因的序列產生一些改變,有些突變會導致基因失去功能,我們討論的BRAC基因突變就是這類。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套基因,一套來自父親,一套來自母親,BRCA基因突變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這意味著該基因的兩個拷貝都必須異常才會使人失去正常的抗癌作用。兩套基因中一個突變基因(BRCA1 / 2)比兩個突變基因更為普遍,擁有一個BRCA突變會使您容易患上癌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您一定會患上癌症。如果把BRAC比喻成一個小衛士,兩個肯定比一個好,一個比沒有強。

如果我們從父母那遺傳了一個突變,在正常的生活中又導致另一套基因也發生突變,專業點叫獲得性突變是由於與環境,生活方式因素(例如吸菸)甚至細胞中正常代謝過程相關的DNA損傷而產生的。這些可能在一個人的一生中隨時發生。

所以上面兩點就導致了如果有BRAC突變的女士終身患癌風險從12%到了70%。

乳腺癌的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BRCA突變與遺傳性乳腺癌有關,但並非所有的遺傳性乳腺癌都歸因於BRCA突變。總體而言,BRCA突變佔遺傳性乳腺癌的20%至25%,佔乳腺癌的5%至10%(這組數據很多時候不會被告知)。在40歲以下的人群中,約有10%的乳腺癌與BRCA陽性有關。相比之下,患有該病的老年婦女的這一數字接近5%。

這麼看起來總的乳腺癌患者中和BRAC有關的比例也不高,但這其實在癌症研究中已經算很高了,癌症目前還是我們最難攻克的那座山,其他癌症還沒相關性這麼高的基因。另一個角度,如果您患有BRCA突變,則一生平均罹患乳腺癌的風險約70%,這個數值卻值得我們重視了。

BRAC突變其他癌症

BRCA基因前面提到是抑癌基因,他的作用是修復一些有害的突變。這些突變會增加乳腺癌和卵巢癌以外其他癌症的風險,比較確定的是輸卵管癌和腹膜癌。患有BRCA2突變,且BRCA1突變程度較小的男性,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也會增加,BRCA1或BRCA2突變的男性和女性患胰腺癌的風險均增高。

BRCA突變還會影響腫瘤的治療和效果。

BRCA突變的基因測試

已經了解了BRAC基因的重要性,那麼是否需要對這兩個基因進行檢查呢?怎麼才能做這類檢查呢?

目前這項檢測在很多基因檢測公司都可以做,而且採樣也很方便。但對普通人來說,儘管一些醫學證據表明為什麼這樣的測試可能對您有益,但無可否認,這是一個充滿情感的決定。許多女性希望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接受測試知道自己風險,而另一些女性則希望避免知道自己的風險,或者說這只是個風險,不是答案。

在2018年06月,中國的專家對「基於下一代測序技術的BRCA基因檢測流程」達成共識。對BRCA基因檢測的意義、BRCA基因檢測的基本原則和基於NGS檢測BRCA基因突變的流程給出了詳盡的意見。中外目前的意見是如果有家族中有患乳腺癌和卵巢奧的或者BRAC相關的其他癌症,是建議做這項檢測。最後在強調下:請記住,測試結果陰性(未鑑定出乳腺癌基因)並不意味著您不會患乳腺癌。同樣,測試陽性並不意味著您絕對會患乳腺癌。

相關焦點

  • 廖寧:基因檢測指引乳腺癌治療
    發起人廖寧告訴記者,William Gradishar教授,現任美國NCCN主席,稱得上「最牛的大牛」,全球乳腺癌臨床實踐指南的核定者;Hope Rugo教授,是最重要最著名的三陰性乳腺癌頂級專家,現有大部分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研究由其設計;Charles Geyer教授,就是他去年領導的臨床研究決定了現在HER2陽性病人需要用序貫三靶靶向治療T-DN1;Charles Balch教授,現任國際前哨淋巴結協會主席
  • 全面基因組測序在乳腺癌診療中的意義
    乳腺癌是全球性疾病,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1]。隨著腫瘤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發現乳腺癌發病機制複雜,涉及到多條信號通路的改變。為了讓患者在合適的時間接受正確的治療,多基因檢測已成為重要的臨床檢測手段。近日,醫脈通有幸邀請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陳益定教授,就「全面基因組測序在乳腺癌診療中的意義」進行分享。
  • 三陰性乳腺癌靶向治療新突破,BBOX1基因是關鍵
    為了為TNBC尋找可行的藥物靶點,張和他的同事將注意力集中在2-酮戊二酸(2OG)依賴性酶上,這是一個由70種酶組成的家族,其中一些酶在細胞中起著氧傳感器的作用。為了確定它們在TNBC中的作用,研究人員使用了一個短幹擾RNA庫(能夠關閉特定基因表達的遺傳物質片段),分別關閉了不同TNBC和健康乳腺細胞系中依賴於2OG的家族成員。
  • 蘇逢錫教授團隊研究亮相SABCS,揭示中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圖譜|2020...
    結果發現184例患者中共有164個突變基因。圖1列出了所有184例患者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類型(N=21,突變頻率5%)。R/M乳腺癌患者中TP53、ERBB2、RAD21、FGF19、FGF4、MYC、PTEN、BRCA1和RB1的突變頻率較高,而原發性乳腺癌患者中PIK3CA、NSD3(WHSC1L1)、ZNF703、FGFR1和MDM2的突變頻率較高。圖1. 中國乳腺癌中前21個最常見突變基因的突變態勢(突變頻率5%)(n=184)。上方的直方圖顯示了每位患者的突變總數。
  • 基因測試揭秘乳腺癌與血統有關 非裔發病率最高
    (來源: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中國網新聞9月26日訊 據美國《每日科學》報導,最新研究顯示,線粒體基因測試可揭秘血統與特定類型乳腺癌發病率之間的關係。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癌症研究員通過分析一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線粒體DNA後發現,有13%的患者並不了解他們的血統對癌症發病率有何影響。
  • 轉移性陰性乳腺癌,使用Talazoparib治療比化療更好|BRCA2|BRCA1|拉...
    許多遺傳性乳腺癌病例與兩個基因的突變相關:BRCA1(BReast CAncer基因1)和BRCA2(BReast CAncer基因2)。患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的女性到80歲時患乳腺癌的風險高達72%。患卵巢癌的風險也高於平均水平。BRCA基因異常的男性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DNA攜帶健康細胞和癌細胞的遺傳信息。
  • 腫瘤專家: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
    吳小華教授解釋說,BRCA1是人體中的一種抑癌基因,最初被發現時被認為是直接與遺傳性乳腺癌有關,因而命名為「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1號」,英文簡稱BRCA1,後來被發現的另一種類似的基因被命名為BRCA2。
  • 新冠肺炎和乳腺癌與腸道菌群的關係
    隨機X染色體失活的影響是可能的解釋之一,因為ACE2是由位於X染色體上的ACE2基因編碼的。男性細胞總是表達單個ACE2等位基因,女性擁有一種更有效的ACE2受體,平均只存在於一半的細胞中。雖然這種機制可能會限制感染SARS-CoV-2病毒的易感性,使女性具有相對的抵抗力,但這可能不足以解釋女性對感染的不同易感性。
  • 「一刀切」才是預防對側乳腺癌的最好方式?
    對側乳腺癌發病風險有哪些?1.基因突變狀態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如果發生致病突變,乳腺癌風險顯著增加。一項研究表明,BRCA突變攜帶者的對側乳腺癌風險相當高,尤其有乳腺癌家族史的BRCA突變攜帶者,首次乳腺癌診斷時年齡較小也增加了BRCA1突變攜帶者的對側乳腺癌風險。2.乳腺癌家族史另一項相關研究中表示即使排除了出現基因突變的女性,乳腺癌家族史仍是高患對側乳腺癌的風險因素。
  • 母女2人同患一種癌,BRCA基因突變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可怕?
    乳腺疾病在詢問病史中得知她的母親是因為乳腺癌去世的,我們高度懷疑她的乳腺癌和遺傳有很大關係,於是我們建議她做了基因檢測,果不其然與我們猜測的一樣,她是BRCA1基因突變攜帶者。這個邪惡的突變基因在一個名人身上也出現過,美國著名女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因為自己的母親和外婆都患有乳腺癌,當她做檢查後確定自己為BRCA1突變基因攜帶者時毅然決然的做了雙側乳腺切除,當她親自公布這件事時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
  • 科學家繪製出乳腺癌腫瘤發生和靶向治療的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乳腺癌腫瘤發生和靶向治療的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4:37:37 美國博德研究所Michael A.
  • 乳腺癌的主要病因!
    概述 乳腺癌是發生於乳腺上皮或導管上皮的惡性腫瘤,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家族史和乳腺癌相關基因、生殖因素、性激素、營養與飲食、環境因素等有關。早期乳腺癌多數無明顯症狀,多在健康普查中發現。大多為乳房無痛性腫塊,晚期出現乳頭回縮、乳腺皮膚「酒窩症」或橘皮樣變、腋窩淋巴結腫大等表現。
  • 中國晚期乳腺癌cfDNA基線項目正式啟動
    隨著精準醫療發展,乳腺癌的治療已進入分子分型治療階段,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在晚期乳腺癌治療過程中藥物治療療效評估、患者早期生存狀況預測仍然是一個巨大挑戰,如何解決乳腺癌精準醫療這一問題,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 綠茶對乳腺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給大家科普喝茶與乳腺癌間的關係
    已有的流行病學和體外研究已經證明,茶葉攝入量與乳腺癌發病率之間存在相關性,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聊聊,茶葉到底能不能降低乳腺癌風險。先來看最近的一項研究分析:2019年7月,美國巴爾的摩《醫學》發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病例對照研究系統檢索和薈萃分析更新,探討了飲用綠茶是否減少乳腺癌發生風險的有效方法。
  • Cell:Hedgehog信號通路為何引發乳腺癌轉移?
    當刺蝟蛋白信號通路被趨化蛋白異常激活,它允許GLI2轉錄因子所控制的基因表達增加。轉錄因子是蛋白質,能激活其他基因。研究小組發現,BCAR4對於GLI2控制基因的激活是必需的。BCAR4通過Hedgehog信號和GLI2所完成的分子間互作是乳腺癌中Hedgehog信號通路和BCAR4之間第一個被研究的聯結點。
  • 國內好的乳腺癌醫院排名-北聯生物幹細胞
    乳腺癌是發生於乳腺組織的一類惡性腫瘤,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的,並且肥胖、晚育、不育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所以,這類人群要格外的關注乳腺癌,從而更好的預防以及及早發現乳腺癌。  基因突變對乳腺癌有何影響?  乳腺癌細胞會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肝、肺、骨和腦。
  •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張瑾、廖寧、厲紅元教授共尋中國乳腺癌精準...
    醫學界: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對乳腺癌精準診療帶來哪些深遠影響?我們該如何利用該技術造福更多中國乳腺癌患者?  廖寧教授:毫無疑問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對乳腺癌的精準診療帶來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在國內,我們建立了(Molecular Tumor Board,MTB)乳腺癌基因分子會診平臺,國內與國際乳腺癌領域專家將攜手在每周三18:00在線上解答乳腺癌基因檢測和治療相關問題。  掃碼關注乳腺癌基因分子會診平臺  醫學界:基因檢測技術發展對乳腺癌化療決策帶來哪些影響?
  • 基因檢測指引乳癌治療
    廖寧指出,精準的基因檢測結果,得到精準的基因數據分析,分分鐘推翻原治療方案。  不久前,一名外院乳腺癌患者找到廖寧,訴說她的糾結:「我做了保乳術,術後要不要化療?」  這名患者很年輕,僅40歲,發現病情時,左側乳腺腫瘤直徑2釐米,二期浸潤癌,沒有淋巴轉移,於是做了保乳術,切除了病灶。她非常擔心癌細胞可能再次出現,化療能保險些但實在痛苦,因此很是猶豫不決。
  • 乳腺癌堅持5年放療,卻還是發生骨轉移,為啥乳腺癌容易復發?
    乳腺癌出現骨轉移也是一個道理,乳腺癌時女性疾病殺手之一,而且乳腺癌的治療難度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女性想要自己長壽就要早早的進行預防工作。患上乳腺癌疾病的王女士,經過5年的放療,還是出現了骨轉移,王女士心灰意冷,不明所以。那麼乳腺癌為什麼會出現骨轉移?乳腺癌的通常表現就是會出現遠處轉移,尤其是骨轉移。
  • 三陰性乳腺癌只能化療?這些治療手段指日可待
    張瑾教授說,目前隨訪中的是將奧拉帕尼用於晚期三陰性乳腺癌一線治療,即復發或轉移三陰性乳腺癌;對於三陰性乳腺癌術後輔助治療,是否能夠聯合或序貫奧拉帕尼,延長無病生存期,也在臨床研究中。2. Ipatasertib是一種高選擇性的pan-AkT抑制劑,靶向作用於AkT1/2/3。該研究早在2017年《Lancet Oncol》上報告了主要研究終點無進展生存期(PFS)結果:中位PFS分別為6.2和4.9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