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莫氏與《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下)

2020-12-16 天眼新聞

莫繩孫售出《唐寫本》殘卷

莫繩孫(1844——1919),字仲武,是莫友芝的次子。十四歲隨父上京師、下鄂皖,多與當世名流接觸。受家翁濡染,亦好金石目錄學和篆刻之術,工刻尤精,十八歲時就為曾國藩篆刻關防印。後家父為其捐得監生,先後在楊州鹽運司、淮南書局、任三等參贊官出使英國和俄國。光緒十九年(1893),因得罪兩江總督劉坤一,被革去二品頂戴,後得到家父故交李鴻章、張之洞的關照,先後在清江轉運局、金陵書局當差。日子過得甚是艱難,無奈之下,只得出賣家父藏書維持生計,國寶《唐寫本》六紙殘卷真跡就在這時被賣出。

由於生計所迫,莫繩孫曾致信時著名目錄家繆荃孫,訴家中貧苦,談售書一事:「北頻困厄,所如輒阻,家累數十口,無以資朝夕,前以汲古閣桃花紙《十七史》面懇為求售主……是書世所罕覯,先人(指莫友芝)以重值易來,今天不能保守,言之傷心。」(黃萬機《莫友芝評傳》。信函中「無以資朝夕」句,可見莫繩孫確實是苦於生計、迫於無奈。

光緒二十二年(1896)十月八日,莫繩孫再次致函繆荃孫談出售《唐寫本》六紙殘卷真跡之事,云:「弟以一言鯁直,獲咎三年。官何足惜,惟業乏恆產,無家可歸,嗷嗷數十口何以為計?近復婚嫁頻迫,趁未封河,擬之天津一行,居行兩者,籌措大非易。前託代售唐寫本《說文》木部真跡手卷,此為海內經籍傳本之冠,曾文正(指曾國藩)謂『獲此一卷,宋槧元抄皆奴隸』,售價三千金,押價二千金。」光緒二十四年(1898)正月十四日,莫繩孫又致函收藏家王雪澄,信中說了女兒婚期逼近「切須用款」,欲售《唐寫本》六紙殘卷真跡應急。特委託王雪澄代售給另一位收藏家高培蘭,而高培蘭不想加價購買,卻將《唐寫本》六紙殘卷退給了莫氏。當年三月,急需用錢的莫繩孫忍痛以一千五百兩白銀削價處理給另一位收藏家徐子靜。《唐寫本》六紙殘卷,自同治元年(1862)夏初被莫祥芝發現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三月被莫繩孫忍痛售出,在沙灘莫氏兩代三人手中保存36年後終於流出,又開始了一次新的曲折漂泊。

售出後的《唐寫本》殘卷

《唐寫本》殘卷流出後,各地藏家爭相競購,不斷漲價。1898年莫繩孫將《唐寫本》售予徐子靜後,不久又落入兩江總督端方手中,清末民初學者楊守敬是沙灘故交,他於1907年4月2日在金陵節署中親眼目睹《唐寫本》六紙殘卷真跡,還在原件上題箋作記。1911年端方死後,三五年內所藏之品散落海內外,《唐寫本》被景樸孫(另名完顏景賢)所獲,便擱之高閣,秘不示人。1926年初,,「景樸孫歿後,其書入肆求售,因假來一校(傅增湘1926年4月13日《四朝聞見錄五卷》目錄題跋語),景樸孫去世後殘卷歸白堅。當年7月8日,白堅在《唐寫本》上題跋:「去年秋八月,餘得此卷於完顏景氏。」日本收藏家內藤虎次郎得知此書在白堅手中後,言「願斥其所愛之物思以易之」。白堅是內藤氏的私淑弟子,便將《唐寫本》六紙殘卷原物相贈。1926年內藤虎次郎攜殘卷回到日本,成為內藤氏「恭仁山莊」的鎮莊藏品。

1929年,近代收藏家傅增湘出訪日本,在內藤虎次郎家中得賞《唐寫本》殘卷真跡,感慨之餘題跋卷末。傅增湘曾作筆記:「暮年海外乃獲一見,題名卷尾,輟筆為之憮然」。在這六紙殘卷上,先後有中日名流吳雲、楊守敬、陳寶霖、完顏景氏、樊增祥、內藤虎次郎、白堅、西園寺公望、張元濟、傅增湘、獨山敬、鈴木虎雄、劉師培、陳三立、李東陽、鄭孝胥等題字留印。1985年,日本臨川書店出版《新修恭仁山莊善本書影》一書,《唐寫本》殘卷採取全文原色影印限量出版(據說僅有350部),世人才有緣睹其原貌。《唐寫本》原貌到底怎樣?學者梁光華先生研究《唐寫本》和莫氏《箋異》二十多年,他在文章中摘錄了朱葆華教授寫給臧克和教授《關於(說文)唐寫本殘卷的一封信》中,言及《唐寫本》殘卷原貌:殘卷以印花黃底緞子裝裱,卷面是清人費念慈的題籤:「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字費念慈重觀題字辛丑(1901)三月琴河舟中」,卷端為曾國藩題字「唐寫本說文,同治七年(1868)七月曾國藩題」。其後即是木部殘字六紙,起於「械」字終於「揭」字,其用紙是唐人寫經常用之硬質黃麻紙。……此後改為新裝,首先是曾國藩同治三年(1864年)為子偲(莫友芝)先生的長篇題詩,繼以華日名流題字,止於鄭孝胥「康德元年(1934)仲春二十六日」的題跋。從而得知,《唐寫本》在日本已有了「舊裝」和「新裝」。

面對漂零四處的莫氏「影山草堂」藏書,黃萬機、黃江玲先生在《遵義沙灘文化史》一書中說:「藏書雖聚而復散,畢竟留下了莫氏收藏的印鑑,為後世目錄學家探其源流提供可靠證據。一些書籍寫有莫氏讀書批語,有不少獨到的學術見解,為該書增添文化內涵和學術價值。「影山草堂」藏書樓的聲名,也將隨同所藏之書而長存世間。」先生之說是矣,亦失「本」之後的一絲欣慰。

製作:餘佳(見習)

來源:胡啟湧

編輯:袁甜、鄧祁

審核:胡瑋

相關焦點

  • 敦煌寫本《三國志·步騭傳》
    殘卷實際上是《吳書》卷7的兩個部分,前一個部分是《步騭傳》內容,後一個《吳書》卷7結語的文字。敘述步騭於赤烏九年(246)任丞相以後的一段文字,其餘的文字是作者對步騭子孫歷史的概略敘述。另外約有三分之一是《吳書》卷7結語的文字。敦煌寫本《三國志·步騭傳》原文如下:解患難,書數十上。權雖不能悉約其 (□,言)言,然時採□言,多蒙濟賴。
  • 莫氏家譜大全! 權威發布!莫家人必看!
    ——佚名撰莫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唐·莫宣卿,大中間對策第一,授台州別駕,以母老乞歸養,詔賜其鄉名錦衣。家居金縷村,有莫狀元讀書室。下聯典指春秋·莫邪幹將鑄劍事典。榮分丹紫;慶衍金縷。——佚名撰莫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後魏·莫雲,好學善射,道武時嘗典選曹,遷執金吾,參軍國謀議,累進爵安定公。下聯典指唐·莫宣卿事典。
  • 莫氏族譜大全!莫家人必看!
    這支莫姓是組成當今南方莫姓群體的主體,這支莫氏的歷史有2700年。2、源出地名。相傳顓項帝造鄚城,根據後世考證,鄚城為古冀州之地,戰國時屬於趙國之邑,古址在今河北任邱。之後有鄚氏,後來去邑為莫氏。這支莫氏的歷史至少有2400多年。3、出自幕氏。郡望出鉅鹿、江陵的莫姓,稱為幕姓所改。幕姓是帝舜之祖幕的直系後裔,以名為氏。
  • 莫氏族源:湖南莫氏源流
    班次:時萬信禮義,方圓全文才,祖宗世士若,遜志如道德,予先思知奉,詒謀燕翼長,勳垂光祿第,欽賜錦衣鄉,相業崇推漢,科名盛紀唐,簪纓承奕祀,亙古慶隆昌。邵陽龍山莫氏 始遷祖才公,明代自江西泰和遷此。民國間續修族譜,堂號彩鳳。
  • 敦煌《食療本草》墨稿殘卷
    敦煌《食療本草》殘卷,紙本,捲軸。26.6x240cm,公元400-934。英國大英博物館藏。敦煌發現的《食療本草》殘卷,前殘後缺,後書題名。《食療本草》是一部食治本草專著,是對唐以前食療藥物及食治驗方的系統總結,惜原書早佚。《舊唐書孟詵傳》及《新唐書藝文志》都載此書為孟詵所著。惜其書早佚。宋《嘉裕本草》所引書中刻有此書,其文曰:"《食療本草》唐同州刺史孟詵撰,張鼎補其不足者八十九種,並為二百二十七條,凡三卷。張鼎為唐開元間(713-7741)道士,兼通醫術。
  • 敦煌《食療本草》墨稿殘卷丨收藏
    敦煌《食療本草》墨稿殘卷(註:圖片信息不做醫學偏方用途)敦煌《食療本草》殘卷,紙本,捲軸。26.6x240cm,公元400-934。英國大英博物館藏。敦煌發現的《食療本草》殘卷,前殘後缺,後書題名。王國維、唐蘭等將其與《證類本草》對校,確認為孟詵所撰《食療本草》。敦煌所出孟詵《食療本草》殘卷137行,每行20餘字,共2774字,收藥26味,朱墨分書。藥名朱書於首,右下以小字註明藥性(溫、平、寒、冷四種),不注藥味。
  • 敦煌出土文物|《文選·運命論》殘卷
    敦煌文物研究所所藏《文選·運命論》殘卷,館藏號為D0127(發表號為敦研356),原由敦煌士紳任子宜收藏。殘卷第一、二行間鈐有任子宜朱紅長方印,末兩行間鈐有任子宜朱紅方印。殘卷寬42.5、高28釐米,天頭高3.2、地頭高2.8釐米,天地頭稍有殘損,略及文字。殘捲紙質較細,色黃。
  • 【莫氏頭條】中華莫氏輩分一覽表
    就是後面說到那幾個字錯漏了一個葉字。✍ (君可以世代,祖作必孫賢,根深積厚遠,枝葉秀庭堅。)湖南莫氏景松裔字輩桃源黃婆店支派:「景文萬廷必象自單如尚遠可矜大之洪材煥圭鑑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採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 最全面的莫氏介紹,我姓莫,我收藏,我轉發!
    稍後,莫藏用在垂暮之年擔任唐朝的比部員外郎,代天子宣慰嶺南,從而也將莫氏由北方帶入嶺南地區。莫氏一支由今天的河北省遷到江西省貴溪縣,再徙福建莆田。此後,從莆田一分支進入瓊州。  公元831年,莫宣卿先祖遊至廣東封川漁澇村,定居繁衍成為廣東莫氏始祖,屬莫姓第一階段到南方的遷徙。自此以後,中原莫氏發源地莫姓已經不復存在,有也是個別少數。
  • 斯坦因從敦煌帶走了一部醫書殘卷,原是千年一見的書法傑作!
    公元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中發現該書古抄本殘卷,收有從石榴至芋共26種藥物的條文。此卷前殘後缺,後書題名。
  • 宣卿公與《莫氏家訓》字字珠璣,句句箴言!!
    唐宣宗時,牛黨人物主政,把以門蔭吏進為主的李黨人物被排擠出朝堂之外,莫宣卿以科舉為官,本應屬於牛黨一派。但莫宣卿的政治主張卻傾向於門蔭勢力李黨,故許多政治理想一直得不到施展,對仕途也產生較大的影響。令孤綯為相時,曾極力拉攏莫宣卿。莫宣卿以詩言志,表示不與參與黨爭,反對令孤綯的政治主張。
  • 《誅仙手遊》魂兮歸來殘卷一怎麼獲得 魂兮歸來殘卷一獲取途徑
    導 讀 誅仙手遊魂兮歸來殘卷一沒有了怎麼辦啊?很多玩家都需要在遊戲中尋找到2塊殘卷,如何才能激活呢?
  • 莫氏家族總譜
    就是後面說到那幾個字錯漏了一個葉字。✍ (君可以世代,祖作必孫賢,根深積厚遠,枝葉秀庭堅。)廣西藤縣俠村都是莫萬弘(又名八一公)的後裔。字輩:偉若亦意家所建彩鳳鳴南山文武道德萬世光華。河源市莫氏字輩:乾餘貴德金,文有世開勝,元日定邦國,僕道光明正  肇慶市莫氏字輩:乃昌華海梓  清遠市莫氏字輩:天--國--廷--應--朝--永--崇--景--翼--爾--正--洪...廣東省陽春市莫氏字輩是:用襄休美懋,昭燕翼嘉猷,益介純熙申,錫龍章世寵。(莫康新宗親提供)廣東茂名、高州飛馬莫氏宗詞字派:舊譜載:十六世以下派別。
  • 莫氏字輩大全
    (莫繼生宗親提供)莫氏宗親點擊進去莫氏總群廣西臨桂北塘村是從明朝洪武五年江南省常洲府清江縣大巷口遷至北塘村譜雲莫氏字輩:才善本洐載,鎮思傾秀之,廷寧居丕憲,宗章文貞福,永繼全家蔭,興徵華國光,承先如乘德廣西防城區那梭字輩為:思奇可有欽,能升德景餘,超起永世志,文明達錦章,遠澤嚴宗祖,富貴在高堂莫氏族譜清鹹豐十年本:吾太高曾祖始居廣西紅水河流域上遊之山腳瑤寨困境
  • 莫氏文化《第五期》
    湖南長沙善化莫氏續修族譜十四卷,(清)莫國銘、莫文錕纂修,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承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      湖南大巷裡莫氏八修宗譜十二卷,末一卷,(民國)莫金忠纂修,民國三年(公元190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善化莫氏續修族譜十四卷,(清)莫國銘等修,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承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 莫氏家族就是牛!
    莫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2018百家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96位,人口約400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8%左右。回顧歷史,有眾多的莫氏牛人,可以說聲名顯赫、舉足輕重。閒話少說,先來看看關於我們莫氏的歷史:源流一源於姬姓顓頊帝,上古聖君三皇五帝之一,黃帝之孫,昌義之子,炎黃聯盟重要首領,號高陽氏。因居北方,故又稱北帝;北方五行屬水,其色黑,故又稱黑帝。
  • 莫氏硬度?
    硬度標準採用的是:莫氏硬度。是表示礦物硬度的一種標準,又稱摩氏硬度。是在礦物學或寶石學中使用的標準。 徵集範圍: 1:名家字畫書法 2:歷代瓷器(唐、宋、元、明、清近現代瓷器)
  • 陳鈍之 唐代敦煌草書寫本中的本土書風
    圖5 唐 《乙丑年二月十七日交割倉內什物歷》 (BD16291圖7 唐 《因明入正理論後疏》(P.4052)圖8 唐 《唯識宗疏釋》(BD16369)圖9 唐 《恪法師第一抄》(4978)敦煌本土風格的寫本,在兩漢和魏晉的書風傳承下,顯現出獨特的地域書風,但由於受到取法或師承以及寫手天分和工具材料的影響,仍會出現和而不同的書法風格,現選取有代表性的中外所藏敦煌草書經卷寫本進行分析
  • 莫氏村落:美麗的黃姚鎮內有莫家
    黃姚莫家大院光徹石基就是五年,佔地三畝,其大門正對三江水來,神奇的是門後築有巨大魚池藏於城下,沿江邊仰視巨石堆砌的莫家城牆,無不感嘆唏噓。莫家的司馬弟是清朝的司法部門官職,為黃姚莫氏用來專門召待政府官員的地方
  • 【莫氏村落】南寧市莫氏村坡名錄(第一集)
    >關注我們☀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莫;請點擊上面「莫氏一家人」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和世界各地莫氏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莫氏文化,共建繁榮莫氏,傳播莫氏正能量。南寧莫氏是全市大家庭中的一員,大家與其他各姓氏兄弟姐妹們和和睦睦生活在祖國南疆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