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纏絲」,不成「功」——練太極纏絲功必知12要點!

2021-02-28 太極知音

纏絲功在陳式太極拳習練中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正確認識纏絲功。什麼是纏絲功,太極拳的每一個單勢練習都是纏絲功,練好纏絲功首先要明白以下幾點:

人體的各部位三節關係、三節的運動特點、各個三節本質的屬性。要追求周身各部位的三節協調能力,但各部位的協調能力並不是單一的協調。首先,要做到身法中正,其次是要做到三尖合一,眼神不可亂看,更不可低頭。周身關節要松,肌肉要松,骨節要松,在纏絲勁運動中要找到它的運動軌跡線。拳法的運動講究勁的切入點和發力點,它的運動出勁與收勁都與小指和大指有著緊密的關係。要做好單勢的纏絲功,不是局部的運動,而是周身的相互協調運動。在纏絲功的演練中,必須虛實分明、重心分明、襠勁的螺旋纏絲要點分明,更要明白手與足領勁的含義。
練纏絲功身心要松。身心松,周身便能松,松就是活,松是落點也是起點,松是勁路轉換的重要環節點。要在身心放鬆的情況下去找太極拳要求的含義。纏絲功有八法,即捧、捋、擠、按、採、挒、肘、靠。這八法是在太極拳單勁訓練的纏絲功中處處都能表現出來的勁法特點。當然,這不是全部,僅僅是八個特點。在運動中去體會八個特點所構成的運動軌跡線,八個勁路的特點不是單一的,每個勁的組合最少有三個勁以上綜合而成的。所以,要慢慢體會,慢慢研究。
單勢的纏絲功中都有「吞吐」二法,吞吐即是收放。所以,纏而吞,纏而吐,放即是收,收即是放。從中要體會它的轉關與轉角。吞吐也不是單一的吞,也不單一的吐,裡面有奧妙所在。太極拳的纏絲功是周身上下協調的關係,不識襠勁則不識胯勁,不識胯勁則不識腰勁,一切密法在一個「松」字。而松字之中則另有學問,非明師心傳口授而不能得。
太極拳法即是心意之法,心明則拳明,心滯則拳滯。所以,纏絲之法其中還與人體的運動學、人類的智慧學有極大的關係。在纏絲中,人體的前後便有陰陽,而前面人體的機體部位能運動到能展現出來的為陽,人體身後的運動而展現不出來的,則需心意的轉換方能完成。人體的平圓運動也有八個字來說明,即起、頂、撐、開、松、空、蓄、合,所以,太極拳法非常微妙,處處有纏絲,處處有拳法,無微不至。

習練太極拳必須懂得拳法的用意,太極拳的每一微動都有它的精妙含義所在,須明師心傳口授方能得其妙。依葫蘆畫瓢地去學習太極拳,終不能得其法。所以,在練習太極拳單勢的纏絲功中,需明其理,知其意,方能達其道。
習練太極纏絲功,是為太極道法。纏絲功與心法的關係很大,所以,修煉太極拳有一定的難度,而大善就是一把金鑰匙,要知道,「善」並非軟弱,善字之間也有大文章,需明師給予解惑釋疑。第十二,習練太極拳需先有法而後無法,方是大道。雖無法實為有法,要知道自然而然並非隨隨便便。每見習練太極者多隨心所欲,手舞足蹈,誤把纏絲功法理解為隨便劃圈,還沾沾自喜,自覺已得太極精髓,孰不知與太極拳失之交臂、差之萬裡。
太極拳博大精深,修煉的層次各有心得,僅列以上幾點,供拳友參考。

推薦(太極人生路)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或者微信掃描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太極纏絲功 健身養生的妙法
    1.太極纏絲功是按太極為陰陽、動靜的原理,用順逆、虛實、上下、左右、前後纏絲式的螺旋運動,姿式輕鬆、自然、柔和、舒展。也可作為靜功前的輔助功,能幫助放鬆、入靜。2.纏絲功共八式,動作簡單易學,安全省時,鍛鍊全面,效果良好。只要能站,人人可練。
  • 雙手纏絲功練習體驗分享
    然後就是練、練、練,總算是熬到12點下課。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纏絲功的練習體驗吧。昨天講了單手纏絲,今天我們講雙手纏絲。還記得我們之前提到過的練拳的方位吧,面南背北。今天雙手纏絲的站位是身體朝向西南方向。我分為7張圖和大家分享我的練功體會。圖片是從陳澤峰老師的演示視頻中截取。
  • 「直播實錄」怎樣更好地練習混元纏絲功?(附22條問題答疑)
    答:沒問題,正是學習「簡單太極」各種課程最佳的年齡段,因為此時精力、體力、柔韌性各方面都很好。2.問:練纏絲功時重心怎麼掌握?答:做三節纏絲。1、肘纏絲。隨著動作的開合,有虛實變化,隨著腰胯的轉動,整體的運動要有變化。做雙臂纏絲時,虛實不需要有太多變化(前後腳掌會稍有變化)。太極不是特別說重心,而是講虛和實。
  • 纏絲拳
    纏絲拳是運用纏絲勁以柔克剛的拳術。纏絲拳也稱纏拳,在武術門派中稱纏門、纏絲門、殘門等,有近300年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
  • 「纏絲」與「抽絲」,不是一回事!
    總體來說,陳鑫說的「纏絲」,包括內氣的運轉和肢體的旋轉兩個方面。如果只是動作的螺旋纏繞,而沒有內氣的運行;或者反之,只有內氣的運行,沒有動作的螺旋纏繞,這兩者都是不符合陳鑫的纏絲原理的。「纏絲」,一定是內氣的運行和外形動作的旋轉結合起來的運動形式。
  • 太極拳精髓練習方法 (纏絲)
    一、論纏絲功       「太極拳,纏法也」。這實際上就是纏絲勁的大小,是由外形的弧線運動和意念、內氣的催動,結合掤勁不丟的沾粘勁組成,這種沾粘連隨、不丟不頂、無過不及、隨屈就伸、剛柔相濟的勁,是由基本纏絲功夫、太極拳套路功夫和太極推手功夫的長期鍛鍊而來,這就是太極拳的「掤勁」,這種以「掤」勁為主的勁,就是太極拳的精髓所在。太極拳練習的複雜性、完整性和統一性,不亞於進行一項科學試驗,其精細程度可謂:「差之毫厘,謬之千裡」!
  • 這樣練太極,套路也能出真功
    一、空架子:1、太極拳拳架套路由規矩外形、丹田內功、纏絲勁力三大體系組成,三者缺一不可;2、太極拳首先要先學內功的呼吸,改變為逆腹式丹田呼吸;3、然後練習纏絲勁,練習全身纏絲功三者缺一不可,目前大部分太極拳愛好者只練了拳架動作,就是所說的空架子?只有在丹田內轉帶動下,在螺旋纏絲運動形式下的拳架套路運動才是正確的太極拳。
  • 「螺旋纏絲」不是太極拳!
    陳中華先生在他發布的一則微頭條內容如下面截屏圖片所示:陳中華先生教出來的好徒弟肯定都是秉承師父的教誨,牢牢掌握你們陳式太極拳「下榻外碾」的「故有的詞彙」「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翻譯成現在漢語,用科學的語言,就叫做螺旋纏絲」的功夫的。
  • 武當洪拳纏絲斜行技法
    勁力以纏絲螺旋、斜行抖勁為主。纏絲螺旋為陰柔圓活。纏絲劃圓。勁定螺旋。劃解對方的宋勢弄進擊其要害處。斜行抖勁為陽剛脆快。勁走斜角。斜挫其要害。擊敵於剎那。兩者陰陽互換、剛柔弄濟。  奉門拳法內容豐富,拳譜《技擊篇》有十路彈腿、三十六摔、七十二擒拿。均為防身自衛宅實用技法。為了弘揚武當洪拳。本文試舉四例,分析纏絲斜行勁法在擒摔技法中的運用。
  • 融入太極拳纏絲功法,一套《功力太極棒》,增長內功不用愁
    太極棒外表平淡,其實鋒芒內藏,功法獨特,能助人修心養性,也能助習練者增長內功。它的修練要內勁走螺旋,外勁運纏絲。這套「功力太極棒」融入陳氏太極拳纏絲功法,功法獨特,助你快速增長內功!2. 創編人張東武老師入室弟子親授,絕對正宗!
  • 纏絲兔的做法
    另加味精、胡椒、花椒、五香粉等混合碾成細末,並調成漿糊狀,均勻地塗抹在腥腔內和劃破的腿部深層肌肉內。此時可用2.5米左右的麻繩一根,從後腿纏到前夾頸部,腹部要纏圓,邊纏邊整形,直至捆緊扎牢成細條圓筒形,橫放時形似臥蠶,故纏絲兔又稱「蠶絲兔」。用麻繩把兔肉纏好以後懸掛在通風的地方,等到1至3天以後就是做好的了。怎麼吃呢?
  • 天然纏絲瑪瑙珠之美!
    在藏區各個時代的老纏絲都有存在,年代最遠的纏絲瓊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前,戰漢時期的纏絲瓊,也不鮮見,唐宋時期以及遼金時期的遺存數量也不少,新出土的和千年傳世的珠子都有存在,當然老出土再經千年傳世且品相一流的珠子應屬頂級的老珠可遇不可求的,纏絲瓊中有極個別的帶天然眼睛紋理的珠子,這種珠子是纏絲瓊裡的珍品,其與一般的纏絲不在一個等級量上,且按眼睛的形態形狀,收歡迎程度也不一樣。
  • 纏絲瑪瑙:千年瓊珠之美
    在藏區各個時代的老纏絲都有存在,年代最遠的纏絲瓊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前,戰漢時期的纏絲瓊,也不鮮見,唐宋時期以及遼金時期的遺存數量也不少,新出土的和千年傳世的珠子都有存在,當然老出土再經千年傳世且品相一流的珠子應屬頂級的老珠可遇不可求的,纏絲瓊中有極個別的帶天然眼睛紋理的珠子,這種珠子是纏絲瓊裡的珍品,其與一般的纏絲不在一個等級量上,且按眼睛的形態形狀,收歡迎程度也不一樣。
  • 《我來自江湖》纏絲擒拿手武學屬性效果怎麼樣 纏絲擒拿手武學屬性...
    導 讀 《我來自江湖》中的纏絲擒拿手是非常好用的丐幫武學,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纏絲擒拿手的具體屬性效果怎麼樣
  • 雙手纏絲細節多,抓、握、拉、扯有講究,助你一次性解決困惑
    鄭冬霞老師:雙手纏絲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點?鄭冬霞:國家一級武術裁判,河南省優秀武術教練員。
  • 「太極尺棒」是什麼?如何運用它來輔助我們練習太極內功?
    從長度上看,太極棒會比太極尺稍微長一些;從輔助作用上看,因為太極棒更長一些,所以比較好纏絲,太極尺則是讓雙手有一個輔助。太極尺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尺練混元內功,棒練纏絲功,關於這一點,後面會有詳細的解讀。
  • 【德陽味道】廣漢纏絲兔——充滿記憶的地標物產
    製作纏絲兔,首要的是兔子的「選拔」,以保證成品的形態好看、肉質鮮嫩。人稱「熊家婆」的熊智慧,是廣漢纏絲兔的第三代傳承人。對於她來說,做地道的纏絲兔必須從選兔子開始。「比如花椒必須是西昌或者漢源的,胡椒要海南島的,桂皮嘗起來有點甜,過後麻嘴巴……」所有的輔料,都是熊智慧親自去挑選的,正是這些輔料才賦予了纏絲兔醇濃的口味。醃製好的兔子還有一道至關重要的工序,就是「纏」。纏兔子的麻繩也必須是崇州麻繩,聞起來有一股清香的味道。麻繩纏繞兔子時也是有講究的,要讓它在烤制中受熱均勻,看起來美觀,繩子纏繞的間隔大體是要相等的。
  • 太極拿法系列——第一式 「一指纏」
    其中拿法是一套獨立的太極技術體系,通常他多與其他技法聯合使用。    在運用過程中,主要是使用合力將敵人的勁力逼入死角,使敵人關節或肢體無法自由活動,並伴有分筋錯骨之感,最終起到使敵人失去反抗能力的效果。    今天開始為大家系列分享《太極拿法》。
  • 纏絲勁的五大特效,樣樣精闢,太極拳高手都是「纏」出來的
    纏絲勁使筋骨、關節、肌肉全面得到鍛鍊 纏絲勁就是以纏絲螺旋運動方式可分為:胳膊勁由心發、行於肩、過肘、至指,此為順纏法(出勁法)。由指至肩為逆纏法(倒纏法)。技擊法運用「入勁、引勁」,使對方近於我身後發之明曰:「引進落空」。太極拳通過刻苦鍛鍊,上升中氣階段俱浩然之氣,內氣充盈飽滿,在圓轉規律的前提下,運用百般螺旋纏絲法,任何外來侵力均難以得逞。
  • 纏閉門純陽功—金剛手
    鑑於其威力驚人,功成者千萬別在朋友中亂試,即使是敵人,非罪大惡極之輩,也不可出手傷人,以免後悔不及,留下人間憾事!在具體操習中,金剛手以「站、走、推、磨、擊、洗」六字訣為根本,整個手掌,方方均練到,從而練成超常的力度、硬度、速度,功後不僅無其他鐵砂掌手掌繭花重重、肌肉僵硬之流弊,其手掌還如同棉花一般,並且威力還明顯優於其他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