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絲功在陳式太極拳習練中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正確認識纏絲功。什麼是纏絲功,太極拳的每一個單勢練習都是纏絲功,練好纏絲功首先要明白以下幾點:
人體的各部位三節關係、三節的運動特點、各個三節本質的屬性。要追求周身各部位的三節協調能力,但各部位的協調能力並不是單一的協調。首先,要做到身法中正,其次是要做到三尖合一,眼神不可亂看,更不可低頭。周身關節要松,肌肉要松,骨節要松,在纏絲勁運動中要找到它的運動軌跡線。拳法的運動講究勁的切入點和發力點,它的運動出勁與收勁都與小指和大指有著緊密的關係。要做好單勢的纏絲功,不是局部的運動,而是周身的相互協調運動。在纏絲功的演練中,必須虛實分明、重心分明、襠勁的螺旋纏絲要點分明,更要明白手與足領勁的含義。
練纏絲功身心要松。身心松,周身便能松,松就是活,松是落點也是起點,松是勁路轉換的重要環節點。要在身心放鬆的情況下去找太極拳要求的含義。纏絲功有八法,即捧、捋、擠、按、採、挒、肘、靠。這八法是在太極拳單勁訓練的纏絲功中處處都能表現出來的勁法特點。當然,這不是全部,僅僅是八個特點。在運動中去體會八個特點所構成的運動軌跡線,八個勁路的特點不是單一的,每個勁的組合最少有三個勁以上綜合而成的。所以,要慢慢體會,慢慢研究。
單勢的纏絲功中都有「吞吐」二法,吞吐即是收放。所以,纏而吞,纏而吐,放即是收,收即是放。從中要體會它的轉關與轉角。吞吐也不是單一的吞,也不單一的吐,裡面有奧妙所在。太極拳的纏絲功是周身上下協調的關係,不識襠勁則不識胯勁,不識胯勁則不識腰勁,一切密法在一個「松」字。而松字之中則另有學問,非明師心傳口授而不能得。
太極拳法即是心意之法,心明則拳明,心滯則拳滯。所以,纏絲之法其中還與人體的運動學、人類的智慧學有極大的關係。在纏絲中,人體的前後便有陰陽,而前面人體的機體部位能運動到能展現出來的為陽,人體身後的運動而展現不出來的,則需心意的轉換方能完成。人體的平圓運動也有八個字來說明,即起、頂、撐、開、松、空、蓄、合,所以,太極拳法非常微妙,處處有纏絲,處處有拳法,無微不至。
習練太極拳必須懂得拳法的用意,太極拳的每一微動都有它的精妙含義所在,須明師心傳口授方能得其妙。依葫蘆畫瓢地去學習太極拳,終不能得其法。所以,在練習太極拳單勢的纏絲功中,需明其理,知其意,方能達其道。
習練太極纏絲功,是為太極道法。纏絲功與心法的關係很大,所以,修煉太極拳有一定的難度,而大善就是一把金鑰匙,要知道,「善」並非軟弱,善字之間也有大文章,需明師給予解惑釋疑。第十二,習練太極拳需先有法而後無法,方是大道。雖無法實為有法,要知道自然而然並非隨隨便便。每見習練太極者多隨心所欲,手舞足蹈,誤把纏絲功法理解為隨便劃圈,還沾沾自喜,自覺已得太極精髓,孰不知與太極拳失之交臂、差之萬裡。
太極拳博大精深,修煉的層次各有心得,僅列以上幾點,供拳友參考。推薦(太極人生路)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或者微信掃描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