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橫穿成都中心城區的東西向骨幹快線,成都軌道交通13號線自規劃至開建,一直備受市民關注。
今年上半年,13號線一期進入實體結構施工階段,至今已過去超過半年的時間。期間,一期工程各個站點頻繁傳來進展捷報,建設不斷提速。
▲成都地鐵13號線站點
12月14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13號線一期工程三聖花鄉站施工現場進行探訪。這一站點位於銀杏大道與成龍大道交叉口,沿成龍大道北側綠化帶東西向設置,毗鄰三聖花鄉,由中鐵六局承建。工地上,吊臂在忙碌作業,百餘名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施工。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成都軌道集團了解到,這一站點於今年4月開始圍護結構施工,目前土方開挖已完成80%,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30%。
▲地鐵13號線三聖花鄉站
「我們計劃在春節前完成車站土方施工」,據該成都軌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現場代表黃偉介紹,當前三聖花鄉站還在加班加點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盾構機將開始始發掘進。
200餘工人每日三遍測溫,智能刷臉進出工地
在銀杏大道與成龍大道交叉口,軌道交通13號線三聖花鄉站一直在打圍施工。工地的周圍,是近幾年剛剛拔地而起的座座住宅、醫院、寫字樓。
走進工地,百餘名工人在進行土方施工以及主體結構施工,吊臂、鋼筋、水泥、建設者,構成了一幅熱火朝天的施工畫面。
▲工人正在施工
「隨著周邊片區發展越來越快速,居民的出行需求也日益加大,所以我們的施工也就更加刻不容緩」,黃偉告訴記者,為了保障施工進度與有效防控,項目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並形成長效機制,嚴格落實。
工地的進出口,均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工人們進出工地時,都要「刷臉」並測溫。「為了減少人員流動,我們當前要求工人儘可能從生活區到施工區兩點一線,並要求每日三遍測量體溫」,據黃偉介紹,每日工人進出門的行動軌跡和測溫情況都將記入臺帳,嚴格管理。就在上周,項目部還組織工人們進行了全員核酸檢測,200餘名工人全部參與了檢測,已進行全面排查。此外,工地還安排每日三次消殺,「我們儲備了充足的防疫物資,足夠項目工地和所有工人使用至少兩個月」。
▲工人正在施工
站點建成後將輻射三聖鄉、洪河等區域大量居民
由於線路東西向穿越成都中心城區,輻射區域廣,且沿線途經大量熱門景區,因而13號線備受關注,甚至被稱作「網紅」線。
記者了解到,13號線一期沿線主要經過青羊區、武侯區、錦江區、龍泉驛區,工程自西向東依次沿東坡路西三段~培風路~東坡路~家園路~青華路~青羊上街~錦裡中路~小天竺街~致民路~龍江路~淨居寺路~靜安路~成龍大道敷設。一期工程線路長度29.06km,全為地下線。
▲目前土方開挖已完成80%,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30%
13號線一期設車站21座,最大站間距3.22km,為三聖花鄉站至公園大道站;最小站間距0.66km,為小南街至文翁石室站,平均站間距1.40km。13號線一期列車採用8輛編組(6動2拖)最高運行速度為140km/h的市域快線車輛。
「三聖花鄉站屬於深基坑工程,基坑深度21-31米,車站長度是363米」,據黃偉介紹,項目計劃完成滿足盾構始發所需的主體結構後,將積極籌備區間施工作業。計劃2021年上半年將開始區間盾構掘進施工。
紅星新聞記者王垚 攝影記者 呂國應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