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5日訊 13號線作為跨越南山、寶安、光明的市域快線一直備受沿線居民的關注。
5月1日,留仙洞站主體圍護結構實現全圍閉;5月10日,應人石站北端場地(即南區場地)順利移交;5月15日,留白區間(留~風段),左線盾構機始發前條件驗收順利通過;5月16日,科苑站南側盾構接收端成功封底;5月19日,深大東站次高壓燃氣管道碰口作業順利完成;5月21日,白芒站主體圍護結構順利實現全圍閉。
一起來看看詳情吧~
地鐵13號線起自深圳灣口岸,止於上屋北站。線路全長22.4公裡,16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線,線路兩端均預留延伸條件。沿線設內湖全地下停車場,出入線與登良東站接軌。
▲地鐵13號線示意圖
01
留仙洞站
5月1日,隨著最後一根套管咬合樁澆築完成,地鐵13號線留仙洞站主體圍護結構順利實現全圍閉。
留仙洞站位於留仙大道與同發路交叉路口北側,與既有5號線換乘,臨近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及多個小區、商場,地下管線錯綜複雜。車站套管咬合樁Ⅱ序樁平均深度達26.2m,平均入巖深度達11.9m,巖石最大強度90.5MPa,咬合樁成孔困難,極大影響車站圍護結構施工進度。
面對眾多問題,項目部主動出擊,科學部署,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加強項目前期對外協調力度,積極探索全套管全迴轉鑽機施工工藝,優化作業流程和生產管理,提升作業時效和質量,最終成功實現圍護結構如期全圍閉。
留仙洞站圍護結構的順利圍閉,為項目後續主體結構封頂、雙模盾構掘進,夯實了基礎。
02
應人石站
5月10日上午,地鐵13號線應人石站北端場地(即南區場地)順利移交,本次移交施工作業面積8700㎡。石巖街道辦三大徵收項目指揮部、中建八局、寶安建築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移交儀式。
應人石站位於寶石路與天寶路交叉路口,呈南北向埋設於寶石路下,為地下二層12米寬島式單柱車站。車站總建築面積15975㎡,總長276.6m,軌面埋深15.28m,設4個出入口(含一個預留出入口)及2個風亭組。
車站涉及拆除面積達5.2萬㎡,待拆建(構)築物包含居民樓(其中一棟居民樓涉及96個業主,談判籤約難度大)、集資房、股份公司物業等諸多類型。自2020年2月26日徵拆工作啟動以來,項目部先後完成北端應人石老村27棟房屋及市場五巷3棟房屋的拆除工作,拆除面積30005㎡,車站範圍累計拆除34068㎡,佔總拆遷量的65.5%。
本次拆遷場地的順利移交,為應人石站今年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節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一步,項目部將繼續保持良好勢頭,統籌全局,主動對接,不等不靠,紮實推進徵地拆遷等前期工作,為項目建設掃清障礙。
03
留白區間(留~風段)
5月15日,地鐵13號線留白區間(即留仙洞站-白芒站)(留~風段)左線盾構機始發前條件驗收順利通過。
留白區間是13號線最長區間(長4.6km),也是首次採用雙模盾構(TBM/EPB)進行施工的區間,共計投入4臺雙模盾構機,其中3臺已經始發,此次驗收項為留白區間最後1臺雙模盾構機始發前條件。
留白區間左線長2.2km,盾構機始發模式為TBM模式,掘進過程中共需進行2次模式轉換,面臨長距離硬巖掘進、TBM模式穿越4處斷層破碎帶、EPB模式穿越多處上軟下硬地層、下穿人行天橋、側穿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宿舍樓等施工難點。
留白區間(留~風段)左線盾構機始發前條件驗收的順利通過,標誌著留白盾構區間即將進入雙線四臺盾構機同時掘進的大幹階段,為隧道順利洞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04
科苑站
5月16日,地鐵13號線首塊盾構接收車站(科苑站)底板澆築順利完成。至此,科苑站南側盾構接收端成功封底。
科苑站是13號線與已運營的2號線的換乘站,13號線車站位於科苑南路與學府路、高新南十道的交叉路口,沿科苑南路呈南北走向,車站兩端均與盾構區間相連,南端為後科區間(後海站-科苑站)盾構接收端頭。
▲科苑站平面圖
在疫情常抓不懈的同時,項目部科學排布施工計劃,增加人員機械投入,爭分奪秒搶抓工期,各道工序交叉進行,確保全面復工達產。自2月20日到5月16日,歷時85天,從地連牆圍閉、混凝土支撐與土方開挖,到底板混凝土澆築,在業主、監理、13號線指揮部的大力支持下,項目部克服重重困難,科苑站南側盾構接收端最終成功封底!
科苑站南側盾構接收端的成功封底,標誌著科苑站盾構底板接收條件初步完成,為後科區間「先鋒號」DH650土壓平衡盾構機順利洞通,創造了良好的接收條件。
05
深大東站
5月19日,地鐵13號線深大東站次高壓燃氣管道碰口順利完成,次日完成檢測。
深大東站位於白石路與科苑南路的交叉路口處,沿白石路東西向布置,為地下兩層雙柱三跨島式車站。車站總長度約301.9m,標準段寬度為23.2m,底板埋深約17.0m,頂板覆土約為3.8m。
現狀次高壓燃氣管道為D508X7.9鋼管,走向為橫跨9號線西沿線粵海門站換乘區頂板後,拐入13號線深大東站西側,直接導致深大東站基坑二兩幅地連牆無法施工,需臨時遷改至東側附屬結構範圍外,臨時改遷長度約35m。
深大東站地下管線排布錯綜複雜,開挖施工難度極大。為確保次高壓燃氣管道改遷節點,項目部積極推進施工任務,優化施工方案,主動與交通局、街道辦、管線產權等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加快推進施工手續辦理,經過項目全體職工日夜連續奮戰,次高壓燃氣管碰口作業最終順利完成。
本次深大東站次高壓燃氣管道碰口的順利完成,掃除了下步施工建設過程中的「攔路虎」,釋放了深大東站主體施工場地空間。
06
白芒站
5月21日,隨著最後一幅B73鋼筋籠順利入槽和澆築,地鐵13號線白芒站主體結構地下連續牆施工宣告完成。至此,該站的車站主體圍護結構順利實現全圍閉。
白芒站位於沙河西路與麗康路口西側。車站圍護結構為800mm地連牆,共256幅,標準幅寬6m,深度最大約為33.7m。其中,近80%地連牆遇到大型孤石。同時,施工區域還存在大量橫跨基坑通信線纜、給水管、雨水箱涵,給地下連續牆施工成槽帶來極大困難,嚴重影響車站圍護結構施工。
為此,項目部積極與交通局、管線產權等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制定科學施工計劃並組織落實,迅速解決突出問題,高效率推動前期工程,為圍護結構施工打開局面。在各方的支持與配合下,白芒站於2018年11月1日高標準通過地連牆鋼筋籠首件驗收,並順利完成首幅地連牆澆築,由此拉開主體圍護結構施工序幕。
為快速高效推進圍護結構施工,項目部:
從機械設備選型及技術措施提升兩方面著手,重點解決大型孤石發育地層多種地連牆成槽施工難題;
土層、全風化巖層及土狀強風化巖層採用成槽機直接成槽,對存在的孤石、基巖突起問題,採用傳統衝樁機「往返衝擊破碎法」進行處理;
針對衝樁機對深度大、強度高的硬巖施工效率低的情況,項目部在衝樁機破碎前,採用增加旋挖鑽、潛孔錘引孔等多種處理工藝,確保車站圍護結構地連牆順利施工。
最終,經過項目部不懈的努力,白芒站於2020年5月21日完成256幅地連牆施工,圓滿達成車站主體圍護結構全圍閉目標。
最新進展:
截至目前,全線車站圍護結構累計完成78.4%,車站土方開挖累計完成43.3%,車站主體結構27.64%。
其中,停車場:內湖停車場圍護結構累計完成100%,地基加固累計完成67%,土方開挖累計完成60.4%;區間:12臺盾構下井,8臺盾構始發,盾構開累掘進9.9%。
13號線是深圳西部南北走向重要通道,未來將串聯起南山、寶安、光明三個行政區。預計建成通車後將有效改善深圳灣口岸、科技園片區的交通現狀,從而進一步緩解市區交通壓力,更好地支撐深圳西部發展軸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