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杭州充分利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4月7日起,為總結杭州利用科技創新抗擊疫情、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經驗,展示杭州「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創新責任擔當,浙江在線聯合杭州市科技局共同推出《科技戰疫 杭州答卷》系列報導。
浙江在線4月13日杭州訊(浙江在線記者 林辰辰 通訊員 傅清麗)出門進門,先在手腕額頭挨上一「槍」是市民們近期的生活常態。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體溫檢測已然成為每個人出行的第一道重要「關卡」。但當進入單位、學校、醫院等人群較聚集的公共場所時,傳統的紅外線測溫槍開始變得「力不從心」。
怎樣又快又準地篩查出發熱人員?走過路過,異常體溫絕對不會被錯過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成為了打贏疫情防控戰的重要裝備。
保證重要裝備不「缺席」,為社會築起防止疫情擴散的「紅外防護牆」,杭州數爾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大年初一開始就進入了緊急加班狀態:遠程辦公,盤點現有庫存,第一時間發貨,1月28號時,第一批測溫儀已經投入現場使用;1月29號開始大批量生產新機器,陸續發貨安裝……目前,共計200餘臺數爾安防生產的雙光譜熱成像測溫儀已經在良渚遺址、全國各地鐵站、各級醫院、政府大廳、學校等重點防控場所投入使用。
「之前,體溫檢測和採樣的主要方法是額溫槍、耳溫槍等紅外測溫槍,但這樣的人對人、一對一近距離檢測,每完成一次至少需要2-3秒,容易造成人群擁堵交叉感染,同時額頭或手腕的一個點,範圍太小實際溫度並不準確,」 數爾安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這些短板,公司嘗試了雙光譜、人臉識別、AI、聲光報警等技術,開發了適合人體溫度檢測的雙光譜熱成像測溫儀,在毫秒之間精準識別追蹤30個人臉目標並完成體溫篩查,測量實際誤差少於0.3℃,並能24小時工作,一出現異常情況即發出警報,避免漏檢。」
為了適應不同應用環境,數爾安防也設計了諸如三角架安裝、壁掛式、磁吸式、車載安裝等多款雙光譜熱成像測溫儀產品,布控在不同的場所出入口。
據了解,杭州數爾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監控攝像機開發、生產和銷售,其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自主研發的天眼1號、生產的SVAC加密攝像機等產品已被廣泛應用於公安、消防、交通等行業。
而此次測溫儀方面的產品研發,對於數爾安防僅僅是開始。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過後,我國必將健全完善防控體系建設,我們預估在未來,雙光譜測溫儀將民用化也更趨人性化,儀器將直接嵌入到機器人中,從被動測溫向主動測溫發展,在抗災、搜救、消防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公司堅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尤其在安防行業,產品日新月異,落後就會被淘汰。所以堅持自主研發,不斷創新開發出新產品。」也正是因為擁有了這樣的科研技術能力,杭州數爾安防在此次疫情爆發初期能第一時間響應號召,用科技力量支援抗疫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