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宇視科技公司壽雲,站在測溫儀背後的男人

2020-12-17 36kr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杭州網」,原標題《站在測溫儀背後的男人 每天保障你健康的機器 可能就是他研發的》,作者 林建安,36氪經授權轉載。

進小區時,在門口值崗的志願者拿出測溫槍,在你額頭或者手臂上一掃,是每天的標準動作。

後來,很多地方都裝上了「很厲害」的測溫設備,你只要一走過,小屏上就能準確顯示你的體溫。

這種不用任何接觸,人一靠近就能測出體溫的設備,現在已經普遍在機場、車站、商場等人員密集的地方派上了用場。前段時間,有網友發帖,說杭州火車東站人來人往的,居然不安排測量體溫安檢環節?

事實上,東站早就裝上了這種超厲害的測溫設備,是紅外線自動測溫的。

目前,浙江一共向國內外供應了40多萬臺紅外熱像儀,佔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二。這當中,杭州高新區(濱江)造的紅外熱像儀,就佔到了全省總產量的96.9%。

讓這些高科技設備從無到有,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的壽雲,就是其中一個。

一個攝像頭連接一個顯示器 就能看到圖像 這件事兒讓我覺得挺新鮮的

壽雲36歲,老家紹興諸暨,在安防領域已經幹了7年多了。

怎麼進入這個行業的?

「好奇。」壽雲說。

這種好奇,來自於一個理工男對攝像機的新鮮感。「那麼一個小小的設備,連接上一個顯示器,怎麼就能看到圖像,還原以前的實況呢?」

7年前,這個問題,讓壽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就想進入這個領域看看,這個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

他當時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社會新聞,一個小小的攝像頭,就能復原某些刑事案件發生時的場景。這讓他覺得:「嗯,安防是一個朝陽產業。」

不過,當時的安防設備還沒有普及,也不是很厲害。比如,比較遠的場景,就沒法識別人物的臉部特徵,只能看到大概的樣子。

來到宇視科技之後,壽雲決定,要做更厲害的安防產品。

現在,壽雲主要負責門禁和熱影設備的開發工作。

他今年參與研發的一個很火的產品,就是宇視科技的熱影66系列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讓他覺得很開心的是,這套機子,現在已經成為很多學校疫情防控的智慧化管理工具。

「這就是我們當初研發這套產品時的初心。」壽雲說。

這套設備厲害在哪裡?

不用任何接觸,人走過就能測溫,不戴口罩還會有語音提醒。人體距離設備0.5米甚至1米,就能準確測出體溫,測溫誤差在0.3℃,測溫的速度平均在0.5秒甚至更快。

在學校、商超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這套設備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即使是一群人經過,也能測出每個人的體溫。

「今年2月初,防疫已經成了全社會的大事,我們就想著,得趕快研發出一款人臉識別又帶測溫的設備。」當時,公司很快就做出了這個決定,在壽雲看來,這也是一家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你有這個技術,就有這個責任站出來做這個事情。」

從決定要做這個事情,到第一代產品落地,只花了29天的時間,這比安防設備的研發時間都要短。壽雲知道,時間不等疫情。

「整個研發過程都很緊湊,也是比較艱辛的,這個就不說了。」對他來說,這個過程,苦中有樂。

3月中旬,這款設備的第二代產品落地,4月底,第三代產品也和大家見面了。產品不斷升級,做了許多優化。比如,到了第三代產品,即使在太陽照射很強,溫度很高的地方,也能正常工作。

對復工復學有幫助 這是我做研發安防產品最開心的事

「現在,不僅是安防的頭部企業,一些安防領域的小企業,也能自主做這個事情了。」壽雲說。

而讓壽雲覺得更自豪的是,現在,很多宇視的設備,已經在全球市場得到大家的喜愛。

「目前,大概80個國家的人都在使用我們的安防設備。」壽雲說,「以前,我們學習外國人的技術,現在,我們設計的東西,很多外國人也在用了。」

從國外引入,到自己消化,再到自主創新,這是多年來,壽雲看到國內安防行業的一個變化。

現在,中國大概有300多個城市,3000多個項目在用壽雲參與研發的這套產品,涉及工廠復工、學校複課、居民小區等60多個場景。

「杭州的不少學校也在用這個設備,對復工復產的幫助確實蠻大的。」壽雲總是說,這是他最開心的事情。

今年3月,浙江桐鄉,在宇視的智能工廠外,常常能看到一排重卡排隊在等著。他們是來運熱影測溫儀的,最遠的從廣東、內蒙古趕來。市場需求迫切,宇視不得不開設新的生產線。

這套設備為什麼能火?

在壽雲看來,他解決了用戶的痛點,這是市場真正需要的。

「和傳統的測溫設備相比,我們用上了人臉識別的技術,既能識別人臉,又能測溫,省時又省力。」壽雲說,「這套產品還搭配了門禁的功能。比如,員工來到閘機前,如果測溫出來溫度過高,是不會放行的。如果體溫正常,閘機會自動打開。」

這些功能都是怎麼實現的?

壽云為我打開這個秘密:

從工作機理上來講,任何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往外發紅外輻射,人體也是一樣的。我們通過技術和算法,快速捕捉到這種微弱的紅外輻射,然後轉化為光,把光轉化為電。

完成這個轉化後,再經過電路處理,再次通過算法,快速地把溫度算出來。

比如,你在這套設備前走過,我們就能快速抓取到你的臉部信息。在這個同時,設備也同步開啟了測溫功能。而在這個過程中,設備的內部會進行一個邏輯處理,再進行人臉的呈現和溫度的高度來做一個組合,最終呈現開門權限的放行,或者報警。

人一靠近,就能感受到人體的溫度,是因為裡面藏了一個傳感器,它的作用,就是把光轉化成電。最後再通過技術,快速轉化成人體溫度,呈現在我們的設備上面。

什麼技術?

這就是秘密了。

截至2019年底,宇視累計擁有有效專利1184件,專利申請總數已經超過2000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83%,大概每天都會新增1件發明專利申請,涵蓋了光機電、圖像處理、機器視覺、大數據、雲存儲等各個維度。

這讓壽雲覺得很自豪。「剛進入安防領域時,球機裡面有一個關鍵的部件,叫機芯。當時的機芯,基本上都要依賴於進口。因為整個光機電的機構比較複雜,加工工藝也相對來說比較嚴苛,國內的安防企業還沒有能力來做這個事情。」壽雲說。

後來,很多安防企業紛紛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這種機芯已經能完全國產化了。

有擔當,傳遞正能量 是我的初心

壽雲說,現在是一個大安防、泛安防時代。很多小區門口都用上速通門、人臉門禁等設備,大家的生活也變得非常有序。

「每當我研發出來一款產品,投入使用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就覺得我做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在很多人看來,研發工作會很枯燥,你怎麼看?

「研發這件事情,確實很枯燥啊。」壽雲笑著說,但是習慣就好了,而且當你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社會有幫助的,你就會樂於去做這件事情。

壽雲有一個兩歲大的兒子,有了娃之後,逗娃和遛娃,成了他排解這種枯燥最好的方式。

2005年,家鄉發生了一起洪水,破壞了堤壩,需要有人來打樁。當時,很多村裡的黨員都帶頭行動,堵住了堤壩的缺口。這件事情,給了壽雲很大的觸動。

「這就是黨員這樣的優秀品格,這對我以後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2006年,壽雲也成了一名黨員,算一算,已經是一位有著14年黨齡的老黨員了。他說:「簡單、樸素、有擔當,傳遞正能量,就是我的初心。」

發現未來獨角獸,項目BP發過來!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 

相關焦點

  • 宇視科技:用AI+安防守護美好生活
    這正是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宇視科技」)自主研發的監控系統的一個應用場景,這個場景也被當作一項示範典型收錄於紀錄片《大國重器》之中。 「守護安全美好生活」,宇視科技的企業願景簡單樸實,但為做到這八個字,宇視科技鑄就了一道科技保護牆。
  • 疫情下,紅外熱成像測溫儀背後硬核芯實力
    在疫情尚未結束、復產復工在即的矛盾下,紅外測溫儀將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比如中大型企業、寫字樓、商場等諸多應用場景。在以往國內民用紅外產品需求尚未釋放的背景下,此次顯著增加的紅外測溫儀100多億元的需求,將直接帶給我國紅外產品上市公司更大的業績彈性。
  • 全球第四的宇視科技 要做更高質量的「中國製造」
    因此,可以適用大多數場景的通用型產品成為宇視科技研發的重頭戲。「這裡面就是取捨,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成堆的客戶需求,如果不考慮其他場景的適配,只做個性化定製,那一百個宇視也應付不來。」趙軒說,進入國際市場時間越長,越能夠體會到,全局視野的重要性,即使是一家公司,也會因為視角的不同產生摩擦,如果不能學會統籌和取捨,宇視科技就無法到達今天的高度。
  • 千方科技全資子公司宇視科技發熱員工排除新冠肺炎感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2月14日,杭州濱江區的一家科技企業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宇視科技」)總裁辦發布內部通告稱,公司濱江萬輪科技園一位研發同事出現了發熱情況,現在定點醫院觀察治療,而這位同事2019年底以來未離開過杭州,信息摸排確認未接觸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
  • 宇視科技,9歲了
    Happy Birthday~今天讓我們把祝福送給我們的壽星宇 視 科 技近日宇視科技迎來了9歲生日宇視總裁張鵬國和大家分享了宇視科技九周歲的九組關鍵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我們建立宇視大學,擁有了完整的培訓體系。「潛航、續航、遠航、領航」的四級火箭,助力一批批書生,成長為帶兵打仗的將軍和元帥,支撐公司走向更遼遠的星辰大海。6. #品質為本、創新為魂# 無論經歷多少風雨,對品質和創新這兩翼的堅守,一刻也沒有放棄。
  • 宇視科技:疫情下的痛點問題需要技術的結合應用
    原標題:[路演]宇視科技:疫情下的痛點問題需要技術的結合應用   直通烏鎮全球
  • 「宇視實訓班」精準施策,打造就業扶貧「濱江模式」
    如今,經過6個月定向培訓和6個月進企實習,田紅麗從車間生產線上最基礎的組裝工做起,一步步走上了宇視科技製造部的總檢崗位。這是杭州高新區(濱江)人力社保局聯合丹寨縣人社局,與丹寨職業技術學校、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組織開展的政校企勞務協作技能培訓項目——由宇視科技提供師資,採取專家實地授課和網絡遠程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在丹寨職校建立「校企共建實訓室」,並在宇視科技公司設立實習基地,提供工學交替和就業崗位,為丹寨職校定向培養安防領域技術人員。
  • 中國軟體百強排名,千方+宇視居第24位
    1月19日,國家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19年(第18屆)中國軟體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發展報告,本次報告以2018全年軟體業務收入為統計,宇視科技(uniview)與千方科技合計居第24位,較2018年報告千方74位、宇視57位,2017年報告千方69位、宇視78位的排名,不僅僅是合併的1+1,千方和宇視「一體兩翼」均取得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
  • 紅外測溫儀哪個牌子好_十大紅外測溫儀品牌排行榜
    公司持續地產品創新和研發,為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紅外測溫儀,幫助客戶提高效率、預防故障、使客戶改進他們的產品質量和服務。   紅外測溫儀品牌排行榜六:UNI-T優利德   優利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為亞洲規模較大的儀器儀表公司之一,亦為中國測試儀表市場大品牌。
  • 馮冠平的科技人生 從攻關紅外測溫儀到孵化20餘家上市企業
    資料圖攻關紅外測溫儀在創辦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之初,馮冠平就強調,研究院就是為了解決科技成果怎麼轉化成產品的問題。截至2011年,馮冠平卸任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院長之際,研究院孵化企業1000餘家,投資企業300餘家,其中20餘家企業實現上市。紅外測溫儀是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的一場重要戰役。
  • 「一眼」測溫 疫情期間你看到的復工「神器」背後是杭州這家科技...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杭州充分利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4月7日起,為總結杭州利用科技創新抗擊疫情、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經驗,展示杭州「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創新責任擔當,浙江在線聯合杭州市科技局共同推出《科技戰疫 杭州答卷》系列報導。
  • 浙江軌道集團員工自主研發新式紅外線測溫儀
    3月12日,浙江軌道集團海寧分公司辦公大樓外,一臺遠程紅外線測溫儀特別引人注目,這是浙江省交通集團旗下浙江軌道集團海寧分公司設備保障部員工杜衝帶隊自主研發的無接觸、遠距離、自動化測溫儀。海寧分公司設備保障部的杜衝把這個問題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和在讀研究生的同學組建了研發小組,通過視頻會議討論研發方案,歷時1個月最終研發出了這款包括紅外熱傳感器、攝像頭、顯示器、語音播報器等結構元件的新式紅外線測溫儀。
  • 宇視成為軟體核心競爭力企業
    原標題:宇視成為軟體核心競爭力企業   近日,浙江省軟體行業協會發布《軟體
  • 海康、大華、宇視等11家安防巨頭2019年財報一覽
    近日,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廣電運通、佳都科技、英飛拓、高新興、蘇州科達、達實智能、賽為智能、捷順科技、等企業2019年年報已陸續公布。03宇視科技宇視科技近日公布2019年財報數據,2019年公司營收49.4億元,同比增長21.2%,公司利潤達5.5億元,同比增長16.9%。
  • 【領軍企業】宇視IMOS:全國文明城市的智能密碼
    宇視科技(uniview)以精工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協助淮北公安建設智能交通數據資源整合平臺,融合多家廠商視頻監控前端資源,安全無縫對接公安和交警平臺,實現了全市智能交通數據統一管控。平臺部署兩年來城市治理成效顯著,成為中小城市智能交通解決方案的實踐典範。
  • 「防疫神器」紅外測溫儀需求約6萬臺,資金搶籌大立科技、高德紅外
    在這場全國總動員的「防疫戰」中,紅外測溫儀(或稱之為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查設備)是防疫人員手中的重要工具。在A股市場,紅外測溫儀生產企業也開始受到資金的追捧。2月4日,國內3家生產紅外測溫儀的上市公司股價齊刷刷暴漲,截至收盤,大立科技(002214,SZ)漲停,科創板公司睿創微納(688002,SH)大漲13.05%,高德紅外(002414,SZ)午後發力,當日上漲9.65%。
  • 金盾股份(300411.SZ)提示風險:紅相科技人體紅外測溫儀產品訂單...
    格隆匯3月2日丨金盾股份(300411,股吧)(300411.SZ)公布,公司的股票連續2個交易日(2020年2月28日、2020年3月2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有關規定,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公司近期股價漲幅較大,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
  • 健康碼、智能外呼機器人、紅外熱成像測溫儀……黑科技助力抗疫
    (天下網商記者 貢曉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炫酷的科技產品,為這場2020年的防疫戰增添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底色。科技與疫情賽跑,抗疫成了關乎全民的技術戰。無人機在公路上盤旋,代替人工進行空中的指揮工作;AI機器人走進醫院,幫助醫生看CT;紅外測溫儀在不知不覺間測量著車站乘客體溫;外呼機器人則能將疫情信息管理員從每天300多個電話中解放出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中國科技網際網路公司憑藉先進的技術、快速的反應能力和這些炫酷的科技產品,為這場2020年的防疫戰增添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底色。
  • 火神山「神跡」背後的中國安防力量
    這一神奇速度背後是無數個企業和建設者日以繼夜的努力。其中,為助力早日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少安防企業結合自身優勢,在紅外熱成像、人臉識別、視頻採集監控智能分析等方面為打贏這場疫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 廣州芯耀科技成功研發無接觸群體測溫儀
    南方網訊(記者/鄒長森)4月1日,廣州芯耀科技正式發布了一款最新研發的無接觸群體測溫儀,該產品日產量近百萬隻,並在廣東、廣西、河南等地投入使用。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不斷推進,各地相繼復工復產、復市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