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杭州網」,原標題《站在測溫儀背後的男人 每天保障你健康的機器 可能就是他研發的》,作者 林建安,36氪經授權轉載。
進小區時,在門口值崗的志願者拿出測溫槍,在你額頭或者手臂上一掃,是每天的標準動作。
後來,很多地方都裝上了「很厲害」的測溫設備,你只要一走過,小屏上就能準確顯示你的體溫。
這種不用任何接觸,人一靠近就能測出體溫的設備,現在已經普遍在機場、車站、商場等人員密集的地方派上了用場。前段時間,有網友發帖,說杭州火車東站人來人往的,居然不安排測量體溫安檢環節?
事實上,東站早就裝上了這種超厲害的測溫設備,是紅外線自動測溫的。
目前,浙江一共向國內外供應了40多萬臺紅外熱像儀,佔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二。這當中,杭州高新區(濱江)造的紅外熱像儀,就佔到了全省總產量的96.9%。
讓這些高科技設備從無到有,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的壽雲,就是其中一個。
壽雲36歲,老家紹興諸暨,在安防領域已經幹了7年多了。
怎麼進入這個行業的?
「好奇。」壽雲說。
這種好奇,來自於一個理工男對攝像機的新鮮感。「那麼一個小小的設備,連接上一個顯示器,怎麼就能看到圖像,還原以前的實況呢?」
7年前,這個問題,讓壽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就想進入這個領域看看,這個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
他當時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社會新聞,一個小小的攝像頭,就能復原某些刑事案件發生時的場景。這讓他覺得:「嗯,安防是一個朝陽產業。」
不過,當時的安防設備還沒有普及,也不是很厲害。比如,比較遠的場景,就沒法識別人物的臉部特徵,只能看到大概的樣子。
來到宇視科技之後,壽雲決定,要做更厲害的安防產品。
現在,壽雲主要負責門禁和熱影設備的開發工作。
他今年參與研發的一個很火的產品,就是宇視科技的熱影66系列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讓他覺得很開心的是,這套機子,現在已經成為很多學校疫情防控的智慧化管理工具。
「這就是我們當初研發這套產品時的初心。」壽雲說。
這套設備厲害在哪裡?
不用任何接觸,人走過就能測溫,不戴口罩還會有語音提醒。人體距離設備0.5米甚至1米,就能準確測出體溫,測溫誤差在0.3℃,測溫的速度平均在0.5秒甚至更快。
在學校、商超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這套設備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即使是一群人經過,也能測出每個人的體溫。
「今年2月初,防疫已經成了全社會的大事,我們就想著,得趕快研發出一款人臉識別又帶測溫的設備。」當時,公司很快就做出了這個決定,在壽雲看來,這也是一家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你有這個技術,就有這個責任站出來做這個事情。」
從決定要做這個事情,到第一代產品落地,只花了29天的時間,這比安防設備的研發時間都要短。壽雲知道,時間不等疫情。
「整個研發過程都很緊湊,也是比較艱辛的,這個就不說了。」對他來說,這個過程,苦中有樂。
3月中旬,這款設備的第二代產品落地,4月底,第三代產品也和大家見面了。產品不斷升級,做了許多優化。比如,到了第三代產品,即使在太陽照射很強,溫度很高的地方,也能正常工作。
「現在,不僅是安防的頭部企業,一些安防領域的小企業,也能自主做這個事情了。」壽雲說。
而讓壽雲覺得更自豪的是,現在,很多宇視的設備,已經在全球市場得到大家的喜愛。
「目前,大概80個國家的人都在使用我們的安防設備。」壽雲說,「以前,我們學習外國人的技術,現在,我們設計的東西,很多外國人也在用了。」
從國外引入,到自己消化,再到自主創新,這是多年來,壽雲看到國內安防行業的一個變化。
現在,中國大概有300多個城市,3000多個項目在用壽雲參與研發的這套產品,涉及工廠復工、學校複課、居民小區等60多個場景。
「杭州的不少學校也在用這個設備,對復工復產的幫助確實蠻大的。」壽雲總是說,這是他最開心的事情。
今年3月,浙江桐鄉,在宇視的智能工廠外,常常能看到一排重卡排隊在等著。他們是來運熱影測溫儀的,最遠的從廣東、內蒙古趕來。市場需求迫切,宇視不得不開設新的生產線。
這套設備為什麼能火?
在壽雲看來,他解決了用戶的痛點,這是市場真正需要的。
「和傳統的測溫設備相比,我們用上了人臉識別的技術,既能識別人臉,又能測溫,省時又省力。」壽雲說,「這套產品還搭配了門禁的功能。比如,員工來到閘機前,如果測溫出來溫度過高,是不會放行的。如果體溫正常,閘機會自動打開。」
這些功能都是怎麼實現的?
壽云為我打開這個秘密:
從工作機理上來講,任何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往外發紅外輻射,人體也是一樣的。我們通過技術和算法,快速捕捉到這種微弱的紅外輻射,然後轉化為光,把光轉化為電。
完成這個轉化後,再經過電路處理,再次通過算法,快速地把溫度算出來。
比如,你在這套設備前走過,我們就能快速抓取到你的臉部信息。在這個同時,設備也同步開啟了測溫功能。而在這個過程中,設備的內部會進行一個邏輯處理,再進行人臉的呈現和溫度的高度來做一個組合,最終呈現開門權限的放行,或者報警。
人一靠近,就能感受到人體的溫度,是因為裡面藏了一個傳感器,它的作用,就是把光轉化成電。最後再通過技術,快速轉化成人體溫度,呈現在我們的設備上面。
什麼技術?
這就是秘密了。
截至2019年底,宇視累計擁有有效專利1184件,專利申請總數已經超過2000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83%,大概每天都會新增1件發明專利申請,涵蓋了光機電、圖像處理、機器視覺、大數據、雲存儲等各個維度。
這讓壽雲覺得很自豪。「剛進入安防領域時,球機裡面有一個關鍵的部件,叫機芯。當時的機芯,基本上都要依賴於進口。因為整個光機電的機構比較複雜,加工工藝也相對來說比較嚴苛,國內的安防企業還沒有能力來做這個事情。」壽雲說。
後來,很多安防企業紛紛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這種機芯已經能完全國產化了。
壽雲說,現在是一個大安防、泛安防時代。很多小區門口都用上速通門、人臉門禁等設備,大家的生活也變得非常有序。
「每當我研發出來一款產品,投入使用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就覺得我做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在很多人看來,研發工作會很枯燥,你怎麼看?
「研發這件事情,確實很枯燥啊。」壽雲笑著說,但是習慣就好了,而且當你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社會有幫助的,你就會樂於去做這件事情。
壽雲有一個兩歲大的兒子,有了娃之後,逗娃和遛娃,成了他排解這種枯燥最好的方式。
2005年,家鄉發生了一起洪水,破壞了堤壩,需要有人來打樁。當時,很多村裡的黨員都帶頭行動,堵住了堤壩的缺口。這件事情,給了壽雲很大的觸動。
「這就是黨員這樣的優秀品格,這對我以後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2006年,壽雲也成了一名黨員,算一算,已經是一位有著14年黨齡的老黨員了。他說:「簡單、樸素、有擔當,傳遞正能量,就是我的初心。」
發現未來獨角獸,項目BP發過來!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