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四的宇視科技 要做更高質量的「中國製造」

2020-12-17 中國杭州


足夠多的技術積累,足夠大和足夠急迫的市場需求,讓宇視科技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了數字抗疫這一先機,推動海外業務進入發展快車道。

回顧2020,風雲詭譎的國際市場以及年初疫情的雙重壓力使得宇視科技不得不停下來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抓住新一輪趨勢的變化,是進入新賽道還是回歸製造本源?

正如7年前,在國內站穩腳跟的宇視科技說要去海外「幹一番大事業」,當時宇視科技所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和如今相比或許算不上嚴峻,但有一樣東西是確定的,那就是相信產品的力量。

在這場名為「宇視戰疫」的產品會戰中,宇視科技在組織架構和創新試錯上迅速做出調整,短短兩個月時間就研發出一系列抗疫產品,並在滿足國內供應後,出海支援國際市場。

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宇視科技國際市場品牌總監趙軒坦言,「今年海外業務能繼續保持正增長,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抗疫產品的研發和推廣。」


從供給端解決需求的問題

宇視科技國際市場部剛開始成立時只有5個人,趙軒是其中之一。

他記得宇視科技第一次帶著產品到海外參展是2014年1月17日的杜拜展,這也是趙軒女兒出生的日子。

國際市場部剛剛成立的那一年,趙軒8個月時間都是在國外談生意。「當時我們首先要面對的不是沒客戶,而是沒產品。」

比起渠道開拓,宇視科技真正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做的是把國內賣了這麼多年的產品推廣到海外,而這涉及很多工作,可不是簡單地翻譯一下界面就可以了。

「我們去杜拜參展的時候『人肉』背了一臺存儲設備過去,那臺存儲設備代表了當時宇視科技的最高水平,一下子就吸引了外國客戶,展會還沒結束,就有一位中東客戶下單了。」但問題也很快暴露出來,儘管這臺設備在性能上無可挑剔,但在操作上卻難倒了中東客戶,沒過多久,這臺設備就被退回了。

這件事讓趙軒他們意識到,國內客戶群體和國外客戶群體存在著很大差異。

「我們在國內承接的都是政府、企業級別的大項目,往往一個項目就能達到城域級,但在國外,『SMB』(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也就是中小型客戶才是主流,所以要迎合他們的需求,儘量簡化操作步驟,最好是讓人一看就懂。」因此,可以適用大多數場景的通用型產品成為宇視科技研發的重頭戲。

「這裡面就是取捨,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成堆的客戶需求,如果不考慮其他場景的適配,只做個性化定製,那一百個宇視也應付不來。」趙軒說,進入國際市場時間越長,越能夠體會到,全局視野的重要性,即使是一家公司,也會因為視角的不同產生摩擦,如果不能學會統籌和取捨,宇視科技就無法到達今天的高度。


產品必須要「靠得住」

在最初進入海外市場的時候,宇視科技走了一步「險棋」——在全球最高規格的美西展上「空降」。

「我們租了全場正中心最大的一個展位,推出了針對海外市場定製的系列產品,包括H.265 NVR及前端、星光級IPC、嵌入式迷你NVR以及紅外迷你筒形IPC明星產品,展示了新一代編解碼技術H.265、光學透霧、4K等核心技術,引起了很大轟動,幾乎所有人都在問這個『從天而降』的不知名公司是誰?」要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背後的研發組可謂是「背水一戰」。

時機不等人,商機更是如此,源源不斷的新產品開始登陸海外市場。而從客戶的反饋中得知,宇視科技的產品就是優於行業平均水平,「靠得住」。

前些年,有一位瑞士客戶來到宇視科技總部,非要購買一款已經停產的設備。究其原因,他說,6年前曾購買過近40件該設備,放在溼度較大的山區,至今也沒出故障,這樣的品質讓他念念不忘。

「很多人以為決定品質的只是製造環節,事實上對於我們這個行業,設計和製造是並駕齊驅的,我們的產品返修率僅佔行業平均率的四分之一左右,品質就是我們的口碑。」在宇視科技的展廳裡,有一顆表面燒毀的「球」吸引著訪客的目光。趙軒介紹,「這是我們在火場中找到的殘骸,雖然外殼已經被燒毀,但它忠實地記錄了起火的全過程。」

宇視科技說,要做更高質量的「中國製造」,這需要的不僅是精密的設計、精準的製造,更重要的是時刻保持對品質的敬畏。


核心競爭力是人

今年,宇視科技被市場研究機構Omdia評為全球智能視頻安全防護設備市場第4名,以2019年業績計算,宇視科技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為3.5%,營收取得了21.2%的同比增長。

與往年不同,報告首次以智能安全防護替代了傳統安全防護的統計,受益於很早就切入了IP和智能市場,宇視科技在榜單上連續5年正向位移,從2014年的第12名提升至2018年的第4名,並保持至今。

宇視科技總裁張鵬國曾在採訪中表示,「宇視科技在做一些超前5-10年的研究工作,支撐走向萬億級的全球AIoT市場。」

一直保持行業領先,宇視科技的內生動力是人。

「能夠走到今天,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人。」趙軒在宇視科技任職近10年,從他的視角看宇視科技,無論是創新也好,韌性也好,最終都是人在做事,「可能我們做的選擇並不一定是最優解,但我們盡全力把它幹好,它就成了最優解。」

就海外市場而言,安防產業並非是新興產業,相反,它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產業,宇視科技能夠在3年之內躋身全球前列,其背後的人力不可估量。「大家都做產品,我們勝在產品的定位,贏在完整的價值鏈。」

再談抗疫,測溫產品從0到1,也就是一個星期。這個「理論可行」是基於宇視科技在行業中多年的實戰積累。但從研發到落地,還是需要持續的調整適配,在此過程中,團隊裡的每一個人都沒有「掉鏈子」,以高水準的產出宣告這場戰役的勝利。

回到最初的問題,抓住機遇進入新賽道也好,回歸製造本源也好,這並不矛盾。宇視科技永遠在找準自己的位置,無論置身何種境地,都要保留逆勢增長的底氣。(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 

相關焦點

  • 千方科技全資子公司宇視科技發熱員工排除新冠肺炎感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2月14日,杭州濱江區的一家科技企業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宇視科技」)總裁辦發布內部通告稱,公司濱江萬輪科技園一位研發同事出現了發熱情況,現在定點醫院觀察治療,而這位同事2019年底以來未離開過杭州,信息摸排確認未接觸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
  • 宇視科技,9歲了
    Happy Birthday~今天讓我們把祝福送給我們的壽星宇 視 科 技近日宇視科技迎來了9歲生日宇視總裁張鵬國和大家分享了宇視科技九周歲的九組關鍵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我們越過信息繭房、認知鴻溝、專業陷阱、人性弱點、組織執行力等一連串大坑,一次次擺脫生存危機,一次次獲得核心競爭力積累,快速成長為在全球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企業,快速在全球產業鏈中獲得較好的位置,組織中每個個體的成長都深刻而清晰。3.
  • 宇視科技:用AI+安防守護美好生活
    這正是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宇視科技」)自主研發的監控系統的一個應用場景,這個場景也被當作一項示範典型收錄於紀錄片《大國重器》之中。 「守護安全美好生活」,宇視科技的企業願景簡單樸實,但為做到這八個字,宇視科技鑄就了一道科技保護牆。
  • 宇視科技:疫情下的痛點問題需要技術的結合應用
    原標題:[路演]宇視科技:疫情下的痛點問題需要技術的結合應用   直通烏鎮全球
  • 中國軟體百強排名,千方+宇視居第24位
    1月19日,國家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19年(第18屆)中國軟體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發展報告,本次報告以2018全年軟體業務收入為統計,宇視科技(uniview)與千方科技合計居第24位,較2018年報告千方74位、宇視57位,2017年報告千方69位、宇視78位的排名,不僅僅是合併的1+1,千方和宇視「一體兩翼」均取得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
  • 宇視成為軟體核心競爭力企業
    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規範》(T/ZSIA 0001-2020),宇視科技(uniview)憑藉企業規模、經營業績、研發能力、創新成果、質量2020年1-8月,省產業規模位列全國第四,增速位列全國第三。   『崑崙』AI重器的軟體功力:崑崙智能分析伺服器作為宇視AI大腦,充分利用GPU運算資源和處理能力,顯著降低CPU資源佔用,可提升系統流暢度。
  • 浙江宇視科技公司壽雲,站在測溫儀背後的男人
    「我就想進入這個領域看看,這個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 他當時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社會新聞,一個小小的攝像頭,就能復原某些刑事案件發生時的場景。這讓他覺得:「嗯,安防是一個朝陽產業。」 不過,當時的安防設備還沒有普及,也不是很厲害。比如,比較遠的場景,就沒法識別人物的臉部特徵,只能看到大概的樣子。 來到宇視科技之後,壽雲決定,要做更厲害的安防產品。
  • 「宇視實訓班」精準施策,打造就業扶貧「濱江模式」
    如今,經過6個月定向培訓和6個月進企實習,田紅麗從車間生產線上最基礎的組裝工做起,一步步走上了宇視科技製造部的總檢崗位。這是杭州高新區(濱江)人力社保局聯合丹寨縣人社局,與丹寨職業技術學校、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組織開展的政校企勞務協作技能培訓項目——由宇視科技提供師資,採取專家實地授課和網絡遠程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在丹寨職校建立「校企共建實訓室」,並在宇視科技公司設立實習基地,提供工學交替和就業崗位,為丹寨職校定向培養安防領域技術人員。
  • 全球十大工具機企業,全被美日德佔據,中國要邁向製造強國仍需努力
    雖然中國已經是全球公認,不折不扣的製造業大國,但是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人不再沾沾自喜。而是將眼光投向了更高的層面,開始思考如何讓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無非先要認清差距,找到自身的短板,然後一項項攻克核心技術難關,逐漸追上和前行者的差距。
  • 中國臺灣的科技製造
    之前筆者對全球製造強國(美日德韓)和發達國家(英法瑞典瑞士捷克)的科技製造都大體介紹,今天我們對本國臺灣介紹一下。臺灣著名企業60年代臺灣形成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工業產值就已經超過農業,並保持年均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蔣經國時期臺灣工業基礎完備,教育普及,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個人電腦主板產量世界第一。
  • 做強中國品牌 提高發展質量
    品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關係國家經濟發展質量。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國品牌建設,明確要求「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圍繞這「三個轉變」,我國就加快推進位造強國、品牌強國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品牌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 海康、大華、宇視等11家安防巨頭2019年財報一覽
    近日,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廣電運通、佳都科技、英飛拓、高新興、蘇州科達、達實智能、賽為智能、捷順科技、等企業2019年年報已陸續公布。從自身來看,大華股份主要產品與解決方案都用於安防行業,其核心業務較為集中;對外,全球疫情爆發將帶來的海外需求下降的風險,大華股份需要積極應對解決的。
  • 藍思科技受邀雲上中國品牌日活動,以科技創新展現中國高端製造
    >藍思打造的消費電子視窗防護品牌享譽全球5月10日,是第4個中國品牌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中宣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知識產權局共同主辦的「雲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行,藍思科技憑藉在消費電子高端製造產業中的傑出表現,作為十二家受邀企業之一參加湖南分會場活動。本屆中國品牌日的活動主題為:中國品牌,世界共享;全面小康,品質生活;全球戰「疫」,品牌力量。
  • 宇視副總裁林凱:十大維度把脈2020年安防技術趨勢
    會上,宇視科技副總裁兼國內市場部總裁林凱發表了「2020年安防行業技術發展趨勢」主題演講,針對當前行業重塑期,從宇視科技的視角,與大家分享了他們總結的10條行業發展趨勢。宇視科技副總裁兼國內市場部總裁林凱其中,包括AIoT是行業未來、IPC正在由端設備向邊緣設備進化、普惠化AI助力視頻數據服務化、中臺是平臺的一種自然演進、以角色為中心進行系統融合、與生態夥伴共成長、智能家居和智能部件比翼齊飛、5G讓視頻無線傳輸成為可能、SaaS是運營的基石、安全與隱私保護要重視。
  • 華為、宇視、紫華光智,誰能坐穩安防老三?
    在更早幾年,宇視憑藉著其從新華三脫離的身份,融合了早年間在華為的狼性企業文化快速擴張,幾乎坐穩了安防的第三把交椅,不過近年來隨著安防行業的不斷破界,華為、紫光華智等企業加入競爭並快速成長,再加上宇視上市受挫,被併入千方科技,有關安防老三地位的爭論也日漸激烈。
  • Acer黃資婷:堅持用全球質量標準來做中國市場
    在與IEM合作的這段時間裡,Acer做的一件很基礎的事情就是要了解玩家對於電腦到底關注的是什麼。通過IEM這個媒介,Acer可以與電競愛好者、遊戲玩家直接面對面溝通交流,了解其喜好,從中汲取經驗,並在產品設計中落實這些用戶所需。
  • 德國製造和中國製造相比,哪個更勝一籌?
    中國和德國都是全球經濟大國,也是全球製造業大國,至於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哪個更勝一籌,這個關鍵要看大家從哪方面去對比。首先、從規模上來看,中國製造更有優勢。目前中國和德國都是全球製造業大國,不論是經濟規模還是製造業產值都處於全球前列。
  • 質量誰更高?2019年中國、阿根廷、墨西哥的人均GDP都約為1萬美元
    按照IMF的預測,在2019年主要新興經濟體中,土耳其、巴西、南非的人均GDP都要低於9000美元,俄羅斯、馬來西亞的人均GDP都略高於1.1萬美元,而中國、阿根廷、墨西哥的人均GDP都在1萬美元左右。
  • 中松科技榮獲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優勝獎
    8月1日至2日,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松江選拔賽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2020年「廣富林杯」創業創新大賽決賽,在松江融媒體中心新聞發布廳火熱開賽。中松科技「PIVAS成套智能化業務設備」項目榮獲創新組優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