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IMF的預測,在2019年主要新興經濟體中,土耳其、巴西、南非的人均GDP都要低於9000美元,俄羅斯、馬來西亞的人均GDP都略高於1.1萬美元,而中國、阿根廷、墨西哥的人均GDP都在1萬美元左右。
中國、阿根廷、墨西哥的人均GDP
細分來看,2019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實際增速在6.1%左右,經濟總量有望接近或達到100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全年的平均匯率計算要略微超過14萬億美元,人均GDP預計要突破1萬美元。
最近兩年來,拉丁美洲陷入了困難時期,多國貨幣貶值、資本外流、通脹高企、經濟發展停滯甚至下降。其中,墨西哥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2%,還算不錯。但第二、第三季度連續負增長,已經「陷入了技術性衰退」。
如果第四季度經濟繼續萎靡,那2019年全年墨西哥經濟就有可能是零增長,甚至負增長了。對此,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按照IMF的預測,2019年墨西哥的人均GDP在1萬美元左右,但其並沒有特別出色的優質產業。
除了石油、鋼鐵、汽車等個別行業外,墨西哥的工業能力整體較弱,工業產出不均衡。產業鏈處於較低層次,且缺乏科技推動力,新興產業發展緩慢,經濟缺乏新的增長點。此外,墨西哥貧富差距較大,社會治安狀況較差,消費需求和增長疲軟,社會經濟增長活力不足。
除了墨西哥的內部因素外,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拉丁美洲多國遭遇貨幣危機影響等因素也使得墨西哥的經濟增長受到影響。總之,當墨西哥人均GDP發展到接近或達到1萬美元左右的時候,未能進一步「攀登」更高產業鏈,使得經濟發展的動力、質量下降,整體徘徊不前。
雖然細節情況不完全一樣,但整體趨勢和墨西哥類似——阿根廷由於長期依賴農業、採礦業等,未能培育起中高端製造業,使得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此外,阿根廷過於依賴債務,一旦國際環境變化,資本外流後,阿根廷經濟就再次負增長了。
數據顯示,在2017年的時候,阿根廷的人均GDP都還在1.4萬美元以上。但到了2018年就下降到不足1.2萬美元,2019年預計下降到1萬美元左右——短短兩三年,阿根廷人均GDP就由接近中國人均的1.6倍,到旗鼓相當。
中國經濟如何繼續保持穩步增長?
阿根廷、墨西哥等國的發展經驗,給了我們一個思考的話題: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後,中國經濟如何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實現社會的健康發展?
南生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體系等,以「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為追求的發展目標變革;其次是針對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強調要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如:第五代移動通信、晶片、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技、人工智慧等。
第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優化收入分配製度,建設、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新型文明社會;第四,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推動人民幣在國際支付和結算、國際外匯儲備、人民幣債券等方面的不斷增長。
最後,南生認為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我們需要培養、激勵、促進一大批環境友好型行業、企業的發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