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人均GDP約為全球人均的90%,這意味著什麼呢?

2020-12-09 網友說財經

回顧下2019年的成績——全年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446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全年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

按美元算,中國的GDP、人均GDP

全年經濟實際增速為6.1%,GDP總量達到了990865億元人民幣。其中,第一產業(廣義農業)貢獻了7046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實際增長3.1%;第二產業貢獻了386165億元人民幣,第三產業貢獻了534233億元人民幣——三大產業佔GDP的比重分別是7.11%、38.97%、53.92%。

按照2019年全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中國的經濟總量達到了14.36萬億美元,人均約為1.03萬美元——成功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網友們,僅僅是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而人均收入只是超過了3萬元人民幣,不要混淆哦。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呢?

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雖然意義很大,比如: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離世界銀行公布的「高收入國家」的門檻不遠了,意味著中國的人均GDP不僅遠超印度、越南、南非、泰國等,而且也已經超過了土耳其、墨西哥、哈薩克斯坦。

並且也有望超過2019年的阿根廷(按照IMF預測,2019年阿根廷的人均GDP或下降到1萬美元以下)等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而人均GDP算,咱們中國已經進入到「中上級別了」。

但是,我們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人均GDP差距仍非常巨大。按照IMF的預測,在2019年美國的人均GDP預計達到6.5萬美元,澳大利亞的人均GDP繼續超過5萬美元,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國的人均GDP都略微超過4萬美元。

即便是義大利、西班牙、韓國等,他們的人均GDP也超過了3萬美元。甚至,中國的人均GDP都達不到全球人均水平——按照IMF的預測,2019年全球人均GDP約為1.146萬美元。按此計算,中國人均GDP僅約為全球人均的90%。

這意味著,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總量全球第二,但我們的人均GDP都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離發達國家仍有較大的距離。

根據其他國家發展的經驗,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後,經濟發展將更加依賴高科技產業,更加依賴消費。這意味著今後中國將更加重視就業、重視消費,經濟活動將由以前的「重生產,變成重視消費」。

兩三年後,中國人均或能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當然了,中國經濟增速仍比全球平均水平更高,且人均GDP差距已經只有10%了,按此推算,有可能在兩三年後,中國的人均GDP有望趕超全球平均水平。然後再過兩三年有望達到世界銀行設定的「高收入國家標準」。

備註:按世界銀行的標準,當前人均GDP達到1.3萬美元左右就可以進入到「高收入國家」行列。再次提醒大家,人均GDP不等於人均收入,請勿混淆。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2019年印度人均GDP約為2100美元,和哪一年的中國人均相當呢?
    這意味著,2019年前三季度印度經濟實際增速不再是初值的5.1%,變成了5.5%左右。即便第四季度也僅實際增長4.7%,但也使得2019年全年的經濟實際增速達到了5.3%,超過了市場預期。據報導,與前幾年動輒超過7%的增速相比,2019年下滑較大。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2019年福建省人口為3973萬,人均GDP約10.67萬元,那臺灣人均呢?
    臺媒指出,這是因為在2019年「貿易轉單效應」提升了臺灣的出口,並連帶著臺灣的製造業投資加速提升,加上居民和政府消費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使得在全球經濟普遍下行的背景下,臺灣卻能「逆勢上揚」。2019年臺灣GDP已被福建省超越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地區完成的名義GDP為18.90萬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42180.68億元人民幣(按美元算為6114.5億美元),在全國排在第9名——排在第8名的就是隔海相望的福建省。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全球人均的90%,今年有望實現趕超
    但可惜的是,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經濟發展節奏,或將使得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至2018年水平——即今年經濟比原本的發展趨勢縮減6個百分點,預計與2019年相比縮減3個百分點。持類似觀點的還有世界銀行,但他們先行一步,已經發布了最新報告,將印度等國的經濟增速由之前預測的「正增長」,調整為「負增長」。並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下調至「同比實際下降5.2%」。這意味著,今年全球經濟總量或將與2017年相當,而不是之前預測的2018年。
  • 2019年日本人均GDP約4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4倍,那韓國人均呢?
    其中,日本出口商品總額約為76.93萬億日元,同比下降5.6%;進口商品總額降至約78.57萬億日元,下降5.0%,全年日本貿易逆差為1.64萬億日元。由於全球貿易疲軟,加上日本對韓國半導體企業斷供,使得日本企業出口出現了下滑,同時也使得日本的對外貿易在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下滑,日本經濟的外貿依存度整體在縮減。
  • 2019年土耳其經濟增長0.9%,人均GDP約9100美元,是中國人均90%
    到2019年第四季度,土耳其經濟實際增速居然大幅提升至6.0%——與四季度中國經濟實際增速相同,超過了印度、印尼等其他發展中國家。從這個角度來看,土耳其經濟的確已經從之前的經濟危機中走出來了。但可惜的是,2020年一季度土耳其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並且4月份的確診病例出現了加速增長趨勢。
  • 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中國GDP將破100萬億
    這五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破100萬億元大關,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  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要如何交出一份「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  2015年,我國GDP為688858億元;2019年,這一數字為990865億元,接近100萬億元。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經濟總量佔世界比重達16%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
  • 2019年,俄羅斯人均GDP或略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那中國、印度呢?
    2019年前三季度,俄羅斯GDP同比實際增速僅約為1.1%,即便第四季度有望達到1.9%的增長,但2019年全年的經濟實際增速預計只有1.3%左右。南生注意到,由於與歐佩克達成減產協議以及價格下降的原因,俄羅斯油氣出口收入與往年相比縮減較大,拉低了經濟增速。這意味著,當前的俄羅斯經濟增長依然大量依賴能源產業。
  • 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對比
    此外,2019年中國的經濟實際增速為6.1%,完成的名義GDP約為990865億元(折合14.36萬億美元),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GDP接近7.08萬元人民幣(折合美元約為1.03萬)。那問題來了,同期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分別的是多少呢?
  • 中國GDP是日本的2.8倍,那日本人均GDP是我們幾倍呢?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長6.1%,完成的GDP約為14.363萬億美元,全球佔比約為16.59%;日本GDP約為5.087萬億美元(中國是其2.8倍),全球佔比5.87%。那兩國的人均GDP在全球屬於什麼水平呢?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是什麼意思通俗講就相當農村一個家庭每年種地收糧食、蔬菜、水果的總價值,養豬、雞、鴨的總價值,編框子成品的總價值,打工的總收入,一年全部累加起來就是這個農村家庭的GDP。與種植、養殖、買編框子原料的支出無關。
  • 2019年東亞三強:中國、日本、韓國的經濟增速、GDP和人均GDP分享
    作為與歐洲、北美齊名的全球三大經濟中心之一,東亞地區的經濟在2019年發展得如何呢?GDP、人均GDP達到什麼程度呢?今年南生就簡單介紹下其中的三強:中國、日本、韓國,讓網友們初步了解下。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的居民消費增速由上年的2.8%下滑至1.9%,企業投資甚至同比負增長。到今年年初,又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這無疑給今年的韓國經濟又增添了較大的阻力。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完成的名義GDP為1913.96萬億韓元,折合約1.64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12名)。
  • 2019我國人均gdp世界排名 我國人均gdp是多少美元?
    人均GDP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映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而在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再次取得驕人的成績,那麼我國人均GDP世界排名多少?中國人均GDP和哪個國家差不多?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為1.03萬美元,德國人均為4.63萬美元
    2019年,德國的人口約為8311萬——按此推算,2019年德國的人均GDP約為41345歐元,折合46285美元(約4.63萬美元)。德國的GDP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3.85萬億美元,比2018年低了約1000億美元。原因主要是在2019年歐元出現了較大程度的貶值,貶值幅度達到了5.2%。而德國經濟實際增速僅為0.6%,加上通脹後的名義增速也只有2.7%。這導致2019年德國的GDP換算成美元後縮減了。
  • 中國、日本、韓國的人均GDP是多少呢?分別是哪年突破1萬美元呢?
    作為全球經濟的三大中心——東亞地區的2019年經濟增長情況如何呢?南生選擇其中的三大代表: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先看韓國,其在2019年完成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可惜在2020年年初,韓國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這給今年韓國經濟增長帶來的較大的不確定性。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完成的名義GDP為為1913.96萬億韓元,換算成美元約為1.64萬億,在全球排第12名,在亞洲排第4名(前三是中國、日本、印度)。
  • 中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全球人均約1.146萬美元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顯示的信息,2019年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完成的名義GDP為99086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實際增長6.1%。按照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4.36萬億美元,約為同期美國GDP的67%。
  • 中國人均GDP與全球人均GDP仍相差13.3%,何時能趕超呢?
    前幾天國家統計局撰文報導稱,2018年中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已經達到了9732美元。一時間很多網友調侃「又被平均了」。實際上這些網友們都誤解了,人均國民總收入,是GNI,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GNP(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 2019年印度人均GDP預計接近2200美元,那中國、美國、越南的呢?
    2019年印度GDP、人均GDP預測IMF預測,2019年印度的經濟實際增速預計為4.8%左右,與往年動輒7%以上的經濟增速相比要下降不少,並且再度低於中國,失去了「大國中經濟增速第一名的寶座」。按照IMF的預測,2019年印度GDP總量略微超過2.9萬億美元,按照13.5億人口計算,人均GDP超過2100美元,接近2200美元。這個水平如何呢?不妨和越南、中國、美國對比下。
  • 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2.73%,GDP為6114.5億美元,那人均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中國臺灣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73%,幾乎與2018年的(2.75%)增速一致。與此同時,全球其他很多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經濟增長率普遍下滑。2019年臺灣的GDP排在全國第9名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完成的名義GDP為18.90萬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6114.5億美元,42180.68億元人民幣——略低於同期的福建省(42395億元人民幣),在全國排第9名。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存款呢?
    2019年中國人均GDP、人均收入2019年,咱們中國境內的個人、企業、機構等創造的GDP已經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按美元算約為14.36萬億美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全體居民人均獲得的「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人民幣(按上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4455美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這個「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我們實際拿到手的各類型收入,除了工資外,還保留投資、做生意、補貼、福利等其他各項收入」。如果算上已經繳納的稅費,那就不止30722元人民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