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俄羅斯人均GDP或略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那中國、印度呢?

2020-12-16 網友說財經

2019年,俄羅斯經濟有好有壞,有缺陷也有亮點。亮點是在2019年俄羅斯的農業、工業發展都超過了能源產業,使得俄羅斯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數據顯示,前11個月,俄羅斯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了1.267億噸,比2018年全年的糧食總產量提升了1000萬噸。

此外,俄羅斯在2019年還加大了豬肉、禽肉、魚類、水果、蔬菜等農產品的出口,出口總額有望達到250億美元,同比增長4%。2019年前11個月,俄羅斯工業生產同比增長2.4%。按照當前發展趨勢,2019年全年俄羅斯工業生產增速繼續在2.6%到2.8%之間波動。

缺點就是,俄羅斯經濟整體仍然不高。2019年前三季度,俄羅斯GDP同比實際增速僅約為1.1%,即便第四季度有望達到1.9%的增長,但2019年全年的經濟實際增速預計只有1.3%左右。

南生注意到,由於與歐佩克達成減產協議以及價格下降的原因,俄羅斯油氣出口收入與往年相比縮減較大,拉低了經濟增速。這意味著,當前的俄羅斯經濟增長依然大量依賴能源產業。其他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分量不足,除少數行業外,都僅僅是微弱增長,經濟缺乏持久推動力。

2019年,俄羅斯的GDP、人均GDP預測

按照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9年俄羅斯的名義GDP預計為1.64萬億美元——雖然俄經濟增速是「正數」,但由於盧布貶值,使得俄羅斯的GDP在換算成美元後要比2018年的1.66萬億美元略有下降。

同樣的,2019年俄羅斯的人均GDP預計也由上年的1.15萬美元,下降為1.13萬美元——要低於同期全球人均(IMF預測2019年全球人均GDP為1.146萬美元)水平了。這意味著,在2019年金磚五國的人均GDP都達不到全球平均水平。

2019年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的人均GDP

按照IMF的預測,2019年咱們中國大陸的經濟總量可達14.14萬億美元(經濟實際增速在6.1%左右),人均GDP要突破1萬美元,仍比俄羅斯的人均GDP以及全球平均水平更低一些。

預計巴西在2019年經濟實際增速為0.9%左右,完成的GDP總量約為1.87萬億美元,人均GDP下降到8800美元——前幾年巴西人均GDP還在1萬美元呢。短短兩三年時間,由於遭遇到經濟危機,貨幣貶值,使得人均GDP下降了1000多美元。

按照IMF的預測,2019年南非經濟繼續保持低速增長(0.3%左右),預計人均GDP在6100美元左右(GDP總量約為3680億美元);印度經濟在2019年遭遇到了巨大壓力,經濟實際增速由以往的7%以上,下降到三季度的4.5%。

按目前公開的數據分析,2019年第四季度印度經濟增速仍很不理想,因此2019年的經濟實際增速在5%以下的可能性非常大。南生認為,今年印度GDP總量在2.9萬億美元左右,人均GDP預計在2100美元到2200美元之間。

小結:2019年金磚國家中,中國的經濟增速、GDP總量依然最高;俄羅斯的人均GDP預計為1.13萬美元,在五國中仍是第一名;印度的經濟增速在2019年大幅下降,巴西和南非繼續的低速增長。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2019年印度人均GDP預計接近2200美元,那中國、美國、越南的呢?
    2019年印度GDP、人均GDP預測IMF預測,2019年印度的經濟實際增速預計為4.8%左右,與往年動輒7%以上的經濟增速相比要下降不少,並且再度低於中國,失去了「大國中經濟增速第一名的寶座」。即之前印度經濟增長的基礎不牢靠,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影響下,印度經濟放緩速度較快——2018年前兩個季度增速還超過7%,但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到5.8%,二季度下降到5%,三季度只有4.5%,預計第四季度會略低於4.5%,2019年全年經濟實際增速在4.8%左右,創新低。
  • 日本、加拿大、英法德的人均GDP都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這說明了...
    很多網友想知道「發達國家的人均GDP到底是多少呢」?這個數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對外公開過——以2019年為例,全球所有的發達經濟體的經濟總量約為51.84萬億美元。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全球人均的90%,今年有望實現趕超
    但可惜的是,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經濟發展節奏,或將使得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至2018年水平——即今年經濟比原本的發展趨勢縮減6個百分點,預計與2019年相比縮減3個百分點。換言之,全球人均GDP也或將由2019年的1.146萬美元,下滑至1.05萬到1.08萬美元之間——似乎與中國人均GDP差不多了。
  • 2020年全球人均GDP或降至1.07萬美元,那中國、美國、印度的呢?
    對於在全球市場不斷探索的中國企業來講,不同國家文化的多樣性、複雜性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建議相關企業將智慧財產權、公司本身、服務及品牌塑造都納入全球化戰略。他強調,疫情過後,中國企業應積極引領全球化的潮流。並對今年下半年,以及2020年全年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了期待。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約為全球人均的90%,這意味著什麼呢?
    回顧下2019年的成績——全年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446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全年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
  • 為何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的人均GDP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具體到主要國家:美國在2019年的GDP高達21.43萬億美元,約為全球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美國人均GDP超過了6.5萬美元,是全球人均水平的近6倍,同時也大幅超過了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咱們中國的2019年GDP約為14.363萬億美元,全球佔比16.59%。
  • 全球城鎮人口平均比例約為56%,那中國、美國、印度、日本的呢?
    全球人口有多少?按照世界銀行的說法,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球人口總數提升至76.74億。其中,大約56%的人口居住在城鎮,剩下的約44%的人口則生活在農村地區。按收入規則來統計,高收入國家的城鎮人口比例高達81%。
  • 2019年俄羅斯GDP約1.69萬億美元,全球佔比已不足2%
    2019年俄羅斯GDP約1.69萬億美元數據顯示,2019年俄羅斯完成的名義GDP上升為109.36萬億盧布,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69萬億美元——低於第10名的加拿大(GDP約為1.736萬億美元),略高於第12名的韓國(GDP約1.64萬億美元)。
  • 2019年印度人均GDP約為2100美元,和哪一年的中國人均相當呢?
    這主要是因為印度的製造業增長乏力,主要靠投資拉動,且不具備較強的出口競爭力。此外就是農業也在2019年「歉收」,居民消費疲軟。2019年印度的GDP、人均GDP按當年價格計算,2019年印度全社會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00.81萬億盧比,折合2.85萬億美元,超過了同期的英國(2.83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五名,並且和德國的GDP(3.85萬億美元)差距縮小到1萬億美元。
  • 2019年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的GDP對比
    截止到2020年2月24日,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等大國都已經正式公布其2019年的「成績單」了。大國中,中國經濟增速預計最高由於前三季度印度經濟實際增速只有5%,而且從公布的四季度其他多項經濟指標來看,2019年第四季度印度經濟增速也將不太理想。因此,全球多個經濟組織都預測2019年全年,印度的經濟實際增速為5%或略低於5%。
  • 2020年歐盟人均GDP或低於3萬美元,那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英國脫歐、義大利債務危機、德國工業陷入周期性疲軟以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等因素,使得2019年歐洲主要大國的經濟增速出現了新低。其中,義大利僅實際增長0.3%,德國經濟增速大幅放緩至0.6%。
  • 2019年日本人均GDP約4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4倍,那韓國人均呢?
    2019年日本的外貿依存度是多少呢?按照2019年日元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155.5萬億日元的進出口總額大約是14267.36億美元(全球排第四名)。同期,日本經濟實際增長0.7%,完成的GDP總量是為5544629億日元,約為5.087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三名。
  • 2019年俄羅斯經濟增長1.3%,GDP近1.7萬億美元,人均……
    俄媒體報導稱,2015年俄羅斯經濟出現負增長,到2016年年底正式復甦,到2018年實現了2.3%較高增速。進入到2019年,全球多國經濟普遍下行,也給了俄羅斯帶來的較大壓力,使得在2019年第一季度僅實際增長了0.5%。
  • 為何世行給出的2019年印度GDP超過9.6萬億美元,全球排第三呢?
    按照印度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其經濟同比實際增長5.3%,完成的GDP為200.81萬億盧比,按年度平均匯率折算為2.85萬億美元——這個經濟總量在全球是排第五,低於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
  • 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2.73%,GDP為6114.5億美元,那人均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中國臺灣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73%,幾乎與2018年的(2.75%)增速一致。與此同時,全球其他很多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經濟增長率普遍下滑。2019年臺灣的GDP排在全國第9名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完成的名義GDP為18.90萬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6114.5億美元,42180.68億元人民幣——略低於同期的福建省(42395億元人民幣),在全國排第9名。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2019年歐洲GDP前六強:德國第1、義大利第4,那俄羅斯、法國呢?
    按2019年的商品、服務價格計算,德國完成的名義GDP為34359.9億歐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3.85萬億美元——雖然在歐洲第一,全球第四名。但2019年印度GDP已經達到了2.85萬億美元,與德國的差距縮減至萬億美元左右。到了2020年,新冠疫情對德國經濟造成了重大衝擊,預計全年的GDP或將實際下降7%(IMF的預測)。
  • 2019年立陶宛人均GDP為歐盟平均水平的84%
    立陶宛統計局數據顯示,以購買力(PPS)為標準,2019年立陶宛實際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為歐盟平均水平的84%,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拉脫維亞、波蘭和愛沙尼亞人均GDP分別為歐盟水平的69%、73%和84%。歐盟國家中,人均GDP與歐盟平均水平比率最低的為保加利亞(53%),最高的為盧森堡(260%)。
  • 2019年德國經濟僅增長0.6%,GDP為3.85萬億美元,那人均呢?
    需要對外大量出口工業品——這就是德國對外貿易總量超過日本,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原因。但近期全球貿易萎靡,德國出口受阻,進而使得德國的製造業同比縮減。其製造業指數已經長期低於50了,製造業投資也停滯了。此外,在2019年英國脫歐不決,也拖累了德國以及歐盟整體的經濟增長。
  • 2019年印度GDP預計僅增長5%,創下11年來的新低!那GDP總量呢?
    按照印度中央統計局的預估,2019年印度經濟增速或將創下最近11年來的增速新低——僅實際增長5%左右。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實際增長5.8%,二季度同比實際增長5%,三季度僅實際增長4.5%,預計第四季度的增速會略低於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