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人均GDP或降至1.07萬美元,那中國、美國、印度的呢?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前不久,第14屆中國企業全球化高峰論壇成功舉辦。參會的經濟學家們深入探討「後疫情時代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並基於學術、商業等多個角度為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發展出謀劃策。此外,不少經濟學家還對2020年中國以及全球經濟做了「展望、預測」。

經濟學家們認為,新冠疫情不僅僅是一場國際性公共衛生危機,還給全球化供應鏈構成了巨大挑戰。許多公司領導人表示,在發展過程中他們將堅持全球化和本地化並重,推出了「全球資源,本地交付」等戰略,保證了原料供應和生產的穩定。

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亞太區首席投資官李耀博士認為,在後疫情時代,世界將向多極結構過渡。對於在全球市場不斷探索的中國企業來講,不同國家文化的多樣性、複雜性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建議相關企業將智慧財產權、公司本身、服務及品牌塑造都納入全球化戰略。他強調,疫情過後,中國企業應積極引領全球化的潮流。並對今年下半年,以及2020年全年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了期待。

南生注意到,二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3.2%的實際增長,並且是建立在「一季度下降6.8%」的基礎之上的。不少經濟學家預測,三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實現5%左右的實際增長,如果刺激措施持續生效,四季度增速有望再度提升至6%左右。

展望整個2020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速有望達到3%左右,大概率是全球大國中「增速最高的」。考慮到物價因素,美元指數下滑等因素,預計今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或將達到15萬億美元,鞏固了全球第二的位置。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是140005萬,剛剛突破14億,且新增人口不到500萬。按此推算,今年人口或將為14.05億,中國人均GDP或將達到1.07萬美元左右。這個水平放在全球如何呢?

按照IMF(國際貨幣積極組織)公開的信息,2019年全球GDP約為86.6萬億美元,全球人均GDP約為1.146萬美元。但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全球經濟或將出現較大程度的下滑。

按照「六月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顯示的信息,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要世界下降4.9%,在考慮到其他因素,今年全球GDP或將縮減至82.3萬億美元。經濟總量出現了下滑,但人口略有增長。

這意味著2020年全球人均GDP或將由2019年的1.146萬美元,縮減至1.07萬美元左右。即,今年中國人均GDP大概率和全球人均水平相當,全球排名有望提升至70名,甚至可以更高。

與中國相比,美國、日本、德國、印度等國的經濟大概率是負增長。不少經濟機構預測美國經濟降幅大概是6%到8%之間,GDP總量或縮減至20萬億美元,人均GDP仍高達6萬美元。IMF預測今年印度經濟實際下降4.5%,GDP或將縮減至2.7萬億美元,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2020年歐盟人均GDP或低於3萬美元,那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呢?
    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GDP約為3.85萬億美元,再次基礎下降5.25%或7.8%,那經濟總量就要低於3.5萬億美元了,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或將再度下滑。而且這些機構預測的德國經濟降幅大於印度,兩國之間的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全球人均的90%,今年有望實現趕超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世界銀行,但他們先行一步,已經發布了最新報告,將印度等國的經濟增速由之前預測的「正增長」,調整為「負增長」。並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下調至「同比實際下降5.2%」。這意味著,今年全球經濟總量或將與2017年相當,而不是之前預測的2018年。
  • 2019年印度人均GDP預計接近2200美元,那中國、美國、越南的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春季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鑑於全球貿易疲軟、投資不振、多個國家的製造業下滑以及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2019年全球經濟實際增速下降至2.9%左右。按照IMF的預測,2019年印度GDP總量略微超過2.9萬億美元,按照13.5億人口計算,人均GDP超過2100美元,接近2200美元。這個水平如何呢?不妨和越南、中國、美國對比下。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美國、日本、韓國是哪年呢?
    再加上物價、匯率的影響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2020年中國GDP有望提升至15萬億美元左右,人均有望超過1.05萬美元。 我們都知道,2019年中國人均GDP正式突破1萬美元。今年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總量和人均GDP仍將繼續創新高。那問題來了,美國、日本、韓國,今年他們的經濟發展情況會怎樣呢?
  • 今年美國GDP或降至20萬億美元,與2018年相當,那中國、印度呢?
    鑑於此種情況,不少經濟機構預測2020年美國經濟實際降幅在6%到8%之間——2019年美國GDP約為21.43萬億美元,按此推算2020年全年美國經濟總量大概率仍略微超過20萬億美元,或者說是降至20萬億美元左右。理由如下,首先是:通常情況下,下半年GDP會高於上半年。
  • 按購買力,印度GDP高達11.33萬億美元,那中國、美國、日本呢?
    如果按照2019年印度盧比與美元的平均匯率,即約70.41印度盧比兌換1美元,那印度的GDP就約為2.85萬億美元,全球排第五名。按購買力計算印度GDP呢?2019年印度的GDP為200.81萬億盧比,將其兌換成美元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剛才採用的——按照年度平均匯率來轉換。
  • 2020年歐盟人均GDP或將低於3萬美元,那中美日人均GDP有多少?
    2020年歐盟的經濟預測是實際下降8.3%,跟美國下降8.0%比,歐盟下降的幅度要大一點,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歐盟主要成員國的經濟預測是多少。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歐盟委員會預估德國經濟可能下降5.25%。
  • 各國人均GDP:印度2100美元,美國6.5萬美元,我國怎麼樣?
    例如,在2016年,服務業對於印度GDP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6.1%,GDP佔比更是超過了70%,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日本。在沒有強大的工業作為後盾的情形下,印度GDP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例如,在2020年第二季度,由於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印度的GDP同比下降23.9%,甚至比市場預測的還要差一些。美國(人均GDP高達6.5萬美元)。
  • 2019年印度人均GDP約為2100美元,和哪一年的中國人均相當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第一季度,印度經濟同比實際增長了5.8%。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初值為5%,但在2020年2月底印度公布「四季度經濟數據時,也將二季度的增速初值上調至5.6%」。第三季度增速初值為4.5%,也被修正為5.1%。
  • 2019年日本人均GDP約4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4倍,那韓國人均呢?
    其中,日本出口商品總額約為76.93萬億日元,同比下降5.6%;進口商品總額降至約78.57萬億日元,下降5.0%,全年日本貿易逆差為1.64萬億日元。由於全球貿易疲軟,加上日本對韓國半導體企業斷供,使得日本企業出口出現了下滑,同時也使得日本的對外貿易在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下滑,日本經濟的外貿依存度整體在縮減。
  • 近1.1萬美元!2020年中國人均GDP或將達全球標準
    IMF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同比實際縮減4.3%,GDP約為20.81萬億美元,接近2019年 21.42萬億美元的GDP總量,仍居全球首位。對於中國,由於二、三季度經濟狀況良好,中國經濟復甦形勢超出預期,不僅經濟全面恢復,還是目前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IMF預計2020年GDP總量將為15.22萬億美元,比2019年的14.363萬億美元GDP總量有所上升,穩居世界第二,根據日前中國三季度經濟成績單,前三季度GDP總量達72萬億元,約10萬億美元,四季度GDP總量達成5億萬美元應該不成問題。
  • 世界人均GDP排名:美國6.5萬美元,印度僅2100美元,那我國呢?
    科技的發展令我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想一下十幾二十年前的生活,大家是不是覺得如同夢境一般,中國從一個剛剛吃飽穿暖的國家一躍成為現在這樣的超級大國,我們不僅經濟領先大部分的國家,我們的科技更是享譽全球。
  • 美國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6倍,那消費差距呢?
    有這樣一組有趣的數據:2019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名義增長8.0%,總量達到了41.2萬億元人民幣,按去年平均匯率折算在6萬億美元左右。同期,美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略微超過6萬億美元,但增速比我們「差一個檔次」。
  • 2019年,俄羅斯人均GDP或略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那中國、印度呢?
    同樣的,2019年俄羅斯的人均GDP預計也由上年的1.15萬美元,下降為1.13萬美元——要低於同期全球人均(IMF預測2019年全球人均GDP為1.146萬美元)水平了。這意味著,在2019年金磚五國的人均GDP都達不到全球平均水平。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人均GDP是比較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從2001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到2019年躍上1萬美元,不到20年時間。黨的十七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如今人均GDP的歷史性跨越,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寧吉喆介紹,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
  • 2020年中國GDP或接近15萬億美元,將是日本的3倍!那人均呢?
    南生認為,就算能在2021年舉行那對2020年造成的損失,對2020年日本GDP負面影響已經產生了。 這意味著,2020年日本經濟損失將是巨大的,其GDP大概率將降至4.91萬億美元左右(IMF的預測),且日本的人均GDP也將再度低於4萬美元了
  • 9年時間,縮減一半?IMF預測,2020年巴西人均GDP為6450美元
    加上疫情對巴西經濟也形成了巨大的衝擊,2020年巴西GDP看來是要「再度大跌」了。 IMF:2020年巴西GDP降至1.36萬億美元 究竟要跌至多少呢?同時預測2020年巴西經濟同比實際下降5.8%。 前三季度,巴西貨幣貶值幅度已經超過20%,即便四季度雷亞爾能有所回升,整個2020年的貶值幅度也依然是巨大的。加上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IMF預測:2020年巴西GDP或將縮減至1.36萬億美元,人均降至6450美元。
  • 中國人均GDP破大關!美國花了36年從1千到1萬美元,中國呢?
    據數據,中國的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這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又一裡程碑,寓意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將要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那麼中國究竟花了多少精力和時間呢?中國的經濟發展實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其實早在2018年的時候中國就有機會突破1萬美元大關的,只是由於下半年出現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所以才造成人均GDP沒有突破1萬美元大關。中國從改革開放之後開始迅速發展經濟,僅僅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就從全球倒數國家到了全球第二,目前中國的經濟僅排名在美國之後,妥妥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合理的計算收入本應統計養豬、雞、鴨,編框子,打工除掉支出賺的錢。如我國人均GDP是印度的近5倍,我國人均收入也是印度的近5倍。GDP與收入的關係,GDP總量比較大的國家,排名靠前的國家基本如此,小國家有可能失真。如一些小國,產品附加值高,都是知名品牌自然這個國家的同樣GDP就要比其他國家賺得多,自然收入更高。GDP和收入有些不同,GDP更全面地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動情況,包含的內容更廣。
  • 2019年中國GDP全球佔比預計約16.58%,那美國、印度、日本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隨著中國、美國、日本、印度、德國等主要大國都先後公布了2019年經濟「成績單」後,有不少網友就在詢問「2019年全球GDP是多少呢」,「中國、美國、日本的GDP全球佔比是多少」,有誰知道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