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的根本含義,這不是「迷信」,卻被很多人胡亂作用

2021-01-10 止一為正

現在很多人「談佛」色變,根本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很好奇,和周邊的朋友聊天后知道,原來他們認為這是個「迷信」,並且去燒香拜佛,都想著你袋子裡面的「錢」,於是大家現在開玩笑說,佛度有「元」人,是有錢人的信仰。

實際上佛教的思想真不是現在這樣,最起碼在我看了《心經》、《金剛經》、《壇經》之後,覺得這是一門非常深厚的學問,不只是信仰。當人讀不懂「佛經」的人把之當成一個信仰也蠻不錯,精神上能有個寄託,遇到困難的時候心中有個憧憬,給自己力量,對自己來說也是件好事。但若有精力且有能力的朋友真應該看看佛教的經典,這些經典能夠幫助我們從那些「邪知邪見」中走出來,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來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情。

大家都知道,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他老人家好好的「王子」不當,剃度出家,很多人無法理解,放著富裕的生活不享受,那麼多的權利不運用,為什麼要出家修行呢?這是我們普通的俗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實際上,我們在擁有了很多東西之後,你自己都會發現在,我之所以能擁有這些東西都是別人的「恩賜」,都是老天爺的「恩賜」,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這是自己爭取得來的,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並且世間鐵定的規律是,得到多少東西必然失去多少東西。

真正有錢的,並且像個守財奴一般能幸福的有幾人呢?現在很多人賺了錢都喜歡做慈善,為什麼呢?最好不要瞎猜,把之看成一種「布施」更好,這樣才能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一個好的企業,有志向的企業,公司發展到最後都是要做「人文精神」的,只有這樣,公司才能一直「常青」下去,否則「因果」輪迴就來了。

可現實生活中,大企業沒多少,小企業倒是若干,他們才不管什麼因果,只要自己開心快樂,能賺到錢於是壓榨人們的勞動力,工資發得很少,活幹的很多,這樣一來,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勻導致的結果便是社會動蕩不安。這些事情古代歷史裡沒少發生,就說近代歷史發生的戰爭,不正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勻,導致民怨沸騰,這場戰爭爆發的範圍是整個世界。

如果人人都對「佛教」思想有清晰的認知,便知道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裡,很多東西即使現在得到了最後還是消散不見的,這樣控制住自己內心的欲望,從而建立一個合理的認知去對待這個世界,你會發現世界真的很美好,人人都能夠安居樂業,沒有戰爭,沒有暴力,人性的光輝能夠灑向人間,照耀每個人的心靈,這是非常殊勝的事情。

作為世間的人,我們的職責是什麼很多人一輩子都搞不清楚,就一直這樣胡亂的運作著,不知所措。若是能夠明白自己的「心」以上說的那些困惑心中都能有一個答案,這便是「得道」 了,覺悟了,這輩子才真的值了,不是多少金錢,多少權勢,多少美色,那些最終都會消失的,只有自己心中那份「光芒」是不會消散的,長久存在著的。

願諸位與我共同加油,不斷修正自己的心,自己的行,從而坦然的生活中,心無牽掛的來亦無牽掛的離去,如此甚好。

相關焦點

  • 佛教:開光、燒香、供燈,都有什麼含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它是一種教育,而不是迷信。每一種形式的背後,都有它表達的意義,但如果你不懂其中的道理,而是盲目地去相信,去崇拜,就變成迷信了。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些佛教常識,關於開光、燒香、供燈的含義,希望大家能正信佛教,而不是把佛教當成迷信。
  • 雪漠:被誤解了的佛教文化
    有了這三家理論的支撐,這個「善」才會非常厚重,非常厚實,有淵源,有根基。儒釋道文化中,關於善的論述比比皆是,千百年來深入人心,也廣為流傳。儒家的仁,就是對善的一種具體表述。比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還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很多很多。
  • 祭祀,不是迷信,更是一種對逝去的人的懷念,但要文明祭祀
    冬至了,大家出門會發現在一些城市的角角落落會有燒紙祭祀的人群,我們知道對於祭祀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好多人呼籲這種文化應該取消了,在如今這是一種不文明是迷信的說法,對於如今的年輕人來說,好多人已經不知道有燒紙這回事了,大多都是一些上年級的老人在堅持著
  • 學佛者必知:什麼是正信佛教?什麼又是迷信?
    一直都在說佛教不是迷信,而是一種正信,是一種引領我們解脫開悟的信仰,但是你真的知道什麼是迷信,什麼又是正信嗎?其實佛教並沒有什么正信和迷信的區別,只是我們內心存在分別罷了。不管是哪宗哪派,佛教的教義都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又有什麼區別呢?又能說哪個宗派是迷信而不是正信嗎?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只這一個詞就包含N多含義!
    在傳統中華文化的傳承下,各行各業都利用漢語的博大精深,衍生了很多有意思的詞語,這些詞如不單獨解釋,都完全不明白其含義。今天就為大家解釋一下,佛教文化中,什麼是「四攝六度」,如無人解釋,可能很多人其實並不懂其意思。
  • 詳解眼天珠各種眼數的含義與作用
    天珠的種類有很多,按圖案花紋可分為眼天珠、線天珠、虎牙天珠、天地天珠等等,其中又以眼珠最為人們所熟知。雖然知道眼珠的人不少,但是了解其圖案花紋含義的人卻不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人們賦予它們的各種美好寓意。一眼天珠一這個數字在中國的文化和宗教體系中均佔有什麼重要的地位,它代表著混沌初開,是萬物的起源與開始,隱含著引領之意。
  • 如何觀待於佛教信仰上的迷信行為
    何為迷信?對於一類思想或言教,由不正知而產生的信解,就是迷信。由這不正知的信解力而發起行為,若思想、若語言、若行動,就是迷信行為。由此可知,這世間上的一些人,由無智故,對任何宗教、任何思想,甚至是對相對開明的現代科學,都會或多或少地產生一定的迷信思想和迷信行為。
  • 淨空法師:學佛人一定要知道,佛法裡頭沒有迷信,迷信不是佛法
    佛教經典講些什麼?這些年來,我們把佛陀的教育分作世間跟出世間。世間,普世的教育。人沒有遠見,沒有心想離開六道輪迴,只想到人天福報。佛恆順眾生,也能滿足你,正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求什麼,他有道理、有方法,如理如法,你決定可以求得到。
  • 「我」在佛教裡的不同含義
    在佛經漢譯過程中,這個人稱代詞被借用,有著不同的含義。如佛教三法印之一「諸法無我」中的「我」,並不是指自己,而是主宰、恆定、如一的意思。法,在這裡是指萬物的構成,因一定因緣組成而成的外形和內在。不論是生命體還是非生命體,都可以用法來表示。例如一輛車在組裝之前,只是各部零件,不能稱之為車;組裝成型之後才有「車」這樣一個具體之相。
  • 「天」在佛教裡面實際的含義是什麼?幾乎沒人真懂!
    佛教講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這是六道輪迴。天當中有二十八重天,二十八重天用印度教的話來說,在傳統上來講,是有二十八種不同福氣的、不同能力的、不同神通的人。比如說我們現在一個學校一個年級分多少個班,什麼好一點的班,差一點的班,很多班。好的跟好學生,差的跟差學生,有二十八重天之多,這是印度教。
  • 「東北仙家」故事傳說是文化還是迷信?怎麼區別迷信與文化
    東北仙家的文化東北仙家文化包含三部分,一是道教的仙家文化;二是部分是出馬仙代表的宗教文化遺存;三是仙家文化民間傳說東北道教護法神不是王靈官清朝年間東北鐵剎山雲光洞龍門郭守真道長開創了納仙歸道的先河相傳東北黑老太太是一隻得道黑狐被獵人追殺後被郭真人所救,後來黑狐就追隨郭真人入道修真,這才有了東北道教護法的稱呼。道教至此才開始接納薩滿文化中的胡、黃、蟐、蟒等仙類。這一說法唯獨存在東北地區。
  • 人們都知道翡翠的含義很多,你知道玉石文化,都包括哪些嗎?
    那些非常喜歡翡翠的人,經常有翡翠聯繫到我國玉石文化,就是在咱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玉石文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而翡翠是所有玉中的佼佼者,可以說是玉中之王,那麼他肯定也是以玉石文化為背景的,那麼不知道朋友們對於翡翠的玉石文化了解多少呢,事實上翡翠的玉石文化並不是單一的,它是咱們國家的4種傳統一種融合
  • 佛教:世上真的有佛嗎?佛菩薩在哪裡?別再迷信了!
    很多人喜歡去寺廟燒香拜佛祈福,人們堅信有一種神秘的外在力量可以加持和保佑自己,其實這都是人的一種自我心理安慰,如果執著於佛菩薩的所謂神通,那就是偏執和迷信了,屬於信佛走錯了路。世上真的有佛嗎?有,但佛不是什麼玄幻的神明。佛是什麼?佛是覺悟的人,是大徹大悟、福慧具足的智者。
  • 原以為是迷信,原來根本不是!
    原以為是迷信,原來根本不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看到很多人養寵物,常見的無非是貓或狗,貓貓的種類很多,它的長相比較溫和,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生物,它走路沒有任何聲音,行為敏捷。比較奇怪的是,在幾千年前,很多先人們就立下了不吃貓肉的規矩,令人有些捉摸不透,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人吃狗肉,卻沒有誰敢吃貓肉,有人認為吃了貓肉,往往會導致厄運上身。
  • 佛教詞語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佛教詞語是來自印度的梵文或巴利文。通過漢語佛典的傳譯,佛教詞語作為外來語向漢語第一次大規模的輸入,他們幾乎佔了漢語史上外來語的90%以上。大大豐富了漢語的詞彙,從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增的詞語主要有三種情況。
  • 佛教是宗教嗎?佛教的定義
    很多人認為,宗教是唯心主義,但這應該是針對西方宗教而言的。多數的西方哲學家都是唯心主義者,故而他們也將西方的宗教歸入唯心主義的範疇;然而,佛教的思想與唯心主義是全然不同的,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主義。佛教有四個宗派,其中的經部與一切有部根本就沒有唯心的論點,屬於大乘的中觀也沒有唯心的主張;而同屬於大乘的唯識宗則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派別,其中僅有一派所講的小部分觀點與唯心主義有些許相同。
  • 佛教:去寺廟「開光」,有什麼含義?
    很多朋友應該都有過這樣的一個經歷,就是拿著自己的貼身之物,像佛珠、玉佩之類的,去寺廟開光。然後覺得開過光的東西,是可以給自己帶來平安帶來福氣的。 「開光」,大概是普通人最為熟知的一種佛教儀式,但你知道到底什麼是「開光」嗎?為何要「開光」呢?「開光」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 佛教與「宗教」的區別
    西方文化傳入之後,因翻譯西文「Religion」而用「宗教」二字表達;Religion一詞在拉丁語的原意應為「人對神聖的信仰、義務和崇拜。」;可見,一般意義上的宗教,必有一個超越凡人得「神聖」,以信仰、崇拜神聖而得到「財富」、「安樂」、「救贖」等等。
  • 為什麼中國人篤信掐訣念咒,傳統文化背後的迷信,不可信!
    相對於以儒學為核心的上流文化,符咒文化主要流傳於民間,也被稱為俗文化。和其他的神秘文化一樣,符咒文化從古至今一直備受爭議。經學之人從中窺見了傳統智慧;而迷信之人則將這種縛身枷鎖視為圭臬。更加可氣的是,一些招搖撞騙之徒藉此宣傳迷信,混淆視聽,毒害民眾,攫取不義之財。對於這種俗文化,很多有學之士三緘其口,選擇了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