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談佛」色變,根本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很好奇,和周邊的朋友聊天后知道,原來他們認為這是個「迷信」,並且去燒香拜佛,都想著你袋子裡面的「錢」,於是大家現在開玩笑說,佛度有「元」人,是有錢人的信仰。
實際上佛教的思想真不是現在這樣,最起碼在我看了《心經》、《金剛經》、《壇經》之後,覺得這是一門非常深厚的學問,不只是信仰。當人讀不懂「佛經」的人把之當成一個信仰也蠻不錯,精神上能有個寄託,遇到困難的時候心中有個憧憬,給自己力量,對自己來說也是件好事。但若有精力且有能力的朋友真應該看看佛教的經典,這些經典能夠幫助我們從那些「邪知邪見」中走出來,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來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情。
大家都知道,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他老人家好好的「王子」不當,剃度出家,很多人無法理解,放著富裕的生活不享受,那麼多的權利不運用,為什麼要出家修行呢?這是我們普通的俗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實際上,我們在擁有了很多東西之後,你自己都會發現在,我之所以能擁有這些東西都是別人的「恩賜」,都是老天爺的「恩賜」,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這是自己爭取得來的,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並且世間鐵定的規律是,得到多少東西必然失去多少東西。
真正有錢的,並且像個守財奴一般能幸福的有幾人呢?現在很多人賺了錢都喜歡做慈善,為什麼呢?最好不要瞎猜,把之看成一種「布施」更好,這樣才能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一個好的企業,有志向的企業,公司發展到最後都是要做「人文精神」的,只有這樣,公司才能一直「常青」下去,否則「因果」輪迴就來了。
可現實生活中,大企業沒多少,小企業倒是若干,他們才不管什麼因果,只要自己開心快樂,能賺到錢於是壓榨人們的勞動力,工資發得很少,活幹的很多,這樣一來,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勻導致的結果便是社會動蕩不安。這些事情古代歷史裡沒少發生,就說近代歷史發生的戰爭,不正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勻,導致民怨沸騰,這場戰爭爆發的範圍是整個世界。
如果人人都對「佛教」思想有清晰的認知,便知道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裡,很多東西即使現在得到了最後還是消散不見的,這樣控制住自己內心的欲望,從而建立一個合理的認知去對待這個世界,你會發現世界真的很美好,人人都能夠安居樂業,沒有戰爭,沒有暴力,人性的光輝能夠灑向人間,照耀每個人的心靈,這是非常殊勝的事情。
作為世間的人,我們的職責是什麼很多人一輩子都搞不清楚,就一直這樣胡亂的運作著,不知所措。若是能夠明白自己的「心」以上說的那些困惑心中都能有一個答案,這便是「得道」 了,覺悟了,這輩子才真的值了,不是多少金錢,多少權勢,多少美色,那些最終都會消失的,只有自己心中那份「光芒」是不會消散的,長久存在著的。
願諸位與我共同加油,不斷修正自己的心,自己的行,從而坦然的生活中,心無牽掛的來亦無牽掛的離去,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