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裡,龍腦既是禮佛的上等供品,也是「浴佛」的主要香料之一,還被列入密宗的『五香』(沉香、檀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在盛產龍腦的地區,龍腦樹的樹膏也被用作佛燈的燈油。
龍腦薰香的歷史記載
「蜀人以榲桲切去頂,剜去心,納檀香、沈香末,並麝少許。覆所切之頂,線縛蒸爛。取出俟冷,研如泥。入腦子少許,和勻,作小餅燒之,香味不減龍涎。」((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二)
「焚龍腦香十觔:孫承,吳越王妃之兄,貴近用事,王常以大片生龍腦香十觔,賜承佑。承佑對使者索大銀爐,作一聚焚之,曰聊以祝王壽。及歸朝為節度使,俸入有節,無復向日之豪侈,然臥內每夕燃燭二炬,焚龍腦二兩。」(《香乘》,引《樂善錄》)
「爐添龍腦炷,綬結虎頭花。」(劉禹錫《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李清照《醉花陰》);瑞腦香消魂夢斷,闢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李清照《浣溪沙》);瑞腦煙殘,沈香火冷。(李清照,斷句)
「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蘇軾《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
「美人千金織寶裙,水沈龍腦作燎焚。」(陸遊《前有樽酒行》)
「長安宋清,以鬻藥致富。嘗以香劑遺中朝簮紳,題識器曰:『三勻煎,焚之富貴清妙。』其法止龍腦、麝末、精沉等耳。」(《清異錄》)
「又築三清臺三層於城中,……日焚龍腦、薰陸諸香數十斤。」(王世貞《豔異編續集·金鳳外傳》
《齊東野語》記載關於點燃龍腦香的故事
「又趙葵南仲通判廬州日,翟朝宗方守郡,公素不樂之,遂千堂易合入闕。俟呼召於賓廡候見者數十人,皆謝去,獨召兩都司及趙,延入小閣會食。且出兩金盒,貯龍涎、冰腦,俾坐客隨意【蓺+火】之。次至趙,即舉二合盡投熾炭中,香霧如雲,左右皆失色。公亟索飯送客,命大程官俾趙聽命客次,人皆危之。既而出札知滁州,填見闕命之任,而信公平生功業,實肇於此焉。」(《齊東野語·前輩知人》)
在原文中,「俾坐客隨意」後面的那個字,我在字典裡查不到,它的寫法類似「爇」,但下面的「灬」,被替換為「火」字。既然灬與火相通,原文中的那個字,也許是「爇」(意思是「燒」)的異體字。
合作 | 加盟>>聯繫電話:020-62937020
↓更多精彩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春本坊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