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五香」之龍腦薰香 連綿香遠二千年

2021-02-12 龍腦香

在佛教裡,龍腦既是禮佛的上等供品,也是「浴佛」的主要香料之一,還被列入密宗的『五香』(沉香、檀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在盛產龍腦的地區,龍腦樹的樹膏也被用作佛燈的燈油。


龍腦薰香的歷史記載

「蜀人以榲桲切去頂,剜去心,納檀香、沈香末,並麝少許。覆所切之頂,線縛蒸爛。取出俟冷,研如泥。入腦子少許,和勻,作小餅燒之,香味不減龍涎。」((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二)


「焚龍腦香十觔:孫承,吳越王妃之兄,貴近用事,王常以大片生龍腦香十觔,賜承佑。承佑對使者索大銀爐,作一聚焚之,曰聊以祝王壽。及歸朝為節度使,俸入有節,無復向日之豪侈,然臥內每夕燃燭二炬,焚龍腦二兩。」(《香乘》,引《樂善錄》)


「爐添龍腦炷,綬結虎頭花。」(劉禹錫《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李清照《醉花陰》);瑞腦香消魂夢斷,闢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李清照《浣溪沙》);瑞腦煙殘,沈香火冷。(李清照,斷句)


「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蘇軾《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


「美人千金織寶裙,水沈龍腦作燎焚。」(陸遊《前有樽酒行》)


「長安宋清,以鬻藥致富。嘗以香劑遺中朝簮紳,題識器曰:『三勻煎,焚之富貴清妙。』其法止龍腦、麝末、精沉等耳。」(《清異錄》) 


「又築三清臺三層於城中,……日焚龍腦、薰陸諸香數十斤。」(王世貞《豔異編續集·金鳳外傳》


《齊東野語》記載關於點燃龍腦香的故事

「又趙葵南仲通判廬州日,翟朝宗方守郡,公素不樂之,遂千堂易合入闕。俟呼召於賓廡候見者數十人,皆謝去,獨召兩都司及趙,延入小閣會食。且出兩金盒,貯龍涎、冰腦,俾坐客隨意【蓺+火】之。次至趙,即舉二合盡投熾炭中,香霧如雲,左右皆失色。公亟索飯送客,命大程官俾趙聽命客次,人皆危之。既而出札知滁州,填見闕命之任,而信公平生功業,實肇於此焉。」(《齊東野語·前輩知人》)


在原文中,「俾坐客隨意」後面的那個字,我在字典裡查不到,它的寫法類似「爇」,但下面的「灬」,被替換為「火」字。既然灬與火相通,原文中的那個字,也許是「爇」(意思是「燒」)的異體字。

合作 | 加盟>>聯繫電話:020-62937020 

↓更多精彩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春本坊商城

相關焦點

  • 龍腦
    龍腦香又名冰片,瑞腦。其實,在古時候,人們就已經知道用加熱蒸餾的方法(「火逼成片」)從龍腦樹的木材中提取晶體,稱之為「熟腦」。並且,對於龍腦香的存儲保養古人也有專門的辦法:「龍腦香及膏香………合粳米、相思子貯之則不耗。」
  • 宋代薰香文化考述
    唐代合香形態多樣,開始採用隔火薰香之法,香藥醫療更加發達。金銀銅香具精雕細琢,透著盛唐氣象,而瓷爐相對素雅。大食、波斯等域外國家與唐朝來往頻繁,主要經營香藥,多以香藥為貢品敬獻給大唐。鑑真東渡日本帶去大量香藥,對於日本香道的產生功不可沒。文人士大夫普遍薰香,出現大量詠香詩,晚唐五代詞也多有詠香之作。宋代薰香不再囿於宮牆朱門,而是普及到尋常百姓家。
  • 龍腦的典故,為您揭開塵封千年的古香之謎!
    瑞腦是香料,又稱龍腦香、冰片,古代謂之「龍腦」以示珍貴。詞人描繪瑞腦香氣散盡,驚擾深閨美夢;《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詞。天然龍腦冰片芳香百藥之冠其次謂之腦,腦之中又有金腳,其碎者謂之米腦,鋸下杉屑與碎腦相雜者,謂之蒼腦,取腦巳淨其杉板,謂之腦木。札與鋸屑同搗碎,和置磁盆中,以笠覆之,封其縫。熱滅煨,逼其氣飛上凝結而成塊,謂之熟腦。可作面花,耳環佩戴等用。又有一種如油者,謂之油腦,其氣勁於腦可浸諸香」
  • 健康龍腦功效及使用方法
    有植物黃金的美譽,龍腦樟原產於印尼蘇門答臘島的天然龍腦香樹樹根曾經是龍腦的主要來源,但是由於長期過渡採伐已近枯竭。龍腦最早記載於南北朝,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中醫典籍中龍腦被稱為天然冰片,因極具透皮功能,被歸於芳香開竅類藥材。《本草經疏》雲:龍腦「其香為百藥之冠」。在我國中醫領域,龍腦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名貴藥材,已有千年的使用歷史,在許多處方中都有使用。
  • 【香之材】龍腦香
    藥用價值釋名: 片腦、羯婆羅香。膏名婆律香(按:即現在通稱的冰片)。氣味: 辛、苦、微寒、無毒。主治: 1、目翳。用龍腦末一兩,每天點眼三至五次。 2、風熱上攻頭目。用龍腦末半兩、南蓬砂一兩,頻繁兩鼻孔中。 3、頭腦疼痛。用龍腦香一錢,捲紙中作成捻子,燒煙燻鼻,吐出痰涎好愈。 4、風熱喉痺。
  • 紅葉木姜子,植物薰香
    焚燒薰香:將各種香料製成不同的形狀,用燃燒的方式使其中的香味散發出來,可以使香氣瀰漫至各個角落,是古人薰香的一種常用方式,並且焚燒薰香比佩戴香囊薰香更風雅。隔火薰香:隔火薰香是唐宋以後薰香發展到極致後形成的一種更加高雅的薰香方式,更加科學,不再是直接燃燒香料,而是隔火燻,雖然程序更複雜,但香氣更醇、更宜人,多了些情趣,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睞。
  • 夏之味 | 和五香排骨平起平坐的五香小肉
    這道美食通常從立夏開始供應,大暑前後進入熱銷期,中秋前後落市。顧名思義,五香小肉是一種撒著五香粉吃的小塊油氽肉。地道的五香小肉外脆裡嫩,香酥爽口,熱吃冷食皆可,是夏天一道爽口開胃的小吃。相比很多傳統時令美食,五香小肉的歷史並不長,最初原是上不了臺面的一道小吃,其做法和五香排骨相同,最初甚至還是五香排骨的副產品。
  • 解讀千年藏傳密宗法器之「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
    藏傳佛教密宗認為,金剛杵象徵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能破除和降服一切業障。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各種修法路上的阻礙和惡魔,因此為密宗諸尊者的持物或瑜伽士修道的法器。密宗「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者皆持金剛杵。真言行者亦常攜而行。是金剛部必修法器。以金剛杵象徵如來金剛智慧,用以破除愚痴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及修行金剛部法。
  • 圖解佛教密宗手印大全
    註:此文章僅供佛友對「佛教密宗手印」的認識,如若沒有上師親臨傳授,請勿自行修學以下密宗手印。
  • 【密宗】佛教密宗是什麼?密宗手印圖解
    所以不管哪門所教,要想成就佛道,最終必須來到相和離相之教上,否則,無道可教,無佛可成。見相離相,是佛;見相不離,是著。無論哪門之修,最後,請從相上離去,請從相上見佛。但記住,沒相佛不顯,沒佛相何在?相即是佛,佛即是相,相佛不二。密宗的釋義  密宗的修習方式起源甚早,許多儀式與修行方式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印度教傳統(念咒也成陀羅尼,是佛隨順印度民眾的喜好而作的方便法。
  • 中國密宗祖庭西安大興善寺舉行「密宗息災護摩法會」
    ↑↑↑點擊上方準提法網絡佛學院,關注我,置頂我據悉:「時隔千年 密宗傳法儀式再現西安大興善寺
  • 【靜象】密宗祖庭大興善寺
    山門《長安志》載「寺殿崇廣,為京城之最」,果然,方一踏進密宗祖庭的大興善寺,就感受到「氣派」二字。 過了山門,鐘鼓二樓分立兩側,只見午後的陽光灑在鐘鼓樓上,隱隱約約映襯著上面篆刻的文字,愈顯歲月斑駁。胎藏界密宗法脈展:密宗的千年源流為了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密宗,參拜完大雄寶殿後,師父帶我們走進了大興善寺的「密宗法脈展
  • 佛法藏密密宗三密之-口密
    佛觀三千大千世界 如觀掌中果三千世界密在何處 又為何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 宇宙 人類 生命 怎麼來的 生命去了又會到哪裡 這是百千年來 人類一切問題的根源 而對於這些問題的解釋 最清楚的莫過於佛學 而要探其究竟 也只有身心的解脫和智慧的成就 才能窺其全貌 窮理知因
  • 《拳皇》和《餓狼傳說》多次提到的秦之密宗到底是什麼?
    「秦之密宗」是一本受到詛咒的藏書,裡面藏有千年前秦王護衛官秦王龍兩個兒子的魂體。以及包含了絕頂的氣功、拳法、權利法門,但需要秦王龍的後人才能打開。秦之密宗是自秦始皇時期流傳下來的神秘書藏書,被後世分為上、中、下三卷保存。
  • 史運玲|臨汝鎮五香瓜子,我少年時代的難忘記憶「臨汝鎮之二」
    記憶裡,這老頭的五香瓜子,那個真叫好吃,香脆香脆的!一放入嘴裡就滿嘴生香,輕輕用牙尖一磕,瓜皮瓜子仁兒立即分離。不但瓜子仁兒好吃,就是那個瓜子皮兒,也是香的。饞嘴的我,吃了瓜子仁兒,瓜子皮也捨不得直接吐,總要嚼碎,把那滿滿的五香味兒都吸收到嘴裡肚裡,才捨得把瓜子皮吐掉。
  • 《寶可夢劍盾》怎麼獲得巖石薰香 巖石薰香獲取攻略
    導 讀 寶可夢劍盾巖石薰香是一種很重要的進化道具,那麼巖石燻應該怎麼獲得呢?
  • 神秘的密宗
    到了中國唐朝玄宗時代,有三位印度的密宗大師來到中國——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藏——便傳下了密宗的教門。再到宋末元初,由蒙古人帶入了西藏的密教,經過融會以後,到了明朝永樂時期,認為密宗過於怪異,便下令廢逐,以後就一直流傳在日本,這在中國佛學史上,後來便稱它為東密。 (二)從西藏密教的傳說,認為釋迦佛的一生,所傳授說法的重點,都是可以公開講說的,所以便叫它為「顯教」。
  • 王二五香花生米:滿口香 嘎嘣脆 吃一粒 想一粒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一碗老酒、一碟花生,這是古龍小說中的刀客,唯一與普通人相同之處。
  • 《魔獸世界》9.0智慧之證薰香順序是什麼 智慧之證就是其中一種
    《魔獸世界》9.0智慧之證薰香順序是什麼 智慧之證就是其中一種時間:2020-11-27 16:34   來源:小志7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魔獸世界》9.0智慧之證薰香順序是什麼 智慧之證就是其中一種 在魔獸世界9.0中,全新的版本更新也加入了許多全新的內容,智慧之證就是其中一種,那麼魔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