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木姜子,植物薰香

2021-02-12 植物遊記

紅葉木姜子(Litsea rubescens)來自於樟科,木姜子屬。別名野氣辣子,大山胡椒,木姜樹, 山茴香, 辣姜子。rubescens:變紅色的。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葉脈、葉柄常為紅色。傘形花序腋生,每一花序有雄花10-12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被裂片6,黃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產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南部。生於山谷常綠闊葉林中空隙處或林緣,海拔700-3800米。

【彝藥】木庫:治胃部疾病,癱瘓,跌打傷,胸腹痛,吐瀉,中暑等症。


【資源志】果實(樟樹果)、根:辛,微溫。祛風散寒,消食化滯。用於胃寒腹痛,食滯腹脹,風溼骨痛,跌打損傷,感冒頭疼。

文中的紅花木姜子是在昆明植物園遇見的,關於他比較系統的介紹比較少,聽他的名字就覺得有很多揮髮油,有濃烈香味。

之前在版納的時候吃過木姜子油,不知道是他的,還是前面介紹過的唇形科家那位木姜花的。

然後就在知網上搜索了一下木姜子油,上述兩者都有,有些混亂。看到一篇關於薰香的文章,都是乾貨,就一起來看一看嘍。

植物薰香,或稱植物香薰,是指芳香植物中的揮發性物質通過加熱等處理揮發到空氣中,瀰漫至整個空間,吸附在衣物等媒介,被人體皮膚系統或者呼吸系統攝取後進入體內。

可達到香體、香衣、香氛目的,使人身心舒緩,甚至起到一定醫療保健作用的一種品香方式。

薰香大多採用沐浴、佩戴、霧化釋放、加熱釋放、常溫釋放等方式,是以植物次生代謝合成的揮發性物質為媒介的一種無創傷、簡單、安全的緩解或幹預手段,與現代芳香療法的吸入療法較為相似。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使用香料的歷史均可追溯至距今5000年以前,其早期用途多與供奉神靈、祭祀祖先等活動相關。

亙古以來,香料在飲食調味、醫藥保健、燻衣化妝、香化環境、宗教祭祀等過程中角色重要,衣中趣、酒中樂、茶中情、菜中味都離不開香味。

香衣、香酒、香茶、香食、香藥等香物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滋味,提供了不少幫助。

其目的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祭祀神靈以養情、保健療病以養生、香化環境以養鼻、香衣消遣以養性。

古人席地而居,燃香草可以祛除卑溼,逐蟲驅穢,淨化環境空氣。

香氣芬芳,可以怡人心肺。

上層人士有用蕙草等燻衣染被的喜好,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又可達到健身潔膚的益處。

香湯沐浴:古代埃及人在沐浴的時候加香油或者香膏,當時使用的薰香原料有百裡香油、牛至、芍藥、乳香等。

佩戴薰香:中國佩帶香的風俗歷史悠久,花樣繁多,比如佩戴香囊、香包等。

焚燒薰香:將各種香料製成不同的形狀,用燃燒的方式使其中的香味散發出來,可以使香氣瀰漫至各個角落,是古人薰香的一種常用方式,並且焚燒薰香比佩戴香囊薰香更風雅。

隔火薰香:隔火薰香是唐宋以後薰香發展到極致後形成的一種更加高雅的薰香方式,更加科學,不再是直接燃燒香料,而是隔火燻,雖然程序更複雜,但香氣更醇、更宜人,多了些情趣,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睞。

隔火薰香所用香材多為各種香料調製出的合香,可以是香丸、香餅、香粉、香片等,也可以是切成薄片或小塊的香料。

而隔火薰香的香灰和炭的製作選材挑剔、程序複雜,好的炭和灰才能燻出好的香,所以有「千金難求一爐灰」的說法。

現代薰香方式主要是利用植物精油進行薰香。

植物精油,又稱植物揮發性成分,是以蒸餾、萃取或冷榨、冷吸等方式從植物不同部位(種子、樹皮、樹葉、枝葉、樹根、花朵、果實等)提取獲得的揮發性物質,多數為油狀液體。

現代薰香方式主要為隔火薰香和無火薰香,薰香的材料為植物精油,加熱方式不再是用炭。

大多為用電的香薰燈、香薰蠟燭等的隔火薰香,或者以擴香器、薰香加溼器、薰香條、薰香花等為媒介的無火薰香方式。

薰香植物,或稱香薰植物,是指兼有芳香、觀賞和藥用等屬性的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玫瑰等。

其內含醇、酮、酯、醚類芳香化合物,能產生怡人的香氣,被人稱為四季飄香的「天然香水瓶」。

這些天然的植物香原料,大致可分為樹脂類、香花類、香木類、果類、葉類和根莖類。

如松、柏、檀香、肉桂、桂枝、降真香等為香木類;

沉香、乳香、樟腦、龍腦、安息香等為樹脂類。

薔薇、茉莉、含笑、桅子、白蘭花、公丁香、玫瑰等為香花類。

其中玫瑰精油為鮮花油之冠,具有優雅、柔和、細膩、甜香若蜜、芬芳四溢的玫瑰花香,香味很濃,兩滴即可製成一升上好的香水,其價格昂貴,具有「液體黃金」之美譽;

甘松、薄荷、紫蘇、艾等為香葉類;

豆蔻、桔、橙、柚、木姜子等為果和種子類香料;

白芷、香附子(雀頭香)、鬱金、蓬莪朮、青木香(馬兜鈴屬根莖)、當歸、地黃、乾薑等為根莖類香料。

在我國古代,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一些植物通過焚燒可以治療疫病、防止疾病。

在我國東晉時期葛洪著《肘後備急方》中就有記載用艾燃燒灸燻患者病床四角防治瘟疫傳染。

現代研究發現,艾葉含的揮髮油對致流感病毒有殺滅或抑制作用,艾條燃燒的煙霧對綠膿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產鹼桿菌等化膿性細菌具有抑制作用。

製成的艾葉香菸煙燻對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嗅聞薰衣草和甜橙精油能夠改善受試者抑鬱情緒,舒緩心情,緩解學習壓力,在對抗抑鬱情緒方面有明顯的效果。

失眠是臨床常見症狀之一,以多夢、早醒、易醒、難以入睡、睡眠不深、醒後不易再睡、醒後感不適、疲乏或白天睏倦為主要表現

天然植物精油香薰具有促進睡眠的作用,由遠志、當歸、佛手、梔子、紅景天、陳皮等製成的中藥香薰助眠液的助眠作用顯著。

丁香酚是丁香等許多植物精油中的主要成分,有研究發現嗅吸丁香酚具有改善記憶的作用。

蚊子是一類重要的醫學媒介昆蟲,是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病的主要傳播媒介,還能傳播乙腦病毒等多種蟲媒病毒。

驅避劑是蚊蟲防護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目前常用的化學合成驅避劑避蚊胺不斷有在使用中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報導,對植物精油的蚊蟲驅避效果研究越來越多,也有很多報導,如桉樹精油。

黃樟精油、檸檬桉油、木姜子油、五倍橙油、山蒼子油、玳玳花油等2~6h的驅避效果優於或相當於花露水。

其中木姜子油和山蒼子油效果更為突出,驅避率均在50%以上,顯著高於花露水的效果。

紅花木姜子的介紹就到這裡啦,整理完這篇文獻,對於那些個自帶體香的植物更是喜歡了,可以種一些,活體釋放的香味可以讓環境更美好,曬乾了也是非常不錯的香料。

上述香料中,經常看到的那些,還可偶爾取些少量焚燒來達到殺菌的效果呢,反正就都超有用的。

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探討學習之用,不構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謹遵醫囑。

(1)植物薰香的起源發展及功能 張紅霞

相關焦點

  • 味之山妖——木姜子
    不像是丁香或辣椒這些舶來香料,木姜子這個本土植物長久以來就被作為驅寒避溼藥食兩用的植物,做藥、泡茶及製作各種食物。但是新鮮木姜子容易變質腐壞,曬乾後大量新鮮芳香精油的揮發也會喪失很多風味,於是人們在每年木姜子成熟之季將它大量採摘後榨成油來使用,這就是現在很多地方都能見到售賣的木姜子油。這種做法使得它在鮮籽狀態的味道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 香料|深山知味——木姜子
    據植物學家考證,木姜子樹是中國特有的樟科香料植物,起源在中白堊紀時期。木姜子屬植物是在我國約有70種,如今南自廣東海南,北至河南均產,但主要生長於西南和華南海拔在1,500米左右的溫暖山區。無論是花、葉、果實,甚至根部都散發著濃鬱的檸檬、姜及花椒混合的香氣。圖片來源:中國自然植物標本館由於品種多,因此各地的叫法也異同。
  • 【風物宜昌】宜昌木姜子 神奇小果果
    「不時,不食」每逢初夏時節,山野小果木姜子則是宜昌人最惦記、最期待的味道。木姜子,宜昌當地叫它山胡椒,為樟科木姜子屬植物木姜子的果實。宜昌木姜子,冠以「宜昌」之名,因為它是宜昌地區獨有的樟科木姜子屬的特有品種。《湖北植物志》《中國長江三峽植物大全》中都有宜昌木姜子的記載。
  • 茶人學習:木姜子是個啥寶貝?
    木姜子 Litsea pungens Hemsl,樟科木姜子屬Litsea pungens Hemsl.落葉小喬木,產全國大部地區,生於山地陽坡雜木林中或林緣、溪邊。果含芳香油,為高級香料的原料。原植物木姜子又名:山胡椒、臘梅柴、滑葉樹、山姜子、木香子、木樟子、山蒼子。花期3-4月,花先於葉開放。
  • 木姜子的用途和知識
    木姜子即山雞椒 。山雞椒其它中文名:木香子,木姜子,山蒼子,青皮樹,山蒼樹、過山香,山胡椒,野胡椒,大築子皮,澄茄子,沙海藤。
  • 王仙嶺植物花卉(34)——大葉新木姜子,山谷中常綠闊葉林 .
    基本信息:大葉新木姜子,是蓮座蕨目、樟科、新木姜子屬植物,生於山坡或山谷的常綠闊葉林中
  • 山珍奇味木姜子
    木姜子又名山胡椒、木香子、山蒼子、山姜子。 花期11月至翌年4月,果期5-9月,其根、莖、葉和果實均可入藥,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之效。木姜油是利用菜籽油浸取本地新鮮木姜子而成的一種調味品,味辛辣,有異香,具有檸檬的香氣,可以除羶去腥、提味增鮮。民間常用於做蘸水、食麵條、拌菜、炒菜等調味用。   接下來一起來欣賞學習用這味道獨特的調味品來製作的幾道經典木姜菜品
  • 你站在此地不要動,我去採些木姜子回來包粽子
    科普: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屬植物,別稱山雞椒、山胡椒、木香子等,多生長於海拔800-2300米的山林之中。木姜子食用方式多樣。福建地區用木姜子根煲湯。在湖北、湖南到重慶一帶,木姜子會被用來製作泡菜。在貴州,人們把木姜子榨成油,促成了貴州名菜——酸湯魚的誕生。
  • 廚星說菜 木姜子與牛蛙的完美邂逅,吳斌彬《口味牛蛙》
    木姜子在泡菜方面的應用能起到增加乳酸的特殊香味的作用,當烹飪的調料內含有泡椒等時,木姜子油在此時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左右,不僅去腥增香,而且風味特殊!木姜子是一味草藥,主治:溫中行氣止痛;燥溼健脾消食;解毒消腫。主胃寒腹痛;暑溼吐瀉;食滯飽脹;痛經;疝痛;瘧疾;瘡瘍腫痛。
  • 怎樣區別欏木石楠和紅葉石楠?
    ,外形和名字都有些相似,非植物分類學和初入園林景觀的苗木人很難說出紅葉石楠和欏木石楠的區別。本文將從形態特,園林用途,生態習性,地區分布等方面,用最簡單的圖文方式給大家介紹一下紅葉石楠和欏木石楠有什麼不同。
  • 長陽山裡的下飯小菜之山胡椒木姜子
    營養功效        木姜子,在鄂西老家也叫它山胡椒,具有一種獨特的香味,老鄉們經常將老去的木姜子曬乾,直接拿它入菜當香料,或磨成細粉做菜的時候放上一點兒用以提味兒,而我更喜歡它嫩嫩的果香,將它直接涼拌後當小菜吃,木姜子最初的花兒也可以直接拿來伴著吃,香味更濃鬱,同時少了份它的辛味!        木姜子還有祛風行氣,健脾利溼,外用解毒的功效。
  • 箇舊市保和鄉斐賈村:木姜子成熟綴滿枝 農戶賣果增收樂開懷
    而要說個舊哪裡的木姜子品質最好、口感上佳,那還得數保和鄉斐賈村委會,那裡產的木姜子因為野生無汙染一直深受歡迎。所以每年木姜子成熟季,當地村民也依靠著採摘木姜子售賣為家庭增收。保和鄉斐賈村委會的木姜子基本分布在海拔1800米到2000米。每年4至7月,是斐賈村委會木姜子青果採摘季。大小山頭,茂密成林的木姜子樹上綠色果實成簇掛滿樹枝,嬌嫩可愛、青翠欲滴。
  • 『二十四節氣』植物開花順序圖:圍繞24個節氣前後開花的植物一覽
    >木姜子、雀舌黃楊、檫木、蘭香樹、辛夷、紅楠等:絲葵、黃山欒樹、背榿葉樹、安順木姜子、文山鵝掌柴、星萍果、大果榕等、檸檬金花茶、小葉香槐、桂花、巫山新木姜子、獨龍木荷等波葉新木姜子、中華鵝掌柴、毛尖樹、馬腎果、蠟梅、非洲菊、迷迭香等
  • 宋代薰香文化考述
    大量文人以香入詩詞,詠香以託志述情,薰香成為詩詞常見意象之一。皇宮貴族促進了薰香文化的興盛,而文人雅士提高了薰香的文化內涵,將其升華為香道,文人與香是傳統薰香文化的重要部分。宋代燻爐較為簡潔雅致,由於瓷器的發展,陶瓷香爐大為流行。不論宮廷還是民間,香料用於多種場合。
  • 紅葉石楠和紅葉小檗都是紅色球類植物,你了解他們嗎?
    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們已經介紹了什麼是球類植物以及常見的耐陰球類植物有哪些,相信小夥伴們都學到了很多。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兩種紅色球類植物——紅葉石楠和紅葉小檗。1.紅葉石楠是不是很耳熟?沒錯,紅葉石楠在我們介紹耐陰球類植物時就提到過,現在我們來進一步了解一下。紅葉石楠是雜交種,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喬木高可達5米、灌木高可達2米。葉片革質,長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葉端漸尖,葉基楔形,葉緣有帶腺的鋸齒,花多而密,復傘房花序,花白色,梨果黃紅色,5-7月開花,9-10月結果。
  • 紅葉石楠、小葉赤楠、紅葉李的鑑賞與辨識區別
    隨著全國各地城市綠化的迅猛發展,彩色樹種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些樹種通常葉片、莖幹常年呈現出異色(非綠色),比如金葉水杉、金葉國槐、紫葉紅櫨、藍冰柏、紅葉李、紅楓、紅葉石楠、赤楠等,大都屬於常綠植物,或者喬木或灌木,它們的葉片有紅色
  • 四川甘孜州稻城縣植物考察(中)
    接上篇:四川甘孜州稻城縣植物考察(上)57
  • 壹度丨銀川秋天的紅葉植物你認識幾種?這種還自帶「武器」呢
    銀川秋日觀葉植物巡禮二記者 王敏策劃:劉文靜 李振文深秋紅葉,如晚霞般絢爛。在銀川,很多樹種的葉子都會隨著氣溫的降低,逐漸變成紅色。快來認識一下,這些「羞紅了臉」的植物都有哪些吧。看觀葉植物第一輯 戳這裡↓↓↓壹度丨銀川秋日觀葉植物大盤點,看到第三種,我知道它為什麼火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