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送春歸,朝晴知夏來。
「不時,不食」
每逢初夏時節,
山野小果木姜子則是
宜昌人最惦記、最期待的味道。
木姜子,宜昌當地叫它山胡椒,為樟科木姜子屬植物木姜子的果實。
清朝同治版《宜昌府志》卷十一《風土誌.物產》中記載,「山胡椒,長陽蔬菜類」 。宜昌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磨市鎮峰山村一帶自古就有野生木姜子自然生長。
「山胡椒,長陽蔬菜類」
據《中國植物志》記載, 英國植物學家Gamble1914年將其命名為「宜昌木姜子」。宜昌木姜子,冠以「宜昌」之名,因為它是宜昌地區獨有的樟科木姜子屬的特有品種。《湖北植物志》《中國長江三峽植物大全》中都有宜昌木姜子的記載。圖片來源於網絡
宜昌木姜子的花期從頭年11月便開始呈現花蕾,2月底開始進入盛花期,一直開到清明節前後才謝幕,數百朵簇擁在一處,開放在每一條枝節上,如金黃蜂群,密密地將枝頭佔滿。圖片來源於網絡
宜昌木姜子5-8月結果。果圓球狀,初為綠色,成熟後變為黑色或棕褐色,有網狀皺紋。直徑約4-5毫米,果託很小,果梗纖細,長約2釐米。除去果皮,可見硬脆的果核,內含種子1粒,胚具子葉2片,黃色,富油性。氣芳香,味辛涼,微苦而麻。木姜子的花、葉、果,甚至根部,都散發著濃鬱的,混合著檸檬、姜及花椒的特殊香氣,它們既是香料、食料又是藥材。圖片由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磨市鎮提供
有關木姜子的藥用價值,各地的中藥典籍多有記載。
「木姜子全身是寶,耶」
「偶受傷了,快來點木姜子」
《貴州民間藥物》:健脾燥溼,助消化,外治瘡毒。
《重慶草藥》:逐寒、鎮痛,健胃、消飽脹。治心胃冷氣痛,冷骨風,寒食擺子,痛經。腸胃有熱者忌用。
「 偶關節痛,快來點木姜子」
《湖南藥物志》:祛風,散寒。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錢。水煎服。治關節痛:木姜子一兩,雄黃五錢,雞屎二兩。搗爛,炒熱,布包,揉擦痛處。
木姜子,是宜昌具有特殊香味的民俗美食,宜昌人認為,木姜子這種鮮食,從4月底到5月底才是享用的最好時節。
圖片由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磨市鎮提供
在山野之上,採摘兩把新鮮木姜子,簡單清洗、瀝乾,再加入適量的蒜末、辣椒、鹽、醋等調料,淋上熟油,醃製半小時,就是一道簡單美味的時令開胃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做魚火鍋時,將木姜子、木姜子葉搗碎入料,或是乾脆連枝帶葉的放入鍋中一起煮,立馬增味提香。 在宜昌,新鮮木姜子除了醃泡、用作佐料之外,還可將其製作成木姜子油、木姜子醬,長期食用。 2017年,宜昌木姜子獲得「國字號」登記保護,通過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作為公共品牌的「宜昌木姜子」,夷陵、興山、秭歸、宜都、長陽、五峰、遠安等山區縣市均有野生或人工種植。 目前,宜昌各地種植木姜子達到3.5萬多畝,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磨市鎮峰山村木姜子人工栽種面積已達到1500多畝,夷陵區樂天溪鎮石洞坪村也在近10年中,逐漸形成近5000畝椒林規模。 每年3月到5月,到峰山村、石洞坪村賞花、採果的遊客絡繹不絕,帶動了當地鄉村旅遊和電商銷售的興起,峰山村、石洞坪村也成為了宜昌木姜子食品加工企業的原材料基地。圖片為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磨市鎮峰山村木姜子林
視頻由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磨市鎮提供
和偶一起在故紙堆堆裡尋覓鮮活風物,
一起來為宜昌木姜子打CALL吧!
主編:高心柃
編輯:麗敏 玲子
合作熱線:15972705599
投稿郵箱:2859404336@qq.com
歡迎社會各界熱愛旗袍的人士關注和加盟
請關注我們了解最新動態
訂閱號: 宜昌旗袍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
更多精彩請點擊【閱讀原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