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摘木姜子
進入夏季,個舊很多人家的飯桌上總少不了一道開胃菜----木姜子。而要說個舊哪裡的木姜子品質最好、口感上佳,那還得數保和鄉斐賈村委會,那裡產的木姜子因為野生無汙染一直深受歡迎。所以每年木姜子成熟季,當地村民也依靠著採摘木姜子售賣為家庭增收。
保和鄉斐賈村委會的木姜子基本分布在海拔1800米到2000米。每年4至7月,是斐賈村委會木姜子青果採摘季。大小山頭,茂密成林的木姜子樹上綠色果實成簇掛滿樹枝,嬌嫩可愛、青翠欲滴。
保和鄉斐賈村委會的野生木姜子歷史悠久,山地裡幾乎都生長著木姜子樹。每年夏季,當地農戶都會將山上採摘的木姜子鮮果帶到城裡銷售,以此增加收入。斐賈村委會奪旗村小組村民鄧麗平告訴記者,一天可以採摘木姜子40多斤,市場價格高的時候能收入300多元。
斐賈村委會下轄斐賈、奪旗、巖子腳等8個村小組,有農戶482戶2043人,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農作物種植、養殖和外出務工,收入普遍較低。近年來,隨著木姜子銷售量的不斷上升,保和鄉開始引導農戶移植野生木姜子樹栽種,使之成為新的經濟收入來源。
雖說是移栽種植,但斐賈村委會的木姜子仍本著不打農藥、不施肥的原則,讓其自然生長,所以產出來的青果仍具有濃鬱、獨特的香氣,而且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木姜子樹林,使山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時,還讓農戶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
斐賈村委會巖子腳村小組村民盧雲郎說,栽種木姜子樹不需要太強的勞動力和技術,也不追肥不打農藥,平日裡主要做好除草等工作,收益比種莊稼好很多。
斐賈村委會副主任李衛光初步估算每畝可以栽種木姜子樹200棵左右,按每畝一年掛果100棵、每棵產20斤木姜子計算,畝產約2000斤,每斤木姜子市場價約5元,一畝地就有近1萬元的收入,對農戶脫貧致富有很大的幫助。
斐賈木姜子口感清涼、無硬殼,濃鬱的辛香味能夠強烈刺激味蕾,開胃消食。每每斐賈木姜子收穫季,當地村民餐餐必有木姜子,或是臘肉炒木姜子,或是做成常見涼拌菜,還可做成當地獨有的一道菜——木姜子炒滷腐拌飯食用。
木姜子除了用來做家常菜外,一些食品加工企業集中收購後,還可以深加工為木姜子油、木姜子豆豉等產品,延長農產品價值鏈。
保和鄉黨委副書記、駐村工作隊總隊長王曉燕表示,保和鄉黨委、政府積極統籌規劃,著力把斐賈木姜子打造成一個品牌農特產品,依託龍頭企業,為龍頭企業提供木姜子原料,與小米辣「融合」開發小米辣炒木姜子或木姜子炒制泡製產品,打造一個綠色無公害生態品牌,帶動保和鄉農特產品發展。
保和鄉緊緊圍繞「綠色發展、生態脫貧,讓綠色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引導村民擴大木姜子樹種植,真正讓木姜子成為助力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法寶」。截至2020年,斐賈村委會木姜子種植規模達到了2000畝。
(責任編輯:盧曄 審核:盧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