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的蛋白質攝入量是足夠的。但是您所選擇的蛋白質種類是最好的嗎?是不是千篇一律都是那幾個品種?
1.每天應該攝入多少蛋白質?
人體的肌肉、骨骼和其他部分都需要蛋白質。而具體需要的量隨年齡不同而有所差別:
· 嬰兒大約每天需要 10 克
· 學齡兒童每天需要 19~34 克
· 十多歲的男孩每天最多需要 52 克
· 十多歲的女孩每天需要 46 克
· 成人男性每天大約需要 56 克
· 成人女性每天大約需要 46 克(孕婦和哺乳婦女需要 71 克)
根據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體每天所需的熱量中至少 10%(但是不得超過 35%) 應來自蛋白質。
來源:站酷海洛
2.選擇最健康的蛋白質來源
幾乎每種食物都含有蛋白質,只是含量高低不一樣。吃肉和吃素都能獲得足夠的蛋白質。
除了蛋白質外,您可能還想從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獲取其他成分。
如:要限制飽和脂肪的攝入,應該選擇瘦肉,少吃肥肉。要降低鈉的攝入,應避免加工的肉類,如熱狗和香腸。
想多攝入 ω-3 脂肪酸,就多吃三文魚、金槍魚或進行了 ω-3 強化的雞蛋。
想多獲取纖維,就多吃蔬菜、堅果和豆類。
來源:站酷海洛
為幫助人們降低心臟病的患病風險,根據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的研究,最好是限制紅色食物的食用量,尤其是加工的紅肉,多吃魚、禽肉和豆類。大多數營養學家都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從各種蛋白質來源中進行選擇。
來源:站酷海洛
如果很在意自己的體重,就應該讓每餐的食物都要含有蛋白質。這樣會讓人在更長的時間裡都有飽腹感。一日三餐蛋白質均衡對肌肉也有好處,尤其是對年歲大了開始損失肌肉量的人群而言。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