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文章。(60分)
剛才讀過梁實秋先生的《旁若無人》,再讀讀下面的兩則名言,聯想到自己怎樣的經歷或者社會現象?產生了怎樣的看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衛靈公》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
——[英]約翰·多恩
校園網「論壇」開闢了「談『共處』」和「說『寬容』」兩個討論區,請選擇一個討論區表達自己的感受、思考或看法;也可以在討論區綜合評論。
要求:不少於800字,不得抄襲。
【優秀作文】
寬容與自律
不知從何時開始,網絡上出現了一類人,他們憤世嫉俗,遇人便罵,凡是看到與自己觀點不符的帖子就大發雷霆。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名字,曰「噴子」。
噴子其實不只生活在網際網路中,現實生活中也處處可見,只是網絡生活無需實名,不怕得罪人,遂甚得噴子喜愛。於是人人自危,發帖時紛紛加上一句「個人觀點,勿噴」,噴子之強大由此可見。我認為,噴子們之所以為噴子,是不懂得兩種寶貴的品質——寬容與自律。
寬容,即寬恕他人,包容別人的不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人的三觀或多或少都有些差別。寬容,就是包容這種不同。我們不應該認為自己的永遠是對的,他人一定要與我看齊,而要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思考他為什麼這麼想、這麼做。
自律,即管住自己,不隨心所欲。人們總喜歡管束他人而不懂自我約束。自律便是要「吾日三省吾身」,時時刻刻保持理性。在網絡時代,我們尤其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打出那些不堪入目的字眼,不要敲出令人寒心的惡語。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多少人耳熟能詳的訓誡。可又有多少人將其真正落實到了行動中?這是胸懷,是境界。
尤記得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中,說文革時期,冒出了許多一手拿著棍棒,一手拿著條框的人。他們用棍子敲打敢於冒頭的人,用條條框框去限制每一個人。於是,沒人敢說話了,或者說,沒人敢講真話了。這與今日的噴子何其相似!只是時代進步了,棍棒變成了鍵盤,條框變成了滑鼠,互稱友軍,對任何稍有新奇的觀點狂轟濫炸。寬容呢?自律呢?沒人記得了。
或許是時代的悲哀,人們一心追求發展進步,而忽視了對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繼承;或許是道德的沒落,少數人不厭其煩的大肆宣傳,冒充了沉默的大多數人,於是有了 「國民××」,「全網黑」等等。我並不希望時代倒退,只是想要大家謹記寬容與自律,不要讓噴子成為潮流,讓「不喜勿噴」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