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辯證統一的關係

2020-12-23 暮藍藍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看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句話時首先都會覺得這句話前後兩句是一個對自己和對別人區別對待的意思。對自己和對別人的態度是矛盾的。可以這麼說吧,對自己和對別人的標準是不同的,是雙重標準。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是的。這句話前後其實是高度統一的,做到其中一個方面那麼另一個方面也能自然而然地做到。大家不信的話且聽我娓娓道來。

1,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內部以及事物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即所有的辯證統一的。世界的任何兩個事物,它們的對立是絕對的,統一則是相對的。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兩個事物才能構成統一。那麼,嚴於律己和寬以待人在什麼條件下才是統一的呢?那就是嚴於律己的「己」和寬以待人的「人」都要有至少這個意識,即都要有底線要有約束自己的意識。清楚地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的。即有為,有所不為。在此基礎上,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就並不是那麼知易行難的一件事了。

2,嚴於律己是一個修身養性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跟成長有關的過程。學習,感悟,體會,認可,覺悟,知行合一。首先你能覺察到自己的不完美,覺察到自己的不足。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平常心對待事物,不偏執不鑽牛角尖。寬以待人就不是一件難事了。自己尚且都不是完美的,為什麼要要求別人都是完美的呢?不管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的不完美就在那裡。不寬以待人針鋒相對斤斤計較那麼為難的不是自己嗎?不放在心上自己不受影響這才是智者的行為。然而對自己這還遠遠不夠,世界不是你能改變的,能改變的只有自己。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後,能有所改進,這才是有效率的。一個人就應該不斷地總結才能不斷地進步。而這個過程難道就不是「嚴於律己」了嗎?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寬以待人是嚴於律己的認知的基礎。

3,寬以待人也跟一個人的性格有關。有的人的性格就是宅心仁厚,心胸開闊,胸懷寬廣,樂觀豁達。這樣的性格會被普遍認為是好的性格。這些品質都是難得的好的品質。這樣的人別人都很樂意跟他們相處。他們自帶氣場。而交往的人多了,人緣好的原因他們自然就可以從更多的角度來看別人,看事物。也更容易看到別人眼中的自己。他們也會明白若要別人寬厚待自己首先自己就要先做好。自己對自己沒有要求沒有底線的話別人也不會無原則地寬容自己。這之中都有個尺度和分寸的問題。不然寬容跟放縱就會是一個詞而並非是兩個詞了。

 綜上所訴,可見嚴於律己和寬以待人是統一的,但是這份統一是建立在一定的尺度和分寸感上面的。

可見,嚴於律己和寬以待人是辯證的統一的關係。辯證統一,是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是指人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既要看到事物相互區別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相互聯繫的一面。所以,用辯證統一的眼光來看這一句話,才有了新的認識。才覺得前後兩句話兩者之間並不是完全矛盾的關係。對自己和對別人也不需要是雙重標準。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人生不長,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該被浪費的地方。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說過,「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渡己先渡人,渡人就是渡己。能做到寬容對人,幫助別人就是提升自己了。這才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最高境界了。

相關焦點

  • 孔子: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嚴於律已,寬以待人」。人與人交往,難免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於是糾紛和矛盾就產生了。一且發生了矛盾,不能一味地指責別人,甚至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去,而要多「反躬自省」,做好自我批評,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就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責己嚴、待人寬,是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方法。他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是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很多情況下,還反其道而行之,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可以理解的,而別人的做法統統都是有毛病的。
  •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律己寬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是一個人具有很高素養的標誌。《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意思是說,以嚴格要求別人的態度要求自己,以寬容自己的態度寬容別人。中國還有一句諺語「人和萬事興,大度聚群朋」,意思是說,人與人之間團結和睦,齊心協力,事事就興旺發達,心胸開闊、豁達的人,才能廣交朋友。
  • 對立統一規律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辯證法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規律和範疇,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中的實質和核心。如下,跨考教育張老師給大家詳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始終,即所謂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質,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人的思維中的矛盾是客觀世界矛盾的反映。
  • 《菜根譚》:真正高層次的人都懂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在為人處世當中,那些尖酸刻薄、道德層次低的人自然沒幾個人會喜歡與之交往,從而導致其人緣差、事業難以發展,而那些懂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人總會有貴人相助,自然會前途一片光明。寬容別人是一種博大的胸懷,嚴格要求自己是一種高層次的境界。
  • 對立統一規律1:矛盾及其同一性和鬥爭性
    唯物辯證法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規律和範疇,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中的實質和核心。如下,跨考教育張老師給大家詳解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矛盾是辯證法的核心概念。辯證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對立統一關係,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間的對立和統一及其關係。
  • 68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
    【基礎回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係的原理及其方法論:  (1)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2)方法論:要求我們辦事情要抓中心、抓重點、抓關鍵,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處理好次要矛盾。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時刻提醒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 關於哲學「矛盾」問題的幾點思考
    把握關鍵字詞,準確對接知識點,嚴防低級錯誤在矛盾論這一塊的關鍵字詞現總結如下:①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的觀點②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③關於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係原理④馬克思主義一個重要原則
  • 《論持久戰》通過矛盾的辯證運動關係揭示事物的運動規律
    這種策略大多數時候在於對決雙方都沒有或者都有把握事物的矛盾運動。在低層次的維度上或者高層次對等的維度上決鬥。 陽謀的特點是光明正大的告訴你我要這麼搞,但你就是沒轍。陽謀來自於對事物本質和矛盾運動的深刻認識,超脫現象抓根本,抓住了必勝的鑰匙。這也就是真正的降維打擊。降維打擊的前提是升維思考,升維思考的結果就是陽謀!
  • 毛主席《矛盾論》: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要一分為二看問題
    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對性這個問題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說,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毛澤東《矛盾論》大家好,我是寒牛出欄!上篇文章,我們解讀了《矛盾論·兩種宇宙觀》,分析了形上學和唯物辯證法的見解,剖析了內因和外因的辯證原理。
  • 雨山中心小學開展「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國旗下主題教育
    「 嚴以律己 寬以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促進積極、健康、和諧的校園德育文化建設,切實加強學校品德教育工作。1月5日雨山中心小學開展「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國旗下主題教育活動。活動中,五(2)中隊為大家準備了情景劇,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引人深思,該校全體學生受益匪淺。
  • 《論語》|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誰還有怨氣呢?
    做人做事,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出了問題,要主動承擔責任,先作好自我批評,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先看看自己做得對不對,有沒有不妥當的地方,而不是推卸責任,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去。是嚴於律己,還是苛責於人,孔子認為這是區分君子與小的標準之一。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意思是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別人。
  •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乃個人進步之道,社會和諧之道
    因此,我們應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泰戈爾說過:「那些把燈背在背上的人,他們的陰影投射在自己面前。」嚴於律己,就是要求人們把燈掛在身前,勇於查找、面對自己的不足,並及時修正。對自己的錯誤零容忍,才能甩掉歷史包袱,大踏步前進。
  • 學會矛盾分析方法(之二)
    毛澤東把對立統一規律形象地稱為矛盾規律,把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觀點,概括為矛盾觀點。毛澤東在講話中以矛盾觀點和矛盾分析方法為武器,實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大關係: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中央和地方,漢族和少數民族,黨和非黨,革命和反革命,是和非,中國和外國等。
  • 中學生考試作文:《寬容與自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噴子其實不只生活在網際網路中,現實生活中也處處可見,只是網絡生活無需實名,不怕得罪人,遂甚得噴子喜愛。於是人人自危,發帖時紛紛加上一句「個人觀點,勿噴」,噴子之強大由此可見。我認為,噴子們之所以為噴子,是不懂得兩種寶貴的品質——寬容與自律。寬容,即寬恕他人,包容別人的不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幹大事者的修養!有教養者的必備
    這時,想一想古人的智慧: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簡簡單單八個字,背後哲理深刻。品味感悟,想通了,一切也就釋然,淡定了。你都沒有竭盡全力,你還沒有結果。對自己都不狠一點,還談什麼其他。道理人人會說,結果卻不一定人人做到。
  • 弄清「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
    如何理解這「一個變」與「兩個沒有變」之間的辯證關係呢?  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看「一個變」與「兩個沒有變」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應搞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黨的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
  • 抓好三個辯證統一 正確行使黨員權利
    (新華網)廣大黨員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義務與權利、責任與擔當、行使權利與遵守紀律的辯證統一關係。既要享受權利,又要履行義務、擔當責任、遵守紀律。堅持既對立又依存,抓好權利與義務的辯證統一。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黨員的權利與義務是對立統一的,履行義務是行使權利的前提,行使權利是履行義務的保證。
  • 對自己吝嗇對另一半大方的星座,嚴於律己寬以待女友,入股不虧!
    《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前進》中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意思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對他人寬容,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少之又少,尤其在戀愛中,情侶雙方總是希望對方付出得多,自己是受寵一方尤其是女孩都希望在男友眼中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往往事與願違,錯付一顆痴心。
  • 老師是這樣分析於佑任草書辯證關係的,真是漲知識了
    其實不論是誰的書法,都應當試著從這一角度來研究和學習,對於提高自己的書法藝術修養都是一種捷徑。上面說的是于右任書法的風格,但就其章法方面,也是很值得仔細研究的。我們學習別人的書法,有的人很是喜歡,但到底喜歡在哪了,又說不出為什麼?我們知道,但凡歷史上能留下來的,畢竟是有他的原因的。下面以圖例的方法,對于右任草書的矛盾辯證關係作一簡單分析,如果有不同意見,希望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