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規律和範疇,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中的實質和核心。如下,跨考教育張老師給大家詳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始終,即所謂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質,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人的思維中的矛盾是客觀世界矛盾的反映。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學認識的首要前提,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包含矛盾的,對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析也是應該分析其矛盾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具體表現為三種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點;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三是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在矛盾群中又存在著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貫穿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規定著事物的性質。由於矛盾的性質、地位以及條件的複雜性,矛盾解決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雙方同歸於盡;矛盾雙方形成協同運動的新形式;矛盾雙方融合成一個新事物。
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分析矛盾特殊性既是科學地認識事物的基礎,又是正確地解決矛盾的關鍵。只有如實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才能採取正確的方針和辦法去解決矛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關係及其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任何現實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共性寓於個性之中,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也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正確理解矛盾學說的關鍵。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相統一的關係,既是客觀事物固有的辯證法,也是科學的認識方法。人的認識的一般規律就是由認識個別上升認識一般,再由一般到個別的辯證發展過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各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未來人類社會的變化將更加劇烈而深刻,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的原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與時俱進,不斷開拓新境界,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3.矛盾分析方法
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體系中,矛盾分析法居於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認識方法。
矛盾分析法內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抓關鍵、看主流的方法,在對立中把握同一與在同一中把握對立的方法、批判與繼承相統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