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在美國愈演愈烈,種族議題仍在持續發酵,並且在文、體、政、商各領域實現了「全面開花」...
算起來,這場「黑命貴」運動也已經鬧了一個多月了。
運動發起伊始,抗議者們先是掀起了推雕像的狂潮,各大歷史人物雕像接連被推翻,其中包括著名航海家哥倫布,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第7任總統傑斐遜,甚至美國開國元勳及第一任總統華盛頓...
推雕像的同時,美國影視文學領域也並不太平,各大經典影視作品接連被清算。《亂世佳人》因涉嫌有「美化奴隸制」嫌疑而被下架,老友記編劇瑪塔·考夫曼因為劇中沒有黑人主演而流淚道歉,就連一個兒童動畫片《汪汪隊立大功》,也因其中的主角之一的身份是巡警汪而遭到網友們的攻擊和下架威脅...
可以看到,這場「黑命貴」運動的畫風正變得越來越魔幻,跑得越來越偏。然而最近,這股妖風颳向了美國商界,新一輪的種族歧視清算運動正在各大品牌之間輪番上演...
這場企業品牌「種族主義清算運動」由百事子公司桂格燕麥旗下的「傑邁瑪阿姨」(Aunt Jemima)拉開序幕。
「傑邁瑪阿姨」(Aunt Jemima)是糖漿和鬆餅粉製造商桂格燕麥的一款商標,自開創至今已經有了130多年的歷史,其品牌原型是一名有著奴隸身份的黑人女性,由非裔美國女性南希·格林(Nancy Green)代言。
這個代言人南希·格林曾經是一名廚娘,也是個奴隸。在黑人們看來,這樣的品牌形象就是對黑人赤裸裸的侮辱和歧視。
他們指出,傑邁瑪阿姨的形象與名字,都植根於對非裔的刻板印象,給人的感覺就是那些友善的黑人婦女都在白人家庭裡當僕人或保姆,這不是歧視是什麼?
於是,在社交媒體上,黑人們開始反對和抵制該品牌。重壓之下,百事桂格於當地時間17日被迫承認「傑邁瑪阿姨的起源是基於一種種族偏見」,並且還保證將停用這一130年的老品牌,會移除黑人女性圖案,新的品牌名稱及形象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
「阿姨」涉嫌歧視,「大叔」也不能倖免。
這不,剛剛消停沒一會兒,美國食品巨頭瑪氏公司(Mars)就在幾個小時後宣布,將會改變自己旗下品牌「本大叔」(Uncle Ben’s)的商標。
這個本大叔又咋了?
這些黑人們說了,在美國歷史上,那些南方的白人都稱年長的黑人為「叔叔」和「阿姨」,而不是像稱呼白人一樣用尊稱「先生」或「女士」,這明顯是把人看低一等,不尊重黑人,搞歧視!
行吧...你都這麼說了,那改就是了。
不過...接下來倒黴的這個品牌告訴我們,這跟啥叔叔阿姨的稱謂根本就沒有毛的關係,就算你用了「女士」這所謂的尊稱,也未必能保你逃過一劫。
就在同一天,芝加哥康尼格拉品牌公司(Conagra Brands)的巴特沃斯女士糖漿(Mrs. Butterworth's)的包裝遭到審查。
貼張圖,巴特沃斯女士長這樣:
因為糖漿是深色的,所以裝滿糖漿的「巴特沃斯女士」看起來似乎個黑人。
因此,抗議者們堅稱,你這個設計就是以黑人女僕做原型的,就是基於「黑人女僕屈從於白人」的刻板印象!你這是歧視!堅決抵制!
在強烈求生欲的驅使下,康尼格拉品牌公司對這個形象做了一番解釋,他們稱這個包裝瓶外形是一位淑女,意在喚起一位「慈愛的祖母」。但是,「黑命貴」抗議者們根本聽不進去...
只要你用了黑人做品牌形象,那就是歧視。如果用「黑人」這倆字兒做品牌名稱,那就更是赤裸裸的歧視了...
說的就是黑人牙膏...
當地時間6月18日,因為「黑命貴」們的抗議,高露潔開始審查旗下中國市場家喻戶曉的「黑人牙膏」。
黑人牙膏其實是中國品牌,該品牌於1933年由寧波商人嚴柏林和嚴中立兄弟創建於上海,後來在1985年被美國品牌高露潔收購了50%的股份。
這款牙膏之所以取名為「黑人」,是因為當時在我們中國人的普遍認知裡,黑人的牙齒很白,而廣告裡提到「黑人牙膏」中含有非洲某種潔齒的藥物,正是非洲黑人們牙齒特別白的原因,這不光沒有歧視的意思,甚至還有不少讚美的成分。
但這幫黑人抗議者們硬是要雞蛋裡面挑骨頭,說你們LOGO模仿的是當時美國白人喜劇演員艾爾·喬遜,這個人是以抹黑面部的演出聞名的,你們還說這不是歧視?
你說是那就是吧…
這樣看來,這幫人是揮著「政治正確」的大棒挨著誰打誰,這誰頂得住啊...
別急,這還沒完,你以為不提「黑」就萬事大吉?錯!在這波抗議者眼中,你提「黑」當然是種族歧視,但你反過來說「白」居然也是種族歧視…
比如歐萊雅和強生的美白產品...
這些黑人抗議者跳出來說,為什麼市場上一些產品總在宣揚「白皙膚色更好看」的觀念,我們黑色皮膚不好看嗎?你們是不是在搞歧視?
於是,為了遷就他們,迎合這種政治正確,法國歐萊雅集團26日宣布,旗下護膚產品將停用「美白」「白皙」等宣傳用語。
在此之前,日用化學品巨頭聯合利華宣布其在印度和孟加拉國市場推出的護膚品牌「白皙可愛」將改名,而且今後在產品名稱中停用「白皙」等詞,因為企業「致力於推崇所有膚色」...
美國強生公司也決定,停售在亞洲和中東地區的美白產品。
另有一些美國企業為了凸顯自己的「政治正確」,表示會考慮推出「美黑」產品,以及換上含有非洲裔形象的品牌圖標。
抗議者這套組合拳,版權狂魔迪士尼也頂不住了。
迪士尼樂園,即將推出園內第一位黑人公主。
迪士尼夢幻設計師們25日宣布,將翻新其樂園中「飛濺山」(Splash Mountain)項目,會將其改為以迪士尼第一位黑人公主——2009年動畫電影《公主與青蛙》中的角色蒂安娜(Tiana)為主題的項目。
這其實是一招「轉守為攻」。
原來,抗議者們認為「飛濺山」的「歷史和故事情節充滿了來自1946年電影《南方之歌》中極具刻板印象的種族主義比喻」...
好了,我現在不僅不「歧視」,反而把你捧得高高的,不要打我好吧…
因為這個原因受到牽連的不止還「飛濺山」這個項目,一些其他的動畫角色也因此被迫改掉他們的名字。
美國鄉村音樂組合Lady Antebellum宣布改名Lady A,原因是Antebellum「南北戰爭之前的」跟南方和奴隸制有一些關係。
而著名鄉村音樂組合南方小雞(Dixie Chicks)也改名為小雞(The Chicks),原因則是因為Dixie所指的南方基本都是當年的邦聯蓄奴州...
而相較於這些「受到壓力」,才「被迫改名」的品牌和團體,另一些企業的「覺悟」就很高。
趁著「黑命貴」鬧的如火如荼之際,內衣品牌Calvin Klein緊跟潮流和熱點,籤下了大碼黑人模特傑瑞·瓊斯(Jari Jones),並一手把她推上了街頭的巨幅海報上。
這位模特身上的要素真可謂一應俱全。
傑瑞·瓊斯是CK史上第一個黑人大碼變性模特,同時,她也是同性戀,她的妻子同樣是一名變性人,兩人領養的孩子也都是LGBTQ。
可以說,傑瑞·瓊斯堪稱黑人以及LGBTQ群體的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
對傑瑞·瓊斯來說,被CK籤約是她人生的高光時刻,6月20日,她在推特激動地宣布:「今天,一個大碼黑人變性女人正在俯視紐約!」頗有些揚眉吐氣的味道。
不得不說,在全美國都在講「政治正確」的當下,CK這份答卷實在優秀...
不過強中更有強中手。
在「黑命貴」運動的浪潮下,臉書和推特等社交媒體平臺因為存在種族歧視、煽動性言論而被各大商業巨頭暫停投放廣告,遭到抵制後,臉書和推特的股價和廣告收入大幅下跌,嗅到危險氣息的推特迅速抱緊「黑命貴」大腿,開始了一波強勢反攻。
在亞特蘭大、芝加哥、洛杉磯、明尼阿波利斯、紐約和費城等各大城市,一些推特上宣揚「黑命貴」的真實推文被大量做成戶外廣告牌掛在城市裡最顯眼的地方,無形之中又在風頭正勁的「黑命貴」用戶中為推特賺了波好感。
Youtube也不甘示弱,緊跟腳步。
當地時間6月25日,YouTube推出在線獨家品牌Brandcast的服務介紹,CEO蘇珊·沃西基(Susan Wojcicki)在視頻開頭強勢表態:
「在YouTube上,我們相信『黑命貴』。我們一直是一個宣揚不同聲音的平臺,我們已經認識到,我們需要在黑人社區做更多的事情。」
蘇珊·沃西基還說,YouTube會利用Brandcast這個平臺來反思其提升黑人聲音的企業責任,並將花費1億美元來支持黑人創作者。
Youtube表完態後,黑人抗議者們一片叫好,紛紛稱讚這才是一個大企業應該有的態度和風範。
其他企業好像也漸漸摸清了這個套路,只要往「黑命貴」這個「政治正確」上靠,一定不會出錯,不光能免費給自己品牌打一波廣告,還能切切實實帶來流量、收益以及好的口碑。
目前,美國正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被動捲入或主動加入到這場「黑命貴」的運動浪潮之中,有些正被它吞噬,有些卻把它當做棋子加以利用,實現自己的商業利益。
這些大企業此番作為尚有利可圖。而那些活躍在整場「黑命貴」運動的抗議者們,除了「威服巨頭」的心裡爽,還能得到什麼實際的東西嗎?又是否能助力實現自己的初心——美國黑人的真正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