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文是一個很純粹的地方,讓我學會踏實做事,善意待人。毓文的老師和同學都對我有很重要的影響,他們教會我堅守本心,勇敢去追求夢想,以及永不言棄;也教會我用耐心和恆心面對困難和挑戰,用達觀的態度面對成敗。」陳昱璇說,母校吉林毓文中學是一個充滿人文情懷的地方。
班主任滿立斌老師說:「陳昱璇是一名特別有家國情懷的學生。她不僅學習好,而且熱心公益,有領導才能。陳昱璇是班級的排球主力,對於排球比賽,她總是出謀劃策,對於班級發展也經常提出建設性意見。她的參與意識強,關心同學。她的數學和外語是強項,她能帶動身邊一批人學習。班級實行小組合作學習,她經常為組內其他同學答疑解惑。她也經常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抒發自己的見解。」
對於是否參與黑土麥田項目,陳昱璇開始也曾猶豫過,與班主任滿立斌商量,老師的支持給予她很大信心。
陳昱璇,2011年從我校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外國語學院。她對社會創新與公共服務有著濃厚興趣和豐富實踐,她曾在西班牙、義大利、韓國、孟加拉等國家有學習交流經歷,並曾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在卡達和賴比瑞亞開展教育創新項目,並在聯合國實習項目中努力倡導青年賦權。
大學畢業後,她選擇給自己一個間隔年,不去倉促地決定自己想繼續研讀的科目,而是更多地去嘗試不同的東西,去更多的地方,了解自己的潛力和能力,明確自己想做的、能做的和擅長做的。她去米蘭世博會做過志願者,在聯合國做過實習生,和卡達關注教育創新的朋友在多哈開展教育項目,在清華同研究興趣相似的老師做過關於創新管理方面的科研,去孟加拉考察草根公益創新等等。
從這些嘗試和實踐中,逐漸明確了自己對公共服務和社會創新方面的興趣和熱情,計劃攻讀公共政策碩士學位。後通過黑土麥田項目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開展精準扶貧。
2016年,陳昱璇成功獲得羅德獎學金,成為中國僅有的四名「羅德學者」之一。羅德獎學金是一項國際性獎學金,每年的申請者超過1.2萬名,但最終只有83人能夠脫穎而出,錄取率僅有0.7%,使其被稱為「本科生的諾貝爾獎」,是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獎學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