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毓文學子陳昱璇

2021-01-14 吉林毓文中學



        「毓文是一個很純粹的地方,讓我學會踏實做事,善意待人。毓文的老師和同學都對我有很重要的影響,他們教會我堅守本心,勇敢去追求夢想,以及永不言棄;也教會我用耐心和恆心面對困難和挑戰,用達觀的態度面對成敗。」陳昱璇說,母校吉林毓文中學是一個充滿人文情懷的地方。

   

       班主任滿立斌老師說:「陳昱璇是一名特別有家國情懷的學生。她不僅學習好,而且熱心公益,有領導才能。陳昱璇是班級的排球主力,對於排球比賽,她總是出謀劃策,對於班級發展也經常提出建設性意見。她的參與意識強,關心同學。她的數學和外語是強項,她能帶動身邊一批人學習。班級實行小組合作學習,她經常為組內其他同學答疑解惑。她也經常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抒發自己的見解。」


       對於是否參與黑土麥田項目,陳昱璇開始也曾猶豫過,與班主任滿立斌商量,老師的支持給予她很大信心。


       陳昱璇,2011年從我校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外國語學院。她對社會創新與公共服務有著濃厚興趣和豐富實踐,她曾在西班牙、義大利、韓國、孟加拉等國家有學習交流經歷,並曾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在卡達和賴比瑞亞開展教育創新項目,並在聯合國實習項目中努力倡導青年賦權。

       大學畢業後,她選擇給自己一個間隔年,不去倉促地決定自己想繼續研讀的科目,而是更多地去嘗試不同的東西,去更多的地方,了解自己的潛力和能力,明確自己想做的、能做的和擅長做的。她去米蘭世博會做過志願者,在聯合國做過實習生,和卡達關注教育創新的朋友在多哈開展教育項目,在清華同研究興趣相似的老師做過關於創新管理方面的科研,去孟加拉考察草根公益創新等等。

      從這些嘗試和實踐中,逐漸明確了自己對公共服務和社會創新方面的興趣和熱情,計劃攻讀公共政策碩士學位。後通過黑土麥田項目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開展精準扶貧。

       2016年,陳昱璇成功獲得羅德獎學金,成為中國僅有的四名「羅德學者」之一。羅德獎學金是一項國際性獎學金,每年的申請者超過1.2萬名,但最終只有83人能夠脫穎而出,錄取率僅有0.7%,使其被稱為「本科生的諾貝爾獎」,是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獎學金之一。


相關焦點

  • 祝賀毓文學子陳昱璇榮獲羅德獎學金
    陳昱璇2011年畢業於吉林毓文中學,考入清華大學外國語學院,在校期間曾擔任院團委宣傳中心文編組組長、校學生翻譯協會外聯部和財務部部長、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助理;陳昱璇對社會創新與公共服務有著濃厚興趣和豐富實踐,她曾在西班牙、義大利、韓國、孟加拉等國家有學習交流經歷,並曾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在卡達和賴比瑞亞開展教育創新項目,並在聯合國實習項目中努力倡導青年賦權
  • 吉林佳音畢業生陳昱璇登上央視《朗讀者》舞臺
    陳昱璇,佳音英語吉林分校2008屆畢業生,從Y班到精修班她一直都是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中考時以英語120分滿分的好成績考入毓文中學,高考時更是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語專業。之後,她又做為清華大學的海外交換生被派往英國諾丁漢大學學習、交流。從高中到大學期間,她的英語一直都是強項。她不僅學習成績非常優秀,而且熱愛公益,同時表現出非凡的領導才能。
  • 吉林市女孩陳昱璇獲得2016年羅德獎學金
    2016年11月,如此高含金量的獎學金被江城女孩陳昱璇收入囊中,她也因此獲得了去牛津大學深造的機會。陽光自信的江城女孩陳昱璇獲得2016年羅德獎學金。 在吉林市,陳昱璇先後就讀於船營區實驗小學、吉林七中、毓文中學。
  • 中考·導航丨達材成德看毓文
    陳昱璇 2008-2011年就讀於吉林毓文中學,考入清華大學, 2016年當選羅德學者(「羅德獎學金」被稱為本科生的「諾貝爾」)李紳 2013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參加過多檔文化類節目,均取得優異戰績:黑龍江衛視《最愛中國字》、河南衛視《成語英雄》、江蘇衛視《一站到底》、貴州衛視《最愛是中華》。
  • 毓文書院甲江南
    洪亮吉是毓文書院的第四任山長,1802年至1805年在書院主講,倡言經史訓詁之學,於是學風為之一變,生徒皆致力於匡世濟民之實學,而跳出語錄講章之外。其後,山長趙良澍、夏炘、包世臣等均以樸學務實為宗旨,書院創辦人譚子文無門戶之見,絕不幹預山長的教育,開創了毓文書院(主張樸學)與紫陽書院(主張理學)別樹一幟的新學風。
  • 毓文中學:乾貨!​來自學長的49封「情書」!
    這些滿滿都是暖心和鼓勵的文字,出自於不久前吉林毓文中學高三(9)班全體學生收到的49封手寫書信。寫信人是毓文中學2018屆高三畢業生邵琬婷,現在浙江師範大學讀大三。書信裡,她暢談大學生活,也分享了自己的高三備考經驗和迎考故事,更為學弟學妹送上美好祝福。暖心!毓文高三學子收到49封祝福書信「距2021年高考約200天,我班的學生收到了學姐送來的這份特殊禮物。」
  • 「廣播歌王」陳昱璇 拍首支單曲MV前出車禍
    新加坡陳昱璇9月以藝名「小花」參加電臺UFM100.3主辦的第三屆「廣播歌王」歌唱比賽獲得冠軍,之後籤約當地音樂人林思彤創辦的音樂公司「哈哈音樂」,發行首支單曲《火柴》。
  • 陳昱璇:從清華文藝小才女到黑土公益大創客的進化史【人物誌Vol.02】
    一路走來,黑土麥田項目是對陳昱璇的能力提升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湘西農村的這段時光,也是她迄今為止最難忘的時光。創始人秦玥飛的電話讓昱璇了解黑土麥田的項目計劃,也點燃了她心中的公益熱血。經過數次的思考糾結,在面對國外名校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和有重大意義的鄉村扶貧之間,她還是選擇加入黑土麥田,用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讓鄉村人民生活的更好。
  • 專訪|羅德學者陳昱璇:用親身實踐去驗證心中的追求
    ——陳昱璇 羅德學者、黑土麥田鄉村創客陳昱璇畢業於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現在是全國公益性組織黑土麥田的一名鄉村創客,在湖南湘西花垣縣的國家級貧困鄉村進行精準扶貧。
  • 吉林毓文中學購置物業服務項目中標公示
    吉林毓文中學購置物業服務項目中標公示 【信息時間:2020-12-08 16:12:55 來源:】【我要列印】【關閉】
  • 高三學子加油!
    高三學子加油! 6月24日,在高考前夕這個特殊時刻,市第一中學、市毓文中學以及吉化一中等幾所學校校長
  • 「最美朗讀者」名單公布!感謝有你!
    在日前結束的遼寧衛視尋找「最美朗讀者」活動中,全國十餘萬用戶熱情關注,1個多月來,我們共計收到千餘件朗讀作品,共展映優秀作品121件,在此,遼寧衛視真誠感謝全國觀眾投入的這份熱情與支持!從3歲孩童到耄耋老人,從清華園的學子到祖國各地的建設者,救死扶傷的援鄂醫生、護送白衣天使的南航機組、服務大眾的高鐵員工、辛勤的農民、工人、教師、職員、科技工作者,各行各業天南海北的觀眾都寄來了優秀的作品……你們的聲音讓人感動,你們的情懷令人動容,你們的原創讓人感受到朗讀之美和文化潤澤的非凡力量!
  • 《朗讀者》誰是朗讀者?漢娜的罪在哪裡?
    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著作《朗讀者》以微妙多義的主題,對戰爭的深刻反思,以及對人性的深入剖析,贏得了全球一大批讀者的好評。《朗讀者》曾榮登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被德國《明鏡周刊》稱作戰後德國第二代作家表現歷史題材的代表作。人們在關注「我」和漢娜之間戀情的同時,不應該忽略這部小說隱含的意味。
  • 賞中華詩詞 尋文化基因 深圳第三高級中學「三高朗讀者」啟動
    今年9月,「三高朗讀者」經典詩文活動在賓華校長的倡議和領導下,在全體班主任老師和語文教師的指導下,全校同學積極響應,踴躍參加,高一年級和高二年級各班同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詩文朗讀活動。高二年級在上個月井岡山社會實踐活動期間,在田園裡,在晚風中,舉行了「三高朗讀者」詩歌朗讀複賽。「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高二4班朗讀者的奔放與激情,引來了同學們掌聲雷動。
  • ...郵政杯」2020湖南日報朗讀者主題活動走進湖南中醫藥大學
    炎帝雕像前,一組身著太極服的學子氣定神閒地表演馬王堆導引術;後面是百餘名排著整齊劃一隊伍的師生們,正在進行一場莊嚴肅穆的經典誦讀。而站在最前面的女生則全神貫注地揮毫演繹「中西」二字精髓。 誓言碑前,小提琴手在左側演奏《卡農》,右側7名學子舉拳朗讀醫學生誓言。
  • 吉林毓文中學舉辦教師心理講座
    吉林毓文中學為此做了充分準備,並於4月6日下午舉辦由心理教師徐鳳為即將上班的高三教師們主講的「正確認識自己的心境反應,做好複課後心理復位」的講座。 講座上,徐老師分別從四個方面為教師們講解了開學後可能產生的問題和合理的解決辦法。
  • 《朗讀者》矚目回歸,學而思網校助力全民閱讀熱潮
    10月16日-18日,《朗讀者》第三季前奏曲「一平方米」72小時慢直播活動完美落下帷幕。這場三城三天的慢直播不僅創造了全網在線觀看累計1568.1萬人的超高人氣,還收穫了無數溫柔與感動。除了始終如一的人文情懷,這一季《朗讀者》最大的革新就是從「一個人,一段文」轉換為「讀天地人心」,讓普通人的生活成為可供觀照的讀本,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朗讀者。
  • 如何評價《朗讀者》?
    董卿主持的《朗讀者》和朱軍主持的《信中國》算是目前影視節目裡面,比較正能量,也比較體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好節目了。《朗讀者》到今天已經舉辦第二部了,最新的這期6月16日播出,主題就是一個路字,晨露看了之後,感觸頗深。
  • 朗讀者,雪茄的聲音、窗外的呼喚
    雪茄朗讀者雪茄朗讀者的意義 上周在整理收藏的雪茄標籤的時候想到了朗讀者。想不出除了雪茄工廠,還有那一類的工廠會將朗讀者作為一種工人福利代代傳承。1865年6月21日,薩圖尼諾·馬丁諾斯在費加羅雪茄工廠組織了首次朗讀,從識字的雪茄工人中選出來的工人代表朗讀了《曙光女神報》的一篇文章,超過300個工人聆聽了這次朗讀。這開啟了雪茄工廠朗讀者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