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新港:打通長江中遊多式聯運「最後一公裡」

2020-12-27 人民湖北

黃石新港吞吐作業照片(肖璐欣 攝)

江天一色,秋雨濛濛。在煙雨朦朧中,黃石新港港口正忙碌有序地進行貨物吞吐工作。寬闊的江面上,一艘艘巨大的貨船正緩緩駛入港口;沿江岸望去,十五個大型泊位一字排開;碼頭上,深藍色的機械臂如鋼鐵巨人般佇立著,揮舞巨臂……9月19日,「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湖北媒體採訪團走進湖北黃石新港港口。

黃石新港核心港區位於黃石棋盤洲,2018年正式開通運營,是長江中遊少有的優良深水港區,可常年滿載通航萬噸級船舶。港區交通四通八達,公鐵水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是長江中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鐵路進港鐵水無縫銜接的多式聯運港口。

目前,多條疏港公路直連幹線公路網,正在建設的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武漢城市圈外環線、黃鹹高速公路互通直達港區,更有新港鐵路支線連接五九鐵路進入國家鐵路網。黃石新港港口公、鐵、水集疏運網絡初步形成。

黃石新港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讓打通長江中遊多式聯運「最後一公裡」成為可能。目前,黃石新港成為諸多貨運從長江中上遊運至長江下遊的最佳中轉站。

「在新港建成以前,上遊貨船在三峽翻壩很耗時,若從成都到上海全程走水路長達20多天。但要是全程走鐵路,耗時雖短但成本很高。而新港建成讓長江中遊鐵、水聯運成為最優選擇:先走鐵路再經新港換成水運,全程耗時短、成本也不高。」 黃石新港貨櫃事業部經理陳海向記者介紹,「不僅是鐵、水聯運,在涵蓋鐵、水、公甚至是航空的長江中遊多式聯運中,黃石新港就是時間與成本的最佳結合點。」

交通區位優勢讓黃石新港在投入使用後成功吸引了諸多貨運商。「2018年新港正式投入運營,從2018年2500標箱到2019年的18000標箱,新港運營數額呈成倍增長的態勢。目前新港已完成二期工程,三期在建中。已經建成15個泊位,實際年吞吐能力可達到4000萬噸和25萬標箱。等到三期竣工後,屆時將有23個泊位,年吞吐能力達6000萬噸和30萬標箱。」陳海介紹,「黃石新港將朝著『億噸大港、百萬標箱』的最終目標不斷發力。」

按照規劃,黃石新港在一、二、 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後,將具備散件雜貨5000萬噸、貨櫃30萬TEU通過能力。目前,集散貨、件雜、貨櫃、危化品裝卸和多式聯運業務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港口已初見雛形。

除了加大基建投入外,黃石新港依託「六位一體」信息系統、港口指揮調度中心建設,通過智能化、無紙化等方式實現了對全港區安全生產、計劃調度、人員車輛、機械設備的一體化管理,並利用5G網絡、專用光纖、車輛GPS、船舶AIS、EDI等先進技術應用, 整合公司各信息系統與船公司、鐵路公司、物流公司、大數據局、電子口岸等企業數據搭建黃石新港大數據平臺和公共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為公司提供大數據分析服務,同時面向港口生態圈企業,提供全程「一站式」的全程物流服務。

港口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與城市產業建設密切相關。建設保稅中心、整治非法碼頭、開建跨江大橋、大力招商引資……在黃石新港的整體建設布局中,黃石市在政策、資源、要素上持續發力、統籌規劃。屆時,黃石新港將成為黃石城市與產業轉型的突破口,助力黃石建設港城一體,融合發展的大交通格局。在港口興旺基礎上,黃石市也將不斷探索「一城一港一主體」和「港產城一體」的興港模式。

黃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斌認為,城市發展與港口建設始終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係,「港口興則城市興,城市興也能將港口發展帶動得更加興旺發達。」

未來,黃石新港將在黃石「以港興市」戰略指導下,繼續堅持「生態優先、綠 色發展」理念,按照「一流港口、一流口岸、一流園區」的標準,將黃石新港建設成中部出海港、產業集聚港、多式聯運港、智慧信息港、生態綠色港「五港合一」的多功能港口,成為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的重要支撐極。

(責編:關喜豔、周恬)

相關焦點

  • ...勢正勁湖北篇」多式聯運無縫銜接 黃石新港打造區域性交通物流...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網武漢9月23日電(連迅)水路、公路、鐵路、空運多式聯運無縫銜接,搭建大數據平臺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程物流服務。位於長江中遊的黃石新港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優勢,通過科技引領和創新發展,正成為長江中遊地區重要港口和輻射鄂東、贛北、皖西的區域性交通物流中心。黃石新港位於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棋盤洲,一期工程已建成可停靠萬噸輪船的泊位9個。隨著港口業務不斷增長,2018年底黃石新港二期工程新增的6個泊位開工建設。
  • 中央和省級媒體聚焦黃石現代港口城市建設
    由人民日報、新華社、湖北日報等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實地探訪了黃石新港港區、黃石新港現代物流園、大冶茗山、金牛等多個鄉鎮,感受黃石新港港口建設、多式聯運發展、配套物流運營以及農村路建設等發展成效。8日下午,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黃石新港港口碼頭和黃石新港現代物流園,詳細了解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多式聯運發展。
  • 黃石新港單月吞吐量再創新高
    上月,黃石新港貨物吞吐量達236萬噸,創新港開港以來新高。今年全年貨物吞吐量有望追平去年。今年以來,受疫情、汛情影響,黃石新港上半年貨物吞吐量同比有所下降。下半年以來,隨著新港二期3個泊位投入運營、5號出口廊道開通、內部流程優化等,運力顯著提升,7月以來,實現單月正增長。黃石擁有79公裡長江岸線,位於棋盤洲的黃石新港是自然條件最好的深水良港。2015年,深圳鹽田港集團投資興建黃石新港。作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多式聯運示範港,黃石新港年吞吐量保持70%左右增長。
  • 新港園區:港口日新月異 項目建設為王
    按照全市建設現代港口城市動員會安排部署,新港園區大力推進多式聯運億噸大港建設,圍繞打造「一流港口、一流口岸、一流園區」的目標,打破行政區劃掣肘,為臨港產業聚集、項目建設提供更廣闊的的陸域空間,成為我市四區N園建設的排頭兵。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從江邊漁村一躍成為長江之濱璀璨明珠的新港園區。
  • 廣場路小學創新主題黨日,感受黃石新港巨變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該集團全體黨員、幹部、入黨積極分子和陽新氵韋源口中心小學全體黨員先後到達黃石新港、氵韋源口中心小學,近距離見證黃石新港的發展巨變,感受黃石在轉型升級中的強勁勢頭。同時,兩校教師團隊暖心牽手,為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做出貢獻。新港發展速度令人驚嘆黃石這座老工業基地迸發的活力在哪裡?城市轉型的主戰場在哪裡?答案是黃石新港。
  • 鄒文輝帶隊赴湖北黃石新港考察調研 挖掘常德水運潛力 推動常德...
    他指出,要積極學習黃石新港建設運營經驗,充分挖掘常德水運潛力,推動常德水運振興和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鄒文輝一行在黃石新港中控室了解港口整體運行情況秋日裡的黃石新港港區一片繁忙景象,停靠在碼頭上的運煤船、貨櫃船正排隊等待裝卸,岸上貨車往來頻繁,把一車車貨物由港口運往各地。
  • 武漢打通海鐵聯運國際新通道,有機輻射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
    「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新通道的貫通,是武漢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湖北對外開放的重大標誌性事件。標誌著武漢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搶佔先機、發揮作用、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的重要抓手,作為連通日本—武漢—中東、中亞及歐洲地區國際鐵水聯運大通道,有機銜接和輻射了「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
  • 改革攻堅看山東|探路先行 多式聯運打通內陸出海「最後一公裡」
    2020年1月15日,山東首票「陸海聯動海鐵直運」貨物在棗莊內陸港通關放行,實現內陸貨物通關新模式,為內陸企業完美解決了鐵路入海「最後一公裡」難題。3月2日,山東港口淄博內陸港正式啟動,成為省內第二個實現「陸海聯動海鐵直運」監管模式放行的內陸港。
  • 黃石,未來可期!
    黃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斌說,全會提出再塑綜合功能優勢、加快打造現代港口城市,新港要加快港口建設和港口供應鏈業務延伸,打造長江中遊多式聯運示範港,建成全國大宗工業產品集散地,實現由運輸港向貿易港轉變。
  • 多式聯運助推國內經濟大循環
    「我們依託多式聯運良好的基礎設施,碼頭和鐵路的大片腹地資源,為商戶提供廣闊的倉儲物流用地,可以為企業降低很多物流成本。」湖北長江三江港區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智漢說。今年1至6月,長春國際陸港港區吞吐量67362標箱,同比增長293%。作為吉林省多式聯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1至6月,長春至天津、長春至遼寧方向海鐵作業量共計14667標箱,同比增長517%。
  • 黃石產業轉型「三連優」 新製造託起新港城
    華新水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工廠的同時,在黃石建設「百年復興基地」,新材料和智能裝備產業園適應水泥行業產能升級要求,一投產就訂單飽滿。新興產業加速培育。從引進滬士電子開始,10年時間,黃石聚集29家電子信息企業,「芯屏端網」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雖受疫情影響,仍然保持27.8%的增速。
  • 3年累計造林綠化5582畝 黃石79公裡長江岸線鑲上「綠絲帶」
    眾成碼頭佔地面積約30畝,長期非法佔據長江岸線,嚴重影響行洪、通航安全,如同一枚「鏽釘子」,扎在長江岸線上。2019年11月,多部門聯合執法現場拆除。「鏽釘子」拔掉了,開始鑲「綠絲帶」。「超過岸線的土方必須挖掉,直到與岸線平齊,碼頭越來越小,最後剩下僅20畝;岸邊混凝土地面、渣土墊層也要破除,最深超過50釐米;再覆蓋一層黃土,讓樹苗易於成活。」
  • 荊門打造國際內陸港,佔地29平方公裡,將發展公鐵水空多式聯運
    目前我國發展多式聯運,主要以鐵水聯運為主。因為我國有著豐富的海岸線,天然深水港眾多。內陸還有長江,因此臨江臨海的城市發展多式聯運是具備很大的優勢的。比如嶽陽市,是湖南省境內的唯一一個長江口岸,藉此嶽陽迅速成長為湖南第2大城市。
  • 武漢新港江北鐵路日夜趕工 「空中鐵路」鋪梁完成七成
    中鐵七局武漢公司武漢新港江北鐵路項目部副總經理吳建明介紹,一片T梁重約130噸,架設一片需一個多小時,一天能鋪64米。跨陽大公路特大橋為江北鐵路節點性工程,鐵路將兩次跨越該公路,有近8公裡併線,施工難度較大。
  • 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順利通過驗收,將等候正式通車運營
    2017年3月27日,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南北錨碇和主塔樁基正式開工。歷經四載春秋,這座長江大橋全面建成飛架南北。從高空俯瞰,紅色「編鐘」鑲嵌巍巍主塔,主纜在長江劃出美麗弧線,1038米一跨過江,聯繫黃石陽新、黃岡蘄春兩岸。
  • 打通公轉鐵「最後一公裡」難在哪?
    在京津冀區域的一些地方,鐵路修到了企業「家門口」,不僅打通了鐵路入企業的「最後一公裡」,而且進一步提升了鐵路貨運能力,減輕了公路運輸汙染。這種模式在其他地方或其他企業是否可複製可借鑑?如何解決「門到門」鐵路專用線建設中遇到的困難?未來「公轉鐵」能產生多大的環境效益?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長江中遊綜合性航運物流中心呼之欲出!嶽陽自貿區利好信號持續釋放···
    嶽陽自貿片區把打造長江中遊綜合性航運物流中心,作為自貿片區建設的主攻方向。9月27日上午,在嶽陽火車北站,16個裝載珍珠巖的貨櫃正在裝車,將發往懷化西站。負責承運的長沙市飛鷹運輸公司張曉健說:「這批貨從到港(城陵磯新港)裝卸-公路汽運-鐵路貨運班列發車,整個過程不超過24小時,運輸裝載效率較公路中轉提高50%,且從港口到車站是零運費,相當於從港口到嶽陽北站直接發運。」今年4月以來,即自該無軌站項目投入使用以來,實現了港口鐵路的無縫銜接,通過水鐵聯運,已發運100多標箱貨物。
  • 關於黃石未來發展,他們這樣說……
    風正勁、帆高懸,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黃石正積極融入全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努力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貢獻黃石力量。《建議》旗幟鮮明提出——以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依託長江經濟帶、立足長江中遊城市群、深度融入武漢城市圈、主動對接長三角為支撐,深化動能、產業、功能、生態、空間五大轉型,豐富拓展創新活力之城、先進位造之城、現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和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再造黃石工業、再構區域空間布局、再塑綜合功能優勢、再創生態生活品質,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努力為湖北建成支點
  • 關於黃石未來發展,他們這樣說
    風正勁、帆高懸,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黃石正積極融入全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努力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貢獻黃石力量。《建議》旗幟鮮明提出——以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依託長江經濟帶、立足長江中遊城市群、深度融入武漢城市圈、主動對接長三角為支撐,深化動能、產業、功能、生態、空間五大轉型,豐富拓展創新活力之城、先進位造之城、現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和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再造黃石工業、再構區域空間布局、再塑綜合功能優勢、再創生態生活品質,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