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時搓餌和拉餌總是運用不好,到底問題出在哪?手法是關鍵!

2020-12-26 認真垂釣

在評論區有釣友問筆者,釣魚在運用搓餌和拉餌時,總是運用不好,到底是哪個細節出現了問題?針對於釣友所提出的問題,小編具體介紹一下搓餌和拉餌的運用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搓餌手法

在釣魚期間,幾個操作手法,第一個搓餌,在釣魚當中搓餌是一個基本功,搓餌怎麼搓呢?首先將和好的餌料製成圓形,但是注意不要破壞它的狀態,用大拇指和食指順著一個邊去刮這團餌料,刮出之後,你想搓大餌就帶出多大餌料,然後將餌料搓成長條形狀,再將餌料放到中指和食指之間,利用大拇指輕輕地把這個餌料一分為二,分完之後大拇指上的餌料是作為下一次使用的,遺留在中指和食指之間的餌料,用大拇指輕輕地推上去,就行成了球的形狀,雙鉤上餌的時候,底鉤搭在餌料的上半部分,用大拇指輕壓底鉤,然後線組在中指和食指之間的縫隙往裡面拉,垃進餌料的一半就可以了,左手移開,搓餌上鉤就成功了。大拇指上的餌料,直接退下來,再搓成長條形的,掐掉,再推出球形,再把另一個鉤搭上去,用大拇指輕輕地把線帶入中縫,兩指在左右推一下,上餌就成功了。

搓餌

拉法:中指、無名指、小指拖在釣竿的底部,釣竿的底部堵頭頂在手掌心 ,然後用大拇指壓住竿,用食指抵在釣竿右側,抓好竿之後,大拇指跟食指把子線握住,用手指捏在子線一半的位置,是為了子線纏繞的時候,底鉤上完餌之後,由於餌料的黏連,子線分不開,此時只要搓動這兩根線組,子線自然分開,這樣我們上餌的時候更快、更方便。

拉餌手法

餌料成型之後都是圓形,每次餌料在拿的時候要輕託起來,不要傷害到餌料的纖維組織,把餌料託在手掌心,然後把兩鉤分開,再把餌料擱在釣鉤上,往上輕輕一提,兩團餌就成功上鉤。上完餌之後,球形的餌團,被釣鉤拉過的部分有缺陷了,這時不要擠它也不要捏它,只要在餌料盆上輕輕轉動即可,使餌料永遠保持球形狀,拉出來的狀態就是最好的。注意:不要有事沒事的捏他,再一個是拉餌上鉤的時候,不要把餌料壓的緊緊的,次數多了以後,餌料狀態發生變化就不能使用了。

拉法:第一個拉小餌,雙鉤放在拉餌盤上以後,釣鉤輕輕順著餌團邊刮一下,拉出的餌料就是小餌。第二個拉中餌和大餌,把餌團壓在釣鉤上,斜角拉,順著餌料直接往上提,稍微把餌壓深一點,拉出來的效果就稍大些。如果要想拉得更大一些,餌料成型以後,把釣鉤放在餌團裡,直接往上提,拉出的餌就更大一些。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釣鉤一定要分開,最忌諱的是,在拉餌的時候,兩個釣鉤重疊在一條線上,上鉤的子線把底鉤子線給壓住,拉出來的餌料到水底之後,造成魚吃鉤的時候進不了嘴,因為餌料把兩條子線給包住了,魚在吞的時候,包住的線擋住了魚嘴,這時會呈現中魚的漂相,空竿的時候多一些,因此拉餌的時候釣鉤一定要分開,才能提高中魚率。

總結:以上是根據自身的釣魚經驗,所總結的搓餌和拉餌的運用方法,如果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點,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野釣時到底是用拉餌還是用搓餌?掌握以下幾點,漁獲翻倍
    戶外野釣,關於用餌的說法很多,有的人說拉餌好,有的說搓餌好。但是在實際的作釣中,它們是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缺點。那麼,到底該什麼時候用拉餌,什麼時候用搓餌,很多釣友分的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兩種上餌方法的優缺點以及如何靈活地運用。
  • 野釣到底搓餌就是比拉餌好嗎?這幾種情況拉餌才實用,你知道嗎?
    釣魚商品餌我們一般就是用搓餌或拉餌,很多釣友都覺得野釣用商品餌的時候搓餌比較實用。因為野外環境魚情不明,尤其是容易遇到小雜魚鬧窩。這時候如果用拉餌可能鉤子根本就到不了底,而且浮漂也是在那裡跳舞一般。搓餌就能直擊水底,比較容易釣獲大魚。其實釣無定法拉餌既然有它的存在,就一定有它的價值。今天我們就來說幾種拉餌比搓餌更好的情況。
  • 餌料要變,搓餌黏餌和拉餌,這三種餌料主要針對這些魚情和水情
    說起餌料,不得不說到餌料對我們釣魚有多大的幫助,俗話說,三分釣技七分餌,餌料對於我們釣魚的幫助是非常大的,餌料的味型、適口性、狀態都是需要了解的,但我們今天說一說搓餌、黏餌和拉餌,這三種餌料應該針對的魚情有哪些。
  • 正值春天釣魚季,小夥伴們:拉餌效果好嗎?做好這幾點不好也難哦
    (關於拉餌釣的這些技術,子張嚮往會在以後的《教你會釣魚》欄目裡一一詳解,請釣友們關注期待)。釣魚餌料的上鉤方法通常有掛餌法(傳統手竿釣中主要就是採用此法,如穿掛蚯蚓餌)、搓餌法和拉餌法等幾種。所以,採用拉餌釣開餌的霧化性、化散性一定要好,這是其一。其二,就是餌料的氣味不要太濃烈,特別是香精類的添加劑少加為好,以免引起魚兒的警覺反而降低了攝食慾望,導致拉餌效果不好。
  • 調平水釣2目:使用搓餌和拉餌的主要區別分析
    雖然調平水優點很多,但是在使用拉餌和搓餌的情況下其特點還是有所不同的。調平水釣2目使用搓餌的特點提起搓餌,想必釣友們都不陌生,搓餌比重較拉餌大,霧化程度小,一般適用於釣體型稍大的魚。另外,調平水最重要的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就是鉤重。實際上調平水的主要特點就是鉤重和餌重之間的關係。
  • 【釣魚技巧】臺釣常用的三種上餌手法
    搓餌的主要注重的是餌團的形狀,比如花生米、比如水滴、三角形,有不同的作用。同時搓餌也是通過搓的次數,性狀來控制霧化水層。 優點:招魚快,持久性強,在小雜魚多的情況下,可以有效避免小雜魚的幹擾,準確釣到對象魚,在手竿休閒釣,自然水域,水比較深的情況下,搓餌優勢明顯。
  • 釣鯽魚:搓餌改為拉餌,有人講需要上推浮漂10CM,有毛病嗎?
    前幾天看到有釣友講:釣鯽魚時,剛開始使用搓餌,後面想改為拉餌,需要上推浮漂10公分(浮漂吃鉛量1.5克左右)。對於這種看法個人認為是不嚴謹的。因為要不要下拉這10公分還要看調好漂後,空鉤不掛餌的狀態。我們知道,拉餌和搓餌的區別主要有兩點:1,霧化的程度。2,自重不同。對於問題,個人認為主要是因為拉餌和搓餌自重不同而導致問題看法的出現。實際上,調好漂後,空鉤不掛餌的狀態是有三種的:1,雙鉤離底。2,一鉤離底,一鉤到底。3,雙鉤到底(第2和第3有一鉤是到底的,可以並在一起的)。
  • 搓餌:一學就會,一練就廢,主要原因有3點
    搓餌是臺釣的基本功,現在很多人接觸臺釣,可能直接跳過了這一環節,一上來就學習拉餌,等到某一天魚情需要,拉餌完全行不通,比如雜魚鬧鉤嚴重,準備搓餌時,才發現搞不定。這樣的事是真實存在的,我就見過。因為大水面作釣的重中之重就是誘,而拉餌的下餌量根本滿足不了。2. 比重大,對調釣要求低搓餌比較緊實,比重較大,餌團較重時對調釣的要求就略低,很多時候野釣的魚情,釣底時只要滿足兩個條件(鉤餌到底和子線繃直)即可。
  • 開不好拉餌並不是拉絲粉太少,關鍵在於你太心急
    冬季大體型的魚種活動明顯減少,釣魚人紛紛開始垂釣鯽魚等小體型魚種,於是拉餌就成了首選,但是很多釣魚人在開拉餌的過程中總是遇到問題,明明是按照正確的比例加入了拉絲粉和水,但是開出的餌料就是拉不好,根本沒有飽滿的餌球。
  • 開不好拉餌就狂加拉絲粉?不要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題外話—拉餌的發明可能有很多釣友不清楚拉餌是我們大陸釣魚人發明的。在懸墜釣法剛從臺灣省傳入大陸時,是沒有拉餌的。上世紀90年代末期大部分競技釣魚人也都是使用搓餌,有一部分聰明的競技人,為了能提高上餌的速度,加快的拋竿頻率,發明了拉餌。那時的拉餌是一小部分競技釣魚人的秘密武器,如今的拉餌已被所有釣魚人所用。
  • 並非搓一下那麼簡單,談搓餌手法在野釣鯽魚時防雜魚的優勢及應用
    應用鯽魚餌並配合一定的搓餌手法一樣可以規避小雜魚並取得較好魚獲。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搓餌手法在規避小雜魚方面的技巧。 搓餌手法在預防雜魚鬧窩時的優勢 1、搓餌手法 搓餌手法在釣鯉魚時經常用到,是指的一種上餌方法,其動作要領是:右手分開子線,用左手掐取一塊餌料,用食指、中食和大拇指順時針揉搓餌料成橢圓形即可上鉤。
  • 野釣時想要快速發窩,拉餌的這幾個技巧,就不得不了解一二
    在野外實戰中,其實拉餌的使用頻率並不高,原因有三點,第一,深水垂釣效果不好,第二,容易招惹小魚,第三,開多易反水,開少不夠用;要說第一點,確實有點麻煩,剩下兩點,可以說是非常讓人鬱悶的,畢竟,拉餌相對於搓餌而言,誘釣合一的釣法,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只要惹了小魚鬧窩,那多大的優勢都忽略了;
  • 了解搓餌的五個基本知識,才能打好作釣基礎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提到餌料,釣友們都知道,它是誘魚上鉤的最關鍵部分!沒有餌料,學姜太公的「空鉤釣魚」幾乎不可能。其中霧化粉狀餌料,又從上餌手法上分搓餌與拉餌。後來隨黑坑、競技的流行,餌料狀態也就多樣化,比如凍餌、麻團、拉拉糊、散炮等等!雖然餌料越來越多樣化,但是在我們的野釣中,最常用的還是搓餌與拉餌兩種。說到搓餌,大部分釣友都會感覺這有啥難?畢竟搓餌是我們野釣中最常用的,同時也是我們學習釣魚時,最早學會的開餌手法!
  • 深水不能用拉餌?這是因為你沒搞明白,實戰拉餌的技巧是什麼
    關於拉餌的使用,一直有這麼個說法,就是快魚用拉餌,慢魚用搓餌,淺水用拉餌,深水用搓餌,一共4句話,20個字,似乎將拉餌的使用場景以及魚情特點,交代的明明白白;在實戰中,也確實有很多釣友,就是按照這種思路使用,但是這種說法,或者是觀點,到底對不對呢?答案是肯定是,肯定是不正確的,為什麼呢?
  • 釣魚新手和老鳥之間的區別,3個表現,瞬間暴露你的真實水平
    熱愛生活,熱愛釣魚,這就是我窩裡有魚。相信很多釣魚人的身邊總有新手和高手,但對於一些初學釣魚的人來說,怎麼才能區分新手和高手的區別呢?
  • 【釣魚技巧】冬天野河釣魚,釣位和用餌實例教學
    冬天野河釣魚,釣位和用餌實例教學,野釣翹嘴魚和野生大板鯽魚。天氣寒冷,萬物凋零。這個時候,魚兒也不是很活躍。很多釣友這個時候會選擇封杆入庫,來年再釣。其實冬天也是一個釣魚的好時機,尤其是平時不太常見的大板鯽也開始出現了。北方的釣友冰釣都不說啥子,我們南方人還能慫嗎。
  • 掌心操作拉餌!「刮皮、拉皮、指縫拉」三種手法,效率不輸拉餌盤
    何謂「掌心操作拉餌」?即是不用拉餌盤,直接把開好的餌團放在手掌裡進行拉餌操作!沒有拉餌盤也能實現拉餌作釣,聽上去有點不可思議,實際上很多釣魚老手都會用這一招!採用掌心操作拉餌的方式作釣,每個釣魚人所用的手法又有些不同,我總結出來最常見的有三種,就是標題中所說的「刮皮、拉皮和指縫拉」!
  • 【釣魚技巧】冬季釣魚餌料、紅蟲的適用範圍
    那麼釣鯽魚使用哪一個效果更好呢?要想知道哪種更好用,首先要了解它們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範圍,然後根據它們的使用方式、範圍選擇合適的餌料。 但是任何餌料都有它的局限性,那麼餌料的局限性在哪? 誘惑性不太好、餌料不管是誘魚還是留魚效果都不錯,為什麼說誘惑性不好呢?因為它們是死的,在水底不能誘惑魚兒捕食,口輕的時候釣魚很受影響。 魚口差的時候不太好、釣友們釣魚中都能發現,用餌料魚口不好的時候。(確定水底有鯽魚而不是小魚鬧窩)改用蚯蚓或者紅蟲,效果會好很多。
  • 只要不怕小魚鬧,拉餌加散炮,起竿提魚手發酸
    野外水域垂釣,第一擔心久守無口,第二擔心小魚鬧窩,這是一種很矛盾的心態,如果小魚鬧騰的太厲害,完全沒有釣魚的心思,光看浮漂在水中各種動作,總是抓不住口; 拉餌和散炮,都是源自於競技釣法;拉餌一改搓餌上餌慢,附鉤慢,拋投頻率慢的劣勢,魚鉤被拉餌盤上的磁石吸附固定,餌團壓上魚鉤,順勢一拉子線,鉤尖上就能附著飽滿的餌團,相較於搓餌,
  • 冬天釣魚用什麼餌都不奏效?不料老司機活學活用,一直連竿一直爽
    一提到冬釣用餌,可能有的人只認蟲餌,有的人卻只認商品餌,這樣做雖然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未免太偏執了吧!儘管本人算不上是釣魚老司機,可這麼多年來,始終認為釣魚需要活學活用,否則最後的漁獲肯定不會好。另外蟲餌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營養物質,也正是魚類在冬季非常缺乏的物質,當然蚯蚓除了可以單獨使用之外,還可搭配葷腥的商品餌混合使用,比如上鉤掛拉餌,下掛掛蟲餌就很不錯,或者將紅蟲直接開一款拉餌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