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公兒子公子忽為什麼要拒絕美女文姜求婚?後來發現真是太英明

2020-12-18 熊貓哥聊歷史

春秋時期,霸主第一人還真不是齊桓公。因為在齊桓公做霸主之前就有鄭莊公做了這個霸主,「尊王攘夷」的事都做過,鄭莊公被稱為春秋一小霸。為什麼是小霸?相比於當時的齊國、楚國來說國小、兵少。依靠鄭國世代周王室正卿的地位和高強的用兵方法打的四周無敵手。而且還幫齊國打敗過白狄。

但令人奇怪的是,鄭莊公的大兒子公子忽竟然幾次拒絕了齊僖公的主動求婚,而且在那個包辦婚姻的年代,鄭莊公也沒有出手幹預。誰不知道,齊國是東方大國強國。如果鄭國和齊國聯姻,那麼鄭國不是有了個強大盟友嗎?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那還是春秋初年,齊國是齊僖公在位,國力遠沒有那麼強大。西北面還有白狄存在。這一年白狄起兵,攻打齊國,圍了歷城(現濟南)齊僖公趕快發國書到各國求援,卻只有鄭國前來,而鄭國帶兵大將正是鄭莊公最優秀的大兒子公子忽。

公子忽雖然年輕,但跟隨父親鄭莊公東徵西討也算久經戰陣。公子忽見白狄軍力強盛和齊僖公定了一條計策。

原來公子忽發現白狄連戰連捷,已經麻痺大意。所以定計,讓齊國開門應戰主動敗退,一路引到公子忽的包圍圈。

按照這條計策行事,白狄軍隊果然進了鄭軍的包圍圈,齊軍又從後追來,白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齊僖公之前就曾派使者對到鄭國向公子忽提自己女兒婚假的事情,但被公子忽拒絕。現在又見他年紀輕輕卻對軍旅大事如此在行且又是鄭國國君未來的接班人。不由得又動了招為女婿的想法。

大軍得勝,齊僖公安排宴席招待鄭國救兵,酒喝到一半,齊僖公也不顧傳統禮節什麼媒妁之言,自己拉下這張老臉忍不住主動提親:

「這次齊國社稷得以保存全賴公子英雄,現在我的小女兒也12歲了,雖然現在還沒有長大,但我願意提前和公子定下這門親事,將來做個側妃就好」

公子忽連忙推辭,齊僖公尷尬異常卻不死心。又派人帶著重金送給鄭國大將高渠梁,讓他中間撮合這門親事。

高渠梁盛情難卻找了個機會單獨和公子忽說:

「齊國是大國,齊侯又願意這門親事,如果和齊國結成這門親事,未來鄭國就有了強大的外援了」

公子忽說:以前沒幫齊國前我尚且感覺高攀不上齊國公室公主,現在有了功勞娶了公主,外人以為我依功求娶公主呢」

齊僖公又拜託幾人來撮合都被公子忽拒絕。惹得齊僖公一點面子都沒有。後面鄭國出事而齊國不管不問就與公子忽辭婚有關。

後來齊僖公又派人求婚幾次都被拒絕,齊僖公怒而把女兒嫁給魯國國君

文姜劇照

那麼公子忽三番四次的拒絕齊國公主,是不是這公主很醜呢?其實正好相反,這位公主就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文姜,美貌自然不用說。但是這位文姜卻是有名的不守婦道,在沒有結婚之前就和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也就是未來的齊襄公有染。後來這個齊襄公為了和文姜幽會還把文姜的夫君魯桓公殺了。鬧的齊魯兩國幾次大戰,互有損傷。齊襄公的死也與文姜有關。

鄭莊公和公子忽肯定是聽說了什麼,才拒絕這門親事,寧肯得罪齊國也不要這樣的妖孽進鄭國。

看來在沒明白事情的真實情況之前真的不要胡亂做判斷。要不然鬧出笑話就不好了

對於公子忽的選擇,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太子拒絕大國公主,轉眼娶了小國公主,數年後再次拒絕大國宗室女
    而西周和春秋時期的齊國就是姜姓,又齊國是大國,因此齊國的公主歷來都很受歡迎,但也有諸侯國的太子對齊國的公主不感興趣,最著名的莫過於鄭莊公的兒子,即太子忽,後來的鄭昭公,不肯娶齊國公主文姜,由此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即「齊大非偶」。齊大非偶這個成語在現在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不敢高攀。但至於是不是真的高攀了,那就值得玩味了。
  • 那位「齊大非偶」的鄭國太子,後來怎麼樣了?耍酷只能一時爽!
    鄭莊公也真夠意思,立刻派了自己的兒子——太子忽,出兵相救。太子忽也是一位出色的戰將,到了齊國之後,打敗了北戎,還俘獲了兩位主帥,少良和大良,砍了三百個士兵。齊國的君主很高興,一高興就準備把女兒嫁給太子忽。一個是齊國的公主,一個是鄭國的太子,這親事看似門當戶對。沒想到,太子忽居然一口回絕了。
  • 嘻哈春秋:年輕人的典範,被年輕的鄭大公子拒絕了兩次的婚姻
    《左傳》作者左丘明,對年紀輕輕的太子忽有四個字的評語:善自為謀。讓他說出這句話的原因,是由於一個主動送上門來、卻被姬忽親口拒絕的婚姻。太子忽的婚姻觀,很值得當下的年輕人思考:當時,北戎族來挑戰齊僖公,僖公一看打不過,就派使臣向鄭莊公求救。鄭莊公派太子姬忽率軍來到齊國,大敗戎師,還俘虜了他們的兩員大將,連同斬首300個一同獻給了齊僖公。
  • 文姜:反正名譽已沒有了,那就「瀟灑走一回」吧
    誰知這位公子哥卻太有個性,以齊大非偶的理由拒婚了,意思就是說你家太強大,門不當戶不對,俺不想高攀。結合姬忽的一系列言行(後來齊國被北戎部落入侵,姬忽帶兵救了齊國的急,齊僖公為感謝再次提出聯姻之事,姬忽再次拒絕了),得出這是一位非常有個性有志氣的的男人,只可惜他的志氣卻讓愛慕他的文姜顏面掃地。
  • 鄭莊公何以是史上第一個善於隱忍的奸雄?
    但制邑這個地方特別險要又易守難攻,絕不能留給叔段,他便頗有玄機地笑著回復母親武姜:"將京城作為弟弟叔段的封地吧,這個地方富庶,與都城滎陽同列鄭國的兩大要邑呢。"武姜大為高興,其欲望得到滿足後,便讓小兒子段高高興興地到新封地上任去了。臨行前,武姜還要求小兒子段去京城好好準備,她在滎陽負責裡應外合,一有時機就造反,推翻哥哥鄭莊公,自己當國君。
  • 她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被鄭國的世子拒絕後,她開始了至暗的一生
    她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被鄭國的世子姬忽拒絕後,她開始了至暗的一生文/無計讀史我們都知道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但是你們知道春秋四大美女是哪四位嗎?文姜她其實不姓文,她是周朝諸侯國齊國的公主,她就姓姜。因為她很有才華,所以世人便稱她為「文姜」。她是齊僖公的女兒,她與姐姐宣姜都是當時傳聞於天下的大美人,兩人是所有諸侯國世子爭搶的對象。當時,文姜很喜歡鄭國的世子姬忽,但是姬忽卻以「齊大非偶」(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的原因拒絕了這門婚事。
  • 鄭莊公為什麼被稱為春秋小霸?因為他一箭射中了周天子!
    祝聃請求下令追擊,鄭莊公對他說:「君子作戰,不能欺凌老者,更何況,現在我們面對的是周天子啊!」 這話冠冕堂皇,說的正義凜然。但可能沒人會相信。要想了解鄭莊公的語外之意,就必須要從他和周天子的身份說起。此時的周王室雖然實力很弱,但仍然是名義上的周天子,是天下諸侯的「共主」。
  • 鄭莊公兄弟故事成經典,後世爭論不休,到底誰對誰錯?
    鄭莊公的母親本是申國姜氏,因嫁給了鄭武公,所以被後世稱為武姜。武姜嫁到鄭國後生下兩個兒子,長子就是後來的鄭莊公,本名叫寤生。在那個思想封建的社會裡,大家都信命、信天、信夢。據說當時武姜是做了一個夢,受到了驚嚇,這才有了孩子,所以起名寤生。這個夢成為了整件事情的重要起因。
  • 一箭而滅周天子之威,鄭莊公憑藉什麼帶領鄭國稱「小霸」於諸侯?
    鄭莊公二十二年(前722年),鄭莊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亂,消弭了國家內患。之後十餘年間,鄭國與宋國、衛國等國之間互有征伐。鄭莊公三十七年(前707年),周桓王率軍攻打鄭國,鄭莊公領兵與之戰於繻葛,成功自保的同時使周天子威信掃地,史稱「繻葛之戰。這位春秋小霸,多年外交徵戰遊刃有餘,他是如何做到的了?
  • 鄭莊公魂歸何處
    鄭莊公的生母武姜氏有兩個兒子,她偏愛小兒子共叔段。原因是武姜氏生鄭莊公是倒生,讓她經歷了九死一生,從此討厭這個長子,取名「寤生」,把他棄之荒郊,後來由乳母養大,新密大樊莊的報恩寺就是鄭莊公為報答乳母的養育之恩而建的。武姜氏的小兒子叔段很討母親喜歡。
  • 鄭莊公:被孝道所感動的一代君王
    鄭莊公的父母及弟弟魯隱公元年,鄭國的鄭武公在申國娶了妻子,名叫武姜。而武姜給鄭武公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就是後來的鄭莊公另一個是共叔段。鄭莊公雖是長子而且也是下一任儲君人選,奈何自己的母親就是不喜歡他,反而喜歡自己的弟弟共叔段。
  • 看看他的兄弟、姐妹、兒子都做了什麼
    但就是這樣一位能力卓越的齊國國君,卻和自己的妹妹文姜有私情,齊僖公原本在察覺到他們的私情之後將文姜嫁給了魯桓公,並不準文姜回齊國,但齊僖公活著的時候有效,齊僖公去世,齊襄公成為齊國國君後就無效了。然後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就比賽看看誰先回到齊國成為齊國國君,最終公子小白先一步進入齊國,成了後來的齊桓公,成王敗寇,公子糾很快就死了。在說齊桓公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他的兩個姐姐:宣姜和文姜。宣姜是一個很可憐的女子,她的一生看似是很奇葩的一生,但歸根結底不是她自己的選擇,都是被逼的。
  • 周天子和鄭莊公互換人質: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人質交易
    鄭武公死後,鄭莊公繼承了父親的伯位,並獨攬周朝的朝政。後來鄭國發生了共叔段叛亂之事,鄭莊公就把所有的心思放到了這件事上。以至於鄭莊公很長時間沒有在周朝履行自己的職責,對此周平王很是不滿。這個時候正好碰到虢公來朝拜見,幾番交流之下,周平王對虢公很是欣賞,和自己聊得也很合適。於是就想讓虢公來頂替鄭莊公的位置,幫忙處理周國的政務。
  • 春秋真正的第一個霸主鄭莊公,掀開了群雄爭霸亂世的男人
    他哪知道,這邊剛一行動,早有探馬報知給莊公,莊公聞訊驚喜交加,當晚召集眾將,令公子呂率兵車二百輛先行進攻京城,自己帶兵於後面接應,車駕一到京城,消息散布城內,京城將士們聽說太叔段無故叛亂,一時紛紛倒戈,段萬般無奈,出逃奔鄢,鄭莊公率兵緊追不捨,段最後無所立足,只得離開鄭國逃到共國,後來到處流亡,最終餓斃他鄉。
  • 從隱忍到反擊:鄭莊公數次同其弟妥協,是迫於無奈還是巧使連環?
    從這則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心機深重、雄才大略的鄭莊公,看到了一個囂張任性的莊公弟弟共叔段,看到了一個特別偏心的莊公母親武姜。字裡行間讀來,我們不禁要為鄭莊公看似步步為營的巧妙設套而折服,更為得寸進尺的武姜和共叔段而憤怒。此時,我們不禁要問,鄭莊公數次答應弟弟的無理要求,究竟是迫於無奈的妥協還是巧使連環的布局?
  • 周口市作協主席柳岸女士春秋名姝系列之三《文姜傳》面世
    柳岸著文姜傳周口市文聯兼職副主席、市作協主席王相勤(筆名:柳岸)「春秋名姝」系列之《文姜傳》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並榮登《中國青年報》組織讀者推薦「七月好書榜」。《文姜傳》講述了春秋時期齊國女公子、魯國君夫人文姜的故事。文姜生活在春秋早期,她是齊僖公的女公子;齊襄公、齊桓公的妹妹;魯桓公的夫人;魯莊公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