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起厝為什麼總要說:坐北朝南……!

2020-12-16 騰訊網

看到這四個字,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不是成語,而是我們居住的房子格局!

是的,今天要說的正是這件事,在潮汕地區,很多老人一說到對房子格局的要求,第一要求必須是「坐北朝南」!

一些不理解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其實不然。房子的居住格局要求「坐北朝南」並非迷信,而是有古人的大智慧在裡面的。

首先,「坐北朝南」符合中國的氣候特點。夏季,高氣壓中心位於東南太平洋,來自南方致雨的季風,使得溫度上升、暑氣逼人;到了冬天,高氣壓轉到亞洲大陸西北,有長達數月的偏北寒風。

其次,符合符合中國的地理特點,因為中國地理是屬於「北山南海」性質的,所以在這樣地理條件下,「坐北朝南」設計的建築最為適宜:面朝南側、開設窗戶有利於夏季通風,北側封閉則有利於冬季禦寒,起到一個「冬暖夏涼」的效果。

所以,你現在還認為房子要求「坐北朝南」,只是一個「迷信」說法嗎?

相關焦點

  • 潮汕起厝
    古時潮汕民居,多為塗(草)寮,是夯土或以木、草織成牆體的茅屋,所以古時潮汕村落民居多有「風吹寮」之說。現在的不少落後的鄉村,仍留存著用「土角」徹牆,用杉木架屋頂,用瓦片蓋屋頂的獨具特色的潮汕「土角厝」,這是潮汕民居的原始遺留。後來近海的潮汕地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採用貝灰、紅土、溪沙和石材「起厝」,也就有了灰沙土厝。
  • 人間煙火·「潮汕吃桌」·汕頭·「入厝」
    搬家是件吉慶事。我國人民歷來有「擇吉搬遷」的習俗,並把搬家譽為「喬遷」。每年中秋後,鄉下入厝的人很多。每個晚上,村子的某個角落,時不時地響起鑼鼓及鞭炮的聲音,接著便是搖鈴及讀經的聲音,這便是潮汕鄉下入厝的驅鬼儀式,俗稱打油火。打油火是潮汕入厝的一種風俗,建了新宅,入宅居住,主人必須請西公(法師)來屋內做法一次,驅去室內邪煞之物,以求合家居住平安。因打油火須擇日,一般必須有特別好的日子才行,如廳堂的「升楹母」,都必須挑上上之日。
  • 四點金,下山虎,駟馬拖車,百鳥朝鳳,潮汕老厝知多少?
    一說到潮汕,人首先會想到的,更多的還是潮汕美食,再談及,就是李嘉誠……對這個吃貨的世界,不想多說了,但想撕開一個口子,說說潮汕的「住」。潮汕此風也甚,惟房屋之規模、較之他地尤為宏偉。」因而說,「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潮汕的古建築文化五彩繽紛,令人嘆為觀止。它們形式多樣,有牌坊、古墓、佛寺、神廟、民居、亭榭樓閣等,但最具特色的當屬潮汕古民居。
  • 古代帝王為什麼要坐北朝南?
    我國古人很重視南方,帝王大都坐北朝南,天子諸侯見群臣以及卿大夫見僚屬都是南面而坐;甚至在他們百年之後的陵寢,其墓碑也總是坐北朝南的。
  • 一個潮汕女孩所看到的潮汕宗族情結
    說到「回家」,似乎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戀鄉情結。 從古至今,中國人不管在外面的成就有多大,到遲暮之年總是要產生「告老還鄉」,「落葉歸根」的心願。
  • 中國古代帝王為什麼要坐北朝南?
    我們知道:在我國,建房子是很講究房屋的朝向的。從地理知識的角度分析:地球自轉導致日出日落,而我國處在地球的北半球,所以面朝正南的房子總要比其他面向的房子在一天裡獲得日照更充足,所以久住在這個(面南)房子裡的人就比較健康。北為陰,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採光,還為了避北風。簡言之,坐北朝南原則是對自然現象的正確認識,順應天道,得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光華,頤養身體,陶冶情操,地靈人傑。
  • 中國人為什麼講究房屋要坐北朝南?長知識
    凡是對中國或是對中國古建築有研究的人,都清楚中國絕大多數的古建築都是坐北朝南的,尤其是宮殿等。 也就是說把正門開在正對南方的位置,而不是北方,甚至在一些皇帝百年之後的陵寢,其墓碑也總是坐北朝南的。
  • 古代人建房子,為什麼要強調「坐北朝南」?有什麼深意嗎?
    比如說坐北朝南,當然除了表面上的房子的方向問題之外,還有更深層的意思。今天我們結合說文解字中的說法,來好好的說說房子為何要坐北朝南。北在說文解字有提到,北有相違背的意思。最早的甲骨文中的北就好像兩個人背靠著,似乎在慪氣,到了後來有了敗北的說法,引用原來的意思就是背著敵人,也就是逃跑的意思。所以在許多文言文古文中,打了敗仗很多時候不說「敗」,而是說「北」。
  • 房子為什麼要「坐北朝南」才好呢?
    只要稍微留意觀察就會發現,我國的各類建築物,不管是宮殿古蹟,還是普通民居,大多以坐北朝南為主要朝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認為是以下一些原因:01、氣候風向特點房子是給人住的,住的人要舒服,首先得保持良好的室內通風性。讓新鮮空氣容易吹進來,同時把室內產生的溼氣、臭氣吹走!
  • 回「口厝」 ----林道遠
    去年金秋10月,「口厝外甥」許登峰陪我回到了「口厝」。       「口厝」位於潮州市潮安區金石鎮仙都村,那兒是狀元林大欽故裡,背靠秀麗的桑浦山,面向廣袤的潮汕平原。我家兄弟姐妹與祖父都未曾謀面,也沒在「口厝」居住過。我依稀記得,小時候曾兩次到過「口厝」。那時候我們居住在鎮上的「竹林居」,仙都還有田地,老厝也沒有完全廢棄。
  • 潮汕牛肉火鍋為什麼這麼好吃!
    食客將牛肉放入沸騰的湯中,三起三落,牛肉味兒漸漸散發,趁熱蘸上特色沙茶醬,放入口中咀嚼,填滿了心裡的期待和滿足。這樣的場景在潮汕隨處可見。為什麼潮汕牛肉火鍋這麼令人嚮往和熱愛呢?(此文所提及的「潮汕牛肉火鍋」均指潮汕人在潮汕本地開的火鍋店的產品,而非外地所開各類的牛肉火鍋店。)
  • 廣東潮汕民居與風水之謎
    說是思鄉情結也好,說是虛榮心也罷,但卻可以從側面看出中原文化在本地區的文化向心力是有相當分量的,晉人南遷到福建至潮汕一帶,正是因為潮汕定居似乎很符合他們用傳統的風水理念。 南方丘陵地帶以及潮汕北部的山區,形成了潮汕阻擋冬天北方寒氣的第一道防線,蓮花山脈與兩邊延伸的大南山與南陽山脈形成了阻擋寒氣的第二道防線,各村寨選址一般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這樣,又形成第三道防線。潮汕的地形其實更象一個人,面朝大海,山脈象雙手拱衛著平原。夏天,來自海洋的暖溼潤氣流滋潤了這片沃土。
  • 潮汕有個宋代南婆城,你知道嗎
    古寨分東、西門,可能為坐北朝南格局,整個寨圍是以圍牆、圍河、包厝建成的。村東、村南多是單間厝、「下山虎」相連的屋子,村北、村西建以寨圍牆連接,就這樣圍成一個緊密的寨圍,人們進寨,只能從東門進去,西門出去,儼然就是一個「古城」了。南婆城古寨的東、西寨門,都為單間厝折向開通門,寨門屋內供奉地頭老爺(神明),這與潮汕鄉村民間寨門建築有所不同。
  • 潮汕的母親
    這也正如賈平凹《寫給母親》中所說:「整整三年了,我給別人寫過十多篇文章,卻始終沒給我媽寫過一個字,因為所有的母親,兒女們都認為是偉大又善良,我不願意重複這些詞語。」是這樣的吧!寸草春暉,我總想著寫寫母親,那些平常而又偉大的善良,那些尋常的生活,潮汕婦女尋找心中的信仰「拜老爺」,善良勤勞潮汕婦女的勤儉持家相夫教子,沒有文化的潮汕鄉村的生活等的。
  • 外地警官學潮汕方言 要「跟群眾打成一片」
    不懂當地方言,群眾當他是「公家人」  潮汕地區,部分地方經濟相對欠發達,教育水平有限,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潮汕本地方言。而官兵每天接處警、辦理證件、深入轄區開展群眾工作等都要面對群眾,這就要求官兵必須會聽、會講潮汕話。
  • 蝨母仙與潮汕陳氏鄉村的故事
    後陳友諒兵敗,鄒普勝隱姓埋名,取野鶴雲之意,自名為何野雲,雲遊入潮汕,指導潮汕人民製作日常用品、食品,建寨門看風水等等。現部分潮汕陳氏鄉村還流傳著不少關於蝨母仙的故事。普寧光南陳氏二世祖媽北山許氏逝世後,適逢地師蝨母仙何野雲流落於此,子孫們便請其為祖媽點地修墓,後遂擇地於鐵山砰硼地山上,名曰「美人獻花」。因為主人家熱情招待。
  • 中國建築為何「坐北朝南」?
    而房屋所在位置叫"坐",那麼坐北朝南的房子,就是位於北側,門朝南的房子了。 那麼為何都要選擇坐北朝南,而不是坐西向東等其他朝向,這是為什麼?
  • 人們講究房子要「坐北朝南」,有什麼說法嗎?
    中國的建築大部分都是坐北朝南的方向,這種習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到底有什麼說法呢?坐北朝南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房子的正門朝著南方,房子位置坐落在北側。這樣的建築方式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後來經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在原始社會的房屋,就大多數是坐北朝南的。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方向呢,坐北朝南對人們的居住有什麼好處?
  • 潮汕人拜的到底是什麼神
    一句「老爺保號」將潮汕文化串聯了起來潮汕人「會行就會拜」,不無道理兒時,很多小孩還在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初一十五,初二十六,時年八節家裡的長輩便會牽著孩子「拜老爺」從厝主公嫲到各種老爺宮很多潮汕人拜了大半輩子
  • 坐北朝南是什麼意思?住宅必須是坐北朝南的嗎?如果不是會怎樣?
    坐北朝南我們最常聽到的一種坐山朝向,就是「坐北朝南」。坐北朝南指的是上面說的第一種情況,自建房分院子和屋子,院子朝哪邊我們不管,屋子,特別是最主要的那個屋子(客廳、主臥所在的屋子),一定是坐北朝南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生活在北半球,太陽一年四季都是在南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