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交通擁擠成為制約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具有節能、快捷和大運量特徵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越來越受到眾多城市的關注。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城市軌道交通的興起是城市化加劇、城市迅速膨脹的客觀必然。廣義而言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包括地鐵、輕軌、有軌電車、市郊鐵路等交通系統;狹義上來講僅指地鐵和輕軌。
我國是世界上特大城市最多的國家,人多地少,在城市實現交通機動化之前己經形成了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必須走低佔地、低能耗、低汙染、低費用的發展道路。在借鑑國際特大城市交通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我國大多數城市已認識到選擇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城市交通的骨幹,符合我國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
都說「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雖有所誇張,但是卻是人們心中的一個共識。從2010年開始,莆田火車站投用以來,高鐵新城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人將更多目光投向周邊聚集,高鐵概念樓盤開發受益良多。近日,莆田輕軌F2項目啟動,無疑是城建重磅「硬核」力量,有高調的網友稱:莆田房價會再漲五年了!
莆田輕軌F2規劃及其調整
國家發改委發布《福建省海峽西岸城際鐵路建設規劃(2015-2020年)調整》批覆文件。調整內容包含福州至長樂機場城際鐵路和莆田至長樂機場城際鐵路莆田火車站至西天尾段。
調整後F2線一期工程:北起西天尾大學城,南止莆田站,依次沿荔涵大道、荔城大道、荔政路、八二一南延線走行,線路長約23.2km,其中高架線10km,地下線11.85km,U型槽1.35km;設站10座,含高架站4座、地下站6座,平均站間距2.5km。
在莆田境內線路途經涵江區、荔城區、城廂區和秀嶼區,串聯了大學城、莆田高鐵站,為中心城區與周邊組團提供快速聯繫,定位為城市南北向骨幹線路。
軌道交通-輕軌的定義
軌道交通是一種利用軌道列車進行人員運輸的方式。城市軌道交通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準點、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用地等特點。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
軌道交通包括了地鐵、輕軌、空中軌道列車、有軌電車和磁懸浮列車等:
輕軌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由於輕軌的機車重量和載客量都較小,列車長度、寬度都不及地鐵,使用的鐵軌質量也較小,每米只有50公斤,而一般鐵軌每米的質量為60公斤,由此得名「輕軌」。
軌道交通的特性
軌道交通建設是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的重點,城市軌道交通在城市住宅區、交通運輸中心和工作地點之間提供了一個快捷便利的連接。
從一定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不僅是一個公共客運系統,而且是一個經濟系統、一個社會系統。因而它不僅具有交通特性,而且表現出相應的經濟特性和社會特性:
1、交通特性
(1) 提供高效、優質的出行服務。高效體現在速度快、容量大;優質體現在方便、舒適等。
(2) 節約資源(特別是節約城市稀有的土地空間資源)。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耗低,二是佔地少。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採用的是大運量、集中化運輸方式,且採用了一系列高新技術,因此單位乘客的能耗是其它任何一種城市交通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同時佔用的城市土地空間資源也是最少的。
(3) 輕度汙染——體現在噪聲、震動、空氣汙染程度小等。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一般採用電力牽引方式和大運量、集中化運輸方式,因此,每運送一位乘客所產生的汙染微乎其微,通常被稱為「綠色交通」。
2 經濟特性
(1) 屬巨額資金密集型系統。首先,初期建設投資需要巨額資金。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要求高、施工難度大、設備的技術標準也高,常常成為一個城市中有史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因此,一個城市若沒有相當強的經濟實力和財政基礎是無法進行大規模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的。
其次,運營成本也相當高。一方面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源消耗絕對量相當大,包括列車牽引、環境控制、車站機電設備及通信信號設備等日常運轉的能耗。另一方面高標準的防災系統的投資成本與維護保養成本也很高。同時,大量運營管理與服務人員的開支、設備的運行費用也使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2) 企業財務收益與社會經濟效益相差懸殊。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具有較強的公用性,強調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使得運營企業無法按運營成本制定票價,因此運營企業極易虧損,即便是運營成本的回收都幾無可能,常常需要依賴國家、政府、社會提供大量的補貼。
3、社會特性
(1)具有公用事業的性質;
(2)具有基礎設施的功能。
這些特性是從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對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進行觀察與分析得到的,對於探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管理體制很有裨益。
莆田輕軌F2線的站點及走向
沿途規劃站點:
F2線一期設西天尾站、體育公園站、荔城北大道站、市政府站、文獻路站、福廈西路站、荔一街站、新業路站、物流大道站、莆田火車站10個站點。
莆田至長樂機場城際鐵路莆田火車站至西天尾段。莆田火車站至市政府站間線路走向方案調整為莆田火車站經新業路站、荔一街站、福廈西路站、文獻路站至市政府站,部分路段改為地下方式敷設,調整後線路長度為23.2公裡。
調整後項目總投資約433.4億元,其中福州至長樂機場城際鐵路投資約308.3億元,莆田至長樂機場城際鐵路莆田火車站至西天尾段投資約125.1億元。項目資本金比例為40%,由福州市、莆田市安排財政資金出資建設。資本金以外的資金通過銀行貸款等解決。
莆田站——新業路——荔一街——福廈西路——文獻路——市政府——九華路——西天尾。相較之前的規劃,站點變成了8個,新業路應該是新度新莆田一中那附近,還在修建中,新莆田一中區域要翻天覆地了,荔一街大概位於新度鄭坂附近橫跨木蘭溪,也在修建中。
F2線西天尾至莆田火車站線路長約23km,總投資為135.2億元(原規劃總投資125.1億元)。
目前莆田F2一期規劃8個站點西天尾、九華、市政府、文獻路,福廈西路、荔一街、新業路、莆田站,其中市區內開發已經結束。僅剩下5個站開發,福廈西路站(萬達)、荔一街、新業路,西天尾、莆田站,整體23550畝左右,已經開發西天尾、火車站部份,可開發的體量主要剩餘為,荔一街、新業路兩大站點,估計體量也不會超10000畝,新度將成為最大贏家。按輕軌的總體量來看135.2億,成本價135.1萬/畝,按目前的土地出來看,這個絕對500萬/畝不愁賣了,成本壓力大一點,而回報率往往是逐年上升的,這點長遠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動因
1、城市軌道交通促進經濟發展
在當今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經濟利益是城市軌道交通建造的重要推動力之一,軌道交通行業產業關聯廣,關聯度高,產業發展的關聯效應能夠推動國民經濟發展。通過產業發展的後向關聯和旁側效應,軌道交通建設投資能帶動原材料、建築、機電、電子信息、金融和相關服務等產業的發展。因此,通過投資建設軌道交通,將促使居民出行和消費增長,直接帶動GDP增長。軌道交通的輻射功能可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發展軌道交通能夠促進城市化和都市化進程,從而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滿足社會有效需求。軌道交通的投入資產屬於第三產業,因此,軌道交通的存量資產越多,能夠為第三產業帶來的商機和就業機會就越多,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2、發展軌道交通對城市規划具有導向作用
現代城市規劃發展了帶形城市理論,出現了沿主要交通軸線的帶狀發展理論。現代帶狀城市理論的具體應用是經濟帶,如我國的長三角、珠三角城市帶等。在經濟帶上的各城市間,除了有高速鐵路聯絡之外,還建有公交型城市軌道交通網,使各城市間大大縮短了時空距離,這樣有利於突破行政區劃的羈絆,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使各城市間優勢互補,實現整體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軌道交通的分布對市內、市際的規劃均有導向作用。
3、發展軌道交通能緩解能源緊張和環境問題
70年代發生的能源危機,使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調整了經濟發展戰略,時刻關注節能。從單位(每人km)能耗看,軌道交通、道路公共汽車、私人小汽車能耗比為1:1.8:5.9,因此,軌道交通運輸方式是較節能的。軌道交通的發展,還遏制了由於私人小汽車發展而引起的耗能型分散居住方式的蔓延。
小汽車與地面公共汽車大量排放NOx、CO等有害汙染物, 已經成為城市公害,軌道交通在輸送同 樣數量的旅客時,對環境產生的汙染要輕微很多。
4、發展軌道交通能提高效率與安全
小汽車在發展初期曾一度顯示了快速、便捷的優點,但是,當居民人均汽車擁有量大量提高後, 道路上過量小汽車行駛造成道路阻塞,其優勢大減,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區域。這使得整個城市的居民出行時間成倍延長。大量的汽車佔用了很多停車用地,並在繁華地區產生了停車問題。擁擠的道路交通還增加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軌道交通的平均速度可達30-40km/h, 佔地少,並且事故率很低。
莆田輕軌落地 「15分鐘生活圈」呼之欲出
135.2億正式落地!莆田輕軌F2線西天尾至莆田站段工程勘察設計正式啟動,輕軌線路北起大學城西天尾站,依次經過綬溪公園站、市政府站、鳳凰山站、萬達廣場站、木蘭大道站、新業站、物流大道站至莆田站,線路長約23.8km。按計劃項目將於2021年4月開工,2025年10月試運營,每天有數十萬市民乘坐,隨之帶來則是生活、置業方式的改變,未來從大學城到市政府區、高鐵新城到達萬達廣場時間也縮短為15分鐘左右,莆田「15分鐘生活圈」呼之欲出。
眾所矚目!莆田「輕軌」交通配套落地,是提升城市形象與城建水平重要「加分項」。近年來,莆田市區房價高企引發「擠出效應」,市場購買力不斷外擴,莆田高鐵片區、城北片區的樓盤成為剛性需求釋放的首選之地。莆田政府「三大新城」開發定位,F2輕軌站點選擇,無疑讓莆田大學城與高鐵新城實現「甘庶兩頭甜」,同時擴展城市空間,特別是激活新度等待開發巨量土地,未來站點選址紛紛進入開發商的視野,成為莆田樓市「輕軌房」新概念。
莆田輕軌預計2021年4月開工
莆田「輕軌房」對房價影響幾何?
多少年來,因為莆田房價高企的原因,大家擠破頭想在市區「10分鐘生活圈」衣、食、住、行。而隨著輕軌「15分鐘生活圈」交通革命,未來將高鐵新城、新度鎮、西天尾鎮這樣的房價相對低廉的片區囊括進來,這對於剛需一族買房來說是解決極大的痛點。可以預想,莆田未來輕軌通車,心理距離概念開始發生改變,可選擇居住範圍在不斷的擴大,與外圍生活不便漸漸削弱,「15分鐘生活圈」同城生活逐漸轉變為現實。
莆田萬達廣場
事實上,每個區域的崛起都伴隨一定的樓市契機,而輕軌將莆田格局「核變」巨大能量,特別是軌道BOT開發模式,將規劃誕生5座新城市中心雛形,高品質人居、物業服務、學校、商業、醫院等生活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在購房選擇權重中的比例會越來越大。加上莆田城市戰略定位,莆田一中搬遷、莆田大學城開發,未來房地產投資開發和需求端必然向新區傾斜。目前莆田外圍的房價仍處於窪地水平,未來也將吸引眾多購房者的目光。
加快融入莆田「15分鐘生活圈」,成為周邊各區人民的共同心聲。其實,不少人聽到城軌的消息後,第一反應也是「城軌經過小區門口,房價會不會立馬上升」。在莆田剛需一族居多,購房資金上並不充足,對價格極為敏感。通常為了滿足基本居住需求,不得不以犧牲生活品質為代價,時常陷於選擇市區還是外圍買房的矛盾等。莆田一家樓盤營銷經理也表示,「無論哪個項目,只要購房需求大了,房價自然上升,像城軌房價格必然水漲船高」。
F2線西天尾至莆田火車站線路總投資變更,原規劃總投資125.1億元, 現規劃總投資135.2億元。 自國家發改委批覆F2線莆田火車站至西天尾段規劃調整報告後,即會同市鐵辦、市自然資源局、鐵四院結合TOD綜合開發實地考察,多次召開工可專題研討會,並多次就車輛段3個位置選址方案、F2線線路走向和站點布設等問題進行研討,結合各職能部門、各縣區政府意見,審慎完成工可報告,提交市政府專題會議研究明確。目前F2線莆田火車站至西天尾段工可外業勘察已於2019年12月結束,土工試驗於2020年1月完成,完成率100%。
目前莆田F2一期規劃9個站點:西天尾站、綬溪公園 站 、市政廣場站、鳳凰山站、萬達廣場站、木蘭大道站、新業路站、物流大道站、莆田火車站站。
1、西天尾三山站
站點位置:西天尾三山村。
周邊樓盤:建發磐龍府、安特紫荊城、巨岸幸福城、德信購物廣場。
2、綬溪公園站
站點位置:洋西公交站,綬溪公園大門。
周邊樓盤:萬輝國際城、聯發君領綬溪、雅頌居等洋西、溪白樓盤。
3、市政廣場站
站點位置:市政府十字路口。
周邊樓盤:融僑碧桂園鉑玥府、京都壹品、三迪國際公館、泰安名成。
4、鳳凰山站
站點位置:鳳凰山廣場十字路口。
周邊樓盤:鳳凰山鉑郡、駿歐龍盤、80畝小區。
5、萬達廣場站
站點位置:萬達廣場十字路口。
周邊樓盤:玖璽正榮府、萬達廣場、霞林安置區。
6、木蘭大道站
站點位置:木蘭大道與八二一街道交叉口。
主要樓盤:木蘭溪南岸待開發區域。
7、新業路站
站點位置:木蘭溪南岸,未來八二一街延伸路上。
周邊樓盤:新莆田一中周邊
8、物流大道站
站點位置:八二一街南伸路段,莆田動車站附近。
周邊樓盤:保利香檳公館、建工ECO、黃石工藝城等
9、莆田火車站
站點位置:莆田火車站北廣場。
周邊樓盤:國投城市廣場、凱天青山城、雲悅壹號
莆田
莆田,福建省轄地級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 ,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橫剖面呈馬鞍狀,地處北回歸線北側邊緣,東瀕海洋,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截至2018年,轄1個縣、4個區,總面積420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90.0萬人。
莆田市歷史底蘊深厚,史稱「興化」,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自唐以來,湧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基礎設施完善,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灣環繞」,湄洲灣為深水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福廈鐵路、向莆鐵路貫穿全境,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投入使用;福廈高速、沈海複線、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兩縱兩橫」格局。 同時,莆田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及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 。2018年10月,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
2019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95.39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3.65億元,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1377.98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1093.76億元,增長6.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9342元,比上年增長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