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教室裡直接布置作業,而要在微信群裡『發號施令』?

2020-12-26 朱老師說教育

不在教室裡直接布置作業,而要在微信群裡『發號施令』?有的家長抱怨道,微信布置作業到底可取不可取?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學生入學之後老師建立了家長群,但是對於家長群的存在褒貶不一,和幾個老師進行了調查,多數的意見都是這樣的:

贊成的家長有這樣說的:

1、家長群能及時的跟學生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近期學習情況;

2、與其他家長交流育兒經驗,相互學習;

3、通知家長的話會更加的便捷。

另外也有反對的聲音:

1、家長群現在有些變味,家長在聊天的時候相互的攀比,影響了正常的風氣

2、家長群老師直接在群裡布置作業,有的直接複製的文字或者發文檔,讓學生家長進行列印出來之後讓家長進行輔導,家長日常工作比較忙,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分出精力去做這些事情。

3、老師發布通知之後,一些家長過於阿諛奉承,來換取老師的好感,以求在日常的學習中多給予一些關心

另外對於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的問題,教育也有相關的規定:

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

其實對於微信群的存在有其存在的意義,關鍵是如何運用這種新的教育形式進行輔助教學。老師也要和學生的家長進行多多溝通交流,這樣的話了解最真實的家長心聲,針對於家長群揚長避短,發揮最實實在在的作用。

針對於這個問題,一線老師們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三門峽:微信群裡收不到布置的作業反而有點不習慣
    其中要求,學校要統籌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內容、形式和數量,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提倡分層布置作業,作業難度不得超過課標要求,不得布置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
  • 怎麼在qq班級群裡布置作業 上傳作業內容操作步驟教程
    現在廣大的學生們都在家裡線上上課,雖然線上上課作業也不能落下,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qq班級群怎麼布置作業,還不會布置作業的老師們趕緊來看看吧!  qq班級群怎麼布置作業教程  一、打開【手機qq客戶端】,選擇進入到【班級群】。
  • 老師應該在學校把作業留好,不應該在微信群裡發,導致學生上網
    不知道你有沒有關注到昨天一位家長在網上公開批評老師開學後利用微信群留作業,引發了家長和老師的互懟。 家長說,老師應該在學校把作業留好,不應該在微信群裡發,導致學生上網。老師說,不讓買資料,又不能在群裡發作業,那學生怎麼提高?
  • 小學生家長微信群的樂與苦
    對於學生家長來說,家長微信群是他們手機裡不能被忽視的群之一——老師們會在群裡布置作業、通報孩子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等;家長們若有疑問,也會在群裡與老師溝通。家長微信群,是架在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一座橋。孩子剛上一年級時,陳海航也是直接被班主任拉進家長微信群,由於進群較早,他眼看著群裡的人數從十幾個增至八十幾個,現在孩子上三年級了,人數一直保持在110人上下。「最開始,我以為老師會在群裡布置作業,分享孩子們在學校的生活,還有交班費這樣的通知。」但後來,老師通過家長微信群,頻頻給家長分派任務。
  • 禁止用微信和QQ布置作業 看德州家長和老師怎麼說?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湯錦瑤■現象德州存在老師線上布置作業的情況「孩子剛上學的時候,作業記不全,老師將作業發在微信群裡,家長監督起來更方便。」「一到假期孩子們作業比較多,老師把作業發到群裡,孩子不容易落下。」……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我市部分學校存在老師在微信群裡布置作業的現象,在小學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還是比較常見的。
  • 作業那些事|開封:學生作業發在微信群 校外作業班生意紅火
    (開封財政廳東街小學通過微信布置作業)  「咱孩子的每天的作業平常都是誰輔導的?」記者問道。「那還能誰輔導?接回家自己輔導唄,你瞧瞧,孩子還沒出校園,今天的家庭作業已經發到了微信群裡。」王女士隨即向記者展示了微信群裡的作業內容。王女士介紹說,自己的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每天放學前,老師會將家庭作業發在微信群裡,並附上作業的要求。到家以後,家長要根據老師的要求,輔導孩子完成作業,在檢查完畢後,家長還要在作業本上籤上字。  「一年級的課程簡單,輔導起來應該沒啥問題吧?」記者問王女士。「沒問題?
  • 微信群裡這幾類家長最煩人,氣的老師憤怒截圖
    本來這也都是為了孩子還,但是不到一個月,群裡面的這幾類家長是在讓人學生家長老師都受不了。第一類:全家都上本來全班是75個學生,但是微信群裡面有117個人,這已經很明顯了,肯定是哪個學生的家長全家都出動了。像張子墨的家長,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全都在群裡,關心孩子是沒問題,這種全家都在裡面,老師說什麼事了,一家人七嘴八舌的說,實在是不利於溝通。
  • 家長直言「煩透了」,微信群裡打卡、小程序太多,一畢業就卸載
    對於孩子們來說,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盯著屏幕,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孩子們覺得比平時上學還累。而家長們也不輕鬆,"輔助孩子學習"這種事,無論是上網課還是現實裡開學上課,家長們都要接收家長微信群裡無休止的"騷擾"。
  • 杭州有城區宣布,管好班級微信群!當晚9點半到次日7點,家長不在群裡...
    杭州市教育局收集了不少信息,就有不少問題涉及家長群:一是家長群太多:釘釘一個群,微信一個群,班級一個群,年級一個群,甚至還有小隊一個群;二是考試、作業情況在家長群裡公開點名,組織各種競賽,給學生、家長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針對家長群的問題,濱江區教育局出手了。今晚,「濱江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分家長篇和教師篇。
  • 涉及作業量、考試排名、班級微信群……
    4.學校必須規範班級微信群建設,嚴格實行一班一群制。學校出臺年級、班級微信群使用管理規範和細則,實施「一校一策」。要求每個班級只能建立一個家長微信群,微信群的使用只能用作教師與家長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溝通,嚴禁在班級微信群布置作業或發布與學校教育教學無關的內容;教育行政部門定期派駐專門人員對班級微信群實施督查,規範和監督班級微信群的使用。5.教師必須嚴格控制作業數量和質量,嚴禁家長學生代批作業。
  • 老師和家長都應正確使用「家長微信群」
    長久以來,家長微信群的各種弊端頻遭詬病:老師在群裡留作業,讓家長批改作業,或者把正確答案發到群裡讓家長對答案,將工作量轉嫁給家長。除此而外,還有家長在群裡曬娃、拉票、聊天,更有甚者,一些潛在的攀比、拍馬屁現象使家長微信群變了味兒。  那麼,家長微信群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呢?
  • 甘肅一中學回應交作業群現不雅圖片:群解散,禁手機布置作業
    據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政府網站12月22日消息,「天水市委書記、市長留言板」當天發出《秦安縣橋南初級中學關於對「學生家長」網民反映問題的答覆》稱,橋南初級中學九年級個別化學老師應家長的要求,讓學生將作業視頻發到QQ群中,有社會人員盜取QQ號後在群中發不雅圖片,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了傷害。
  • 小學語文——看圖寫話《老師,我在教室裡撿到一塊橡皮》
    記錄每天陪伴孩子完成作業的歷程,搭乘孩子成長的列車,和孩子一同成長。今天的看圖寫話練習,老師在微信群裡發了這樣一張截圖。看圖寫話先說今天的看圖寫話作業,孩子的開頭沒有再用「周六」,這次提前了四天,直接寫「周二課間的時候」,雖說是細微的差異,卻體現出了孩子的變通,免得千篇一律。
  • 禁止布置「家長作業」和懲罰性作業
    在視頻中,這位家長認為自己承擔了大部分教師應負的責任:教是家長教,改是家長改,要老師幹什麼?自己上班那麼辛苦,回來還得輔導孩子作業。孩子寫完作業得半夜十一二點,還要昧著良心說一聲,老師辛苦了。  這位家長的憤怒從屏幕噴湧而出,立刻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轟動,中央電視臺也進行了關注。
  • 完美教室裡的班級文化與管理
    完美教室裡的班級文化與管理文/童喜喜第二,完美教室的班級文化,不僅是文化的靜態呈現,也是文化的動態生成。每個人不僅是文化的學習者、汲取者,也是用生命復活文化的踐行者,更是用生命創造文化的傳播者。在完美教室中,無論是靜態的軟文化,還是硬文化,比如軟文化的班詩、班歌、班名等等,硬文化的窗簾、講臺、圖書角、牆壁布置等等,這些文化的呈現是必須的,也是能夠體現一個老師和孩子們把精神生活外顯的一種方式。完美教室同時強調班級文化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這種動態生成,一方面指的是班詩、班歌,在動態的過程中由孩子們活出來,由父母們活出來,由老師們活出來。
  • 浙裡紹興丨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表態了!
    學校制定作業實施方案,教務部門、年級組長、班主任分別協調統籌學校、年級、班級各學科教師科學合理布置作業,把握作業內容形式和總量;學校要明確規定合理充足的學生自習課時間,嚴禁無故挪用、擠佔。4.教師必須精準布置作業,嚴禁布置懲罰性、重複性作業。
  • 老師群內布置作業,家長崩潰咆哮:別發啦!俺都不會叫我怎麼做?
    因為形形色色的家長聚到一個群裡,每個人對教育的態度和觀念都有著自己的小想法,又要和老師磨合、配合。孩子稍有過錯,老師丟一條消息一張照片到群裡,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被點名忒丟面子,哪那麼容易啊?這不,最近家長群又出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
  • 衝動的家長遇到不理智的老師,群裡是這樣的聊天模式
    群裡老師和一位家長吵了起來。吵架的原因是老師罰寫學生作業,家長不滿意,直接在群裡表示自己的不滿,老師也不甘示弱,和家長懟了起來。衝動的家長遇到不理智的老師,使學校與家庭的關係變得對立起來。老師罰寫學生作業,這種教育方式對嗎?
  • 體育課也要布置作業?家長:孩子作業不減,反而增加了體育作業
    我是浩源媽媽剛剛看到視頻,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將來,體育課也必須要布置作業。看了這個消息,家長們不淡定了:孩子作業不減,反而增加了體育作業。作為一個母親,家長的這些顧慮真的不無道理。小學還好,一旦到了初中,孩子光寫作業就要到十一二點,更不用說運動了。
  • 建「家長群」到底為了啥?
    「從孩子進園到放學,從教室裡到教室外,我幾乎是跟蹤拍攝,一天要在家長群發至少10個短視頻,讓家長們了解孩子的情況。」北京一所中學的劉老師稱,在班級家長群中,發一條學校通知,家長就「轟炸式」回復。因手機總有點不完的未讀信息,劉老師感覺自己對手機產生了「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