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裡紹興丨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表態了!

2020-12-14 抽屜視頻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完善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等方面的機制;在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設計,創新作業形式,強化實踐性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的作業;鼓勵各地系統化設計一整套符合學生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學科特點的基礎性作業;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新聞+

此前,江蘇一家長因批改作業退群

相關話題引發廣泛討論

↓ ↓ ↓

據統計,2018年至今

至少十個省份的教育部門已出臺相關文件

「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

有的地方還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

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

遼寧要求教師親自批改作業

《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對微信群布置家庭作業、家長批改家庭作業和超綱超進度教學等熱點問題都提出了措施:

(滑動查看全文)

1.學校必須「零起點」教學,嚴禁敷衍教學超綱超進度教學。

對於新的知識內容一律「零起點」教學,保證課堂教學完整性;對於非「零起點」教學的學校和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嚴禁強制或暗示學生訂閱教輔材料等行為。

2.學校必須合理確定考試難度,嚴禁公布學生考試排名。

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教學基本要求確定考試內容,不出偏、怪考題,考試難度適當;嚴禁公布考生個人或集體的考試成績、名次等信息,校內不得開展各班級學生考試成績排名。

3.學校必須控制作業總量,嚴禁挪用擠佔自習課時間。

學校制定作業實施方案,教務部門、年級組長、班主任分別協調統籌學校、年級、班級各學科教師科學合理布置作業,把握作業內容形式和總量;學校要明確規定合理充足的學生自習課時間,嚴禁無故挪用、擠佔。

4.教師必須精準布置作業,嚴禁布置懲罰性、重複性作業。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45分鐘,初中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60分鐘;嚴禁教師在微信群、QQ群等布置家庭作業。

5.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6.學生要主動獨立完成作業。

學生要充分利用校內外學習時間,加強自我管理,主動獨立完成作業,不敷衍、不抄襲。

7.學生要做到每天堅持校外體育活動。

學生要加強體育鍛鍊,校外體育活動要納入家庭作業任務;嚴格控制好居家上網時間自覺保護視力,最大限度少使用電子產品時間。

8.家長要做好學生家庭作業的督促落實。

家長要積極營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不額外給學生增加家庭作業負擔;做好學生校外體育活動安全保護教育工作;及時將學生家庭作業完成情況反饋給教師。

9.家長要做好學生睡眠保障。

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小時。

10.各地要切實減輕教師負擔,嚴格控制各類社會事務「進校園」。

不得安排教師到與教育教學無關場所開展專項工作,不得要求教師重複填報同類表格數據等,保障教師批改作業時間。

山東濰坊:

不得要求家長批閱、列印作業

為減輕中小學生作業負擔、減輕家長負擔,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教育局出臺《濰坊高新區學生作業規範「十要十不」》,其中明確:

山西太原:

嚴禁學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實行「每周一日無作業」制度

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則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義務教育學校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減負新政:

規定全市中小學實行每周一日無作業制度,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小時,高中生不少於8小時;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各學校不得指派家長參加本該由師生完成的事宜,如打掃教室衛生、班級文化布置、裝飾美化演出場所等;嚴禁要求家長點讚、投票、轉發各類信息等。

熱評

家長不越位 學校不缺位

才能建立良性的「家校關係」

「養不教父之過」,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是第一責任人,家庭責無旁貸。因此,學校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從現代教育理念出發,強調家長要發揮作用,突出「家校合作」「家校共育」,一點錯也沒有。

然而,當學校把家長微信群當成布置作業的「窗口」,把家長當成學校的「臨時工」,過度強調教育的「家庭責任」時,家長的積極性不是得到了顯著提升,而是受到了極大挫傷。「家校共育」的責任田中,家長責任邊界無限度擴大,沒有讓責任田更豐潤,而是見證了校園責任邊界的後退。換言之,該學校承擔的重擔,挪了一部分給家長,這是卸包袱的行為,實屬不該。

校園以內理應由學校負責,校園之外家長承擔更多責任。「教書」責任更多在校方,「育人」責任由學校和家長共擔。此外,由課本和大綱中衍生出來的作業和手工製作等職責,還是由學校承擔輔導責任更科學、更有效。而對於在家庭中完成的作業,家長要起到督促的職責。但這裡必須明確,督促的是孩子寫作業的行為,而非批改作業。

不越位、不缺位,邊界明晰、配合有力,這才是良好「家校合作」應有的樣子,也才會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來源 新聞聯播

編輯 冉冉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高小微: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表態
    高小微: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表態 2020-12-10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小西與你談】作業到底誰改?定了!
    【小西與你談】作業到底誰改?定了!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誰批改作業?教育部有重磅表態!主播嚴於信:來得及時,但要落地得看...
    >今天有一條消息,很多家長看了估計會鬆一口氣,因為教育部已經表態,老師不能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也不能給家長布置作業。,相關負責人明確說,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批作業,發現一起,嚴查一起。教育部的這個表態很必要也很及時,對這些亂象可謂是當頭一擊。不過,這一規定要想真正落地,恐怕也沒那麼簡單。過去這些年,各種減負的規定不少,但很多地方減負減到最後卻是越減越多。要說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在教育孩子這個事情上,教師和家長之間到底該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 主播說聯播|關於誰批改作業教育部有重磅表態,嚴於信:來得及時但要...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有一條消息,很多家長看了估計會鬆一口氣,因為教育部已經表態,老師不能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也不能給家長布置作業。對此,主播嚴於信說,這個規定來得及時,但要落地恐怕也沒那麼簡單。
  • 領略紹興人文秀美!「相聚浙裡」國際人文交流周啟動
    12月4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相聚浙裡」國際人文交流周活動在古城紹興啟動。浙江省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駱莉莉,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彭波,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許澎,紹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丁如興,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廣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何俊傑,紹興市文廣旅遊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葛建民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會上,許澎副廳長作致辭。
  • 教育部明令禁止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下面一起了解下新聞發布會的內容,學生家長對此又有什麼看法?來看報導。
  • 治理「家長作業」難點究竟在哪 教育部表態學校要求家長改作業將嚴處
    瀟湘晨報記者 李楠 長沙報導 「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12月10日,在教育部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做出上述表態。 當前,無論是網絡上,還是家長們的聊天中,孩子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家長批改作業等話題總能成為焦點與熱點。
  • 老師不改作業,讓家長改,意欲何為?教育部的規定大快人心
    近日,教育部出臺規定,明令禁止老師將改作業的任務全權給家長,這一做法可謂是大快人心。前陣子,各種社交媒體上暴露出的事件:很多家長抱怨老師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讓家長實在是無法理解。這個事情看起來略顯滑稽,但是卻折射出目前基礎教育階段老師素質的種種問題,不然的話,也不會引起教育部的如此重視,我們的教師隊伍的確需要反思。
  • 老師們注意了,教育部表態!再布置這類作業,發現一起嚴查一起!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明令禁止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禁止教師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教師若違反,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下一步教育部要指導地方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俞偉躍呼籲:但是,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沒有教育的責任了。家長也要在家裡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跟學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 體育作業如何量化?誰來監管?怎麼交?教育部權威解讀來了
    24日的《新聞1+1》節目中,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體育課要留作業」是否存在誤讀?  這兩天大家都在熱議關於「體育課留作業」的問題,這其中是否存在誤讀?  對此,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說法。
  • 教育部發話!讓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最近,關於家庭作業到底誰來批改話題引發激烈爭論,有人站老師、有人撐家長。12月10日,教育部發聲,理清了這團「亂麻」!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教育部表態:嚴禁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今後家長「解放」了?
    其實並非是如今的老師變懶了,而是現如今對老師評級的衡量標準發生了變化,學生作業的正確率成為了一大考量標準,老師為了保證學生作業的正確率往往會在作業上交之前,請家長代為檢查,如此一來交上來的作業正確率自然就更有保障了
  • 教育部: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 教育部的態度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0日訊 教育部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會上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到底誰灑的水?
    保潔、工地、消防栓到底誰灑的水?而在市民頻頻指責低溫天氣灑水行為危害交通安全的同時,「誰灑的水」,也成了大家追問的話題——因為西安對灑水車問題,早有規定。15日,該部門又分別給市住建、城投、軌道、城改辦發函,要求加強工地出入口道路的管理,重申道路衝灑水作業規定。對於一次次媒體曝光,西安多個部門還不止一次回覆說,看到灑水車在低溫情況下灑水時,市民可以打電話舉報反映。但值得一提的是,早有規定是真,事故仍舊頻發也是真,執行遠比承諾難得多。
  • 西安2018年已明確規定:嚴禁學生家長批改或讓學生代改作業
    一邊輔導作業一邊崩潰一邊默念——親生的親生的。成年人的下班崩潰瞬間,不寫作業,母慈子孝,歲月靜好。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全家亂套。曾幾何時,孩子的功課,成了父母最難搞定的「工作」?從輔導作業到批改作業,誰不是一邊數落孩子一邊崩潰?
  • 教育部出狠招了!「作業困境」怎麼破,專家有話說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教育部表態: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教育部10日在京舉辦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回答記者有關如何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提問時說:「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
  • 青少年近視率上升,電子作業「背鍋」?教育部回應:缺乏體育鍛鍊是關鍵
    近日青少年近視問題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一些聲音認為在線網課、作業導致了孩子近視,引發了諸多討論。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8月27日,教育部公布了特殊時期期間青少年視力調查數據,與2019年底相比,半年以來中小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從數據上看,近視率上升較為明顯。
  • 教育部再對家長批改作業表態,長沙家長和學校有話說
    「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12月10日,在教育部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作出上述表態。
  • 早知天下事丨教育部: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教育部10日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將採取三方面舉措治理「家長作業」。 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七連豐」。
  • 「浙裡有愛 愛心中餐」 巴西浙籍僑胞「浙」裡有一份愛心等你籤收
    為關愛海外僑胞,弘揚海外中餐美食文化,落實浙江省暖僑助僑舉措,浙江省僑緣公益會、浙江省僑聯餐促會聯合巴西華人協會共同發起了「浙裡有愛 愛心中餐」的活動。編輯|汪菁璐供稿 南美僑報審核丨加慧 謝慶為關愛海外僑胞,弘揚海外中餐美食文化,落實浙江省暖僑助僑舉措,浙江省僑緣公益會、浙江省僑聯餐促會聯合巴西華人協會共同發起了「浙裡有愛 愛心中餐」的活動,並於7月16日上午11點在聖保羅花園酒店舉行了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