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與你談】作業到底誰改?定了!

2020-12-26 澎湃新聞

【小西與你談】作業到底誰改?定了!

2020-12-10 2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日上午,教育部在京召開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情況。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 俞偉躍: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

這幾年,我們教育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的問題,像中發26號文件、減負三十條等等都有一些明確的要求。在前不久,在山西召開的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和教學工作會議上,寶生部長專門就作業管理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作為五項重要管理的內容之一。

目前,像遼寧、山西、長沙等地都陸續出臺了關於規範作業管理的一些意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們下一步要主要採取三個方面的舉措,來指導地方按照要求切實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第一,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像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等方面的機制。

第二,提升作業的質量,主要是在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的設計,創新作業的形式,強化實踐性的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的作業。我們也鼓勵各地系統化設計一整套符合學生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學科特點的基礎性作業。

第三,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但是,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沒有教育的責任了,家長也要在家裡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跟學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 張志勇:這個話題,大家非常關注,也是當前的熱點問題,所以我再做一點補充,我想有三個角度。

第一,必須要明確作業是課程教學的一部分,這個性質先要把它確定好,也就是說它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不是脫離課程教學活動回到家庭教育範疇的事情。

第二,我們必須要明確作業的功能,有兩個,一是鞏固學習活動,二是診斷。所以這兩條也必須要清楚,它是專業性的教育活動。

第三,家庭和學校在課後作業、家庭作業方面的職責邊界要劃清楚。家庭也好、父母也好,應該給孩子的家庭作業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應該支持孩子能夠自覺地完成作業。布置作業的職責,組織孩子完成作業的職責,批改作業的職責,是學校的事情,必須把這些職責邊界劃清楚。

所以我想,把這些問題理清之後,我們各歸其位,共同創造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為打造「四梁八柱」建設「幸福西湖」↓↓↓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小西與你談】作業到底誰改?定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高小微: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表態
    高小微:作業到底誰改?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小西與你談】@南昌人 以後下館子點菜吃不完,可能得罰錢……
    【小西與你談】@南昌人 以後下館子點菜吃不完,可能得罰錢…… 2020-12-24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師布置手工作業稻草扎龍:作業到底留給誰?
    自嘲的背後,留下的是值得當今教育反思的問題:這份手工作業到底是要留給誰,是學生,還是家長? 相信許多人的學生時代都有過這樣的作業,科技小製作、手工藝術品等等。
  • 到底是誰發明的家庭作業,就是這個人!
    爸爸媽媽們,作為曾經做了那麼多年作業,以及即將陪伴孩子們做這麼多年的你們,知道家庭作業,到底是哪一年發明的嗎,又是誰發明的嗎? NO.2:世界最大鑽石在南非被發現…… NO.1:「家庭作業」被發明了。 第二個問題,是誰發明了家庭作業呢? 來,記住他,是這個人!
  • 浙裡紹興丨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表態了!
    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畢節之最 | 水西改土歸流的歷史過程
    世尋卒,子承忠襲宣慰使,水西乃定。」康熙初年,吳三桂為逞其專滇黔的私慾,學習馬燁激起叛亂而加以誅殺的作法,通過向安坤索取其「美而體香」的小妾不獲之後,捏造種種誣陷之辭,利用朝廷的名義攻殺了安坤之後,於康熙四年(1665年)將水西所餘十一則溪之地改設大定府、黔西府和平遠府,以烏撒為威寧府,次年攻下郎岱後以之屬安順府。這是一次比較徹底的改土歸流。
  • 西狂定了,速度圍觀!
    (捂臉)還是差個西,是吧?別急,容韭神先幹了這罐啤酒順便嘚瑟一下壓壓驚!有啥情緒你得發洩出來啊!不能憋著!憋壞了身體咋整?哈哈哈!那什麼,韭黑噴罵哥你先站起來一下,來,上講臺來!你瞧瞧韭神這一直強調牛市捂股為上、臥倒裝死為好,是坑爹貨嗎?
  • 高定迷局:高定,高定,到底誰能搞定?
    10.中國的土壤裡,到底能誕生多少高定品牌?11.做高定成功的核心秘訣是什麼?12.圖森、威法能否引領中國的高定風潮?13.現在大火的巖板如何更好地融入到高定中來?14.細分市場的全鋁定製能做成高定嗎?15.高定到底是陷阱,還是餡餅?16.做高定的基因到底是誰的基因?
  • 到底誰灑的水?
    附近工作的環衛工爆料,這裡每天都有灑水車作業。同是2013年,陝西本地的華商網12月報導稱西安市最低氣溫降至-3℃,但一些路段還有灑水車作業,導致事故頻發。除此以外,文中還羅列了2008年、2009年、2011年和2012年的類似媒體報導。
  • 家庭作業究竟是誰發明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家庭作業是份痛苦的回憶。昏暗的燈光下,一摞摞厚厚的各科作業,苦做幾小時含著淚寫,寫不好身邊父母手裡握著的衣架即將發力……對於學渣來說,家庭作業實在是太恐怖了!那麼家庭作業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 叫了5年的「西銀高鐵」咋變「銀西」了?高鐵命名到底有啥規則
    細心的人可能發現了,之前陝西媒體稱之的「西銀高鐵」,現在統一改了口徑,全部稱為「銀西高鐵」。  這稱呼改變的背後有什麼「秘密」嗎?  今年12月初統稱為「銀西高鐵」  西銀變銀西,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端倪?
  • 一線老師戴耳機改作業,專家怒批:不講師德
    改作業就應該一心一意,戴著耳機聽著音樂,給人的感覺就是吊兒郎當、不務正業。 戴耳機改作業,怎麼就和不講師德掛上鉤了呢? 在這裡想詢問一下同行們,有多少人戴著耳機改過作業?相信有不少人吧!
  • 就用1個理由告訴你:不管老師要不要求,家長一定要陪孩子寫作業
    作業到底誰批改,教育部定了: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發現一起,嚴懲一起。這是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2020年12月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的明確表示。對此,不少家長拍手叫好,甚至有家長認為:大快人心,看誰還敢讓我批改作業!
  • 西安2018年已明確規定:嚴禁學生家長批改或讓學生代改作業
    一邊輔導作業一邊崩潰一邊默念——親生的親生的。成年人的下班崩潰瞬間,不寫作業,母慈子孝,歲月靜好。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全家亂套。曾幾何時,孩子的功課,成了父母最難搞定的「工作」?從輔導作業到批改作業,誰不是一邊數落孩子一邊崩潰?
  • 第二周周末的作業情況
    我布置了三項作業:1.閱讀作業,和大人一起讀,《小白兔和小灰兔》。2.抄寫作業:抄寫書寫提示的生字。3.背誦作業:《對韻歌》,識字作業:《對韻歌》會認的生字。關於缺交作業:今天我把所有打卡作業改了一遍,把所有打卡名單登記了,53個孩子的作業有6個沒做。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爸爸:作業我改知識我教,要老師幹嘛?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不應該由家長批改的問題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議。這當然還要「感謝」一位勇敢的家長,他把這種現象鬧到了央視,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孩子作業我改知識我教,到底要老師幹嘛?相信這位家長也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確實在如今家長批改作業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在很多家長看來,批改作業是老師的責任,既然自己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得到專業的教育,畢竟在教學方面,老師的專業性是要高於家長的。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爸爸:作業我改知識我教,要老師幹嘛?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不應該由家長批改的問題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議。這當然還要「感謝」一位勇敢的家長,他把這種現象鬧到了央視,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孩子作業我改知識我教,到底要老師幹嘛?
  • 你討厭的家庭作業做完了嗎?
    愉快的周末過完了,問一句傷及靈魂的問題: 你的家庭作業做完了嗎? 家庭作業,已經被列為「嚴重影響家庭幸福指數,影響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子女關係的十大元兇」之首,更有新聞報導過,因為輔導孩子做作業,被氣到心梗而進院做手術的家長。 家庭作業這令人咬牙切齒的存在,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 企業到底是如何給員工定薪的?
    文:HR雨哥 資深人力資源總監 接地氣的職業發展顧問 領導力教練很多職場人對薪資都有一些疑問:當初我進公司的時候到底是誰決定了我的薪水?是HR嗎?還是直接主管?還是公司老闆?決定薪水的依據又是什麼?是拍腦袋定的?
  • 幼兒園手抄報到底是誰的作業?對不會畫畫和寫字的孩子,有啥意義
    如果這項作業不在寶媽的幫助之下完成,可能孩子要做到半夜也做不完一份手抄報。那幼兒園手抄報究竟是給誰留的作業,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是否有意義呢?家長代替孩子製作的手抄報獲獎,兒子親手製作卻回回墊底,這是誰的作業同事王姐的孩子劉真才三歲,經常從幼兒園回來悶悶不樂。一開始王姐也沒注意到孩子的變化,平時也對孩子的作業輔導不是很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