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玄一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加緊入侵中國。1933年1月,日軍攻佔了山海關,進入華北地區。3月,中國軍隊在喜峰口、古北口等地與日軍展開激戰。5月,中國與日本籤訂了《塘沽協定》,默認了日本對東三省和熱河的佔領。這就使日軍的侵略更加肆無忌憚。但是,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一直沒有動搖過。東北各地紛紛組織義軍,反抗日本侵略者。在這過程中,湧現出很多抗日英雄,他們不怕犧牲、堅持抵抗,最後英勇犧牲,他們的抗日精神與抗戰事跡必將永垂不朽。
01、徐達三
徐達三,本名徐智厚,號達三。他生於1896年吉林臨江縣。九一八事變後不甘心家園被日本人佔領,便聯絡大刀會等民間組織,組成抗日隊伍。後來他的部隊併入唐聚五率領的遼寧民眾自衛隊,成立遼寧民眾自衛軍,徐達三任第八路軍司令。1932年底,自衛軍內部分化,唐聚五率領主力撤入關內,徐達三留了下來,繼續抗日。在戰鬥中不幸被日偽軍抓獲,1933年1月,在吉林通化被秘密殺害。
02、田霖
田霖,吉林人,早年曾加入張作霖的奉軍,在吉林陸軍軍官教練處接受訓練。畢業後任連長、營長等職。九一八事變後,留守東北。1932年3月,成立了吉林人民抗日自衛軍,任司令。自衛軍約有500餘人,在吉林多地抵抗日軍入侵,取得了多次勝利。曾在蛟河縣白石山附近襲擊日軍的一輛軍車,擊斃日本兵60多人,繳獲大量糧食和槍枝。1933年7月29日,田霖率兵在清原縣蘭木橋一帶與日軍激戰,不幸被炮彈擊中,壯烈犧牲。
03、胡澤民
胡澤民,遼寧人,滿族人。九一八事變後,他在吉林組織了3萬人的部隊,成立東北抗日救國軍,他任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1932年7月,胡澤民指揮部隊攻佔安圖縣城,開闢了遼吉邊區抗日根據地。後來,他又擔任東北中國國民救國軍副總參謀長。1933年9月6日,在東寧縣城的戰鬥中,胡澤民壯烈犧牲,年僅31歲。
04、李春潤
李春潤,遼寧鳳城人,1918年畢業於鳳城師範學校,畢業後回鄉任教。幾年後又考入東北陸軍軍士教導隊學習,1926年5月進入東北陸軍講武堂學習,畢業後又考入北京中國陸軍大學學習。九一八事變後,他力主抗日到底。他曾說:"願領導民眾,討逆殺敵共赴國難,同甘共苦以死卸責。"1933年8月,李春潤率領200餘人與日軍在塔狗一帶展開激戰,戰鬥中被擊傷左腿。9月5日,他被緊急送往煙臺救治,因救治無效去世,年僅32歲。臨死前,他還對身邊同志說:"現寇氛日熾,國難未已,諸同志仍應精誠團結,繼續奮鬥,以期最後成功,則餘為國家民族而犧牲,死亦無憾。"
05、武止戈
武止戈,陝西渭南人,又名武熹祖。1920年考入天津南開中學,1924年進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學習。這年年底他前往蘇聯留學,在蘇聯期間曾在蘇聯紅軍裡實習。九一八事變後,他主動請求回國,參加抗日隊伍。1932年2月,他途徑哈爾濱時被逮捕,但是敵人從他身上沒有得到有用的線索,不久就被釋放了。後來,他擔任抗日同盟軍總指揮部參謀主任。1933年10月13日,日本飛機對抗日同盟軍駐地河北順義展開轟炸,武止戈不幸中彈,壯烈殉國。
06、白子峰
白子峰,原名白萬財,字子峰。遼寧開原人,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他們白家是當地首富,所以他有白萬財這麼霸氣的名字,村裡人稱"白三爺"。九一八事變時,他已經54歲。他深知"國破家不保"的道理,便與家人商量,散盡家財,救亡圖存。他自己則加入了遼寧抗日救國軍,擔任第五路軍副司令。1933年9月,因叛徒告密,白子峰被日軍逮捕。之後他被日軍折磨得體無完膚,但是至死也沒有出賣同志。9月27日,他被日軍殺害,享年5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