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跑者藍皮書:比賽用時越短的跑者心率越平穩

2020-12-10 中國經營網

近年來中國馬拉松運動蓬勃發展,中國田徑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經中國田協認證的馬拉松賽事達到357場,參與馬拉松人數也在不斷增長,2019年參加全馬和半馬人次已經超過210萬。

近日,中國田協與華米科技(NYSE:HMI)共同製作的《中國馬拉松跑者研究藍皮書》在2020年中國田徑協會九屆五次代表大會上發布。該研究基於華米科技旗下智能設備(包括Amazfit智能手錶、智能手環、體重秤、體脂稱等)和Zepp數字健康管理平臺所採集的大數據,覆蓋人群廣泛,總樣本量超六百萬,分別從參與人群畫像、BMI、心率、睡眠、配速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這也是雙方共建的「田徑運動聯合實驗室」發布的第一期研究報告。

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祝仕興表示,馬拉松賽事一直備受社會關注,了解目前大眾參賽者的身體素質情況和跑者的賽中表現、賽前及賽後的身體變化等數據,對於大眾跑者的身體健康研究以及普及科學的跑步訓練方法具有客觀、科學的指導的意義。

藍皮書顯示,從Zepp數字健康管理平臺的整體馬拉松跑者的畫像來看,半馬跑者、全馬跑者中男女比例依次約為8:1 和10:1,難度越大的賽事,男性群體的比例越高。跑步是一項非常親民的運動,大多數人可以通過訓練參加半程、全程馬拉松,所以各個年齡段跑者分布相較其他運動均勻,現在也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馬拉松賽事中,數據分析發現,半馬和全馬的跑者中,90後、00後跑者的佔比分別達到了30%和24%。

BMI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通過對比普通人群和馬拉松跑者的BMI可以發現,馬拉松跑者的BMI比普通人更標準,全馬人群的指標優於半馬人群。女性馬拉松跑者的BMI標準指數整體優於男性,普通男性BMI超標情況比男性全馬跑者高出4倍。

馬拉松跑者中,超過七成的人群身材標準,而非馬拉松跑者人群達到標準BMI的人群還不到六成,馬拉松跑者BMI中度及重度超標人群佔比也更少。雖然馬拉松人群中也有BMI超標的肥胖的群體,但是這一比例遠小於非跑者人群。

馬拉松參賽者在比賽日前後往往都會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比賽日前後跑者的遷徙行為(前往異地參賽)及飲食變化等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分析發現,在比賽的前後7天內,全馬跑者的平均體重均低於半馬跑者。整體來看,賽前馬拉松跑者的BMI呈下降趨勢,賽前2天有略微上升,可能與賽前2天內補充碳水相關,賽事當天BMI降至最低,賽後2天可見上升,可能與賽後幾天充足補充碳水及及賽後恢復期減少運動量有關。賽後3-4天左右,BMI會隨著逐步恢復日常運動量開始下降,並且略低於賽前平均水平,這應該與恢復日常運動量的持續消耗有關。

從跑者的睡眠情況監測分析來看,普通人睡眠日均時長整體略高於馬拉松跑者,全馬跑者的睡眠時長比半馬跑者平均每天少5分鐘,但馬拉松跑者的睡眠得分卻高於普通人群,睡眠質量更好。

在馬拉松賽事日前後,完成馬拉松前2天跑者睡眠得分有小幅下降情況,可能與去往參賽地在途,或與完成馬拉松前情緒波動等有關。馬拉松跑者在馬拉松賽前1天睡眠時長最短,完成馬拉松當天基於身體恢復與睡眠補充需要,在當天睡眠時長明顯增加,之後睡眠時長情況逐漸恢復至與賽前日常一致。

心率是跑者最為關注的指標之一,在運動中保持適當心率範圍運動效果更好,也可有效的避免損傷。大數據分析發現,跑者在半馬中使用較高強度心率完成比賽的佔比更多,賽事中心率高低波動更小。全馬起跑後,前半程跑者心率均呈逐步上升至水平線趨勢,跑者心率在賽程20公裡前後開始出現明顯分化,隨著裡程的增加,用時越久的跑者,心率強度下降情況越明顯。完賽用時越短,高強度心率持續輸出越久,全程心率較為平穩,反之,完賽用時越久,心率強度下降越多。

華米科技是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創新企業,同時也提供基於雲的健康服務。截至2019年8月,公司的智能設備全球累計出貨量已經超過一億臺;2020年前九個月,華米科技智能可穿戴產品全球出貨量達3240萬臺,同比增長了17%。

今年5月,中國田徑協會與華米科技籤署了正式的合作,共同組建田徑運動聯合實驗室,實驗室以健康運動為目標,分析研究國家田徑隊專業運動員和普通運動愛好者的海量數據。未來田徑運動聯合實驗室將基於智能可穿戴大數據以及Zepp數字健康管理平臺,發布更多的運動健康研究發現,幫助人們在IoT和人工智慧時代進行更健康、更有效的運動訓練。

相關焦點

  • 馬拉松跑者藍皮書:比賽用時越短的跑者心率越平穩
    (原標題:馬拉松跑者藍皮書:比賽用時越短的跑者心率越平穩) 近年來中國馬拉松運動蓬勃發展
  • 馬拉松數據分析:女跑者發揮更穩定?
    誰說跑馬拉松「越快就是越好」?國外媒體近日發布了一份報告,該報告以2009-2019這十年間的共2348505份馬拉松比賽結果為研究對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馬拉松過程中男跑者和女跑者之間的配速差別。當然,不管跑者是屬於前程更快,還是後程表現更強勁,最終都是男跑者的平均成績更優,但是女性跑者在配速保持上做得更好。然後研究組把數據再度細化之後發現,起速更慢(也就是前程慢後程快)的跑者,比開場之後就跑得很快的跑者,在配速上保持得更加平穩。
  • 燃燒大數據 | 地球越變越暖,跑者越跑越慢?
    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跑者馬拉松完賽時間平均每年都以+6秒的速度變慢。——文:酸柚 圖片:網絡愛跑步的人在變多,參加馬拉松的跑者在變多,賽事也在數量和質量上逐年上升,但是海外運動媒體在聯合大數據機構進行統計分析之後,卻得出了一個意外的結果——跑者們在越跑越慢。
  • 中文觀潮:馬拉松跑者的極限在哪裡
    有關人類可以跑多快的話題,不斷刺激著所有跑者的神經,當然也是旁觀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人類可以跑多快,這是短跑好手樂於挑戰的課題,不同時代的短跑好手也在用自身努力不斷刷新人們不斷提出的所謂極限。
  • 進階跑者,如何越跑越遠?只要這三項
    進階跑者,更多是以馬拉松比賽為目的,不只是為了跑完一場馬拉松,更是想要表現出優異的成績。馬拉松全程42.195公裡,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望而怯步的事。雖然馬拉松比賽都說是人生的磨練,但是沒有具備一定基礎的跑量,盲目參加馬拉松,只會讓自己徒增身體上的傷害。
  • 用「魔法一英裡」跑,正確預測跑者的比賽配速與完賽成績
    大部分的跑者都是從為了健康、減脂減重開始跑步的。但隨著跑步經驗越來越多,參加比賽,期待跑出個人最佳就又成為跑者新的目標。 對比賽而言,設置一個適當的、符合跑者個人能力的完賽目標很重要,但這一點卻並非如想像般容易。
  • 疫情影響之下 馬拉松向前跑不停
    北京馬拉松賽被跑者稱為「國馬」,不僅僅因為它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事,更因為它的起點設在天安門廣場,線路包括長安街,參與者會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從心理、情感和價值層面,北京馬拉松賽已成為跑者心神嚮往的榮譽殿堂。由於今年情況特殊,北馬能否舉辦一直牽動著跑者們的心。官方此前推出了北馬在線賽、美食節等一系列活動,組委會對第40屆北馬也在做著精心準備。
  • 跑者|在馬拉松比賽終點求婚的那個人,是我……
    編者按對於你來說,馬拉松意味著什麼?對於絕大多數跑者來說,馬拉松就是生活。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位在馬拉松比賽終點求婚成功的跑者,六年來,馬拉松陪伴他走過了人生多個重要階段。在馬拉松比賽終點求婚的那個人,是我……那是15年太馬的終點,是我人生的第二個全馬。
  • 回顧過往上海國際馬拉松是如何越跑越快的
    回顧過往,「上馬」是如何越跑越快的?中國田徑協會的「國內成績排名」顯示,全國馬拉松賽事排名前100位的跑者裡,在上馬中跑出當年最好成績的人數連續四年都排在第一位。2018年前100名跑者中有9名是當年的「上馬」選手,其中7人跑出了個人歷史最佳;2017年前100名中有19人是「上馬」選手。馬拉松跑進3小時是什麼樣的水平?
  • 用「魔法一英裡」跑,正確預測跑者的比賽配速與完賽成績
    但隨著跑步經驗越來越多,參加比賽,期待跑出個人最佳就又成為跑者新的目標。  對比賽而言,設置一個適當的、符合跑者個人能力的完賽目標很重要,但這一點卻並非如想像般容易。很多跑者在短距離訓練時覺得自己跑得還不錯,然而一旦參加比賽,完賽成績常常大大的出乎意料。
  • 用「魔法一英裡」跑,正確預測跑者的比賽配速與完賽成績
    大部分的跑者都是從為了健康、減脂減重開始跑步的。但隨著跑步經驗越來越多,參加比賽,期待跑出個人最佳就又成為跑者新的目標。對比賽而言,設置一個適當的、符合跑者個人能力的完賽目標很重要,但這一點卻並非如想像般容易。很多跑者在短距離訓練時覺得自己跑得還不錯,然而一旦參加比賽,完賽成績常常大大的出乎意料。
  • 58歲的她在越跑越快時 也在幫別人奔跑|奈特|邁爾斯|波士頓馬拉松|...
    網易體育11月27日報導:近日,在邁爾斯選拔賽半程馬拉松比賽中,58歲的希瑟·奈特·佩赫的平均配速為每英裡6:40。她之所以在如此年紀還能夠越跑越快,源於她對跑步這項運動的執著以及花費的大量心思。
  • 41歲跑者打破浙馬43年紀錄!為啥馬拉松賽道上,年輕人「幹」不過...
    維持了34年的浙江馬拉松紀錄,居然被業餘跑者打破啦! 羊小軍今年41歲,金華磐安人,2003年從部隊退伍,現在和朋友一起創業開公司,雖然是業餘跑者,但他說,他更多的精力還是用在訓練和跑步上,實力強勁的他被稱為
  • 馬拉松配速碰到瓶頸?嘗試用精英跑者的長距離訓練TLT來突破
    它最基本的訓練概念就是在熱身後,用乳酸閾值速度跑第一段,然後用輕鬆配速跑足夠長的距離來積累跑量,最後在雙腿疲勞的狀態下再次加速,用乳酸跑完成長距離的最後一段。,而且已經被很多跑者的實際成績證明,TLT對於馬拉松跑者和半程馬拉松跑者的配速突破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
  • 馬拉松配速碰到瓶頸?嘗試用精英跑者的長距離訓練TLT來突破
    Janet Cherobon-Bawcom在比賽中很多跑步俱樂部的跑步教練還會在TLT的基礎概念上,加入一些變化,以適應不同跑者的能力和訓練目標,而且已經被很多跑者的實際成績證明,TLT對於馬拉松跑者和半程馬拉松跑者的配速突破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
  • 高淳馬拉松,一場屬於跑者的「享受」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南京10月25日電(吉戎昊)六朝古都南京的高淳區,有一場「特別」的馬拉松賽事。與其它馬拉松相比,高淳馬拉松的許多跑者顯得「悠閒」許多。比賽時,他們不急不慢,欣賞著水天一色的美景;賽後,他們大塊朵頤,品嘗著螃蟹的鮮美。不同城市在打造馬拉松賽事時都會選擇別具一格且極具特色的側重點。
  • 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報告:年輕人為什麼跑不過中年人
    前段時間公布的《2019中國馬拉松藍皮書》相關數據顯示,從年齡特徵看,參加全馬比賽的選手數量和成績都是中年人佔據優勢,放眼全世界,最愛跑步的歐美和日本,也都是類似的——基本中年跑者跑的最快,馬拉松的平均完賽成績4個半小時。
  • 很多跑者就由十公裡開啟了馬拉松
    對很多跑者來說,10公裡是一個神聖的距離。剛開始跑的時候10公裡有點望塵莫及,而堅持跑步一年以上時,十公裡就成了每天的標配。
  • 大眾馬拉松跑者需要強化哪些訓練內容?
    當然,對於年輕、有天賦、訓練環境有保障的跑者也可以適當增加無氧訓練,至於「距離更短、強度更大」的短距離速度訓練儘可能不要全力去衝,避免受傷。如果要參加一些短距離(10km以內)比賽或接力賽,可以在完成有氧訓練課後,再幾組400米間歇跑刺激一下心肺功能和肌肉耐乳酸能力就可以達到提升速度感的目的。
  • 潔淨的海灣巽寮,特色沙灘親子跑,2019巽寮灣濱海馬拉松成功舉辦
    11月17日上午7:30,金融街2019巽寮灣濱海馬拉松在金融街·海世界廣場鳴槍開跑,8000多名選手用奔跑感受「天賜白金沙灘」之美。​今年的巽寮灣濱海馬拉松全面升級,共設置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十公裡和親子跑四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