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報告:年輕人為什麼跑不過中年人

2020-12-22 活動嘉AP

前段時間公布的《2019中國馬拉松藍皮書》相關數據顯示,從年齡特徵看,參加全馬比賽的選手數量和成績都是中年人佔據優勢,放眼全世界,最愛跑步的歐美和日本,也都是類似的——基本中年跑者跑的最快,馬拉松的平均完賽成績4個半小時。

根據2019馬拉松大數據成績最差的跑者年齡段為24歲以下和65歲以上的跑者,成績最好的為45-49歲的跑者。看起來有點難以接受,24歲正是精力豐富的時候,竟然跑不過中年人。其實這都是有客觀原因的。

01 堅持訓練

馬拉松最考驗有氧能力,而人類這個物種,(如果堅持鍛鍊的習慣)有氧能力一直到60歲都能維持在極高的水準,而後才開始明顯衰退。相比之下力量、敏捷、反應、肌耐力……都是青春飯。所以相比較而言,馬拉松、鐵人三項的職業精英選手,比其它職業選手年紀都偏大。其它運動的選手30+就進入生涯尾聲,而馬拉松30+可能正好是巔峰狀態。所以長期訓練可以讓你的耐力提升。

02 投入和成績成正比

業餘跑圈有句話叫,如果你想跑馬拉松,最好能保證每個月的跑量能達到200公裡至少。平均下來每天得跑7公裡。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一周7天,能做到跑3休4甚至跑4休3已經是比較高頻的訓練了,更專業些的還能做到跑5休2、跑6休1甚至一天多練。

這就意味著馬拉松需要投入極多的時間,且這種投入必須是持續的。停止訓練後兩周時間,有氧能力就掉的沒法看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馬拉松這行不通。這樣一算,平均下來至少一周得有3-4天、每天拿出超過1小時在跑步上面。

中年人比年輕人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而中年人比年輕人有更多的經濟上和時間上的充裕等有利條件。所以跑馬拉松的中年人會比年輕人多,中年人花在跑步上的時間也會比年輕人多,在絕對人數和平均成績上肯定會超過年輕人,這也是為啥統計數據上年輕人跑不過中年人的原因。

03 身體僵硬

加拿大運動生理學家做過一項研究,發現身體越僵硬,跑步經濟性越好。跑步經濟性越好,跑起來越省力,也就越能跑出好成績。

跑步經濟性是指在特定的配速下,身體消耗能量的多少。跑步經濟性越高,說明能量消耗越少。就拿基普喬格來說,他的體能訓練師曾說他的身體如木樁般僵硬,可見柔韌性特別差,但跑步經濟性非常高,跑動的時候幾乎沒有浪費任何能量。所以能在34歲、35歲「高齡」依然打破世界紀錄,甚至跑進2小時。

那這跟中年人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只會變得越來越僵硬。「當你的年齡增加,肌腱就會變得越來越僵硬。」研究人員說,「年齡越大,跑步經濟性越好,也就跑得越快。」所以,上了年紀的人總是能夠跑出不錯的成績。不過,這也有可能是長期訓練帶來的結果。

所以說,跑者未必需要很好的柔韌性。如果體前屈動作摸不到腳趾,也不用太擔心,相反你會跑得更快。儘管僵硬的身體有利於提高跑步經濟性,但也不能太僵硬,否則容易受傷。對於業餘跑者來說,保持適度的柔韌性是有必要的。跑後仍需要做拉伸運動,因為拉伸可以緩解肌肉緊張,預防受傷,不過動作幅度不需要太大。

04 跑步枯燥

24歲以下業餘選手平均成績不如40歲的業餘選手,主要原因在於馬拉松運動的特殊性,職業和業餘都是如此,不在於是否訓練是否跑步。沒有長時間幾年的訓練,能出好成績麼?對於24歲以下的業餘選手而言,馬拉松好像有些枯燥。打籃球,足球,羽毛球,這樣帶有社交性質的「多人運動」更受年輕人的歡迎。愛運動的年輕人中選擇跑步的比例是極少的。小編作為一個年輕人,其實覺得馬拉松這樣長時間重複性的運動確實有點枯燥,跑半馬都有點無聊,跑全馬跑什麼?只能跑個寂寞呀!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體育資訊不迷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年人愛跑馬拉松?為什麼年輕人跑不過中年人?
    為什麼中年人愛跑馬拉松?為什麼年輕人跑不過中年人? 原標題:為什麼中年人愛跑馬拉松?
  • 為什麼中年人愛跑馬拉松 年輕人跑不過中年人
    為什麼  中年人愛跑馬拉松  年輕人跑不過中年人  保持了34年的浙江馬拉松紀錄被41歲的業餘跑者羊小軍破了,一時間,跑友們在崇拜之餘也討論起來,不都說年輕人體力好,為什麼破紀錄的是一個年過40的中年人?
  • 那些跑馬拉松的中年人,都是怎樣的
    中年人,跑者中的主力軍馬拉松在中國到底有多火,我們用幾組數字為你解答。 根據中國田協發布的《2019年田徑產業及馬拉松工作報告》,指出中國馬拉松及相關路跑賽事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9年全國範圍內共舉辦規模賽事1828 場,較2018年增加247場,參賽人次達712萬。
  • 馬拉松大數據報告:90後跑不過70後!
    在近日發布的《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從「賽事總體概況、地理分布特徵、時間分布特徵、跑者畫像特徵、比賽成績特徵」五個維度,應用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深挖馬拉松行業大數據。在這份統計中,有一些數據和正在跑步的你有關,記者通讀了整份分析報告,這些乾貨信息和你有關,速度來看看吧——2019跑馬平均分公布了在《報告》中,公布了2019年國內馬拉松跑者的平均成績。
  • 那些跑馬拉松的中年人,能靠跑步來拯救危機嗎?
    根據中國田協發布的2018年田徑產業及馬拉松工作報告,馬拉松參賽人次已達530萬。▲數據來源:近三年中國田協備案賽事中國田徑協會官網數據顯示,2011 年國內共舉辦 22 場馬拉松賽事,到 2015 年已達到 134 場,較 2014 年增加了 83 場,增幅超過 160%。從2014年到2016年的短短3年時間,中國馬拉松賽事數量增長率達到543%。
  • 破三高手一年猛漲67%,90後跑不過70後……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報告...
    在近日發布的《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從「賽事總體概況、地理分布特徵、時間分布特徵、跑者畫像特徵、比賽成績特徵」五個維度,應用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深挖馬拉松行業大數據。在這份統計中,有一些數據和正在跑步的你有關,記者通讀了整份分析報告,這些乾貨信息和你有關,速度來看看吧——2019跑馬平均分公布了在《報告》中,公布了2019年國內馬拉松跑者的平均分。
  • 41歲跑者打破浙馬43年紀錄!為啥馬拉松賽道上,年輕人「幹」不過...
    跑友們在崇拜之餘也討論起來,不都說年輕人體力好,為什麼這麼多年了,破紀錄的還是中年人? 中年人愛跑馬拉松,也跑得快,這句判斷可不是隨口說說。 據《2019中國馬拉松藍皮書》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國馬拉松完賽的跑者中,45-49歲年齡段馬拉松跑得最快,平均成績為4小時20分31秒。 40-44歲年齡段緊隨其後,平均成績為4小時21分34秒;50-54歲年齡段位列第三梯隊,平均成績為4小時22分49秒。
  • 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報告出爐,最能跑的年齡段竟然是……
    由中國田協和廈門果動體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撰寫完成的《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於昨日發布,報告通過數據分析、調查問卷、專家訪談等形式,從「賽事總體概況、地理分布特徵、時間分布特徵、跑者畫像特徵、比賽成績特徵」五個維度,應用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深挖馬拉松行業大數據,透視中國馬拉松發展現狀
  • 為什麼跑步的都是中年人,中年人愛上跑步的十大理由
    據2019年發布的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45-49歲組是報名馬拉松人數最多的,超越了2018年時最多的40-44歲組別,且平均完賽成績也是最快的,看來,越來越多的中年人正在加入跑步的隊伍。中年人愛上跑步的十大理由:1.中年人一般事業穩定,加班狗的狀態不常有,跑步的時間還是有的;2.中年人心態上更平穩,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跑步這種平淡中透出些許的苦甜味,正符合他們的胃口;3.人到中年交心的朋友越來越少,看似在跑步,實則在修心,和自己對話;
  • 中國田徑協會發布《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
    30日,中國田徑協會對外發布的《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是中國馬拉松運動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重要年頭,也是以馬拉松運動為代表的中國大眾田徑運動落實《體育強國綱要》實施方案的基礎之年。在國家「放、管、服」政策的激勵下,2019年的馬拉松運動健康繼續迅猛發展,全民參與熱情不減,馬拉松運動整體呈現健康、穩定、蓬勃發展的局面。
  • 為什麼跑步成績最好的是「油膩」的中年人?
    前幾日,由中國田徑協會和果動體育聯合發布了《2019中國馬拉松藍皮書》,瞬間吸引了廣大跑友們的關注。這份報告通過各種大數據匯總,從賽事總體概況、地理分布特徵、時間分布特徵、跑者畫像特徵、比賽成績特徵等幾個方面,以圖文的形式,全面展示了當前國內馬拉松市場的發展形態。
  • 讀懂2019中國跑步大數據:我們平均每天舉辦5場馬拉松
    其中,經中國田協認證賽事共計357場,全國31個省區市(不含港澳臺地區) 均有舉辦馬拉松及路跑相關賽事活動,累計參賽人次712.56萬……4月30日,在中國田徑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這組數據讓不少人眼前一亮。
  • 中國田協發布《2019中國馬拉松年度報告》!2020下半年將開跑
    5月19日,中國田徑協會對外發布《2019中國馬拉松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總結2019年工作的同時,指出當前我國馬拉松發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提出2020年馬拉松運動的發展方向。今年4月底,田協曾發布《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指出中國馬拉松及相關路跑賽事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9年,全國範圍內共舉辦規模賽事1828 場,較2018年增加247場,參賽人次達712萬。
  • 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報告:全年舉辦規模賽事1828場
    4月30日,中國田徑協會發布《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報告透露,2019年,中國馬拉松運動在辦賽數量、質量方面均有提升。 在賽事數量方面,中國馬拉松及相關路跑賽事持續保持高速增長,2019年,在中國境內(不含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所有地域內共舉辦規模賽事1828場,較 2018年增加247場,同比增長15.62%。累計參賽人次712.56萬,較2018年583萬增加129.56萬,同比增長22.22%。
  • 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發布:有多少人跑馬?你的成績拖後腿了嗎?
    每年二、三月份都會舉行中國馬拉松年會,在年會上中國田協會發布上一年度的馬拉松大數據,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大型人員聚集活動能少舉行就少舉行。因此中國田協、果動科技今天通過網絡正式發布了《2019年中國馬拉松藍皮書》,也就是2019年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報告。
  • 為何中年人喜歡馬拉松和越野跑?
    何以極致 原標題:極端運動主義是新的中年危機 健身房、馬拉松、鐵三賽、越野跑,聽起來像是年輕人熱衷的體育活動,但參加此類極限運動的中年人越來越多。中年人開始做高強度運動,挑戰極限運動類比賽。 他們追逐的到底是什麼?
  • 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公布 雲南馬拉松比賽數量排全國第9
    近日,中國田徑協會發布《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馬拉松運動參賽總規模和完賽人數同比均有明顯增加,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舉辦規模賽事1828場,平均每天舉辦馬拉松賽事超過5場,總計較2018年增加247場。
  • 中國田徑協會對外發布2019中國馬拉松年度報告
    5月19日,中國田徑協會對外發布《2019中國馬拉松年度報告》,總結2019年工作的同時,指出當前我國馬拉松發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提出2020年馬拉松運動的發展方向。
  • 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境內平均每天比賽超5場
    原標題: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境內平均每天比賽超5場 中新網4月30日電 北京時間30日,中國田徑協會發布《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在中國境內(不含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所有地域內共舉辦規模賽事 1828 場,平均每天舉辦馬拉松賽事超過5場。總計較 2018 年增加 247 場。 報告指出,在國家「放、管、服」政策的激勵下,馬拉松運動健康繼續迅猛發展,全民參與熱情不減,馬拉松運動整體呈現健康、穩定、蓬勃發展的局面。
  • 2019中國馬拉松年度報告發布,看運動保如何助力路跑賽事
    2020年5月19日,中國田徑協會正式發布《2019中國馬拉松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國田徑協會在報告中表示,2020年協會將持續提升中國馬拉松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構建路跑產業發展新格局,運動保也將通過一站式賽事服務助力我國馬拉松運動規範化、社會化、科學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