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者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於藝林
於藝林,高級工程師,201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土木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現任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長期從事橋隧等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管理及科技研發工作,累計獲得工法25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22項,其中軟體著作權2項,發布科技論文30餘篇,獲得省部級科技獎10餘項,先後獲得「第23屆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首屆工程建設行業優秀科技青年」稱號。
馬蓮霞
馬蓮霞,中共黨員、本科學歷、註冊建造師,註冊監理工程師、註冊試驗檢測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現任新疆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部長。作為主要完成人獲批國家級工法2項、省部級工法12項、專利13項,發表論文10餘篇,新疆自治區首屆交通運輸優秀論文獲獎者,2012年新疆自治區黨委組織部高層次專業技術類人才人選,2013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2014年獲評新疆自治區交通運輸行業第二屆「青年英才」、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技創新先進個人,入選2017年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2019年榮獲新疆交建「建企20周年突出貢獻榮譽稱號」,參與編制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6項,獲得各級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獎8項。
王珏
王珏,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科學技術質量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總經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合作導師。2010年12月畢業於長安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擔任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兼任北京化工大學、西安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主持國家重點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重點研發項目8項,主持科研經費6000餘萬元,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表重要學術論文10餘篇,以第一發明人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軟體著作權10餘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工法2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獲得其他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10餘項。
王新泉
王新泉,博士、教授,浙大城市學院土木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浙江大學等碩士生導師。2009年畢業於河海大學,2016年香港科技大學訪問學者;浙江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養計劃重點資助層次人員,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員,首批「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高層次拔尖人才;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第四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技專家。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地廳級及重大橫向科研項目80餘項,主持科研經費3000餘萬元,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授權專利50餘項,出版專著2部、教材3部,獲國家級及省部級工法20餘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省科技進步獎3項、省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作為第二完成人獲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獲其他各類獎項20餘項。
李志清
李志清,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導師。主持、參加國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省部級科技項目30餘項。在孔隙結構多尺度特徵、顆粒組構非均質性及水與結構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主要研究方向為特殊土災害防治與公路邊坡防護等。現任中國公路學會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公路學會公路地質與巖土工程分會理事,《工程地質學報》《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雜誌編委。發表論文60餘篇,第一發明人授權國家、國際發明專利60項,軟體著作權5項,第一作者主編中國公路學會行業標準1項、地方標準1項。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等。
楊如剛
楊如剛,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交通運輸部第五屆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土建結構預製裝配化工程技術中心西南研究院主任、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傑出青年技術創新帶頭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天府萬人計劃」創新領軍人才。主持、參加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10餘項,在大跨度纜索承重橋梁建造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創新性成果。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授權專利10餘項,獲國家級及省部級工法6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其他各類獎項近20項。
楊新龍
楊新龍,工程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新疆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新疆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198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2015年獲得新疆自治區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稱號,入選天山英才人才工程、新疆自治區領導聯繫的行業專家。先後獲得中國公路學會百名優秀工程師,新疆交通運輸行業領軍人才、十佳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新疆交通運輸行業專家委員會專家、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科技項目專家庫專家。近五年主持或作為技術負責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地廳級等重大工程、科研項目近30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全國優秀工程諮詢二等獎2項,省部級優秀設計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編制地方標準2項,編著專著2部,持有實用新型專利14項,軟體著作權3項,在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近20篇。
張迅
張迅,2004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先後擔任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心試驗室主任、技術負責人、工程試驗中心營銷業務部部長、檢測部副部長、技術部副部長,先後從事試驗檢測、地質雷達無損檢測、隧道與地下工程技術管理等工作,擔任洛陽市智慧財產權諮詢專家庫專家、南寧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專家庫專家、廣州市南沙區金牌專才。主持多項重大科研課題研究,任課題組長,獲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技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中國工程爆破協會科技二等獎1項,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技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廣東省建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獲省部級工法15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7項;發表學術論文13篇,參編出版專著3本。
胡義新
胡義新,中共黨員,正高級工程師,中交(福州)建設有限公司副經理、總工程師,中國建築學會工程建設學術委員會青年專家。2004年畢業於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專業,2018年取得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後,胡義新在中交二航局從事設計、施工、科研及技術管理等工作,先後參與蘇通大橋、果子溝大橋、明州大橋、九堡大橋、嘉紹大橋等101個工程項目的技術支持工作,攻克處理41項工程技術難題,創造經濟效益逾億元。先後主持省廳級、企業級科研課題66項,授權專利95項,獲省部級工法24部,獲省部級科技獎29項,其中一等獎及以上10項,二等獎11項。曾獲公路建設行業「科技創新英才」、首屆工程建設行業「傑出科技青年」等榮譽。
梁立農
梁立農,工學博士,教授級高工,現任廣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從事橋梁結構等研究33年。2005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被評為原交通部「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014年榮獲中國公路學會首屆優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榮獲中國公路勘察設計協會優秀設計工程師,2018年榮獲首屆廣東省傑出工程勘察設計師、橋梁雜誌社「2017—2018年度十大橋梁人物」,2019年榮獲廣東省總工會「南粵工匠」。獲得國家設計銀獎1項、銅獎2項、省部級設計一等獎21項,土木工程詹天佑獎2項,參編專著4部,發表《大跨度混凝土梁橋設計新思路》等20多篇學術論文,獲得20多項專利,參與18項國家和行業及團體標準編制,主持多項課題研發並獲得省部級獎勵。
本版文圖由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