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低估一個人的惡意,
很多人在受到傷害之前,會覺得這個社會,好人多,壞人少,
殊不知,這個社會的好人與壞人的身份,
會隨著利益和心態的改變,而發生著令人詫異的無縫銜接,
那些看起來很好的人,背後的刀子,卻一直瞄準著某個目標,
只待時機成熟,一刀斃命,
而那些傳聞之中的壞人,有些人接觸過後,
會發現其實他們只是一般人,有著一般人的喜怒哀樂,
所以,好與壞的判斷,往往不能因為聽說,或者表面上的表現而確定真實的情況,
不過可悲的是,我們的身邊的大多數人,很迷信這些表象所帶來的誘導,
而這其中,流言蜚語的作用,就顯得特別「關鍵」。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針對流言蜚語的出現,想要反擊,就需要知道流言蜚語的內容背後,所要傳達的是什麼,
知道其本質的表達,我們才能做好反擊,
具體來說,就是如何回應。
有效的回應,會極大增強我們還擊流言的力量,
舉個例子,
比如你很優秀,有些人看不慣你,卻拿你毫無辦法,
所以,針對你的流言就成了這個樣子:
XX只是看起來很優秀,但他其實性格很差勁!
這樣的流言看起來毫無殺傷力,但往往特別有效,那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當事人聽到這樣的流言之後,就有可能氣急敗壞的去急忙證明自己,
越是著急證明,越容易因為不知該從何解釋而導致更深的矛盾出現,
因為從現實的角度來說,流言首先傷害的不是當事人,
而是先「感染」那些不知道真相的人,
而當事人的急忙證明,在這個過程之中,如果遇到很難控制情緒的時候,
就會導致這種「感染」被迅速擴散。
再加上傳播流言者的煽動和誘導,就導致了事態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
明明自己不是性格很差的人,結果因為這件事的出現,讓大家都誤會了自己,
甚至,還會導致自我懷疑:難道我真的性格很差嗎?
起初,一個看似微小,甚至不值一提的流言,
導致了最終爆發出的影響,卻成為了一種非常可怕的力量。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做好回應,
這不僅僅是針對別人的回應,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回應,
我們還是以這件事為例,那麼如果出現這樣的流言該怎麼做準備呢?
首先,我們要跟那些熟悉我們的人表達自己被流言傷害的事實,
在這個過程之中,因為這些人熟悉我們,所以在和他們的溝通之中,我們能夠得到放鬆,
進而可以讓我們的表達更有自信,因為身邊都是熟悉我們,也是能夠支持我們的人,
做好了這方面的解釋,大家就會明白這件事的真相(事實上,真正理解你的人不需要你的解釋,但這個解釋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
得到了這部分人的認可之後,我們就會有信心,有信心相信自己,這就是被認可的力量:
我們需要相信什麼的時候,相信的證據,就顯得特別重要,
這就如同自信的前提,是自己真的能做到什麼事情,而不是單純的「聽到某些口號很煽情所以我們共情之後就真的能自信」。
這件事的處理,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
得到了他人的認可,就等於證明了自己並不是流言之中所說的,自己性格很差勁,
好了,穩住了熟悉的,信任自己的人,
也穩住了自己,
然後呢?然後要做的,就是表現出這種自信,
讓那些中立的,質疑自己的人知道,
自己的性格並不像流言蜚語之中的那般不堪,
一個人越是自信,越能夠證明污衊自己的人,
有多麼的不自信,
這就是對流言的回應,也是一種反噬流言發起者的表現。
當初流言有多猖狂,
如今還擊就有多「囂張」。
面對流言的影響,我不建議大家用以和為貴的心態去處理,
現在這個世道,別人不會把你的妥協,當成是一種善良,
而是會覺得,這個人好慫啊!
與此同時,如果我們不回應那些傷害我們的流言,
那麼傷害,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找上我們,
因為如果一旦我們表現的好欺負,
那麼欺負我們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無論今天,我們如何痛斥人性的醜陋,
去苛責那些不道德者如何汙染社會的風氣,
但現實總是在用殘酷卻真實的態度告訴我們,
與其費心費力的去聲討不公,
不如,學會如何去應對不公,
與其讓流言影響自己的好心情,影響自己的前程,
不如,學會去面對流言,去和流言背後的卑鄙者對抗:
你若不堅強,
沒有人,會替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