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百年戰爭 騎士精神和民族意識興起 新戰術武器也被發明

2020-12-26 騰訊網

英法百年戰爭是指在1337年至1453年期間,發生在金雀花王朝及其治下的英格蘭王國和瓦盧瓦王朝及其治下的法蘭西王國之間,相互對立並穿插著間歇性長期休戰的、針對法蘭西王國統治權的戰爭衝突。這是中世紀最引人注目的戰爭,騎士精神由此興起,隨著戰爭結束後衰落。而另一方面,它也幫助英法兩個國家發展出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它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之一,前後長達116年,歷經了五代統治者,最後由法方勝出。

英法兩國間的緊張局勢可以追根溯源至英格蘭王室的出身。英格蘭王室是來自法蘭西之諾曼第的諾曼人。因此,英格蘭的統治者歷來不僅僅只繼承著英格蘭的王位,同時也繼承著諾曼第公國的公爵頭銜和相應的土地,但對法蘭西土地的擁有讓他們成了法蘭西的附庸。在百年戰爭中,如何判定英格蘭國王位於法蘭西的封地是他們衝突的核心。法蘭西想盡辦法,試圖剝離英格蘭在法蘭西的封地,英格蘭與蘇格蘭交戰時更是如此。在漫長歲月中,英格蘭在法蘭西的領土發生了很多變化。到了1337年,只有加斯科涅仍然留在英格蘭人手中。

1316年,法蘭西否決了女性對王位的繼承權。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絕嗣,與他血緣關係最接近的男性是他的外甥,來自英格蘭的愛德華三世,伊莎貝拉的兒子。因此,伊莎貝拉為他的兒子宣稱了法蘭西的王位的繼承權,但遭到了法蘭西人的拒絕,並堅稱她不能將她所不擁有的權利轉給她的兒子。法蘭西人在政治上更青睞一位法蘭西人取得王位,而非一個外國的王子。最後,王位被傳給了瓦盧瓦伯爵腓力,也就是後來的腓力六世,法國瓦盧瓦王朝的開國之君。英格蘭人本就不指望他們對王位的宣稱能帶來成功,當最後失敗時,也沒把這件事太放在心上。但是,腓力和愛德華之間的分歧促使前者沒收了後者在法蘭西的土地,這反過來刺激了愛德華,令他再次強調了對法蘭西王位的繼承權。

在百年戰爭中,幾場壓倒性的勝利,比如克雷西會戰、普瓦捷戰役、阿金庫爾戰役,令英格蘭看起來形勢大好,因此其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不斷投入財力物力。但是,資源更雄厚的法蘭西王室阻止了英格蘭國王的全面徵服。從1429年起,法蘭西的取得的決定性勝利,比如奧爾良之圍、帕提戰役、福爾米尼戰役、卡斯蒂隆戰役,令英格蘭失去了他們在歐洲大陸上大部分的領土,勝利的天平最終向法蘭西傾斜。

百年戰爭具有多方面的歷史意義。戰爭結束後,封建的陸軍被大範圍地取代為職業的兵團,貴族的統治屈從於軍隊的人力和武器帶來的民主。雖然這是兩個王室間的衝突,但戰爭也給英格蘭人和法蘭西人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衝擊,法蘭西民族意識和英格蘭民族意識都變得非常牢固。不少新的戰術和武器也因此戰而發明。

相關焦點

  • 英法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促使英國民族意識覺醒的兩場中世紀大戰
    然而,在走上中央集權道路、奉行「光榮孤立」政策之前,英國先後經歷了伊比利亞人、不列吞人、羅馬人、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丹麥人的入侵,民族意識非常淡薄。正是源於兩場戰爭,才算真正塑造了英國人的民族主義意識,並開始以獨立於歐洲大陸的國家身份展開激烈的地緣博弈。由於自然環境的制約,不列顛群島內部的資源並不足以在歐洲古典時代支撐起一方勢力,因此長期處於人類文明的邊緣。
  • 中國發明殺人武器百年後,傳入西方後,打破西方體系,改變世界
    曾經有一段時間,國內專家說,中國人發明火藥只是為了製造鞭炮,而外國人用火藥製造洋槍洋炮。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火藥從誕生之日起就被中國人用於戰爭。此後數百年,中國的火藥武器一直是最先進的。火藥的發明也要感謝秦始皇。正是他和後來許多痴迷於長壽藥的皇帝,促使鍊金術士們紛紛折騰各種物質。
  • 近代早期英國民族國家意識的產生與發展
    民族國家的成長首先表現為民族意識的萌發。宗教方面,通過反對羅馬教皇,建立了英國國教,發展了民族語言文化;政治方面,英法百年戰爭激發了民族意識,玫瑰戰爭消弱了封建貴族,為新君主制的建立創造了條件;經濟方面,英國商人與漢薩同盟的鬥爭體現著民族意識的覺醒,也體現了民族國家的優勢。
  • 從美國的崛起軌跡看美利堅民族精神
    美利堅民族意識的形成,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殖民地時期至美國獨立後,此時美國人有與英國人民族認同的意識;美國獨立後至第二次英美戰爭,他們自認為自己是美洲人,他們具有與本州人民族認同的意識;英美第二次戰爭至美國內戰,北方人已經具有美利堅民族意識,而南方美國人則認為自己是一個單獨的民族;內戰後至南方重建時期,美國人在最後形成了美利堅民族的整體意識和精神。
  • 紳士風度與騎士精神
    中世紀時,騎士在領主軍隊中服役通過採邑獲得土地以及土地上的農民,以保證他們的生活和提供服軍役時的馬匹及武器裝備,他們的義務則是為上級領主納稅和服兵役並自備裝備。十字軍東徵(1096—1291),歷經200年,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準許下進行的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以收復阿拉伯穆斯林入侵佔領的土地的名義對地中海東岸國家發動的戰爭,每個參加出徵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標記,故稱"十字軍",這是騎士文化真正興起的時期,這次以教宗名義發起的十字軍東徵,正式為騎士賦予了宗教性質與地位,並且也正式制定了完整的騎士制度,這些制度就是日後人們所樂道的
  • 王位與利益爭奪交織的英法百年戰爭,如何促進歐洲軍事革新?
    1346年,克萊西大戰爆發,英國訓練了少量的民兵來做弓箭手而法國依然固守過去以騎兵為主要戰力的古老戰術,殊不知,這種陳舊的戰法早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英軍以少勝多,法軍有1500名戰士陣亡,而英軍只損失了3名騎士和40名弓箭手。10年後,英國王長子從南部登陸法國,又在普瓦提埃這個地方打敗了法軍,這一次的結局更為恥辱,法王約翰二世和大批貴族被俘虜。
  • 英法百年戰爭:中世紀鼎盛時代的諸國大戰
    公元1337-1453年間,英格蘭王國、法蘭西王國之間進行了一場長達116年的戰爭,堪稱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之一。此戰促使法國完成了民族統一。而丟失了法國領地的英國轉而走上了海外擴張之路,逐漸成為殖民帝國。 英法百年戰爭造成了哪些重要影響呢?
  • 百年戰爭終,貞德與查理七世的權力糾葛
    奧爾良城這裡已經被圍困了七個月之久,貞德作為奧爾良軍隊的救星到來之後,立刻展開了新一輪攻勢。不懂戰術的貞德,她的戰術打法很簡單: 第1步,嘴炮攻擊「我代表上帝奪取這裡,你們英國人快點投降。」 第2步,戰場鼓舞「同志們,上帝站在我們這邊,大家別退縮。」
  • 【百年奧運·遺憾】歷經磨難,百年奧運精神依舊閃光
    【百年奧運·遺憾】歷經磨難,百年奧運精神依舊閃光金羊網  作者:郝浩宇  2020-04-06 當我們不知道要在這條隧道裡走多久的時候
  • 條頓戰爭:條頓騎士的百年「悲歌」
    歷時200餘年的十字軍東徵,三大騎士團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自己的實力和威望也在不斷的膨脹,以至於後來他們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十字軍東徵時期條頓騎士團佔據了以色列境內的阿卡城,並在那裡長期經營,這個時候條頓騎士團本質上已經不是一個軍團,而是一個國家。
  • 《元氣騎士》暑假新版本武器怎麼合成 暑假新版本武器合成方法一覽
    導 讀 元氣騎士2020暑假新版本武器怎麼合成?
  • 【共有家園】民族意識與祖國意識
    筆者在《社會主義與民族意識》一文中,(《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1年第1期)曾提及在我國條件下以愛國主義和國情教育來克服民族意識中消極面的問題。最近讀到尊敬的同行穆立立同志在一次學術討論會上發的言,論及四十年代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各民族的民族意識和蘇維埃公民、國家觀念達到了一致,這是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個發言,寓意深刻,很有啟發性。
  • 中國才是戰鬥民族!韓戰讓我們明白:美國才是人海戰術
    引言中國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千萬不要再崇拜什麼美國、蘇聯、德國、日本是戰鬥民族了,他們曾經是我們手下敗將美國的敗將, 一個被解除了武裝,另一個已經崩潰了,還有一個已經成為一個半殖民地,一場韓戰就可以看得出來,美國使用的才是人海戰術!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偽裝大師,他們使用的是夜間奇襲和地道戰術、逼近戰術等智慧戰術。
  • 騎士精神詳解
    它是以個人的榮耀感為崇敬對象,積澱著西歐民族遠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積極因素,代表了騎士的高尚品格。介紹所謂的「紳士精神」形成了現代歐洲人對於個人身份和榮譽的注重,對於風度、禮節和外表舉止的講究;公平競爭的精神品質。 永遠的神話——不滅的騎士精神騎士精神,信奉於一種信仰。
  • 中國古代的軍事競爭與武器、戰術革新
    技術革新促進戰術革新,新式裝備需要新戰術新戰法推動其戰力最大化,比如隨著佛郎機在明軍中的大量裝備,戚繼光為其量身定製了車營戰術,還編練了中國騎兵史上最早的「騎炮兵」;戰術革新又對武器的進一步革新提出新的要求,比如騎兵正面衝擊戰術的發明,呼喚著一種讓衝擊騎兵更不易從馬背上跌落的「新馬具」,馬鐙就這麼來了。
  • 我國發明一種戰術,弱國都在用,打遍世界無敵手,美國都無可奈何
    從世界歷史來看,中華民族那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優秀的民族了。中華民族古代幾千年文明歷史,創造了無數的發明和創新,推動了世界的進步和發展。到現在我國的四大發明,依舊是人類文明的基石,可以說沒有中華民族,就沒有世界的今天。而且不光如此,我國還有一項發明更是堪稱世界無雙。
  • 大航海時代前篇——英法百年戰爭,形成了最早的兩個民族國家
    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的英法百年戰爭同樣如此,公元1337年-1453年,共116年。英國和法國的歷史都源自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日耳曼人席捲整個西歐。3、英法百年戰爭——金雀花王朝和卡佩王朝的戰爭百年戰爭的起因主要兩方面一是王位的繼承問題通過上文梳理英法兩國的歷史脈絡,我們可以看出,英國國王原本是法國的公爵
  • 折斷的長矛,騎士精神的「隕滅」與歐洲中世紀時期的社會發展
    唐·吉訶德與騎士精神塞萬提斯生活的17世紀,騎士精神早已經隕滅了上百年,他所強調的是人的理想和現實之間強烈的衝突,由此來實現小說戲劇化的發展,但如果將時代推移到幾百年之前,在騎士剛剛盛行的那個年代裡面貴族中最低的階層——騎士階級的誕生事實上伴隨著戰爭,戰士和騎士之間的劃分也越來越不清晰,當然為了滿足作戰需要,士兵在走上戰場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訓練,而另一方面也需要武器裝備,這樣一來,所賜封的領地的生產物資就成為供養這名戰士所必要的付出,由於擁有領地即為封建主,在過渡的過程中,騎士階級也成為了最低層次的貴族
  • 從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中汲取復興圖強的精神力量
    當前,我們正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民族復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時也面臨著艱巨任務和嚴峻挑戰,必須深刻汲取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蘊含的強大精神力量,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知難而進、堅韌向前,奮力投身新時代強國強軍偉大事業。
  • 崇尚英雄 傳承民族精神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無數先烈義無反顧踏上保家衛國的戰場,拋頭顱、灑熱血,歷經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在紀念70周年之際,河北省高陽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收到一份「特殊」的捐贈文物——兩枚子彈頭。這兩枚子彈頭來自抗美援朝戰場,在一位老軍人的頭部和腰部,陪伴他走過近70年「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