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可以算是結束了,馬上又將迎來雙十二。儘管比不上伊能靜900個包裹的成績,但是我的包裹也能堆得滿滿當當,連家都沒地方去。
家裡東西太多,實在影響心情。買買買之後,再跟大家談談「扔扔扔」的技巧。
01
有一部前兩年非常火爆的日劇,《我家空無一人》,主角麻衣,是個扔東西狂魔。
她丟東西了,究竟有多厲害?咱們就說她的起居室,空得可以躺著打滾。
一個大碗可以用來洗菜,把家裡所有的洗菜盆都扔了;
兩條毛巾可以代替浴巾,所以把浴巾扔了;
連不能掛起來的衣服都要扔了…
麻衣的「斷舍離」,也影響了家人。老公和媽媽也慢慢體會到了整理的益處,漸漸地一起來整理。
在糾結是否要去做,其實就是不需要!
假如你是一個囤積愛好者,或者想要學習一些斷舍離的知識,我會非常推薦你看這齣戲。演出時間不長,在網上可以找到資源。
02
儘管我們沒有必要成為劇裡的女主那樣,極盡斷舍離之能事,但丟掉那些用不到的東西,讓小家庭越住越大,也能給我們帶來不少好處。
一是居住空間更加舒適
住在乾淨、明亮的空間,有什麼感覺?是否舒適舒適?
家裡亂七八糟,看著讓人心煩;而家裡乾淨整潔,就會有一種非常舒適、放鬆的感覺。
記住,家是我們生活的地方,不是一個「儲物間」,千萬不要讓雜亂的東西影響你的心情。
二是可以提高專注度。
儘管有些人喜歡把各種各樣的擺設擺在桌上,比如綠植啊,小擺件之類的。但是我總覺得這樣會讓人分心
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就很容易去玩玩偶,或者想著給小綠植澆水,有點兒影響工作效率。
因此,當我在辦公時,桌子上除了必需的書籍、水杯、電腦、筆記本之外,什麼也沒有。
三是能增加我們的幸福指數
人類欲望是無窮無盡的,但我們真正需要的卻不多。
這裡有個公式:幸福指數=能力/渴望。
在能力相同的情況下,欲望越高,幸福指數越低。
斷舍離後,可以減少對美好事物的頻繁渴望;物慾降低,幸福也會增加。
03
什麼東西應該丟棄,什麼不應該丟棄?
1.以「我」為中心
一次性筷子放在抽屜裡,由於覺得還有用,一直不捨得扔掉。
假如問我是否會使用,我的回答將是:我不會再次使用。
那就是讓物品成為主角的狀態,把「物品」作為主語,而不去考慮自己是否會使用。
回歸「自我」,自己用不了的東西,就要丟掉。
2.鎖定現在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東西,雖然用不了,但買來的價錢很貴,捨不得扔。
比如,我花了400大洋買了個空氣炸鍋。原本打算炸薯條吃雞肉的,但是一年用不上一兩次,現在基本都是放在家裡的角落裡吃灰了。
購買時花費400大洋,這件事總是縈繞心頭,讓我捨不得扔掉。儘管如此,說實在的,這隻空炸鍋也確實沒什麼用處。
在這裡,我犯了一個關於時間軸的錯誤。而那些現在,甚至是將來都不會用到的東西,也一定要好好利用,一定要好好對待。
3.其他小竅門
1)一進一出。
買一個新的,一定要買一個同類的舊的。
2)用完後立即放回原處。
馬上把衣服掛好。工具用完後立即歸還。
3)只買所需,不買所需。
只有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買,不要因為廉價而沮喪。
4)按用途計劃儲存。
例如臥室,首先要考慮臥室裡需要的東西,然後再決定需要什麼。
在結束的時候,我附上50件必丟物品的清單,看看有沒有戳中你?
如果今天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收藏、點讚、分享,讓更多人看到,就是對小貝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