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各位一樣,新住君家裡也有一對「捨不得丟東西的父母」。
當我提出來,丟掉某件物品的時候,他們說的話,永遠是一樣的「萬一哪天要用怎麼辦?」(或者類似的「未來某天會用到」)。
我深知,這種「未來有用」的想法,對於經歷物資匱乏的上一輩人來說,確實能理解,可如今卻已然成為阻礙「生活質量」提升的關鍵因素。
本期新住君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經驗,可能會對你跟父母溝通、說服自己有益。
1、可以更新一個更好的東西
每次整理,都能從家裡的各個角落裡翻出來一堆,數據線、充電頭之類的東西。想要扔的時候,父親就出面阻撓,說是萬一以後,現在用的這個充電器壞了,還有用。
這是最好溝通的一項,我會告訴我爸說,你的手機,現在都支持快充了,我還想給你換個快充的充電頭呢,這些東西,早都用不上了。
我爸一聽,眼睛發光,因為他是重度網癮老年,時不時的會吐槽,它的電池不行了,充電太慢了之類的。
除了跟父母溝通,其實有時候,我自己在丟東西的時候,也有糾結,每每碰到一件,很久都沒有用過的東西,但覺得好像又有點用處。
我的判斷標準就是,同是這件東西,市面上是否有更好的選擇,一向以後要用的時候,再入手一個更好的,我就放心大膽的丟了。
當然,大多數情況是,丟了之後發現,這玩意根本就不適合自己,沒有必要更新更好的,因為根本就不會用。
2、佔用昂貴時間、空間的東西
在我還是小男孩的時候,我的媽媽就告訴我,等以後她老了就去城裡撿破爛。多年之後,她如約老了,也確實開始時不時地從外面帶回來一些瓶子啊、紙箱啊什麼的。
多次溝通無果,這讓我和老婆非常頭疼。一方面是心疼媽媽,天冷冷的,還得從外面拎個瓶子回來,一方面家裡的陽臺,一天比一天滿。
我的工作總能接觸到一些家裝案例,下面這個案例來自miduo88,他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他們家沒有像我一樣,只是勸老人不要帶這些東西回來,而是順其道而為,在陽臺專門設置了一個廢品回收站。
與父母約法三章,這個廢品站一滿,就需要拿出去賣一次。
同時他們還積極主動地給老人分配一些,能讓他們擔當的活,比如讓父母每天去菜市場採購新鮮蔬菜、做一些不費力的家務活。沒過半年,他的父母主動放棄了從外面收破爛回來。
因為一方面覺得自己有正事做了,收瓶子、沒過多久就得清理,麻煩又浪費時間,一方面因為別的區域的環境衛生改善,也明白了自己收破爛的行為與整潔的家格格不入。
3、未來一年內不使用的東西
未來一年內不使用的東西就丟掉,這個概念,千萬不能說給父母,因為他們一聽就會炸毛。
這一點,可以說給自己聽,當你在取捨一個東西是丟是留的時候。你需要想明白這個東西如果未來一年都不使用,那麼未來3-5年會使用的概率會有多高,未來10年會使用到的概率有多高?等到未來用的哪一天,會不會已經找不到了?
尤其是女孩子,對待自己的衣服,如果一年到頭,那件衣服你都沒穿過,偶爾翻出來時,也不怎麼心動,那就想一下,上面兩個問題,然後該丟的就丟掉吧。
不捨得丟掉,也千萬不要用一個大箱子把自認為不太穿的衣服裝起來,因為一旦裝起來,因為拿取不便,最終這些衣服只有一個命運,就是在佔用幾年家裡寶貴空間之後,被丟掉。
如果要擴容,更建議的方案是用抽屜式收納箱,抽拉拿取,很方便,不至於從此就遺忘那個衣服。
此外,容量也可以,下圖是一個箱子便能收納14件毛衣之多。
而且,抽屜式收納箱,還可以讓掛區空間變得更靈活、讓衣櫃內變得更整潔,此處不展開了,感興趣的可以另行了解。
4、不能當成禮物送人的東西
還有時候,我們不忍心丟一件東西,完全是因為,我們可能會想著身邊的的人,可能會用的著。
當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想的是,當你送出這件東西的時候,身邊的人會開心不?尤其是孩子東西,送出需謹慎。
因為我經常能聽到身邊的年輕媽媽們,吐槽自家的大姑姐、或者是同事、朋友。大致都是一個意思,東西不怎麼樣,又是舊的,想給娃買個新的都沒有機會。
5、有安全風險的東西
這個東西無需多說,自然家裡不能留那些有安全隱患的東西,如破掉的電池、沒刷完的油漆、過期的清潔劑等等等。
但是鑑於每年,都有無數個新聞是報導,這裡還是特意強調一下。
6、老化速率很高的東西
有兩種情況:
①科技進步價值退化的東西
典型的案例,是舊手機,晚一天處理,他可能就會少賣一點錢,對待類似電子產品千萬不能手軟,一定要在更換的那一刻,處理出去。
前兩天,我在修手機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跟著父母拿著家裡5、6部手機去回收站問價錢,其中不乏有三星s3這樣的當年機皇,可惜的是這些手機,一共價值沒超過20塊。
②自然老化速率高的東西
我父親,曾經的老闆家裡做二手房翻新,拆下來木門不要了,當年父親見其成色不錯,還是實木的,便花了大幾百塊錢,運回來,心想以後家裡蓋房了能用上。
結果一晃15年過去了,他都已經退休了,老家也沒有蓋房,如今問他蓋房,還會用哪些木門不,我爸的回答是:那些門有的都生蟲了,用不成咧。
7、並無特殊紀念意義的東西
懷舊,是人的本能。所以很多東西,捨不得丟掉是感性的。新住君家裡有小孩,每當從衣櫃裡,翻出來一件,小孩穿不上的衣服,當我要丟的時候,我老婆總會說,留著有點紀念意義。
我現在偶爾在老家也能翻出來,我小時候用的東西,看來這個事情,可不僅僅是父母輩的問題。
後來,我在逯薇《小家越住越大》中看到一個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值得借鑑。
這個時光寶盒,可以是一個家的,也可以是一個小孩的「成長寶盒」,每一年備一個,將那些最珍貴的東西,有序整理起來,才能串成有意義的回憶。
具體過程,非常簡單,選一個簡潔帶蓋的收納盒,給盒子上貼上年份標籤即可。
收納盒可以選一個普通的,未來很多年都能買得到的基礎款,新住的白色整理盒即可。
而這樣一操作,自然那些用不上的,且可能會被說是「有紀念意義」的東西,就可以放心地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