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68歲寫下一首愛國詩,後兩句點睛之筆,900年後反被人當情詩

2020-12-14 歷史國學智慧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這是梁啓超對愛國詩人陸遊的讚譽。

生於兩宋之交,成長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民族間的矛盾、國家的動蕩不安都給陸遊的人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於是他寫下了無數飽含愛國熱情的詩篇。

而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在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已經68歲,被罷官閒居在家,但愛國情懷絲毫未減,日夜思念報效祖國。

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裡,詩人觸景生情,由情生思,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願望。全詩感情深沉悲壯,凝聚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激情。

這首詩以「痴情化夢」的手法,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的一片赤膽忠心。

詩的開頭兩句:「僵臥孤村不自哀」寫作者的現實處境和精神狀態,「尚思為國戍輪臺」是對「不自哀」這種精神狀態的解釋,前後照應,形成對比。

首句寫出了陸遊罷官回鄉後處境寂寞、窘迫的生活現狀。但「不自哀」三字又表現出一種樂觀豪放之氣。詩人對自己的處境並不感到悲哀,貧病悽涼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值得悲哀之處。

他需要什麼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終生不渝的統一之志,理解他為這個壯志奮鬥的一生,理解他的滿腔熱血、一顆忠心,「尚思為國戍輪臺」是詩人靈魂和人格的最好說明。

山河破碎,國難當頭,然而雖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詩人作為年邁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上陣報國殺敵了。但他卻仍有「為國戍輪臺」的壯志,這不禁讓人肅然起敬慷慨扼腕。

「夜闌臥聽風吹雨」緊承上文。因「思」而夜闌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風吹雨打聲,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就會聯想到戰爭的風雲、壯年的軍旅生活。

這樣聽著、想著,輾轉反側,終於幻化出一幅特殊的夢境:「鐵馬冰河」「鐵馬冰河入夢來」正是詩人日夜所思的結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

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聲,是南宋時代的民族正氣。嶽飛有「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的壯志;辛棄疾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豪情;張元幹有「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的夙願。不同的筆觸,卻有同樣魂牽夢縈的語言……這些不朽的精神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然而就是這樣一首充滿壯志豪情的愛國之作,它的後兩句卻已經被一些偽文藝青年們玩壞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是你,冰河也是你。」或者是:「鐵馬冰河入夢來,鐵馬是你,冰河也是你。」放眼當下,這種用經典詩詞改成的古風句子比比皆是。

當然,熱愛文藝是好事,喜歡拿古詩詞名句當格言或者座右銘也是好事,但就目前這種情況看來,大批文藝青年都是偽的,他們對古典文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這種"…是你…是你"的句式,乍一看確實好像挺深情,而且這種句式的流行可能是因為唐伯虎《一剪梅》中的一句詞:"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然而唐寅原詞表現的本就是痴戀女子的幽婉情思,相隔異地,愁思難遣,在這種前提下,她雖然朝朝暮暮都在觀賞景色,可她內心裡卻無時無刻不念著離人,這才是正兒八經的"…是你…是你"。

退一步講,假如只是簡單地將相應題材的名句改成情話句子,那倒也無傷大雅。但是,最不能被改換的就是陸遊的"鐵馬冰河入夢來",簡直是毀滅式竄改,鬼畜式文藝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把戀人比作「鐵馬」?也很懷疑說出「鐵馬冰河入夢來,鐵馬是你,冰河也是你」的人是不是並不知道這首詩的前兩句是什麼。也並不是看到詩中有「聽雨」、「入夢」就是形容思念的。

當然,改得這麼尷尬的古風句子,"鐵馬冰河"並非頭一個。像經典的"春風十裡不如你",最早出自杜牧《贈別》"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可人家杜牧歌詠的是風塵歌女啊。

莫笑農家臘酒混,雞是你,豚也是你。磨刀霍霍向豬羊,豬是你,羊也是你。兩隻黃鸝鳴翠柳,一隻是你,另一隻也是你。

看這幾句調侃之作,也很有生活趣味嘛。其實,只要合情合理地改寫,不濫用不誤用,還是很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只是那些寫出以及喜歡"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是你,冰河也是你"的人,只能說無知了。

其實,喜歡古詩詞,喜歡那些優美文藝的句子,這無疑是好事,但前提是,我們需要真的懂這些,而不是看到網上有人說了一句話感覺很好,就不管它的真正意思是什麼,直接拿來用。

「腹有詩書氣自華」,但現在很多人都想讓自己顯得很有氣質,卻忽略了「腹有詩書」的內在要求。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文化更是讓人魂牽夢縈,這些東西,只有親自讀過,才能切身體會到它的美,而不是去看網絡上那些零零散散的改編情詩。

雖說薰陶詩詞,需要從小時候抓起,但學習是什麼時候都不晚的。我們熟悉的《中國詩詞大會》楊雨教授,還有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共同給孩子推薦了一套書——《飛花令》。

書中包含近1000首經典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明清佳句,集結百家,精選最傳世的千古詠嘆。

很多人是真的喜歡詩詞,卻不知道該從哪裡了解這些詩詞,《飛花令》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讓我們在古典詩詞中,成就詩意的自己。

家長們也可以讓孩子從小學詩,有了它,孩子們根本不用擔心讀不懂詩,家長們也能放心孩子的語文考試了。

一套4本,活動價僅需79元,79元現在能做什麼?也就是一頓飯錢,卻可以讓你的詩意有了歸宿,絕對是一次性價比超高的投資啊!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和孩子的內在氣質,點擊下方商品卡,這是個機會:

相關焦點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讓人擺脫迷茫和焦慮
    紹興二十三年,陸遊到臨安參加科舉,取得第一名好成績,此時他剛滿十八歲。但是,在放榜之前,權臣秦檜強行把陸遊的名字劃掉,難道他與陸遊有深仇大恨嗎?其實,在此之前,秦檜壓根不認識陸遊,連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只是孫子的名次在陸遊之下,可見秦檜有多壞。 由於秦檜動了手腳,導致陸遊名落孫山,這種滋味太難受,陸遊只好繼續等待,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四年後,秦檜一命嗚呼,陸遊的機會終於來了,朝廷讓他擔任寧德縣主簿,雖然官職不高,但不管怎麼說,陸遊總算踏入仕途,開啟新的人生篇章,只要肯努力,以後有很多晉升機會。
  • 陸遊81歲時寫下最美情詩,比《釵頭鳳》更肝腸寸斷,摯愛仍是唐婉
    陸遊與唐婉的愛情悲劇,堪稱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的千古絕唱。他們自幼相識、青梅竹馬,長大後有幸結為連理,婚後自是琴瑟和鳴、伉儷情深。 怎奈,因唐婉未能生育故,陸遊的母親狠心將其趕出家門,一對苦命鴛鴦就這樣生生被拆散。在各自家長的做主下,陸遊與唐婉離婚後又各自再婚,空留一片痴情在心底。
  • 陸遊至死仍眷戀唐婉,為相伴五十年的妻子卻寫了這樣一首悼詞
    從陸遊一生為唐婉所作詩詞來看,陸放翁絕非如此無情之人。那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三出之一就包括無後。據陸遊《劍南詩稿》卷十四記載,當年與愛人唐婉分手,最根本原因是由於唐婉沒能生下一兒半女。唐婉雖然後來下嫁趙士程,雖然也憎惡人情薄,世情惡;但其實心裡仍然沒有忘記陸遊。
  • 陸遊48歲時寫的一首五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不忍卒讀
    他們都在詩中描繪了劍門關的險要,後世也有一位著名詩人,曾親自前往觀察,並寫下了自己的感想。劍門關宋代:陸遊劍門天設險,北鄉控函秦。客主固殊勢,存亡終在人。棧雲寒欲雨,關柳暗知春。宋孝宗乾道年間,48歲的陸遊從漢中入蜀,途經劍門關,欣賞到這裡壯闊的景象,於是即興賦詩。劍門關,或稱劍門,在四川劍閣縣北五十裡的劍門山上,是川北古蜀道之要隘,矗立在峰巒之上,形若利劍。關頂還有三國時代的姜維屯兵抗鍾會的遺址,名姜維城。
  • 陸遊很感人的一首詞,通篇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寫得很是有韻味
    陸遊一生雖然擔任的都是一些沒有什麼大權的職務,但是這都無法掩蓋他內心抗金救國的壯志,他的一片赤誠之心令所有人感動,因為無論何時,陸遊會將國家的立意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在南宋後期風雨飄搖的時候,陸遊更是將自已與國家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所以,陸遊的是無不透露著他一片愛國之心、但又無比感傷的情調。
  • 陸遊臨死前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卻震撼了無數中華兒女!
    縱觀陸遊的一生和他的九千餘首詩歌作品,始終貫穿和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形成了陸遊詩歌創作最顯著的特色,也奠定了陸遊在古代詩壇的崇高地位。「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陸遊詩中所表現的愛國熱忱,無不催人淚下。
  • 陸遊這兩首愛國詩,一首沉鬱悲憤,一首雄渾壯闊,令人讚嘆不已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光明史冊,詩詞能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情懷,而書法能增進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在這裡有朗朗上口的詩詞和飽含氣韻的名碑名貼,趕快來看今天的文化鑑賞吧!說到宋代詩人陸遊,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陸遊八十多年的人生中,創作了萬首的詩詞,這首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縱觀整個文學史,還沒有幾個詩人能夠像陸遊一樣,文筆耕耘不停。
  • 84歲的陸遊再遊沈園,為過世50年的唐婉寫下一首詩,成千古絕唱
    然而,陸遊的母親卻對唐婉很不滿意,命令兒子休了唐婉,在「孝」字當頭的時代背景中,陸遊萬般無奈,只得休了唐婉。後來,陸遊娶了王氏為妻,唐婉也改嫁趙士程。從此,這對曾經恩愛的夫妻,勞燕分飛。八十四歲的那個春天,陸遊再遊沈園,沈園的一草一木,還是那麼枝繁葉茂,還是那麼景色迷人,然而,陸遊的心情卻很沉重,他提筆寫下一首《春遊》:「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 陸遊68歲時寫的一首詩,詩境雄偉蒼涼,令人心碎
    李白眺望遠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杜牧思念故鄉,「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南宋也有一位落魄的詩人秋夜難眠,下面品賞陸遊68歲時寫的一首詩,詩境雄偉蒼涼,令人心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代:陸遊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首詩是陸遊68歲那年的秋天,創作於故鄉山陰。
  •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27杜牧曾經在揚州有過一段風流歲月,認識了一位13歲的妙齡少女,兩個人一見鍾情,可是杜牧是浪子,天涯漂泊,在揚州生活了一段時間後要離開。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髮妻臨死寫下兩句詩,花心丈夫含淚續寫後兩句,道出男人常犯的錯
    南宋詩人戴復古是大詩人陸遊的弟子。雖然他的詩歌風格與陸遊有些相似,但他的性格與陸放翁不同。陸遊一生都迷戀唐宛,但這個戴復古卻很喜歡。戴復古結婚生子後四處旅行。他在江油武寧的時候,被一個有錢的女兒收留了。過了三年,他才告訴對方他有一個家庭,並計劃回家。儘管這個富有的女兒被騙了,她還是給了他嫁妝讓他回家。
  • 陸遊臨死前寫下一首詩,句句泣血,字字戳心,道出了平生遺憾之事
    陸遊是眾多詩人中有幸參加過真正戰鬥的人。他上過戰場,殺過敵人,有過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怎奈有心殺敵,無力回天,他的收復失地統一夢只能在夢裡實現了。他一輩子的願望就是能收復失地,祖國統一。但是可惜的是,陸遊逝世之後很快整個南宋就滅亡了。他的夢想永遠都不可能實現了。陸遊直到去世,國家也沒能收復故土。
  • 歷史上最高產的詩人——陸遊與唐婉的悽美愛情故事
    陸遊,南宋一代詩壇領袖。他是歷史上最高產的詩人,一生創作詩歌數以萬計。陸遊有著超凡的文學才能,他的詩、詞、散文都出類拔萃,詩歌的藝術成就最高,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那些最為傳誦的愛國詩,他還寫下了動人的愛情詩,十分真摯感人。陸遊在年少時很貪玩,兩度參加科舉都未成功。
  • 陸遊夫妻恩愛,父母為何要拆散?錯在陸遊「恩愛」顛倒,只愛不恩
    文|武品文史01放翁之愛世人」皆知「放翁鍾愛前室」,在陸遊三十一歲之時,也就是和前妻離婚的第十年整,陸遊春遊沈園,偶遇前妻唐氏,百感交集之際寫下了著名的《釵頭鳳》,詞中「錯,錯,錯」三個字,讓世人感受到陸遊心中的孤寂和悔恨。
  • 陸遊最值得背誦的一首詩,通篇都是經典,最後兩句震鑠古今
    他曾經對著杜甫的畫像寫過一首《題少陵畫像》,「杜公四十不成名,袖裡空餘三賦草」,杜甫的懷才不遇,艱難困苦,他都懂。而陸遊最像杜甫的一首詩,應該是《書憤》,境界全開,讀後令人肅然起敬。陸遊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是61歲的高齡了,當時的他因為遭小人彈劾,憤然離職,隱居在老家山陰。眾所周知,陸遊一生的志向是「收復中原」,是個堅定的「主戰派」,卻屢遭排擠貶謫。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他心中的愁苦可想而知了。
  • 陸遊最催淚的一首詩,很少有人知道,卻每看一遍哭一遍!
    以南宋著名文學家陸遊來說,他的一首《釵頭鳳》不僅道出了與髮妻唐琬的愛情悲劇,也賺足了世間有情人的眼淚。但如果你認為它就是陸遊最催淚的一首詩,那就錯了。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沈園二首·其一》,才是陸遊最催淚的一首詩。這首詩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細細品讀後,你一定會每看一遍哭一遍。它是陸遊七十五歲重遊沈園時,懷念髮妻唐琬而創作的一首悼亡詩。
  • 船山先生的一首詩,最後兩句不輸元稹,更與陸遊同垂青史
    南宋的陸遊,雖然一直忠心愛國,卻鬱郁不得志,臨終前留下絕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令人悲愴不已。下面介紹船山先生的一首詩,最後兩句不輸元稹,更與陸遊同垂青史。王夫之,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明清之際著名思想家,明亡後曾舉兵抗清。後居衡陽之石船山,埋首著述,學術成就很大,學者稱其為船山先生。王夫之是一位具有民族氣節的愛國志士和學者,他的許多詩作反映抗清思想及故國之思,論詩主張以意為主,講求情景交融、妙合無垠。
  • 李白大醉後寫下首肉麻情詩,很有水平,為何後世文人都不提起它?
    但這只是一時的,因為要經歷歲月的洗禮,千年來一直被人誇也不太可能。這一點,從大家對李白詩的態度就看得出來。以李白的名氣,他的水平自然沒得說,但對於其存世的千首詩作,也並不是每一首大家都叫好,甚至有不少被質疑的詩作。比如《贈汪倫》,雖入選小學課本多年,但一直有人不喜,甚至認為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不就是一個不算高明的比喻嗎?有什麼意境可言?
  • 蘇軾為風塵女子寫下一首詞,前兩句有失水準,後兩句令人稱讚
    就相當於當時後起之秀都要尊蘇軾一句「蘇老師」,當時同時代的歐陽修對他的評價更是高,說人們在三十年後只會知道蘇軾,而不會再記得我歐陽修了,可見蘇軾的詞作到底有多高超。在那個時代,他的才情好像跟他的生平不匹配,這樣一個人在歲月的打磨下,走向了遲暮。
  • 陸遊示兒:北定日,家祭之!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流連在杭州,在古詩裡尋春(早春讀《錢塘湖春行》)踏青(再讀一首「淡妝濃抹的西湖詩」),觀潮(錢塘海潮吼地來)聽雨(「小樓聽雨 深巷杏花」,體味清明春意),賞荷(又一首:「荷花蕩漾的西湖景」)悲嘆(南宋「憤青」的牆頭詩),今天我們就要離開杭州去到浙江的另外一個地方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