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先生的一首詩,最後兩句不輸元稹,更與陸遊同垂青史

2020-12-22 品詩賞詞

人到中年,有時信心滿滿,有時又畏首畏尾。年輕時敢闖敢幹,天不怕地不怕,只願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像唐代的元稹,曾經壯志凌雲,可是經歷了幾次挫折之後,開始學會韜光養晦。

南宋的陸遊,雖然一直忠心愛國,卻鬱郁不得志,臨終前留下絕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令人悲愴不已。下面介紹船山先生的一首詩,最後兩句不輸元稹,更與陸遊同垂青史。

初度口佔

明代:王夫之

橫風斜雨掠荒丘,十五年來老楚囚。

垂死病中魂一縷,迷離唯記漢家秋。

王夫之,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明清之際著名思想家,明亡後曾舉兵抗清。後居衡陽之石船山,埋首著述,學術成就很大,學者稱其為船山先生。王夫之是一位具有民族氣節的愛國志士和學者,他的許多詩作反映抗清思想及故國之思,論詩主張以意為主,講求情景交融、妙合無垠。

此詩作於1661年,時年42歲。「初度」,原指初生之時,屈原《離騷》中有「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這是他生日之時隨口吟誦之作,共六首,此為其中之一。

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後,明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今稱景山)。吳三桂因愛妾陳圓圓被俘,引清兵入關進據北京。但此後明室後裔如福王、魯王、桂王均先後建立南明政權,廣大人民抗清起義鬥爭更是此伏彼起。

前兩句採取從大處著眼的概括手法,「橫風斜雨掠荒丘,十五年來老楚囚。」作者以此寫國亡後人民遭受屠殺與鎮壓、以及自己的身世遭遇。南下清軍以殺戮為能事,除震撼全國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造成傾城人被殺害的慘劇外,死難百姓更不計其數,荒丘累累。

「十五年」,指南明桂王政權存在的十五年。王夫之曾在衡山發動抗清武裝起義,失敗後,逃到肇慶,參加南明桂王政權,任職行人司行人。「老楚囚」,是自喻這些年來雖未忘情於恢復明室,卻儼如被囚之人。「橫風斜雨」,也是一語雙關,表達出作者對時局的極度擔心和愁怨。

第三句應題「初度日」的眼前現實,「垂死病中魂一縷」。一縷,極言病勢沉重,較詩人元稹的「垂死病中驚坐起「更見悽楚。作者欲揚先抑,即使自身如此,身處危亡的險境,可是「迷離唯記漢家秋」。神思恍惚,眼前一片模糊,「唯記」的只有漢家山河還未收復。詩人以漢代明,抒發無奈之情。

王夫之嘗自嘆「抱劉越石之孤憤,而命無從致」。從他的自題墓碑語中,明知大勢已去,卻難忘明室江山。因此在他的詩中,這樣的孤憤之作時有所見,如「青髭無伴難除雪,白髮多情苦戀頭」;以及「埋心不死留春色,且忍罡風十夜霜」,都傳達出詩人頑強的鬥爭精神,完全可以與陸遊的《示兒》詩同垂青史。

相關焦點

  • 陸遊48歲時寫的一首五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不忍卒讀
    初唐的駱賓王曾有詩,「劍門千仞起,石路五丁開」;盛唐的李白也在《蜀道難》中寫道,「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們都在詩中描繪了劍門關的險要,後世也有一位著名詩人,曾親自前往觀察,並寫下了自己的感想。
  • 陸遊最值得背誦的一首詩,通篇都是經典,最後兩句震鑠古今
    中唐詩人張籍,為了能寫出和杜甫一樣好的詩歌,便將杜甫的詩燒了,拌上蜂蜜,每日吃上三大勺。還有北宋以黃庭堅等人為首的「江西詩派」,也是奉杜甫為「詩祖」,可見杜甫的影響力有多大了。歷朝歷代學習杜甫的詩人不在少數,如論最成功,最像杜甫的應該算是南宋的陸遊了。
  • 元稹最獨特的一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卻暗藏玄機,最後7字驚豔千古
    另外,元稹和才女薛濤之間,也有不清不楚的關係,雖說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但不能做出違背道德的行為。或許元稹未曾想到,死後千年竟然成為渣男的典型。元稹對友情的態度,還是非常值得稱讚的,他和白居易是鐵哥們,經常寫詩互訴思念之苦。在元稹的心目中,無人能夠取代白居易的地位,他曾毫不掩飾地向白居易「表白」,有詩句為證:「官家事拘束,安得攜手期。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
  • 陸遊最感人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讀後催人淚下!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其詩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並以詩中飽含的愛國熱情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陸遊的詩作現存9000餘首,是我國現存詩作數量最多的詩人。小編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詩作《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 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
    南宋一位詩人也注意到這一點,卻寫了很多關於海棠花的詩。下面介紹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花時遍遊諸家園宋代:陸遊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妝。綠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陰護海棠。陸遊喜歡在夜深人靜時看看書,有一次他翻看杜甫在成都生活時寫的詩,其中有不少是吟誦花草的名作。詩人饒有興趣地低吟默背,非常喜歡詩聖的寫作風格,也極其敬佩他深厚的文學功底。陸遊的宿舍裡種了一些海棠花,他本想借鑑一下詩聖的寫法,可是翻來翻去也沒有發現一首吟詠海棠花的詩作。
  • 元稹給白居易的一首答詩,翻譯過來就是:我真的一點都不想你
    你以為這就夠了,這些在白居易和元稹面前,簡直不值一提,據後人統計,兩人來往通信1800多封,互贈詩篇接近1000篇。不信你看隨便拎一首白居易的詩出來,標題多有微之,如《除夜寄微之》、《夢微之》,再看白居易給元稹的信,開篇就是:微之微之!不見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書欲二年矣,人生幾何,離闊如此? 而結尾更誇張:微之微之!
  • 陸遊臨死前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卻震撼了無數中華兒女!
    縱觀陸遊的一生和他的九千餘首詩歌作品,始終貫穿和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形成了陸遊詩歌創作最顯著的特色,也奠定了陸遊在古代詩壇的崇高地位。「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陸遊詩中所表現的愛國熱忱,無不催人淚下。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宋代有一位詩人就總結了兩句詩,每次讀完都很有感觸。下面就分享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遊山西村宋代:陸遊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 元稹催人淚下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讓人回味無窮
    自漢唐以來,送別詩在唐詩中就佔據了很大的篇幅,其中不乏許多流傳千古的佳作,為我們帶來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譬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等等。古人云:「詩言志」,但詩更能傳情。
  • 元稹VS李商隱,誰的愛情詩更深入人心?
    一、先看一首不朽的愛情絕唱公元809年,元稹之妻韋叢去世,年僅26歲,從19歲嫁與元稹,7年時間連生六胎,這在現在是無法想像的,估計很多人會噴生育工具之類的話。如此高頻產子,應該是她早亡的原因。元稹對這位陪著自己吃了不少苦的妻子,還是很有感情的,最直觀的表現是,自妻子身亡,元大詩人寫了一系列懷念她的悼亡詩。題主所列的這句,便是《離思》組詩5首中的第四首。這一首不僅是《離思》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整個詩詞史上愛情詩的標誌性篇章之一。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讀書詩,短短二十八字,看完受益無窮!
    在陸遊力主抗金的政治主張得不到南宋統治集團的支持而壯志難酬的時候,他便把生活的重心轉向了書齋,一生共創作出百餘首讀書詩,這在古代詩壇絕無僅有。一方面是因為陸遊詩的數量大,現存近萬首。另一方面是因為讀書詩在古代往往被認為內容狹隘且缺乏生活氣息而不受重視。當然,此類詩的不受重視,並不是說就不重視讀書。
  • 陸遊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寫出了人生最大的遺憾!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示兒》,便是這樣的一類詩。它出自宋代詩人陸遊之手,是陸遊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示兒》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並且這首詩也是陸遊生前的最後一首詩。宋寧宗嘉定二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210年元月,八十五歲的陸遊,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給兒子們寫下了這首詩。
  • 陸遊最催淚的一首詩,很少有人知道,卻每看一遍哭一遍!
    古人說:「詩言志」,但是詩更能傳情。詩可以讓你綻放笑容,也可以讓你潸然淚下。以南宋著名文學家陸遊來說,他的一首《釵頭鳳》不僅道出了與髮妻唐琬的愛情悲劇,也賺足了世間有情人的眼淚。但如果你認為它就是陸遊最催淚的一首詩,那就錯了。
  • 白居易被貶江州,元稹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詩,其中7個字戳中淚點
    其次,同一年參加會試,並且一起金榜題名,更巧合的是,都被分配到秘書省做官。最後,政治理念和文學追求一致,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友情珍貴,可以理解,但元、白二人的友誼太過超然,比情侶還要膩歪,簡直有些不敢相信。《唐才子傳》裡如此描寫:「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幕之情,可欺金石,千裡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
  • 元稹和他的詩(上)
    一次,元稹出使到東川,白居易與好友李建同遊慈恩寺,席間想念元稹,就寫下了《同李十一醉憶元九》:「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而此時正在梁州的元稹也在思念白居易,他在同一天晚上寫了一首《梁州夢》:「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遊。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 陸遊的一首詠懷之作,充滿想像,最後三句話耐人尋味
    陸遊是南宋大詩人,他的詞作數量上雖然比詩歌少得多,但有不少感慨國事的作品,風格與辛棄疾相近,也是蘇辛詞派中一位重要的作家。陸遊文集裡有許多記夢的詩,這些詩未必真是記夢,大都是詠懷之作。比如他有時夢到邊塞,「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有時夢見戰場上敵人投降,「三更窮虜送降款,天明積甲如丘陵」,等等,這些詩都充分表現出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因為壯志不酬,只得託之夢寐,所以這些作品又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下面介紹的是陸遊的一首詠懷之作,充滿想像,最後三句話耐人尋味。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宋代:陸遊雪曉清笳亂起,夢遊處不知何地。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讓人擺脫迷茫和焦慮
    但是,在放榜之前,權臣秦檜強行把陸遊的名字劃掉,難道他與陸遊有深仇大恨嗎?其實,在此之前,秦檜壓根不認識陸遊,連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只是孫子的名次在陸遊之下,可見秦檜有多壞。 由於秦檜動了手腳,導致陸遊名落孫山,這種滋味太難受,陸遊只好繼續等待,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 元稹另尋新歡,卻求崔鶯鶯複合,崔鶯鶯一詩回絕,罵出千古名作!
    元稹三番五次託婢女紅娘給崔鶯鶯表達愛意均無果,後來紅娘告訴他,鶯鶯喜歡詩詞,這可對上了元稹的胃口,於是一位多情的詩人就此誕生!元稹毫不掩飾青春荷爾蒙的躁動,他寫詩曰:春來頻到宋家東,垂袖開懷待好風。鶯藏柳暗無人語,唯有牆花滿樹紅。深院無人草樹光,嬌鶯不語趁陰藏。等閒弄水流 ,流出門前賺阮郎。
  • 陸遊從前線被調回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寫了一首很傷感的詩
    陸遊這首詩由於情感細膩,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被大家所喜愛。陸遊的詩儘管沒有那種尖銳的諷刺意味,可是寫得同樣很深情,也很是傷感,除了前面提到的《示兒》之外,還有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那也是情感細膩,描寫得很是憂愁,這個時候的陸遊正好是從前線調回到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內心當真是百感交集,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傷感的詩作,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痛之苦,還有無奈的感傷之懷,整首詩所以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 陸遊很著名的一首梅花詩,28字童心滿滿,最後2句已家喻戶曉
    我腦子裡最先蹦出來的一句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是我在高中階段接觸的一句話,也是我第一次從文學作品中感受到看問題原來真的可以有許多個不同的角度。我一直在文章中說,文學的無用之用,就在於它能夠提供給人們看待這世界的不一樣的視角,而不是只知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經歷的人和事越多,越覺得這樣的能力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