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48歲時寫的一首五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不忍卒讀

2020-12-26 品詩賞詞

初唐的駱賓王曾有詩,「劍門千仞起,石路五丁開」;盛唐的李白也在《蜀道難》中寫道,「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們都在詩中描繪了劍門關的險要,後世也有一位著名詩人,曾親自前往觀察,並寫下了自己的感想。

劍門關

宋代:陸遊

劍門天設險,北鄉控函秦。

客主固殊勢,存亡終在人。

棧雲寒欲雨,關柳暗知春。

羈客垂垂老,憑高一愴神。

宋孝宗乾道年間,48歲的陸遊從漢中入蜀,途經劍門關,欣賞到這裡壯闊的景象,於是即興賦詩。劍門關,或稱劍門,在四川劍閣縣北五十裡的劍門山上,是川北古蜀道之要隘,矗立在峰巒之上,形若利劍。關頂還有三國時代的姜維屯兵抗鍾會的遺址,名姜維城。

首聯描述劍門關的地理位置,「劍門天設險,北鄉控函秦。」 這兩句話是說,劍門關這一天設的險隘,向北可以控制關中和三秦之地的交通往來。

北鄉,即北向;控,扼制;函秦,函谷關內的三秦,即關中;函谷在河南、陝西間,三秦在陝西,故稱關中。此地古屬雍州,亦稱秦雍。

詩人一面感嘆劍門關之險要,也一面有自己的個人看法,「客主固殊勢,存亡終在人。」 蜀地和函秦在主從關係上,雖然自古以來就存在著優劣不同的局勢,但存亡勝敗的主要因素還是在於人。

客主,是比擬寫法,實謂蜀地和秦地的關係。從歷史上看,自漢唐以來,都城皆在秦地長安,有居高臨下之勢,故擬為「主」;而蜀地劍門一向為漢唐領屬的鎮邊州府,故擬為「客」。

頸聯「棧雲寒欲雨,關柳暗知春。」棧道上雲霧繚繞,寒氣逼人,仿佛立刻就有一場大雨;絕壁上雖然光線較暗,但柳枝發芽,卻彰顯了春天的到來。

雲,棧道生雲之意。古來自函秦入蜀之路,皆因山就谷,架木以為道;棧道建於懸崖絕壁旁,甚為險要。

尾聯抒發內心的萬千感慨,「羈客垂垂老,憑高一愴神。」 詩人登臨劍門關,北望三秦函谷渺渺,不覺令人心神憂傷,他雖然不到五十歲,卻預感到自己垂垂老矣,曾經的夢想終將難以實現。

憑高,猶登臨之意。羈客,指羈旅之人,有長期寄居他鄉的意思,這裡指作者本人。垂垂,即漸漸的意思。

陸遊曾在王炎的軍幕裡為其出謀劃策,但後來王炎被朝廷召回,幕府解散,陸遊又被任命為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官職清閒。他騎驢入川,頗不得志,於是經常縱覽山水,以詩酒寄情。

清代的梁啓超曾評價陸遊,「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讚頌了放翁身著鐵甲、馬踏冰河的光輝形象。

陸遊還曾有一首《劍門道中遇微雨》,其中兩句這樣寫道,「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詩人並非鍾愛劍門關的風景,而是感嘆自己無用武之地,只能在此險要處憑弔先人,抒發自己報國無門的悲憤心情。

陸遊48歲時寫的一首五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不忍卒讀。全文描寫細膩,情景交融。作者通過「函秦」、「關柳」、「客主」、「存亡」和「憑高愴神」等詞,十分蘊藉地寄寓了希望統一中原的愛國思想。

相關焦點

  • 袁枚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醍醐灌頂
    一杯好茶,慢慢品味,才有滋味;一首老歌,靜靜欣賞,方懂真情。讀書寫作也是如此,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南宋詩人陸遊曾教育後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李白詩才高妙,也勤奮鑽研,「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下面介紹袁枚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醍醐灌頂。
  • 陳與義的一首五律,技法高超,僅是開篇兩句,就令人心醉
    一首詩如果有一個好的開頭,就容易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從而也為這首詩的流傳打下基礎。那麼一般的詩歌,都是如何開頭呢?一種是意境深遠闊大,比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境界博大,感慨深沉。下面介紹陳與義的一首五律,技法高超,僅是開篇兩句,就令人心醉。放慵宋代:陳與義暖日薰楊柳,濃春醉海棠。放慵真有味,應俗苦相妨。宦拙從人笑,交疏得自藏。雲移穩扶杖,燕坐獨焚香。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宋代傑出詩人。他詩尊杜甫,卻別具風格,作品疏朗明快,更顯自然渾成。
  • 陸遊最值得背誦的一首詩,通篇都是經典,最後兩句震鑠古今
    他曾經對著杜甫的畫像寫過一首《題少陵畫像》,「杜公四十不成名,袖裡空餘三賦草」,杜甫的懷才不遇,艱難困苦,他都懂。而陸遊最像杜甫的一首詩,應該是《書憤》,境界全開,讀後令人肅然起敬。陸遊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是61歲的高齡了,當時的他因為遭小人彈劾,憤然離職,隱居在老家山陰。眾所周知,陸遊一生的志向是「收復中原」,是個堅定的「主戰派」,卻屢遭排擠貶謫。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他心中的愁苦可想而知了。
  • 陸遊68歲時寫的一首詩,詩境雄偉蒼涼,令人心碎
    南宋也有一位落魄的詩人秋夜難眠,下面品賞陸遊68歲時寫的一首詩,詩境雄偉蒼涼,令人心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代:陸遊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首詩是陸遊68歲那年的秋天,創作於故鄉山陰。詩的題目長達11個字,卻意義深遠。
  • 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
    比如杜甫就描寫過桃花,也寫過菊花。可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少陵野老存詩千首,詠物詩也不在少數,卻唯獨不見描寫海棠花的詩作。原來杜甫的母親名叫崔海棠,詩人為了避諱,所以才別有用心。南宋一位詩人也注意到這一點,卻寫了很多關於海棠花的詩。下面介紹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
  • 陸遊從前線被調回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寫了一首很傷感的詩
    陸遊這首詩由於情感細膩,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被大家所喜愛。其實整個南宋時期的文人,他們相對於其它朝代的文人承受了更多的痛苦,這一時期北方大片的領土被金國佔領,只是保住了南方半壁江山,但是對於南宋朝廷來說,卻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要去實現祖國的統一,依舊還是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譬如另一位詩人林升就寫過一首《題臨安邸》,還公然諷刺了當時的南宋朝廷:「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 船山先生的一首詩,最後兩句不輸元稹,更與陸遊同垂青史
    南宋的陸遊,雖然一直忠心愛國,卻鬱郁不得志,臨終前留下絕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令人悲愴不已。下面介紹船山先生的一首詩,最後兩句不輸元稹,更與陸遊同垂青史。此詩作於1661年,時年42歲。「初度」,原指初生之時,屈原《離騷》中有「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這是他生日之時隨口吟誦之作,共六首,此為其中之一。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後,明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今稱景山)。吳三桂因愛妾陳圓圓被俘,引清兵入關進據北京。
  • 陸遊至死仍眷戀唐婉,為相伴五十年的妻子卻寫了這樣一首悼詞
    而陸遊這名侍妾。離開陸家時,僅留下一首《卜算子》詞。可以想見,當時的陸遊,對妻子王氏,一定是頗多怨言的。然而王氏也是一世辛勞,為陸遊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但對於陸遊而言,他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或許始終是虛空的。還是那句話,也許這麼說,對王氏並不公平,然而,這是現實。陸遊一生豐富的文字著述中,幾乎難以尋覓到和王氏相關的字眼片語。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讓人擺脫迷茫和焦慮
    紹興二十三年,陸遊到臨安參加科舉,取得第一名好成績,此時他剛滿十八歲。但是,在放榜之前,權臣秦檜強行把陸遊的名字劃掉,難道他與陸遊有深仇大恨嗎?其實,在此之前,秦檜壓根不認識陸遊,連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只是孫子的名次在陸遊之下,可見秦檜有多壞。 由於秦檜動了手腳,導致陸遊名落孫山,這種滋味太難受,陸遊只好繼續等待,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四年後,秦檜一命嗚呼,陸遊的機會終於來了,朝廷讓他擔任寧德縣主簿,雖然官職不高,但不管怎麼說,陸遊總算踏入仕途,開啟新的人生篇章,只要肯努力,以後有很多晉升機會。
  • 李煜夢醒後寫下一首詞,通篇都是名句,卻令人不忍卒讀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首詞通篇都是名句,深刻地抒發了他對故國的思念,和淪為階下囚的悲憤之情,令人不忍卒讀。作為階下囚的他,再也無法看到過去「遊上苑」時「車如流水馬如龍」的盛況,他只能蝸居在室內,聽著潺潺的雨聲,任春光消逝,他的心中怎能不感到悽涼呢?「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這兩句寫的是他的夢境。
  • 陸遊最感人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讀後催人淚下!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其詩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並以詩中飽含的愛國熱情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陸遊的詩作現存9000餘首,是我國現存詩作數量最多的詩人。小編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詩作《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 陸遊很著名的一首梅花詩,28字童心滿滿,最後2句已家喻戶曉
    但是還有一小部分詩人,靈心所致,在一朵朵潔白的梅花中映照出了自己的內心,兩相輝映,從各種常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寫內心,寫梅花,留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佳篇名句。大家心中最深刻的「梅花詩」是哪一句呢?我腦子裡最先蹦出來的一句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是我在高中階段接觸的一句話,也是我第一次從文學作品中感受到看問題原來真的可以有許多個不同的角度。
  • 陸遊的一首含淚之作,層次分明,情感真摯,讀完令人慨嘆不已
    一首優秀的詩篇,不僅構思新穎、語言生動,而且也融入了深切的思想感情。比如南唐後主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以樂景襯託悲愁,可謂催人淚下。再如宋徽宗趙佶「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也生動概括出自己被押解途中遭受的種種折磨,回想當年錦衣玉食的生活,真是別時容易見時難。
  • 陸遊這首經典的七言絕句 最後一句深入人心
    陸遊少年時代就有著這樣的理想,而且他在青年時代,也一度參與了戰場,去到前線衝鋒陷陣,還非常的勇敢,只不過生不逢時,著實是令人痛心,原本是有將帥之才,但是由於當時的南宋朝廷一味地議和,這也使得陸遊根本沒有機會,只在部分裡生活了一年多的樣子,最終從前線調回後方,此後他再也沒有上過前線,一直是生活在故鄉。
  • 陸遊的一首詠懷之作,充滿想像,最後三句話耐人尋味
    陸遊是南宋大詩人,他的詞作數量上雖然比詩歌少得多,但有不少感慨國事的作品,風格與辛棄疾相近,也是蘇辛詞派中一位重要的作家。陸遊文集裡有許多記夢的詩,這些詩未必真是記夢,大都是詠懷之作。下面介紹的是陸遊的一首詠懷之作,充滿想像,最後三句話耐人尋味。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宋代:陸遊雪曉清笳亂起,夢遊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睡覺寒燈裡,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裡。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這首詞是他寄給朋友師伯渾的,師伯渾也是一位有雄心壯志的作家,陸遊曾寫了許多詩寄給他。
  • 杜甫的一首五律,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句卻令人動容
    下面介紹杜甫的一首五律,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句卻令人動容。祠南夕望唐代:杜甫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興來猶杖屨,目斷更雲沙。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他由嶽陽到潭州,又由潭州到衡州,最後又折回潭州。如此輾轉奔波,作者感到更加心力交瘁。雖然沿途風景秀麗,他卻無心賞玩。直至他來到洞庭湖畔的湘夫人祠,他才停下步伐,在黃昏中遠眺。詩人借景抒情,含蓄地抒發了希望國家強盛的思想感情。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古代很多詩人經歷了多舛的人生,也熬過了無數次的悽風冷雨,最後或者豁達坦蕩,或者憂鬱苦悶。比如劉禹錫和蘇軾,不僅懂得隨遇而安,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後世。再如李商隱和秦觀,雖然才華橫溢卻又經常愁怨難解,還有詩鬼李賀,更是只在人世間活了短短的27個春秋,真是細思恐極!
  • 陸遊81歲時寫下最美情詩,比《釵頭鳳》更肝腸寸斷,摯愛仍是唐婉
    ,於是聲淚俱下,亦提筆在其後和了一首《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忽而已到暮年,81歲的陸遊時隔五十多年後再遊沈園,免不了觸景生情、睹物思人,想起當年與摯愛唐婉在沈園邂逅之事,不禁痛徹心扉,肝腸寸斷,於是又提筆寫下兩首懷念七絕,題曰:《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
  • 海子自殺前一個月,為他深愛過的4位女子寫的情詩,令人不忍卒讀
    也或許正是因為自己承受著無法抑制的悲傷,所以他才想用這樣一首詩溫暖別人。所以與其說這首詩是寫給他自己,不如說這是海子送給世人的禮物。除了這首詩外,很多朋友不愛讀他其它的作品,總覺得或過於憂傷、或過於癲狂。但在筆者看來,無論是《以夢為馬》,還是《亞洲銅》,甚至是那句「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海子都是在用最真實的語言在寫詩。
  • 戴叔倫一首五律,深情含蓄,悲觀的人讀出落寞,樂觀的人讀出希望
    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首唐朝詩人戴叔倫的詩。有一年除夕,詩人正在歸家的途中,晚上他只能孤獨地對著寒燈思念家人。他這一首詩,既是寫自己,同時也寫出了那些除夕夜不能和家人團聚的人的心聲。除夜宿石頭驛 (唐 戴叔倫)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