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從前線被調回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寫了一首很傷感的詩

2020-12-23 塵世曉書僮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時期最著名的愛國詩人,而且他一生為國為民,心繫天下,平生最大的願望,那就是希望可以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是終其一生,這個願望也沒有實現,最終還是成為了人生的遺憾,為此他在彌留之際,還寫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兒》,告訴了後世的子孫千萬不要忘了國家,一定要堅持下去,等到勝利的那一天要到墳前告訴自己。陸遊這首詩由於情感細膩,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被大家所喜愛。

其實整個南宋時期的文人,他們相對於其它朝代的文人承受了更多的痛苦,這一時期北方大片的領土被金國佔領,只是保住了南方半壁江山,但是對於南宋朝廷來說,卻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要去實現祖國的統一,依舊還是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譬如另一位詩人林升就寫過一首《題臨安邸》,還公然諷刺了當時的南宋朝廷:「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詩同樣也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宋詩裡的千古名篇。

陸遊的詩儘管沒有那種尖銳的諷刺意味,可是寫得同樣很深情,也很是傷感,除了前面提到的《示兒》之外,還有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那也是情感細膩,描寫得很是憂愁,這個時候的陸遊正好是從前線調回到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內心當真是百感交集,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傷感的詩作,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痛之苦,還有無奈的感傷之懷,整首詩所以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劍門道中遇微雨》宋代:陸遊衣上徵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陸遊正式從前線調回,這使得他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費,內心也是極為憂愁,畢竟對於這麼一位有志向的詩人來說,那無疑是一種打擊,就在前一年,陸遊到王炎的軍幕,駐紮在南鄭,這也是當時的前線,當時他躊躇滿志,原本以為可以有一番作為,可是只不過短短的一年時間,他就被前線調回,離開了南鄭,並且前往四川成都任職。

劍門關也是古代的軍事重鎮,陸遊來到這裡時內心可謂是感慨萬千,想到自己一生的努力,全部都付諸東流,這使得他無比的傷感,從而在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中,也是把那種感傷之懷,還有對於前途的擔憂,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字裡行間寫盡了詩人的無奈,想要建功立業,實現人生理想,但現實就是那麼殘酷,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會是一種打擊。

第一二句陸遊就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結合當時的環境,還內心的悲痛,使得這兩句顯得很是傷感;那這兩句也是比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我現在衣服上沾染上了許多塵埃,上面還有許多的酒漬,怎麼也洗不乾淨,對於我這麼一個遠行的人來說,每經過一個地方,那都是黯然失色,讓我內心有了無限的憂愁。這幾句描寫得極為悲痛,也把詩人當時的處境,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描繪的淋漓盡致。

第三四句又是回想了過往的歲月,想到自己大半生了顛沛流離,國家又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也使得他更加的傷感,在這最後兩句中,第一句一上來就反問自己,難道我這一生只能成為一位詩人嗎?正是這一句反問,立馬使得這首詩意境全出,充滿了更濃重的悲痛之苦。我現在正是一個人騎著毛驢來到了這劍門關,可是此時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當真是愁腸百結。

陸遊很多的詩都是充滿了憂愁,也寫盡了骨子裡的悲痛之苦,在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中,他正是把過往的歲月,還有人生的無奈,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的淋漓盡致,從而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感傷之懷,而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從這首詩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真誠。

相關焦點

  • 陸遊48歲時寫的一首五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不忍卒讀
    初唐的駱賓王曾有詩,「劍門千仞起,石路五丁開」;盛唐的李白也在《蜀道難》中寫道,「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們都在詩中描繪了劍門關的險要,後世也有一位著名詩人,曾親自前往觀察,並寫下了自己的感想。
  • 唐玄宗從蜀地回長安,經過劍門關寫一首豪詩,40字絲毫無落魄意!
    《長恨歌》裡寫過唐玄宗去蜀地時經過劍門關的場景,那時候的他剛剛失去了摯愛楊貴妃,又是國難當頭,氣氛難免是壓抑沉重的。「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景色描寫的很美,但是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兩句詩中就難免帶了一絲屬於唐玄宗的悲涼。
  • 陸遊47歲寫下這首詩:難道我這一生只能做一個詩人嗎?
    看到梅花,陸遊說「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教導孩子學習,陸遊表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想到曾經的愛人唐婉,陸遊追憶「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雖然有這麼多經典詩句,但陸遊一生最堅持的,還是對祖國的熱愛。85歲時,陸遊一病不起,最終寫下絕筆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一生致力於抗金鬥爭,至死未休。
  • 詩畫劍門|為什麼劍門關會被稱為「天下第一關」?
    「天下第一關」李白曾在《蜀道難》裡寫,「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的就是劍門關,可見其氣勢。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春秋戰國時,傳聞秦國為爭霸天下,就想吞併了巴蜀,無奈關中入蜀的道路幾乎是一片空白,便哄騙蜀王,說要送他五頭會屙金的牛送給蜀王,蜀王被金牛衝昏了頭難,就讓五丁力士開蜀道,這條道,便是蜀道中——著名的金牛道。劍門關的出現,比金牛道要晚一些,一個在戰國,一個在三國。
  • 陸遊騎驢過劍門寫此詩,因為最後7字太美,總讓人忽略全篇的絕妙
    劍門關,古稱劍閣,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起點,由秦入蜀的咽喉要道。翻過秦嶺,已經千山萬壑,到了劍門關,才始知蜀道之難。「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裡不僅是蜀道之難的寫照,更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地勢的險要與兵家煙雲,加劇了劍門關的風雲氣度。
  • 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
    南宋一位詩人也注意到這一點,卻寫了很多關於海棠花的詩。下面介紹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花時遍遊諸家園宋代:陸遊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妝。綠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陰護海棠。陸遊喜歡在夜深人靜時看看書,有一次他翻看杜甫在成都生活時寫的詩,其中有不少是吟誦花草的名作。詩人饒有興趣地低吟默背,非常喜歡詩聖的寫作風格,也極其敬佩他深厚的文學功底。陸遊的宿舍裡種了一些海棠花,他本想借鑑一下詩聖的寫法,可是翻來翻去也沒有發現一首吟詠海棠花的詩作。
  • 陸遊(原創詩一首)
    醉裡挑燈,月下看劍看鏽跡斑斑的三尺清泉如何在牆上鳴響一晚在胸中泛起波瀾此生合是個騎驢的詩人,含淚出了劍門關在紙上塗抹黃河兩岸,徽墨染黑了燕山留白是些許光明,江湖煙舸,硝煙彌散三萬裡河,五千仞嶽,又是一年月下獨舞,霓裳斑斕最難忘是家常葛布衣衫卻無奈黃金錯刀白玉裝,提刀獨立平川南山曉雪,賀蘭魂斷,一片丹心衝霄漢七裡香染透衣襟,無奈鮮血浸染楚雖三戶,廉頗未老,馮唐憑欄讀一本書,寫一張箋
  • 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到目前最難的題 72%的人答錯這首詩確實值得一背
    康震老師出的身臨其境題是這樣的:     陸遊有詩云「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陸遊入劍門是幹什麼呢》     A. 到劍門裡邊躲雨 B.到四川成都做官 C.途經成都轉道回老家
  • 陸遊68歲時寫的一首詩,詩境雄偉蒼涼,令人心碎
    南宋也有一位落魄的詩人秋夜難眠,下面品賞陸遊68歲時寫的一首詩,詩境雄偉蒼涼,令人心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代:陸遊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首詩是陸遊68歲那年的秋天,創作於故鄉山陰。詩的題目長達11個字,卻意義深遠。
  • 陸遊晚年寫下一首詩,表達了時不我予、壯志難酬的憂憤
    《呂蒙正格言》對於時的認識:「時也,命也,運也,非吾之所能也」。時一過,命即變。這是易經的智慧。在《禮記學記》裡面有這樣的論述:時過然後學,勤苦則難成。《廉頗與藺相如列傳》裡面記載了廉頗的一則的典故。時,廉頗已經年老,趙王想要讓他復出,於是派使者去了解他是否還能帶兵。
  • 陸遊最感人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讀後催人淚下!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其詩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並以詩中飽含的愛國熱情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陸遊的詩作現存9000餘首,是我國現存詩作數量最多的詩人。小編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詩作《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 劍門關:天下形勝之西蜀咽喉
    --李白這是李白進入蜀地時寫下的詩句。後人常常視其為一種誇張的描寫,但凡是親眼見識過劍門關的險峻的人都明白,詩仙的描述是一點也不含糊。也可以從北面的大散關南下,經過漢中盆地,從劍門關進入四川。當然,如果人員和貨物不多,也有一些其他的道路可以進入蜀地。但總的來說,西路和北路承擔了四川盆地與外界的絕大部分交流。尤其是過漢中經劍門關的通向成都之路,更是軍隊和大宗商品的首選渠道。
  • 陸遊84歲高齡時,寫了一首詩給兒子,讀完後給人無限啟發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今天,給大家介紹陸遊的一首論詩詩,末句"欲學詩,工夫在詩外"意義深刻、十分出名。這首詩寫於宋寧宗嘉定元年(1208年),陸遊已經84歲了,致仕在家。"子遹"就是陸遊的兒子陸子聿,千古名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出自陸遊的《冬夜讀書示子聿》。"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宏大。
  • 陸遊的一首含淚之作,層次分明,情感真摯,讀完令人慨嘆不已
    一首優秀的詩篇,不僅構思新穎、語言生動,而且也融入了深切的思想感情。比如南唐後主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以樂景襯託悲愁,可謂催人淚下。再如宋徽宗趙佶「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也生動概括出自己被押解途中遭受的種種折磨,回想當年錦衣玉食的生活,真是別時容易見時難。
  •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彭敏的奪冠之路要止於此題?
    陸遊有詩云: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問題來了,陸遊入劍門是幹什麼呢?A、到劍門裡邊躲雨B、到四川成都做官C、途經成都轉道回家顯然彭敏是了解這首詩的,他分析說「遠遊無處不銷魂,那應該是作者的心情不是太好,那麼我就選擇C吧」。
  • 細雨騎驢,劍門蜀道應當與詩長存,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
    劍門關——位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界大尖山的中斷處,北距廣元53公裡,南距劍閣縣30公裡。大劍山的群山疊如刀劍,陡峭的石牆綿延數百裡,形成一座天然的城市,至關口突然中斷,形成一個高約150米,頂寬約100米,底寬約50米,長約500米的隘口。隘口兩崖石壁高聳,如刀削斧。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讀書詩,短短二十八字,看完受益無窮!
    而說到讀書詩,就不得不提南宋詩人陸遊。在陸遊力主抗金的政治主張得不到南宋統治集團的支持而壯志難酬的時候,他便把生活的重心轉向了書齋,一生共創作出百餘首讀書詩,這在古代詩壇絕無僅有。一方面是因為陸遊詩的數量大,現存近萬首。另一方面是因為讀書詩在古代往往被認為內容狹隘且缺乏生活氣息而不受重視。
  • 陸遊堪稱最具詩意的愛國詩,一生壯志未酬,都濃縮在最後的7字中
    還有那首著名的《卜算子·詠梅》至今還會在我們面對艱難困苦時激勵著我們;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而今天小赫赫將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是陸遊筆下少有的一首婉約之作,在細細的春雨中品嘗著淡淡的憂傷,但是卻沒有掩蓋其中所隱藏著的詩情畫意。
  • 劍門天下險,天下第一關
    其實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國"之美譽四川境內的劍門關也是我國最著名險關要塞。在中國古代曾有「北有山海關,南有劍門關」的說法,劍門關也有「天下雄關」、「天下第一關」等美譽。劍門關是四川的西北大門,古蜀道上最為險要的關口。劍門關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據說凡是有志於蜀中稱王者,必先攻下這個天險。
  • 劍門關為什麼這麼難攻?
    古代曾有「北有山海關,南有劍門關」的說法,劍門關也有「天下雄關」、「天下第一關」等美譽。劍門關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南約15公裡處,以雄、奇、秀、險、幽而聞名,和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九寨天下奇並稱為四川四大奇觀。劍門關古稱劍閣,劍閣在古代典籍中一般都是指劍門關,除了東晉時新設並存在了幾十年的劍閣縣外,1913年劍州改劍閣縣後,才專指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