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時期最著名的愛國詩人,而且他一生為國為民,心繫天下,平生最大的願望,那就是希望可以收復北方的失地,但是終其一生,這個願望也沒有實現,最終還是成為了人生的遺憾,為此他在彌留之際,還寫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兒》,告訴了後世的子孫千萬不要忘了國家,一定要堅持下去,等到勝利的那一天要到墳前告訴自己。陸遊這首詩由於情感細膩,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被大家所喜愛。
其實整個南宋時期的文人,他們相對於其它朝代的文人承受了更多的痛苦,這一時期北方大片的領土被金國佔領,只是保住了南方半壁江山,但是對於南宋朝廷來說,卻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要去實現祖國的統一,依舊還是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譬如另一位詩人林升就寫過一首《題臨安邸》,還公然諷刺了當時的南宋朝廷:「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詩同樣也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宋詩裡的千古名篇。
陸遊的詩儘管沒有那種尖銳的諷刺意味,可是寫得同樣很深情,也很是傷感,除了前面提到的《示兒》之外,還有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那也是情感細膩,描寫得很是憂愁,這個時候的陸遊正好是從前線調回到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內心當真是百感交集,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傷感的詩作,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痛之苦,還有無奈的感傷之懷,整首詩所以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劍門道中遇微雨》宋代:陸遊衣上徵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陸遊正式從前線調回,這使得他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費,內心也是極為憂愁,畢竟對於這麼一位有志向的詩人來說,那無疑是一種打擊,就在前一年,陸遊到王炎的軍幕,駐紮在南鄭,這也是當時的前線,當時他躊躇滿志,原本以為可以有一番作為,可是只不過短短的一年時間,他就被前線調回,離開了南鄭,並且前往四川成都任職。
劍門關也是古代的軍事重鎮,陸遊來到這裡時內心可謂是感慨萬千,想到自己一生的努力,全部都付諸東流,這使得他無比的傷感,從而在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中,也是把那種感傷之懷,還有對於前途的擔憂,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字裡行間寫盡了詩人的無奈,想要建功立業,實現人生理想,但現實就是那麼殘酷,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會是一種打擊。
第一二句陸遊就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結合當時的環境,還內心的悲痛,使得這兩句顯得很是傷感;那這兩句也是比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我現在衣服上沾染上了許多塵埃,上面還有許多的酒漬,怎麼也洗不乾淨,對於我這麼一個遠行的人來說,每經過一個地方,那都是黯然失色,讓我內心有了無限的憂愁。這幾句描寫得極為悲痛,也把詩人當時的處境,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描繪的淋漓盡致。
第三四句又是回想了過往的歲月,想到自己大半生了顛沛流離,國家又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也使得他更加的傷感,在這最後兩句中,第一句一上來就反問自己,難道我這一生只能成為一位詩人嗎?正是這一句反問,立馬使得這首詩意境全出,充滿了更濃重的悲痛之苦。我現在正是一個人騎著毛驢來到了這劍門關,可是此時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當真是愁腸百結。
陸遊很多的詩都是充滿了憂愁,也寫盡了骨子裡的悲痛之苦,在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中,他正是把過往的歲月,還有人生的無奈,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的淋漓盡致,從而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感傷之懷,而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從這首詩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