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84歲高齡時,寫了一首詩給兒子,讀完後給人無限啟發

2021-01-19 平醬文史

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

今天,給大家介紹陸遊的一首論詩詩,末句"欲學詩,工夫在詩外"意義深刻、十分出名。

這首詩寫於宋寧宗嘉定元年(1208年),陸遊已經84歲了,致仕在家。"子遹"就是陸遊的兒子陸子聿,千古名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出自陸遊的《冬夜讀書示子聿》。

"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宏大。怪奇亦間出,如石漱湍瀨"——我最初學詩的那段日子,只想在表面文字上下功夫,追求辭藻華麗。到了中年才稍微醒悟,後來逐漸窺探到了在寫詩方面更加宏大重要的東西。到了這個時候,就會偶爾寫出一兩句險怪奇特的句子,好像被急流拍打著的石頭那樣雄奇的風格。

"怪奇"在這裡並不是貶義詞,而是陸遊說自己在"始少悟"之後,詩歌開始有自己的風格,不再循規蹈矩、按圖索驥、人云亦云,不再只在表面辭藻方面下功夫。

"如石漱湍瀨"其實是"如漱湍瀨之石"。"漱"是"洗蕩"的意思,如李白《望廬山瀑布二首》中有"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之句,"漱"與"洗"相對;"湍瀨"指石上的急流。水石相擊,一般給人震撼的感覺,這裡,陸遊用此來形容自己詩風的轉變。

"數仞李杜牆,常恨欠領會。元白才倚門,溫李真自鄶。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李白杜甫那樣的優秀詩人,他們的牆有幾仞那麼高,我經常因為難以領悟他們的詩作而感到遺憾。元稹、白居易也只是靠近了李杜的門,溫庭筠、李商隱之這樣的就不用評論了。如果不能領悟李杜詩的真諦,即使筆力扛鼎,也是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的。

"數仞李杜牆""元白才倚門"應當是化用了《論語》中的"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之句,陸遊認為李白杜甫的詩作有很高的高度,就像孔子的思想那樣難以入門,自己難以窺探,常欠領會。即便是元稹和白居易這樣的著名詩人,也還只是"倚門",沒有入門。

"自鄶"是"不值一提"的意思。"鄶(kuài)"是古國名,春秋戰國時期,吳公子季扎在魯國觀樂的時候,評論各國的詩歌,但是對鄶國和其他部分國家的詩歌卻不評論,他說"自鄶以下無譏焉",也就是自鄶國以下的詩歌不值得評論。因此,這裡的"溫李真自鄶"就是說的溫庭筠和李商隱的詩歌不值得評論。

當然,客觀上來說,溫庭筠和李商隱都是很著名的詩人,他們的詩歌當然有可取之處,只不過陸遊是著名愛國詩人,可能不太喜歡這二位隱晦柔婉的詩風。

"正令"在這裡是"即使、縱然"的意思。"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陸遊認為,即便筆力很好,但是如果不領悟李杜詩的真諦,也是不能體會寫詩的奧妙的。其中,李杜二人,陸遊又更推崇杜甫,因為杜甫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杜甫二人的生平經歷也很相似,按《唐宋詩醇》說,都是"少歷兵間,晚棲農畝,中間浮沉中外,在蜀之日頗多"。

"詩為六藝一,豈用資狡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詩是六藝之一,豈能用來作為娛樂之資?你如果真的要學詩,更應該跳出詩歌本身去下功夫。

"六藝"指的是儒家六藝:《詩》、《書》、《禮》、《樂》、《易》和《春秋》。"狡獪"是"兒戲,遊戲"的意思。

"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說的應該是,詩歌不僅在於文本格律本身,還在於其中心思想,想要寫好詩,就要有足夠的生活實踐經驗,真聽、真看、真感受、真思考。

這句話其實對於所有的文藝工作者都還挺適用的,比如畫師、導演,他們呈現的一幅畫、一部影視作品也應當如此,不僅僅是光與影的炫技舞臺,而是真的能夠觸動人心。

科技工作者也是如此,不僅僅是鑽研各種已有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將這些知識用來造福整個社會。而且,很多知識都是從生活裡來的,比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陸放翁還是喜歡說大實話啊,不過我愛聽,你呢?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詞條:陸子遹

劉丁一《論語讀本》天津人民出版社

《唐宋詩醇》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猜你還想看:

長孫皇后:李淵的貼心兒媳,李世民的高情商髮妻

狄仁傑:我不是神探,這才是我的真實面目

看高陽公主實力演繹,如何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乾隆皇帝對她說:如果你是男孩兒,就沒嘉慶那小子什麼事兒了

李商隱的「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是什麼意思?

相關焦點

  • 陸遊最感人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讀後催人淚下!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其詩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並以詩中飽含的愛國熱情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陸遊的詩作現存9000餘首,是我國現存詩作數量最多的詩人。小編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詩作《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 陸遊68歲時寫的一首詩,詩境雄偉蒼涼,令人心碎
    李白眺望遠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杜牧思念故鄉,「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南宋也有一位落魄的詩人秋夜難眠,下面品賞陸遊68歲時寫的一首詩,詩境雄偉蒼涼,令人心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代:陸遊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首詩是陸遊68歲那年的秋天,創作於故鄉山陰。
  • 陸遊從前線被調回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寫了一首很傷感的詩
    陸遊這首詩由於情感細膩,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被大家所喜愛。陸遊的詩儘管沒有那種尖銳的諷刺意味,可是寫得同樣很深情,也很是傷感,除了前面提到的《示兒》之外,還有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那也是情感細膩,描寫得很是憂愁,這個時候的陸遊正好是從前線調回到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內心當真是百感交集,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傷感的詩作,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痛之苦,還有無奈的感傷之懷,整首詩所以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 84歲的陸遊再遊沈園,為過世50年的唐婉寫下一首詩,成千古絕唱
    陸遊,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愛國主義詩人,他臨終之時的一首《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成為盡人皆知的千古名篇。提起陸遊,還有一個人不能不提,她就是陸遊的前妻唐婉。陸遊和唐婉結婚的時候,大概二十歲左右。
  • 陸遊最有趣的一首小詩,用一包鹽換回一隻貓,報國中途做個鏟屎官
    提起陸遊,想必很多人想起他的名句:「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分塞外翻塞外聲」,想起他各種各樣的報國事跡。卻很少人知道陸遊還是個愛貓人士,名副其實的鏟屎官。下面,讓我們看看他送給貓的一首詩。
  • 陸遊至死仍眷戀唐婉,為相伴五十年的妻子卻寫了這樣一首悼詞
    從陸遊一生為唐婉所作詩詞來看,陸放翁絕非如此無情之人。那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三出之一就包括無後。據陸遊《劍南詩稿》卷十四記載,當年與愛人唐婉分手,最根本原因是由於唐婉沒能生下一兒半女。唐婉雖然後來下嫁趙士程,雖然也憎惡人情薄,世情惡;但其實心裡仍然沒有忘記陸遊。
  • 陸遊最值得背誦的一首詩,通篇都是經典,最後兩句震鑠古今
    杜甫憂國憂民,他的詩歌沉鬱頓挫,而陸遊也是愛國詩人,詩風也很深沉。他曾經對著杜甫的畫像寫過一首《題少陵畫像》,「杜公四十不成名,袖裡空餘三賦草」,杜甫的懷才不遇,艱難困苦,他都懂。而陸遊最像杜甫的一首詩,應該是《書憤》,境界全開,讀後令人肅然起敬。後世有人評價這首詩「全首渾成,風格高健,置之老杜集中,直無愧色」,我深以為然。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再如李商隱和秦觀,雖然才華橫溢卻又經常愁怨難解,還有詩鬼李賀,更是只在人世間活了短短的27個春秋,真是細思恐極!宋代有一位詩人就總結了兩句詩,每次讀完都很有感觸。下面就分享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遊山西村宋代:陸遊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 詩詞故事:陸遊四回沈園,唐婉的愛情他寫了一生,不止2首釵頭鳳
    公元1209年,南宋嘉定二年,陸遊再遊沈園,這是他一生所記第四次來到這裡,也是他一生最後一次,此時的陸遊已是84歲高齡,在這裡,他寫下了人生關於沈園的最後一首詩,一年後,陸遊與世長辭。《春遊》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是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關於沈園,這是一個綿長的故事,一場悽美的愛情。
  • 陸遊48歲時寫的一首五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不忍卒讀
    初唐的駱賓王曾有詩,「劍門千仞起,石路五丁開」;盛唐的李白也在《蜀道難》中寫道,「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們都在詩中描繪了劍門關的險要,後世也有一位著名詩人,曾親自前往觀察,並寫下了自己的感想。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讓人擺脫迷茫和焦慮
    陸宰也有這種情懷,雖然閒賦在家,卻未曾忘記國讎家恨,他親自教兒子陸遊讀書,把理想寄托在兒子身上,希望他日後成為棟梁之才,遇到賢明君主,用滿腔熱血報效朝廷。 紹興二十三年,陸遊到臨安參加科舉,取得第一名好成績,此時他剛滿十八歲。但是,在放榜之前,權臣秦檜強行把陸遊的名字劃掉,難道他與陸遊有深仇大恨嗎?
  • 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
    南宋一位詩人也注意到這一點,卻寫了很多關於海棠花的詩。下面介紹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花時遍遊諸家園宋代:陸遊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妝。綠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陰護海棠。陸遊喜歡在夜深人靜時看看書,有一次他翻看杜甫在成都生活時寫的詩,其中有不少是吟誦花草的名作。詩人饒有興趣地低吟默背,非常喜歡詩聖的寫作風格,也極其敬佩他深厚的文學功底。陸遊的宿舍裡種了一些海棠花,他本想借鑑一下詩聖的寫法,可是翻來翻去也沒有發現一首吟詠海棠花的詩作。
  • 陸遊84歲再次寫詩悼念唐琬,50年的痴情,50年的遺憾
    陸遊遊與唐琬的的愛情悲劇,總是讓人不住感嘆。陸遊的人生,有兩大遺憾,一是北伐收復家國無望,二是失去摯愛唐琬。這兩大遺憾,一是大義,一是柔情,向我們展現了陸遊立體的人生形象,而兩方面的悲劇,則使得陸遊的人生充滿悲劇的藝術之美。
  • 陸遊的一首含淚之作,層次分明,情感真摯,讀完令人慨嘆不已
    一首優秀的詩篇,不僅構思新穎、語言生動,而且也融入了深切的思想感情。比如南唐後主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以樂景襯託悲愁,可謂催人淚下。再如宋徽宗趙佶「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也生動概括出自己被押解途中遭受的種種折磨,回想當年錦衣玉食的生活,真是別時容易見時難。
  • 陸遊追憶唐婉的兩首詩,哀婉悲切、動人心魄,不是《釵頭鳳》
    陸遊是南宋時的著名詩人,其代表詩句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憂國」等皆是膾炙人口、婦孺皆知。除了詩名和愛國情懷之外,陸遊最為人所知的故事便是他和唐婉的愛情悲劇。
  • 陸遊醉後寫妙詩,500多年後納蘭性德寫詞無意間反駁,一樣夠經典
    陸放翁曾以《對酒》為題,寫了幾十首詩,其中有一首頗能反映陸遊對美酒和賞花的熱愛。詩云:「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卻原來,陸遊的好酒,為的是解愁;陸遊的好賞花,為的是思故人。所謂「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知陸遊者才能懂,他內心的傷痛和哀愁。不過,誠如陸遊所言,閒愁如酒就消融了,人生還是要繼續,因而醉酒必不可少。
  • 父親出題考文採,8歲才女即興寫妙詩,李世民讀完表示:召進後宮
    在六歲那年,她的父親抱著她在花園玩耍,見院中薔薇便讓她寫首詩,李冶張口就來,其中兩句是「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的父親一聽,這還得了,小小年紀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緒縱橫,這長大後可怎麼辦,豈不可能成為失行婦人。於是在她11歲時便被家人送到了道觀出家,這也拉開了她頗為悲劇化的一生。
  • 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
    盛唐時期的王維也寫過懷念孟浩然的詩篇,而後來王維離世後,杜甫更加思念這位詩壇大家,於是便賦詩解悶。下面介紹杜甫解悶時寫的一首詩,憶物思人,劉禹錫讀後也深受啟發。解悶唐代:杜甫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藤。
  • 陸遊給唐婉寫的詩,竟然抄了一句李白的詩!
    南宋著名詩人陸遊一生波折重重,他的愛情和他的仕途一樣充滿坎坷,陸遊在20歲時與表妹唐婉結為夫妻,婚後兩人夫唱婦隨,感情甚篤,但是因為陸遊整天和唐婉形影不離,母親怕誤了功名,並且唐婉婚後三年無子,這段婚姻也就告一段落。但是這段只維持了三年的婚姻卻讓陸遊牽掛了一生。
  • 陸遊臨死前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卻震撼了無數中華兒女!
    縱觀陸遊的一生和他的九千餘首詩歌作品,始終貫穿和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形成了陸遊詩歌創作最顯著的特色,也奠定了陸遊在古代詩壇的崇高地位。「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陸遊詩中所表現的愛國熱忱,無不催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