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出題考文採,8歲才女即興寫妙詩,李世民讀完表示:召進後宮

2020-12-22 騰訊網

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的李冶,年少時便展露出了極高的詩歌才華。在六歲那年,她的父親抱著她在花園玩耍,見院中薔薇便讓她寫首詩,李冶張口就來,其中兩句是「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的父親一聽,這還得了,小小年紀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緒縱橫,這長大後可怎麼辦,豈不可能成為失行婦人。於是在她11歲時便被家人送到了道觀出家,這也拉開了她頗為悲劇化的一生。

其實除了李冶在唐代還有一位小時候便能詩會文的女子,而且她寫詩的經歷和李冶很像,不過結局卻比李冶要幸運得多,她就是唐代才女徐惠。徐惠小的時候便表現得很是聰慧,五個月大就能說話,四歲時已經能熟讀《詩經》、《論語》。八歲的時候徐惠的父親出題考其文採,讓她嘗試模仿《離騷》寫詩,小小年紀的徐惠毫不怯場,即興便寫了一首妙詩。

《擬小山篇》

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

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這首詩模仿的是淮南小山的《招隱士》,所以名為《擬小山篇》。內容上主要是表達了對於先賢屈原的追憶和仰慕。這首詩中,「幽巖」「桂枝」「荃」都是和屈原有關係的意象,詩人通過對於這些意象的描寫刻畫,表達出了對於屈原高潔情操的嚮往之情。

前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於屈原的崇敬。仰視著幽靜的山巖,內心滿滿的都是對屈原的景仰,撫弄著桂樹的枝條,不由追憶起屈原的高潔。後兩句則是詩人的感慨,像屈原這樣的先賢,真的是世間少有千載難逢,但為什麼像蘭草一樣的屈原卻會悲憤而死呢?

這首詩明面上寫的是對先賢屈原的追憶和嚮往。其實又何嘗不是描寫詩人內心的渴望,她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這樣具有高尚情操的人,這也顯示了詩人遠大的志向。

當讀完這首詩,徐惠父親驚嘆於女兒的才華,小小年紀便能寫出這般深刻有內涵的詩作。所以徐父對於這個女兒很是自豪,時常拿她的這首詩作在親友面前顯擺,因為確實寫得好,這首詩也就很快就傳開了,不久便傳遍了全城。後來這首詩也傳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裡,讀完後便將她召入後宮中做了才人。

同樣是被父親考文採,李冶因為一首詩被送去做了道姑,徐惠卻因為一首詩得了皇帝寵愛,不得不讓人感嘆真的是同事不同命。

入宮以後的徐惠,並沒有放下對於文學的追求,依舊遍覽群書,才華也越來越高,寫起詩文來更是信手拈來。這也讓李世民對於她更是禮待,連帶著她的父親也被升官。

而且徐惠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初心,對於李世民並不是阿諛奉承,而是有什麼說什麼,就像她推崇的先賢屈原一樣。貞觀末年,李世民多次興兵打仗,而且大肆修建宮殿,不僅勞民傷財,也讓百姓怨聲載道。面對這樣的局面,作為後宮中人的徐惠本不應多嘴,但她依舊選擇了直言進諫,陳清利弊。而她有理有據的分析也讓李世民很是贊同,不僅沒有因為這件事責怪於她,相反對她更是寵愛有加,還給不少賞賜。

一直到這個時候,徐惠的一生都是美滿幸福的,基本沒有經歷什麼挫折變故,比起李冶來說簡直不要太幸福。直到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這對於徐惠來說無異於天塌地陷,在悲傷和思念中她鬱郁成疾,面對醫治她也都一一拒絕,還對身邊的人說,先帝待她優厚,她希望自己也能早點死去,繼續陪伴著先帝。就這樣,這位痴情的才女在隔年終於追隨著李世民的腳步而逝去,終年24歲,只留給後世之人無限的悵惘。

不得不說,徐惠在歷朝歷代才女中,人設堪稱完美。不僅容顏嬌麗,而且才華斐然,同時在感情上她也備受呵護,而且痴情一片。可謂是滿足了世人對於「才女」的無限遐想。唯一讓人覺得哀婉的,是她生得太遲,和李世民沒能長長久久,最終還因思念成疾鬱鬱而終,實在令人惋惜。

對於徐惠和她八歲寫的這首小詩,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唐朝11歲才女不慎觸怒龍顏,故而寫下20字,皇帝瞬間轉怒為喜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無不讓人敬佩,大唐的創建李世民功不可沒,在他當上皇帝之後仍勤政愛民,為大唐的盛景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作為一代雄主,李世民的身邊也有許多絕色美人陪伴,羨煞旁人!在李世民的後宮中有一位奇女子,年僅十一歲便嫁給了李世民,並且深受皇帝的喜愛。也許有人認為此女容貌絕佳,有傾國傾城之色,不然也不會如此得寵。
  • 才女揮筆寫下一首詩,道出了愛情的真諦,使丈夫回心轉意
    就連豪邁奔放的詩仙李白,都曾經寫過一些有關愛情的詩篇,像《怨情 》、《長幹行 》《長相思二首 》等。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一才女揮筆寫了一首詩,道出了愛情的真諦,使丈夫回心轉意,至今讓人感慨萬千。卓文君,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具有過人的姿色,自幼飽讀詩書,且是個音樂奇才,尤其是擅長彈琴。
  • 女孩1天能寫2000首詩遭質疑,人造神童還是真才女?父親道出實情
    這個16歲女孩究竟做了什麼?其實在大眾面前,人們如今不再關注她如何神,而更加關注她是人造神童?還是「真才女」?尤其是一個「一天寫2000首詩」的能力確實讓人所懷疑,其實對於這個能力,我們來把歷史上的詩歌數量來進行對比,便一眼得知。
  • 清晨突然下了一場雪,紛紛揚揚的雪花很美,李世民即興寫下一首詩
    那麼唐詩裡眾多的經典詠雪名篇裡面,我個人比較偏愛李世民的《望雪》,這首詩沒有任何高超的技巧,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屬於是即興之作,但是卻寫得很唯美,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世稱唐太宗,戎馬一生建立了赫赫戰功,最終通過武力手段,成為了一代帝王。
  • 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
    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天資聰穎,玲瓏心竅,小小年紀就能出口成章,舌吐芬芳。於是他的父親經常帶著她參加詩友聚會,也是到處顯擺如此有才華的女兒。李冶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一位博學的文人,文人也有文人的圈子,自李冶出生後,她便受到了文化的薰陶,父親對她很是看重,經常在友人面前表揚她,6歲時寫下一首詩:《詠薔薇》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鬟散,更念木枯榮。我都已經這種年紀了,卻還沒能嫁人,心裏面十分雜亂無法平靜。頭上的秀髮都被風吹得凌亂不堪了,我想他已經想得樹都要枯萎了。
  • 苦戀才女沈婉,納蘭性德為她寫了一首詞,讀完令人感動
    他的初戀是和他家的一個丫環,這在研究者中有一些爭論,因為有的研究者經過考據,表示這位女子不是丫環,而是納蘭性德的表妹。而另外一些學者找到了更明顯的依據,納蘭性德第一位戀人就是一位府中的丫環,這樣的戀情當時是不允許的,所以納蘭性德的初戀註定悲劇。
  • 武則天侍奉李世民十二年,為何無子女?進宮時,李世民就出了問題
    一代女皇武則天年僅十四歲時,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召進皇宮,此後,直到李世民駕崩,武則天以才人的身份在皇宮中待了十二年,這麼長時間,她為什麼沒有生下哪怕一個孩子?武則天顯然是能生的,她後來為唐高宗李治生下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就是證明。
  • 武則天這首詩僅20字,卻寫出了狂放不羈,李白一生也寫不出
    雖為女兒身,但是武則天自小聰明,也讓父親對她十分的喜愛,而相伴她的還有袁天罡的卜卦。在她沒幾歲的時候,有一個叫做袁天罡的人,見到了武則天,他說這個孩子充滿福相,如果是個男孩兒的話一定會做皇帝,現在雖為女兒身,但仍然擋不了她的福氣,袁天罡的這番說詞,讓武則天的父親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感到了害怕,因為在當時這種話一旦傳出去就會招來殺身之禍。
  • 魏晉三大才女之一蘇蕙僅用一篇迴文詩就讓移情別戀的丈夫回心轉意
    蘇蕙是始平(今陝西省武功縣蘇坊村)人,她父親蘇道質,曾任陳留縣令(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對陳留縣不陌生)。 蘇蕙傳世之作僅一幅用不同顏色的絲線繡制而成的一方手帕,上面繡了一篇有840個字的迴文詩。因「回文」和「璇璣」都有迴環繞轉的意思,所以這張繡有迴文詩的手帕又稱為《璇璣圖》,也叫《璇璣圖織錦詩》。
  • 才子給妻子寄了張白紙,妻子想半天回了首妙詩,才子讀完開懷不已
    這對夫妻就是宋代大才子郭暉和他的才女妻子。一次郭暉離家遠遊,客居愁悶、孤獨,就給妻子寫了一封書信。然而這位才子不知是由於疏忽大意還是一時情急忙亂,居然將一張空白子當作寫好的書信寄回了家。妻子收到一封無字書信,不知如何是好。她想來想去,想了半天,決定回信。於是她就在這張白紙上寫了首詩還給丈夫,估計她知道也沒想到,這首回詩成了宋代最經典的才女詩之一。
  • 出身豪門遁入空門的北宋才女,宋徽宗賜號於她,蘇東坡為其贈詩
    在北宋,有一位出身豪門的才女叫曹希蘊(1040——1115),字衝之,後遁入空門世人尊稱曹仙姑,祖籍石家莊寧晉延白村。宋徽宗詔封其「清虛文逸大師」、賜號「希元觀妙先生」。蘇東坡曾在《書曹希蘊詩》中說:「近世有婦人曹希蘊者,頗能詩,雖格韻不高,然時有巧語。
  • 16歲女孩簡歷:一天能寫2000首詩,300首詞牌,父親:沒有誇大
    而別人的16歲幹什麼呢?「沒有誇大」16歲女孩一天能寫2000首詩,2年出3本書,父親很驕傲前陣子網上有一個16歲的女孩火了,16歲的女孩,應該是肆意綻放青春之美的時候,又或是正在苦苦耕讀的時候,而這位就厲害了,已經是國家記者了,同時還是詩人和詞人,小小年紀已經出版了兩本書。
  • 被無良文人逼得忍無可忍,才女一氣之下給他寫妙詩,流傳100多年
    劉禹錫忍不了和州知縣的再三刁難,寫下了千古名作《陋室銘》,他不但寫了還把它刻在碑文上,立在房間門口,就問小人們服不服?杜甫一向儒雅,聽到有人鄙視自己的偶像初唐四傑,也堅決不能忍,隨手一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就問小人們氣不氣?
  • 16歲少女頭銜眾多,日均寫2000首詩,300首詞牌,父親表示沒誇張
    網絡上傳出了16歲女孩岑怡諾日均能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小說,還在2年間出版了三本書。還是某品牌的創始人,有著眾多的頭銜,小小年紀已是一家雜誌社「記者」和新聞網站區域運營中心的負責人。而且簡歷上面寫的她14歲,那是2018年的消息,如今已經16歲了。
  • 李世民很「英雄」的一首詩,20字完美詮釋盛世君王,讀完熱血沸騰
    其實這個題目也簡單,是漢樂府時期的歌辭,最早有記載的詩,則應該是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寫徵夫思婦的生活與情感。大概這個題目最初,就是用來形容戍卒和思婦之間的聯繫。飲馬長城窟,也就是長城邊上有戰事,長城的本質是防禦設施,也就是邊塞的代名詞了。與後來的邊塞詩,寫徵夫思婦並沒有很大的區別。
  • 寇準7歲寫的詩,三步吟出千古詩篇,在場賓客嘆為觀止,堪稱神童
    其實這首詩並沒有太多的文採,也沒有太多引人入勝的地方,但是我要是說這首詩出自一位7歲的孩童,你們會不會十分的驚訝,沒錯!這首詩就是寇準7歲時創作的詩篇。如果想更加深入地了解這首詩,那麼就必須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首詩的小作者,寇準,他是北宋時期的一個稀世神童,為什麼會叫他稀世神童呢?因為他從小便聰慧過人,文採十分的出眾,出口成章。
  • 才女贈詩表達仰慕,郭沫若詩興大發送她首妙詩,開篇就狂出新高度
    郭沫若先生在世時,女粉絲其實是不少的,其中有一位來自西康的才女名叫李紹樸。為了表達仰慕之情,她給郭沫若寫了兩首詩,其中一首是這樣的:詩名非浪得,夙願遂瞻韓;北伐功勳在,東歸氣度難。文章尊秉筆,朝野慶彈冠。我愧吟哦久,無由侍杏壇。
  • 盤點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巾幗不讓鬚眉
    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偽作)。
  • 武則天這首詩僅20字,卻寫出了狂放不羈,縱使是李白也稍遜幾分
    而我們今天所說這首詩的作者,既不是詩仙李白也不是詩史杜甫,而是中國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 雖為女兒身,但是武則天自小聰明,也讓父親對她十分的喜愛,而相伴她的還有袁天罡的卜卦。 在她沒幾歲的時候,有一個叫做袁天罡的人,見到了武則天,他說這個孩子充滿福相,如果是個男孩兒的話一定會做皇帝,現在雖為女兒身,但仍然擋不了她的福氣,袁天罡的這番說辭,讓武則天的父親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感到了害怕,因為在當時這種話一旦傳出去就會招來殺身之禍。
  • 武則天詩寫得怎麼樣?存詩中很特別的一首,太宗病榻前遇高宗所作
    武則天不但是一位鐵腕的政治女姓,同時也是一個才女。她自幼智略過人,兼涉文史,頗有詩才。著有《垂拱集》及《金輪集》,今已佚。她尤其酷愛詩詞,而且自己也寫了許多,其詩僅存40餘首,均收錄於《全唐詩》中。武則天由於喜愛詩詞,因此也成就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最為其名的有個「賦詩奪袍」的故事,相信大家並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