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醉後寫妙詩,500多年後納蘭性德寫詞無意間反駁,一樣夠經典

2020-12-14 美詩美文

陸遊兩大愛好,一是好酒,二是愛賞花,尤其好酒後賞花。陸放翁曾以《對酒》為題,寫了幾十首詩,其中有一首頗能反映陸遊對美酒和賞花的熱愛。詩云:「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卻原來,陸遊的好酒,為的是解愁;陸遊的好賞花,為的是思故人。所謂「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知陸遊者才能懂,他內心的傷痛和哀愁。

不過,誠如陸遊所言,閒愁如酒就消融了,人生還是要繼續,因而醉酒必不可少。一旦微醺,甚而酩酊,就獲得了相對的、短暫的自由。當年陸遊在成都,也曾寫下過「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這樣略顯得意的詩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陸遊愛的是有氣節,有風骨的梅花,而非大富大貴之花。他的醉,是陶醉,而不是喪失自我的爛醉。直到有一次,他在朋友家賞海棠,這一次是真醉了。真醉之後的陸遊,詩興大發,作妙詩一首:

《留樊亭三日王覺民檢詳日攜酒來飲海棠下比去》作者:陸遊留落猶能領物華,名園又作醉生涯。何妨海內功名士,共賞人間富貴花。

在這首詩中,那個寫下「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的陸遊,似乎貪戀起了富貴之花。這真是讓喜愛陸遊的人感到有幾分不解,我們先來品一品這首詩。

詩的題目很長,大意是與朋友共賞海棠,痛飲美酒,喝醉了要逞一逞詩才,於是才有此詩。一二句是敘事,「名園又作醉生涯」,可見這一時期的陸遊,常常於名園買醉。似乎他的人生,除了借酒消愁的醉生涯,別無其他。三四句是陸遊的提議:何妨海內功名士,共賞人間富貴花。海內名士,都來喝酒,同來賞花,賞富貴之花。

整首詩,似乎是醉語夢囈,又像是發自內心的牢騷和反話。事實上,對於陸遊這首詩,完全應該當作反語去讀。作者看似意志消沉,看似賞慕富貴之花,其實是人生的無奈。這樣一首詩,實則是陸遊別樣的反抗。

陸遊此詩問世500多年後,納蘭性德寫了首詞,無意間反駁了陸遊,這首詞也一樣夠經典。這首詞中最精華的一句,簡直與陸遊針鋒相對。陸遊說「共賞人間富貴花」,納蘭性德偏說「不是人間富貴花」。不料,這首唱反調詞的鋒芒,居然蓋過了陸遊的詩,不得不說,有才就是任性。

《採桑子·塞上詠雪花》作者:納蘭性德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

納蘭性德這首唱反調的詞,何以驚豔文壇呢?其根本原因,在於納蘭詞是發乎真性情,寫出的是他徹骨的人生體會。

我們都知道,納蘭性德是一個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公子。他的父親是權傾一時的明珠大人。然而就像李煜恨生在帝王家,納蘭性德又何嘗不恨自己生長在富貴家。他的這首詞,就是希望能夠掙脫富貴的束縛,去追求更廣闊的世界中的人情與詩意體驗。

詞的上片開宗明義,自表心跡:自己就像塞上的雪一樣,不是天生一副輕視一切的模樣,因為我本來就喜歡「冷處」,因為「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我的根,本來應該長在別處,即離開富貴束縛的更廣闊的世界,那有人情味的人間。那麼納蘭性德嚮往的人間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詞的下片給出了答案。「謝娘別後誰能惜」,卻原來,那個人間無關富貴,只要有一個知心的愛人常伴左右,就好。這個人就是謝娘。然而謝娘走了,獨自漂泊天涯,只留下「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讓人無限悽涼之至。

其實,陸遊又何嘗不是如此,他一生都活在對唐婉的思念中。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肅然納蘭性德對陸遊唱反調,但實際上,他們正是精神上的兄弟。他們是殊途同歸,為中華文學和情感世界,奉獻了真和美!這兩首作品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納蘭性德模仿後成千古名作,李煜卻為此喪命
    然而李煜最妙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700多年來無人敢仿。《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全詞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裡苦憶離人、急盼歸來,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怨恨心緒。但是讀完這首詩大家可以發現這首充滿愁緒的詩,但是通篇沒有用一個愁字。也許這就是這首詩的難點所在,才沒有被後世文人爭相模仿。
  • 風雪交加的天氣,納蘭性德寫下一首詞,在外奔波之人讀後落淚
    但並不能認為,唐代文人只會寫詩,宋代文人只會寫詞,比如詩仙李白,寫詞功底也非同一般,代表作《憶秦娥》中的「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即使放到宋朝,也能佔據一席之地。愛國詩人陸遊,生活在詞人滿地走的宋代,他的強項卻是詩歌,而且留下近萬首詩,詩歌總數量力壓群雄,在歷史上排名第二,而第一名乾隆皇帝,詩歌數量雖然高達四萬餘首,但質量遠不及陸遊。到了清代,當別人埋頭研究小說的同時,納蘭性德獨闢蹊徑,鍾愛於詞作,因此成為整個清朝最著名的詞人。
  • 南唐後主一首詞開篇後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偶像的詩?我試試
    李煜的詩詞能流傳至今,一點也不奇怪,時間能夠證明,只有經典才值得被永久流傳!而李煜的作品,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因為詞寫得太好,也引得眾人紛紛齊納來模仿,簡直引領了時尚潮流,就是時尚的指向標!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更誇張的是他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其中一個
  • 陸遊的兩首飲酒詩,比喻貼切,含蓄深沉,流傳了800多年
    而詩人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從中人們可以體味到陸遊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和真摯。下面介紹陸遊的兩首飲酒詩,比喻貼切,含蓄深沉,流傳了800多年。淳熙三年春,陸遊任四川制置使範成大幕僚時,與友開懷痛飲,因酒醉而賦此詩。這首詩貫穿了借酒消愁,憂國憂民的詩酒情結,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們報國無門的心理感受。前四句寫飲酒的作用和興致,起句比喻恰當新奇,飛雪進入熱酒即被消融,詩人以愁比雪,並不多見,卻顯文思敏捷。
  • 臘八節鄰居送了碗臘八粥,陸遊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詩,溫暖你的冬天
    漂泊在外的詩聖杜甫獨飲獨醉,寫下了首令人傷感的《臘八》;被貶在外的蘇軾羨慕好友終於能回京,寫下了「酸溜溜」的《南歌子》;就連詩詞不多的武則天在這一天也寫了首《臘日宣詔幸上苑》,只用了短短20個字,就讓大臣們「大開眼界」。
  • 陸遊的一首詩800多年無人敢仿,才子醉後仿一首,開篇就驚豔了
    詩詞背後/文陸遊得了一種瘋狂寫詩的「病」為什麼說陸遊得了一種瘋狂寫詩的病呢?據史料記載,他的一生當中寫的詩詞數不勝數,就連臨終前的時候,也要自己的孩子為自己拿來筆墨寫詩一首!這麼痴迷於寫詩的一個人,他有哪些有意境並且令人驚豔的詩詞呢?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但是人的感情總是在不斷波動之中的,我們絕不能簡簡單單的將時間作為劃分李煜詩詞風格的標準,就如同婉約派和豪放派同樣不能作為判定詞人詩詞主旨的標準一樣。比如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長相思》就是李煜早期的作品,但滿是愁苦。600多年後的納蘭性德仿寫了一首,同樣堪稱千古絕唱。
  • 【學習經典】李元洛:詩的召喚結構 ——陸遊《楚城》
    詩的召喚結構——陸遊《楚城》李元洛 淳熙五年(1178),陸遊正當五十四歲,在四川度過九年戎馬倥傯然而壯志不酬的歲月之後,奉召東歸,他沿著九年前的來路這座楚國的歷史名城,是三閭大夫屈原的故裡,而根據陸遊《入蜀記》記載,楚王城在歸州境長江南岸。雖然事隔一千五百多年,然而那裡還存留著楚國的許多遺蹟,傳揚著屈原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陸遊在歸州流連憑弔,觸景傷情,寫下了三首七言絕句,《楚城》是其中最出色的一首: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
  • 陸遊很接地氣的一首詩,開篇28字講透人生哲理,豪邁流傳1000多年
    陸遊早期的詩歌出自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往往顯得內容飽滿有張力,在陸遊高超的文學技巧下,表現出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可是到了晚年閒居的時候,除了一些表現自身志向的詩很感人,還有一些表現農村日常生活的詩歌體裁充滿了真實的樂趣之外,剩下的詩歌則會帶有隨意、雷同的毛病。
  • 什麼是「以詩為詞」?從字面上看,就是用寫詩的方式來寫詞
    「以詩為詞」,從字面上看,就是用寫詩的方式來寫詞,也可以說是把詞「詩化」了。這句話是蘇軾的學生陳師道說的:「子瞻(即蘇軾)以詩為詞。」最先開始大量用這種方式作詞的人,就是蘇軾。詩和詞,原本是兩種不同的文學。
  • 苦戀才女沈婉,納蘭性德為她寫了一首詞,讀完令人感動
    刻骨銘心的初戀結束後,納蘭性德為了表達自己對於那位女子的愧疚,寫了很多詩詞,拿來一讀,分明能感受到這位才子當時的深情和悲苦。這正是愛情帶給他的痛苦,也正是這樣一種痛苦,讓他寫出了那些飽含情意,感人至深的詞作。
  • 納蘭性德寫詩贈沈婉,一首愛情詩,情意滿滿,可謂句句經典
    我們回想一下納蘭性德,他出生在權貴之家,愛情是不能自行做主的。他的第一段感情是跟府內的一個丫鬟,但因為兩人身份的差異,納蘭性德父母是絕對不會同意的。而後他由母親介紹與盧氏,也就是他的原配妻子相愛結婚,盧氏也是他最滿意最喜愛的一位女子,盧氏同樣出身名門世家,知書達理,跟納蘭性德的興趣也相同。但好景不長,三年後,盧氏死於難產,納蘭性德的感情又變成了遺憾。
  •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作為帝王,李煜的政治生活是一出荒謬的悲喜劇。風流才子無心政治,卻陰差陽錯,做了一代君主。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詞,驚豔了世人700多年,無人能出其右
    陸遊是歷史上存詩量最豐富的詩人之一,一共是有二萬多首詩流傳下來,比乾隆皇帝的四萬多首,數量儘管少了一半,但是在文人中,他是存詩最多的一位。其實除了詩歌之外,陸遊的詞也是一絕,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也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其中一些名句,可謂是深入人心。
  • 元稹、王彥泓、納蘭性德都寫了這句詩,只一字之差,誰最得你心?
    王彥泓是明朝的鬱悶才子,仕途不順卻憑藉豔體詩留名。納蘭性德是清朝的寶藏詞人,生為滿洲人卻一心愛上漢文化。這三位不同時代的詩人,卻因為同一句詩系在了一起。三位詩人一句詩,僅一字之差,卻妙筆生花。小編帶諸位一起欣賞一下,哪一位寫的最妙呢?元稹當初與初戀雙文愛的轟轟烈烈,浪漫極了。然而,元稹也是個讀書人。為了換得更好的仕途,元稹選擇了韋叢。
  • 陸遊追憶唐婉的兩首詩,哀婉悲切、動人心魄,不是《釵頭鳳》
    陸遊是南宋時的著名詩人,其代表詩句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憂國」等皆是膾炙人口、婦孺皆知。除了詩名和愛國情懷之外,陸遊最為人所知的故事便是他和唐婉的愛情悲劇。
  • 不曾到長安,死前恨不見中原,陸遊為何有詩句:長安市上醉春風?
    八十五歲的陸遊在彌留之際,他含恨寫下了一首七言絕句詩《示兒》,表達了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憾和悲憤,臨死之前也沒能遊覽夢中的長安城。翻看陸遊的詩作,意外發現他的《一壺歌》組詩中提到了長安,原文為:「長安市上醉春風,亂插繁花滿帽紅。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詩中寫到作者提著酒壺走在長安街面上,與長安沒有交集的陸遊為何有此詩句?
  • 陸遊給唐婉寫的詩,竟然抄了一句李白的詩!
    南宋著名詩人陸遊一生波折重重,他的愛情和他的仕途一樣充滿坎坷,陸遊在20歲時與表妹唐婉結為夫妻,婚後兩人夫唱婦隨,感情甚篤,但是因為陸遊整天和唐婉形影不離,母親怕誤了功名,並且唐婉婚後三年無子,這段婚姻也就告一段落。但是這段只維持了三年的婚姻卻讓陸遊牽掛了一生。
  • 陸遊最感人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讀後催人淚下!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其詩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並以詩中飽含的愛國熱情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陸遊的詩作現存9000餘首,是我國現存詩作數量最多的詩人。小編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其中一首經典詩作《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 陸遊從前線被調回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寫了一首很傷感的詩
    陸遊這首詩由於情感細膩,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被大家所喜愛。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詩同樣也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宋詩裡的千古名篇。陸遊的詩儘管沒有那種尖銳的諷刺意味,可是寫得同樣很深情,也很是傷感,除了前面提到的《示兒》之外,還有這首《劍門道中遇微雨》,那也是情感細膩,描寫得很是憂愁,這個時候的陸遊正好是從前線調回到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內心當真是百感交集,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傷感的詩作,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悲痛之苦,還有無奈的感傷之懷,整首詩所以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