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9年,全市各級財稅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嚴格執行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決議,圍繞「高質發展、後發先至」主題主線和「八大突破」目標任務,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調整優化支出結構,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不斷提高公共產品供給的質量和效率,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9年預算執行總體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2.4億元,增長3.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65.7億元,增長11%。
2、市級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市級預算由市本級和市開發區、徐圩新區、高新區和雲臺山景區四個功能區預算共同組成(下同)。
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2.7億元,下降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7.8億元,增長16.6%。
(1)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2億元,下降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5.7億元,增長18.5%。
(2)功能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市開發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7億元,增長2.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3億元,增長22.1%。徐圩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億元,增長8.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8億元,增長12.9%。高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億元,增長4.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4億元,下降11.3%。雲臺山景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億元,增長9.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6億元,下降14.1%。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192.7億元,增長33.3%;政府性基金支出229.1億元,增長15.1%。
2、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市級政府性基金收入86.5億元,增長106.4%;政府性基金支出70億元,增長8.9%。
(1)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市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60.4億元,增長69.6%;政府性基金支出43.7億元,下降14.9%。
(2)功能區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市開發區政府性基金收入10.9億元,增長245.7%;政府性基金支出10.3億元,增長129.4%。徐圩新區政府性基金收入15.2億元,增長392.5%;政府性基金支出16億元,增長89.7%。高新區和雲臺山景區無政府性基金收入,不編制政府性基金預算。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1、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5.4億元,減少1.8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4.8億元,減少0.7億元。
2、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5億元,減少2.6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3.2億元,減少2.1億元。
(1)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5億元,減少2.6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3.2億元,減少2.1億元。
(2)功能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2019年,功能區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不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全市社會保險基金收入207.8億元,增長9.7%;社會保險基金支出200.5億元,增長20.7%。
2、市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市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31.6億元,增長52.8%;社會保險基金支出116.4億元,增長54%。
(1)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29.8億元,增長53.7%;社會保險基金支出115億元,增長54.8%。
(2)功能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市開發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0.8億元,增長3%;社會保險基金支出0.7億元,增長9.6%。徐圩新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0.3億元,增長0.9%;社會保險基金支出0.3億元,增長8%。高新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0.3億元,增長24.1%;社會保險基金支出0.1億元,增長14.8%。雲臺山景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0.4億元,下降3.7%;社會保險基金支出0.3億元,增長9.2%。
(五)地方政府債務情況
1. 全市地方政府債務預算執行情況
截至2019年末,全市地方政府債務餘額530.7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餘額210.4億元,專項債務餘額320.3億元。
2. 市級地方政府債務預算執行情況
截至2019年末,市級地方政府債務餘額228.2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餘額71.8億元,專項債務餘額156.4億元。
(1)市本級地方政府債務預算執行情況
市本級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65.4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餘額45.4億元,專項債務餘額120億元。
(2)功能區地方政府債務預算執行情況
市開發區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2.8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餘額19.9億元,專項債務餘額22.9億元;徐圩新區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7.3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餘額3.9億元,專項債務餘額13.4億元;高新區地方政府債務餘額0.7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餘額0.7億元,無專項債務;雲臺山景區地方政府債務餘額2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餘額1.9億元,專項債務餘額0.1億元。
由於2019年財政決算正在進行中,上述支出數均為預計數,待決算完成後,支出執行情況還會有一些變動,屆時我們將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2019年財政預算的主要工作
強化收支管理,加力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2019年全市新增減稅降費64億元,影響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7億元,其中當年新出臺減稅降費政策帶來地方級減收14億元。全市各級財稅部門及相關執收單位切實將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到位,同時加強收入形勢研判和組織調度,加強綜合治稅力度,做好自然人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全面梳理非稅收入徵繳情況,確保應收盡收。2019年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2.4億元,增長3.5%,增幅居全省第5位,剔除2019年新出臺減稅降費政策因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9.4%。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78.9%,居全省第10位。與此同時,各級財政部門通過壓減一般性支出、盤活存量資金、增加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途徑,著力保障各項重點支出,確保預算收支平衡。
拓展資金渠道,發力支持重大項目建設。重點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支點建設,加大對上爭取力度,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支持港口、機場、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2019年爭取到位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上級補助17.2億元、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鐵路專用線中央補助0.5億元,落實新一輪港口航線補貼政策,爭取省財政2019-2021年每年安排0.3億元,著力提升港口能級。爭取中歐班列補助0.8億元,重點打造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骨幹標杆。安排機場航線補貼資金1.6億元,促進我市民航事業高質量發展。爭取市域列車建設資金1.5億元,優化城市交通運營網絡。爭取新增債券資金76億元,支持我市花果山國際機場、連徐高鐵、城市道路、棚戶區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著力補齊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爭取中科院低碳燃氣輪機實驗裝置項目省級補助資金3.3億元,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建設。
強化激勵引導,聚力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積極參與並推動江蘇自貿區連雲港片區獲批,及時研究提出支持自貿試驗區發展的財政政策,加快推進全國一流、世界知名「中華藥港」建設,助力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高地。安排1.4億元用於招才引智,破解產業發展人才瓶頸。創新財政支持方式,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發展基金累計投資52.3億元,撬動社會資本45.2億元,助推聯瑞新材在科創板成功上市,通過基金招商成功引進總投資24億元OLED光學新材料項目,帶動增量產業再有新突破。支持設立總規模55億元的盛虹煉化產業基金,解決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資金缺口。加快推進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發放「蘇微貸」「蘇科貸」「科技貸款資金池」等政策性貸款逾25億元,有效緩解了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牢記初心使命,著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堅持加大投入與完善機制並重,在財力可支撐的基礎上,重點保障民生支出。爭取3.1億元扶貧資金,重點實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民生實事等重點項目,圓滿完成年度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加大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力度,籌集17.6億元推進農民居住條件改善。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安排2.9億元提高教師待遇,推動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面落實,支持淮海工學院更名為江蘇海洋大學。著力發揮社保兜底保障功能,完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低保財政補助動態調整機制,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投入3.2億元生態環境專項資金,積極貫徹落實與汙染物排放相掛鈎的財政政策、生態補償等政策,持續推進水、土、氣等汙染防治和環境能力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提升治理效能,大力推進財政改革創新。加強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建設,實現預算單位績效管理全覆蓋、適評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滾動覆蓋,市級預算單位自評價資金量超過60%。落實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要求,推動依法行政、依法理財。落實市委《關於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代表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會作全市國有資產管理總體情況報告。合理安排政府投資項目,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存量隱性債務化解全省領先。強化財政投資項目初步設計概算及竣工財務決算評審,控制政府項目總投資。政府採購實施計劃實行備案制,開通網上商城電子競價系統。開展嚴肅財經紀律落實過緊日子及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果等7項專項檢查,「六位一體」法制財政標準化管理在全省54個市縣綜合評價中位列第二位。
各位代表,2019年我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財政改革發展工作取得新的進展,為建國70周年交出一份務實創新奮進的良好答卷。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工作任重道遠:一是經濟運行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不容低估,新的經濟形勢對財政工作的主動性、協調性要求更高;二是財政支出需加力提質增效,逆周期調節還需精準實施,「三保」支出責任還需兜牢兜實;三是財政風險防控任務依然繁重,政府性債務化解需持續推進,嚴肅財經紀律仍需常抓不懈。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加大政策研究和轉化,作出準確預判,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努力實現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發展。
2020年預算草案
2020年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市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注重結構調整,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加大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力度,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重點保障民生支出,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現代財政制度,提高依法理財水平,以財政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預算編制原則
(一)內容完整。構建由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等組成的全口徑預算體系,進一步完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穩妥有序推進預算信息細化公開。
(二)注重績效。完善預算標準體系,加快推進項目庫建設,釐清項目支出界限,健全包含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和績效管理成果應用五個環節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
(三)量力而行。更加突出以收定支,繼續壓減一般性支出,盤活各類存量資金和資產,實現民生保障和發展階段相適應。建設項目以承受能力為限,區分輕重緩急,防範和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
(四)權責對等。嚴格財政管理體制,增強均衡性、補償性、激勵性三類轉移支付制度功能。科學劃分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優化市區共同事權支出共擔機制,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020年預算草案綜述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草案
1、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草案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249.7億元,增長3%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488.5億元,增長4.9%。
2、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草案
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92.6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150.1億元,增長1.6%。
(1)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草案
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29.6億元,加上預計上級補助收入102.5億元、下級上解收入97.5億元、上年結轉10.3億元、調入資金14.5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6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收入5.4億元,預計收入總計275.8億元;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110.6億元,加上上解上級支出33.2億元、補助下級支出123.7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8.3億元,預計支出總計275.8億元。
(2)功能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草案
市開發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43億元,增長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25.6億元,下降9.6%。徐圩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4.7億元,增長14.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5億元,下降14.4%。高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13.4億元,增長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5.1億元,增長15.5%。雲臺山景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1.9億元,增長8.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計3.8億元,增長5.5%。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1、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215.4億元,增長11.8%;政府性基金支出預計233億元,增長1.7%。
2、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市級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102億元,增長17.9%;政府性基金支出預計151.5億元,增長116.4%。
(1)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市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74.4億元,加上預計上級補助收入12億元、上年結轉50.8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26.8億元,預計收入總計163.9億元。市本級政府性基金支出預計122.8億元,加上補助下級支出15億元、調出資金13.9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12.2億元,預計支出總計163.9億元。
(2)功能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市開發區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12.6億元,增長15.6%;政府性基金支出預計13.4億元,增長30.2%。徐圩新區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15億元,下降1.4%;徐圩新區政府性基金支出預計15.3億元,下降4.2%。高新區和雲臺山景區無政府性基金收入,不編制政府性基金預算。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草案
1、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草案
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4.6億元,減少0.8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預計4億元,減少0.8億元。
2、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草案
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2.1億元,減少1.4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預計1.8億元,減少1.4億元。
(1)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草案
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2.1億元,減少1.4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預計1.8億元,減少1.4億元。
(2)功能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草案
功能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為零或沒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不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1、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全市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計216.6億元,增長4.2%;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計209.4億元,增長4.4%。
2、市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市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計144.1億元,增長9.5%;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計123.1億元,增長5.8%。
(1)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計140.6億元,增長8.3%;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計119.7億元,增長4.2%。
(2)功能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草案
市開發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計2億元,增長157.7%;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計2億元,增長169.4%。徐圩新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計0.4億元,增長27%;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計0.3億元,增長30%。高新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計0.2億元,下降22.9%;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計0.2億元,增長11%。雲臺山景區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計0.9億元,增長145.3%;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計0.9億元,增長158.4%。
2020年財政重點工作任務
2020年財政改革、服務發展任務繁重,實現預期目標,面臨壓力和挑戰,經濟周期、結構調整和減稅降費等因素疊加影響,對一定時期內的財政收支平衡產生壓力,但經濟穩中有進、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沒有變,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宏觀導向沒有變,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總體目標沒有變,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八個方面「決戰決勝」部署,奮力推動財政工作高質量發展。
堅持科學理財,精心謀劃調度,提升高質量發展改革保障能力。鞏固和拓展減費降稅成效,密切關注各層面、各領域收入變化趨勢,加強經濟運行態勢研判,強化稅源分析管理,加強財稅聯動、市縣(區)聯動,強化綜合治稅,形成抓收入、穩預期合力。壯大發展存量稅源,培育涵養增量稅源,多渠道開源彌補減收。統籌採取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提高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比例、盤活存量資金和國有資源資產等方式籌集資金,夯實財政運行保障能力。搶抓「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戰略機遇,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債券額度,全力推進航道、高鐵、班列、新機場等「一帶一路」強支點基礎設施建設,精心做好項目謀劃和資金平衡。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將節省資金用於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堅持聚力攻堅,抓住重點任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統籌整合涉農資金,重點向經濟薄弱村、特殊貧困人群等傾斜,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逐步構建脫貧增收長效機制,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大力爭取省級化工企業關停補助資金,統籌安排各級生態環境專項資金支持「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運用與汙染物排放總量掛鈎、生態紅線補償、水環境區域補償等政策,支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健全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體系,切實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確保風險總體可控。督促各地認真落實化債方案,通過安排年度預算資金、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資產等方式,多渠道化解存量債務,支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堅持統籌協調,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緊扣「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不斷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加大重大項目引進、重點產業培育、重要企業發展和高層次人才招引支持力度。落實國家、省市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動普惠性財政政策落地生效。落實企業培育三大行動計劃,綜合運用基金、融資擔保、財政獎補、貼息等方式,努力放大財政政策集成效應,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更好發揮政府投資的槓桿驅動作用,大力推進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發展基金和市級產業發展基金市場化運營,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臨港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推進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做大政策性融資貸款業務規模,鼓勵和引導更多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
堅持民生優先,推動協同發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質量。落實就業政策,重點支持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支持教育綜合改革,制定教育生均定額撥款政策,大力推進普惠性學前教育及高中階段教育,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支持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推動公立醫院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成果,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支持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等託底政策,推動縣區醫療保險基金等實現市級統籌,增強社保基金抵禦風險能力。支持文化事業建設,促進文化惠民工程、藝術精品創作和文化產業發展。支持鄉村建設,以農村垃圾汙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農民住房條件改善進程,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提檔升級。
堅持聚焦關鍵,持續改革創新,加快建立完善現代財政治理體系。深化零基預算編制改革,完善項目庫建設,健全項目資金動態管理機制。貫徹《連雲港市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實施方案》要求,繼續推進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健全績效評價常態化機制,到2020年底將一般公共預算全部納入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全面開展績效評估、目標、監控、評價、成果應用等工作,加快推進預算和績效一體化。釐清市與區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關係,完善市與區財政收入分配關係,研究提出新一輪市對區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正式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實現所有預算單位全覆蓋並向社會公開。嚴格依法依規做好預決算公開工作,做到「應公開全公開」,以公開倒逼規範管理。
堅持對標找差,嚴肅財經紀律,全面提升依法理財能力。深化政府財政財務治理,重點聚焦預算管理、資金分配等核心業務環節,進一步完善內控體系,推進「六位一體」法治財政標準化向基層紮根。健全以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為特徵的預算執行機制,實現集中支付電子化市、縣(區)全覆蓋。建立和完善預算管理與國有資產管理的銜接機制,進一步做好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工作。加快政府採購「放管服」改革,加速構建以結果為導向的政府採購監管體系。加強財政監督管理,以財政信息化建設提升監管能力,建立健全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全程留痕、責任可追溯的監管機制。落實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的主體責任,嚴肅財經紀律,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安全、規範。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我市「高質發展、後發先至」三年行動計劃的「決戰決勝」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十四五」發展打好基礎,統籌做好財政各項工作十分重要。財政部門將緊扣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強化擔當作為,不斷提升財政治理效能,奮力推動財政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據連雲港市財政局)